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講台的守門員

撰文/墨笛整理|聖靈月刊310期-2003.07|主題/枝椏上的希望──談疏離感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聖靈動工的婚介


當介紹人首次向雙方提起婚事,姊妹並未有當傳道娘之意願,弟兄仍在神學院就讀,兩人同時都沒有接受婚姻之心理準備,而向婚介婉拒。

第二次婚介再次提起,他經過禱告後同意進行。同為青教組教員,彼此在教會同工,對熱心事奉的她印象深刻。要建立新的關係,需要神親自帶領,鼓起勇氣,誠懇地藉由書信表達:「妳從小就知道傳道家庭之生活模式,希望妳不要有壓力,當慎重考慮……」接著放在禱告中交託。她也聽從父親交待置於禱告中,求神彰顯旨意:「假如是神的意思,請改變我的心意,使我能夠接受。」

介紹人眼見明顯轉機,內心十分欣喜。他知道老友曾希望將頭胎獻給神,只是頭胎得女。女婿算是半子,嫁給傳道也等同女兒奉獻。因著雙方家人、婚介同心禱告,終於有所進展。

第一個評論者


她為其真誠所動,彼此的信仰觀念、事奉態度十分契合,而至攜手共承生命之恩。出自傳道家庭,父親一言一行深深烙印心版,既成為傳道娘,更切求神幫助,使之作個無愧於神的傳道娘。

講台論壇是闡述真理、造就信徒的媒介,直言不諱的傳道娘是他講道後「第一個評論,最後讚美的人。」猶如傳道講台的「守門員」一般嚴格把關,舉凡時間的掌控、重點段落、音量大小、說話口氣、所舉例子等,常以聽眾角度,轉換為傳道娘之角色,誠懇地分享。

妻子時常提醒他:「你常勉勵信徒要禱告,但也不能忽略信徒的感覺。」同靈遭遇問題,教導信徒信心倚靠神,同理心輔導與傾聽同樣重要。面對姊妹的問題時,傳道娘又以「姊妹」的思考模式,客觀地提出看法,作為傳道者處理之參考。傳道娘是信仰路程的伴侶,也是傳道者的好同工,就像「掀開帕子」的人,用敏銳的眼睛,查看傳道者之盲點,毫不隱瞞地提出中肯建議。

對於教會敏感的人事問題,他一律緘口;但對於需要特別關懷的家庭,或隱私性較高之個案,他會帶著傳道娘與孩子一同探訪。他信任妻子的口德,妻子搭配輔導,為同靈同心代求,他發現孩子從中學習如何付出關懷。

家庭祭壇的建立


貼心的兒女,來自神的教導,從認識聖經道理開始。

他特別為女兒買注音版本聖經,傳道娘以每天一章之進度,教導幼稚園的女兒讀經。週而復始,不覺讀了好幾遍。國中後,每日讀經不斷,聖經改以中英對照版本,傳道娘會選擇一句英文經句,讓孩子朗誦。倘若他在家,必定補充該卷背景、重要教訓,家人讀經時間雖然僅只半小時,對兒女造就因累積時日而有明顯之果效。現則加入台語讀經,相信未來台語當有所進步。

對於兒女課業之要求不多,夫妻共同關注最多的首當查經、禱告與信仰。傳道娘嚴格訓練他們遵守聚會紀律,聚會時坐在母親身邊看書或畫圖,在家學唱讚美詩附歌。國小之後,買筆記本給孩子,要求聚會作筆記,會後批改作業。如此,兒女既不會在聚會中四處遊走,對道理的了解亦無形中增長。

傳道娘對兒女的宗教教育與生活訓練,自小受父母耳濡目染。小時住在會堂10年期間,每天必定打掃會堂後才上學,每週固定二天負責擦拭會堂桌椅。因此,婚後也教導兒女自小學習作家事,養成勤勞之習慣。

家是愛之窩


他順服總會任何調派,妻子一向配合,從未曾阻擋他駐牧之事工。每次休假返家,只要弟兄姊妹一通電話,本著對神家全心全力之付出,他總是不假思索地前往赴約,直到很晚返家。

「我們也是你的信徒,你是不是也給家人一些時間,即便只是十分之一……」傳道娘試著與他溝通。他,尚未體會傳道娘的心境,總是一再勉勵家人當以教會為重,自己的「不在家」是家人與教會信徒一起分享傳道,不在家的「意義」與一般人不同。多年來,家人成全他的熱心,卻也渴望能像教會的羊群一般得著牧人的照拂。

直到深自反思:身為傳道人,「服事生命的延續」不只是在教會,也應是兒女信仰的延續。長久以來,「傳道」、「丈夫」與「父親」角色,總以「傳道」職分為先,忽略深愛自己的傳道娘、兒女之需求。於是,他調整步調,休假的星期日晚上,盡可能地與家人團聚,有時全家一起外出用餐,即使路邊小吃,盈溢內心之溫暖無可言喻。

以前曾經有位慕道者詢問傳道娘:「妳先生是未信者嗎?我都沒有看過他。每次看見妳都載著媽媽來教會……」。他並非故意忽略家人,只因出於使命感,催逼他當用心成為教會的好牧人,現在他正學習經營短而優質的家庭生活,知道愛家並不會與聖工衝突,端賴個人如何經營。

他依舊盡本分作工,在信仰與親情上重新建立自己的家庭。

遠離冷鋒


面對不同意見時,到底誰該讓步?孰對孰錯?

傳道家庭與一般家庭相同,夫妻也會意見相左。當他離開家裏抵達教會,思家之情油然而生,多少年來,是誰無怨無悔地父兼母職照顧家庭?是誰讓他無後顧之憂?凡此種種,令他不再在乎面子與對錯,甘心放棄彼此「冷戰」之短兵相接,勇敢地舉起話筒,找話題、講笑話,等到彼端傳來傳道娘笑聲,剎那間,冷戰宣告解除。

傳道娘是他事奉生涯重要的精神支柱,釐清問題固然重要,理性地處理情緒問題,建立夫妻關係更不容忽視。當問題卡住,彼此冷鋒交接,距離有時成為彼此冷靜思考的空間。對他而言:