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兒童的失落與哀傷暨輔導策略

撰文/北區宗教小組 毓琳|聖靈月刊310期-2003.07|主題/枝椏上的希望──談疏離感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拋擲石頭有時,堆聚石頭有時;懷抱有時、不懷抱有時;尋找有時、失落有時;保守有時、捨棄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傳三1-8

楊家,距離客廳不遠一個半掩的房門後,五歲的小依兩個大眼睛骨碌碌地轉呀轉著,剛被阿姨哄著進房間的她,看著客廳中或坐或站的大人們時而低聲交談、時而輕聲啜泣,她的眼神透出莫名的疑惑、害怕與恐懼。

好幾天沒有見到爸爸的她,好想念每天帶她去公園玩、說故事哄她睡覺的爸爸,可是每次當她問起:「爸爸呢?」媽媽的眼淚就又開始掉個不停,然後,她就會像現在一樣被其他的大人哄著進房間,是自己做錯什麼嗎?還是說錯什麼話了,不然,媽媽為什麼會哭得這麼傷心?……她知道一定有什麼事情不對勁,但她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也沒有人願意告訴她……

人一生中難免遭遇許多大大小小的失落,但在面對失落時的種種情緒、感受,只是成人的「專利」嗎?相信,在您的記憶中或多或少仍留存了些兒時失落的鹹溼味道。本文將根據一些文獻來探討兒童面對「失落」的歷程、反應,及成人可以給予的協助。

壹.定義

根據1993年版《牛津英文字典》,「失落」一詞來自「掠奪」,意思就是「被強行奪去」,即指剝奪了原屬於某人之人事物。換句話說,也就是被剝奪了合法所有物的經驗。

廣義來說,死亡是一種重大失落。而兒童生活中也隨時存在著其他失落的可能性,例如:肢體上的殘缺、父母的離異、因轉學與好友分開、心愛的物品遺失或被損壞……等,都算是一種失落。失落的情緒,必須經過處理,才能使個人從事件中平復,健康地繼續未來的生活。(引自朱淑芬,民86)

本文將針對兒童面對親友死亡的重大失落之角度加以探討。

貳.特徵與反應
一、Nagy對兒童死亡概念發展階段的特徵(引自侯素棉,民83)
(一)沒有死亡的定義
(There is no definite death)
1.年齡:從出生至五歲
2.死亡概念:不認為死亡是不可回復的,他們只將死亡視為「分離」。
(二)死亡的人格化
(The personification of death)
1.年齡:五至十歲
2.死亡概念:
(1)死亡是意外,並非不可避免的。
(2)死亡是在某種特定情境下發生,假使此一情境不再出現,人就不會死。
(3)兒童認為自己不會死,死亡只會發生在別人身上。
(4)他們認為死亡是「一個人」,那些死掉的人是被「死人」帶走,而且「死人」被認為是一種在晚上出現的生物。
*兒童在這個時期是最脆弱的,因為他們開始對死亡有些較清楚的概念,瞭解失落的痛苦。

(三)身體活動的停止(Cassation of Bodily Activities)
1.年齡:十歲至青少年
2.死亡概念:
(1)能了解死亡的實際意義。
(2)對自己及身處的世界有更抽象的體認。
(3)對於死亡在生物學上的意義有清楚的認識,知道死亡就是一切身體活動俱停止。

二、兒童對於哀傷的反應(引自侯素棉,民83)
(一)受周遭成人的影響至深
Bowlby提出三項有關成人如何處理失落以及對兒童哀傷反應的影響因素:
1.失落發生時,成人對孩子說了什麼?何時說?

(1)Bowlby主張成人當以開放、真誠、清楚的態度,與兒童溝通其能了解的所有細節。有時候,成人基於保護兒童的立場,主張封鎖「內幕消息」,並且深信如此一來,可使兒童免於傷痛,但這種「善意的隱瞞」往往令兒童產生困惑與害怕。

(2)真誠與明白溝通的限制
真誠與明白溝通是必要的,但要避免告訴孩子太多和病情有關的事,因為孩子很容易對醫院、疾病、手術等產生神經質的幻想,一旦日後聽到別人或自己病了,很可能會以為難逃一死。

2.生存者對失落的反應
在面對「失落」時,兒童乃是仰賴成人做為角色的模範,若成人害怕表達情緒,兒童就學會採取壓抑的方式面對及處理失落的情緒。

3.成人對兒童失落反應的期待
當成人以自訂的標準期待兒童對失落有某種特定的反應(如:要堅強,不准哭!),將使兒童無法隨心所欲表達情緒。因此,父母接納孩子的獨特表現方式是相當重要的。

(二)反應方式
兒童由於口語表達能力有限,他們的悲傷常是以非語言的方式傳達的。如:

1.不斷重複的問問題
例如:爺爺到哪裏去了?要去多久?爺爺去的地方是怎麼樣的地方?他什麼時候回來?

