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美哉老年

撰文/羅讚坤|聖靈月刊307期-2003.04|主題/老無老-老年生活結果多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由於醫藥科學發達,健保制度普及,以及豐富的營養,國人平均年齡逐漸提高,台灣已堂堂邁入高齡化社會,銀髮人口日增,接著而來的是老人社會福利,年長者的居家照顧,還有安養、養護種種問題,這些都給現代家庭、社會帶來相當大壓力。

人老了真的那麼可怕,沒有價值嗎?的確,年紀大了會使我們在身體、心裏各方面遭遇不同的衝擊與變化,常見社會上有些老年人因身體的老化,病魔纏身,行動不便,親人、配偶相繼離世,心靈孤單寂寞而對生命失去新鮮感,生活在不必要的退縮和絕望中,認為日光之下沒什麼新事,過去的已成回憶,對於未來也不再有希望和追求了,這些人常常哀聲嘆氣,穿著隨便萎靡不振,變得又老又醜,人老了一定要這樣嗎?

感謝主,因為我們有神同在,有依靠有盼望,雖然人都會老,但我們可以不害怕,如經上所說:「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一天新似一天……」(林後四16-18)。每當安息日或團契聚會時,見主內年長者,總是穿著整齊,打扮得乾淨亮麗,相邀提早到會堂作禱告,聚會後三五成群泡茶談天或吟頌詩歌讚美神,看到這種情景,不禁從內心感謝神,美哉老年!

聖經中有許多可敬可愛的老人,今以巴西萊為例,提三點來共勉。

一、智慧之美

《撒母耳記下》十五章,記載押沙龍叛變奪取父親的王位,押沙龍可能很早就想當王了,直等時機已成熟;他先取得大衛的寬恕,接著就利用各種手段討好百姓。押沙龍為自己預備馬車,派隨從為他開道,一副王者的氣派;他趁大衛墮落不得民心之際,假意與百姓親近,要解決民間的疾苦,也經常來到城門口為民斷案,暗中佈局設計,於是以色列人都傾向押沙龍,跟從他的人日漸增多(十五12-13)。


為了避免父子對立戰爭流血,大衛決定暫時逃避,因他知道押沙龍的殘忍、毒辣,又有為人奸詐、陰毒的亞希多弗也跟隨著他,所以大衛立刻吩咐臣僕速速逃離耶路撒冷,在那種局勢甚是惡劣的情況下,基列人巴西萊,不附和群眾去擁護押沙龍,也不怕惡勢力的威脅,毅然的支持,幫助大衛(撒十七27-29)。這選民他有神所賜的智慧,而做了明智的抉擇。

經上說:「神有智慧和能力,祂有謀略和知識。」神也賜給「年老的有智慧,壽高的有知識」(伯十二12-13)。敬畏神的年長者,懂得運用神賜的智慧,與他人生豐富的經驗來判斷事情,那是最正確且蒙神喜悅的事。

求神幫助讓每位長輩都有神同在,心中充滿智慧,能明辨是非,把握真理的原則,帶領我們下一代走在主的道路上(詩七十一9、18)。智慧的老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他在家庭、教會都倍受尊重,有長者的風範,不但能多多造就人,也引人歸義,榮耀主名(但十二3)。

二、愛心之美

慈悲憐憫的神愛大衛,故意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為要降禍與押沙龍(撒下十七14)。悖逆不孝,為惡多端的押沙龍戰死沙場,神的公義顯明,百姓的心仍歸向大衛。以色列眾支派的人就打發人去見王說「請王和王的一切臣僕回來」(撒下十九14)。當王要回宮的時候,基列人巴西萊從羅基琳下來,要送王過約但河,巴西萊的愛心不落人後,雖然他已80歲了,但他愛以色列國,更愛大衛王(撒下十九31-32)。

國家不能沒有君王,因為國中無王百姓就任意而行(士十七6);治安不好,社會秩序混亂,甚至外敵入侵,全民都痛苦。大衛初為以色列的君王,國家的情況還不是很穩定,又遇上不肖子押沙龍的叛變,整個以色列國人心惶恐不安。巴西萊是個有智慧,有愛心的老人,他憂國憂民的大愛感動了大衛;王對巴西萊說:「你與我同去,我要在耶路撒冷那裏養你的老。」(撒下十九33

經驗和智慧使我們可以洞識潛在的問題,知道如何去判斷與應付,但最重要的是,能夠以愛心作實際的幫助,使問題有個圓滿的解決。家庭、教會對我們來說都非常重要,年長者對這個體驗比較深,更能「依著神的意思憂愁」(林後七10),多多為生存在這多變、多難世代的晚輩關心、代禱,指引他們行走正確的道路,保守在神的愛中。

老年人被認為是智慧的象徵,他們的判斷周詳,他們的觀點因多年的經驗而變得開闊圓熟,他們的愛心最實在,這樣的老人處處得人喜愛,受人尊敬。

三、知足之美

為了逃避押沙龍的叛變,大衛渡過約但河來,在逃亡避難的時候,跟隨他的人都疲乏飢餓了,當眾人都不敢伸出援手時,只有仁慈的地主巴西萊帶很多吃的、用的,供應大衛和跟隨者的需要,使他們在患難之日不至缺乏,這種雪中送炭的愛心使大衛感念不已(撒下十七27-29)。

不久,大局轉變,押沙龍敗亡,當大衛啟程回耶路撒冷的時候,年已80歲的巴西萊也在送行之列,且與王一同過約但河;大衛感念巴西萊的恩情,打算恩待他,接他到耶路撒冷奉養,但這老人婉拒了,只願靜靜地回鄉安渡晚年(撒下十九31-37)。

巴西萊回答王所說的這段話非常感人,他只要送王過約但河,對王一無所求,巴西萊真是一切清心愛主之人的好榜樣。正如許多忠心的僕人,完成責任而不求回報,其實他們已經得著最大的滿足。

王使他如願以償,卻將與王同席吃飯的恩典留給他的眾子(王上二7)。這種不願累贅別人,處處為人著想的作法是敬虔而知足的表現,如保羅所說:「就好像我凡事都叫眾人喜歡,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眾人的益處,叫他們得救。」(林前十33),這種情形實在令人感動,非常美麗。

人老了應「戒之在得」,不要看到這個也要、那個也要,養成這種壞習慣會惹人討厭,到處不受歡迎;相反的要減少慾望,並以愛心去關懷,幫助那些處在患難、困苦、不安中的人,這樣會活得更快樂而可愛。巴西萊是位知足常樂的老人,老來信心愈好,更堅強,生活沒有懼怕,盼望愈來愈大,因為神始終都在看顧我們:「直到你們年老,我仍這樣,直到你們髮白我仍懷搋……」(賽四十六4)。

感恩知足使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更有尊嚴,更美麗而快樂(詩十六9-11)。






文章標籤:  #羅讚坤  #307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