2.經由生理的反應表現哀傷
例如:生病、拒食、變得過於好動、摔破東西、情緒退縮;也可能在學校班級中表現憤怒、生氣的情緒或成績退步,呈現一些被動和退卻的行為。

3.不帶有情緒的反應
例如:告訴陌生人「我爸爸死了」。兒童藉著詢問,尋求成人的反應方式以決定自己要如何反應。

4.否認(引自朱淑芬,民86)表現出冷淡、沒有感情的反應。

5.覺得有罪惡感(引自朱淑芬,民86)
兒童容易作過度的聯想,以為親人的死亡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或者做了什麼錯事才導致他的「離開」,尤其是當成人習慣性以「關係」的威脅作為管教的手段時,例如: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囉!或者,兒童在面對成人的管教時,心裡不舒服卻無法表達,可能會在心裡希望對方有些比較不好的下場。這些都容易導致兒童在面對親友的死亡時產生罪惡感。

參.兒童的哀傷歷程

Jewett提出三個階段來說明兒童的哀傷歷程:(引自侯素棉,民83)

一、早期的哀傷階段(early grief)
1.在這個階段中,兒童最原始的反應是震驚、不相信、痛苦。他們對於以前喜歡的朋友以及有興趣的活動,都一概不連絡、不參與、不投入,將自己「封閉」起來。

2.兒童漸漸能接受事實後,會演變成哭泣。

3.接著,兒童會變得較好動,無法維持一段時間的注意力。保持忙碌是兒童避免想到失落事件與感受的方式。

4.在生理上,兒童亦可能出現心跳加快、肌肉緊張以及失眠等症狀。

這個階段,幫助兒童因應的最有效方式是提供安全感的再保證與生理上的舒適感。

二、強烈的哀傷階段(acute grief)

這個階段的兒童會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諸如:憤怒、想念、罪惡感都有可能發生。他們可能不斷的討價還價,希望死者能復生;他們也相信失落之後還會再重聚;這樣強烈的想念之情會一再出現。

這個時期通常持續較長的時間,而且是兒童最困難且最難以被接近的時期。成人若能允許兒童經驗並接納其情緒,對於兒童這個階段的過度與調適將頗有助益。

三、失落與哀傷的統整階段(integration of loss and grief)

這個階段中,兒童已能接受失落的事實,表現在哭泣的次數較少、其行為反應的強度也較弱。

對於哀傷的復元,Jewett指出失落造成的最大痛苦需要6至12週才能減低,要完全由憂傷的經驗中回復,則需要兩年的時間。

肆.輔導與治療策略

一、教員及家長的準備
(一)敏銳觀察
首先要敏銳觀察孩童所有的行為,特別要注意的是悲傷反應有個別差異性,應避免對其哀傷反應有主觀或預期心理,認為怎樣才是哀傷的反應、怎樣不算是哀傷的反應;或者預期孩童可能會出現的哀傷反應,如此一來容易忽略了其它不在預期內的反應。

(二)傾聽
多傾聽孩童的心聲,除口述外,可鼓勵他用文章、詩歌、繪畫等方式來表達對失落對象或事件的感受。

(三)適當的回饋
教員或家長在詳閱或傾聽完孩童的感受後,給予適當的回饋,可以即時幫助其宣洩悲傷。當成人明白地指出其感受,孩子會感到相當安慰與被了解。例如:

孩子:「我的小魚死了,牠昨天晚上還很快樂地游來游去。」
師長:「真是突然!」
孩子:「牠是我的好朋友,總聽我說話。」
師長:「失去朋友真是讓人難過。」
孩子:「牠每天都會聽我說話。」
師長:「你們每天都會聊天。」
孩子:「我每天都會餵牠……」
師長:「你好喜歡那隻金魚。」

(四)調整與學習

教員需要調整對學員上課反應的期望,因為其在面臨失落時,短期內無法專注於課堂上。

並且教員與家長要不斷學習,多閱讀相關資料,以了解失落與悲傷方面的資料,讓自己成為有效的助人者。

二、禱告交託

最知道人內心的莫過於我們的阿爸父,所以,當面臨任何苦痛時,或許孩童無法具體的表達出內心的痛苦,那麼,就陪著他一起禱告、幫他代禱,讓他知道,其實他不孤單!

三、透過各種方式和孩子一起討論
(一)提供安全接納的環境

調適悲傷最好的方式是自在的說出心中的話及獲得他人的支持。因此,首先要提供一個安全接納的環境,並與孩童建立信賴的支持關係,才能協助他們將內心的悲傷吐露出來。

(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有助於孩童破除對死亡、失落、悲傷的迷失、焦慮及不確定性,教員及家長可於平時即視學童的年齡、興趣,安排適當的課程。

1.閱讀
閱讀與死亡有關的聖經故事,並討論,例如:拉撒路的死(約十一)。問孩童的感想如何?並可藉此機會與其討論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當以什麼樣的心態看待周遭親友的死亡。

2.角色扮演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如:木偶戲、布偶戲、短劇……等,讓孩童自由表達他們對死亡的焦慮和害怕。

3.觀察自然界的生命週期
以動植物的生命週期來討論生命與死亡的過程,例如:透過養蠶、種植綠豆的過程讓孩童了解生命的成長及死亡。

4.影片欣賞
選取一些和面對及處理失落有關的影片,並於觀賞後和孩童一起探討當中的一些情緒及方式。例如:〈親親小媽〉(導演:Chris Columbus;演員:茱莉亞蘿勃茲、蘇珊莎蘭登、艾德哈里斯;片長:100 分鐘;級別:普遍;型式:VHS/VCD/DVD)。

以上不論採行何種方式,死亡教育都希望能達成以下的目標:(引自侯素棉,民83)
1.經由傾聽兒童對死亡的關切、感受與害怕,提供情緒支持。
2.當兒童問及有關死亡的問題時,提供正確的解答。
3.協助兒童了解有生命動植物的死亡是生命週期的一部分。
4.幫助兒童辨識對死亡的錯誤看法。
5.協助兒童尊重人的尊嚴,並將其視為一種重要的價值。
6提供兒童學習傾聽、同理和自我表白的機會。

(三)協助孩童培養因應悲傷的方式

透過腦力激盪的討論活動,使孩童能在討論的過程中說出並接收各種因應方式,彼此交換心得,從而獲得許多自己未曾應用的方法,以協助其培養因應悲傷的方式。例如:以往常用哭泣因應失落的孩童,可能學到「找朋友說出感受」也是不錯的紓解方式。

(四)創意式的抒發悲傷

1.教員或家長可放置一個大玻璃罐,鼓勵孩童將任何時候對死亡事件的想法、疑問、感傷寫在小紙片上,投入玻璃罐中;教員或家長則在每週從中抽出數張,一來分享彼此的心情,二來可與孩童討論問題或說明個人的看法。

2.建議孩童將自己的心情像寫日記般記錄下來,養成習慣,這對個人在適應環境變遷時,有穩定情緒的作用。

3.對於逝去的親友,還可讓兒童一起蒐集逝者生前有關的笑話、相處的事件,記錄下這些點滴,會是一本很生動活潑的「生平紀念冊」。

4.利用臘筆畫圖或是黏土雕塑,讓孩童能以發抒情緒。

5.提供孩童逆向思考的機會,試著讓其列出自己由不幸的失落事件中所學習到的事情。

四、尋求專業的諮商與諮詢

目前國內適合兒童的諮商方式,有遊戲治療、藝術治療及音樂治療,其都是由專業的治療師透過非語言的媒介,協助兒童表達失落的情緒與感受。國內有關之諮商、諮詢機構與單位,請參見附錄。

以上,關於兒童的失落與哀傷,及一些輔導的策略,供您參考,希望對於我們的孩童在面對失落時有些許幫助。


參考文獻

朱淑芬(民86)。陪他走出生命中的幽谷──兒童失落與哀傷的輔導。桃縣文教,7,46-48。
侯素棉(民83)。兒童的哀傷反應及對諮商與輔導的啟示。輔導季刊,3,40-44。1-9






文章標籤:  #北區宗教小組 毓琳  #310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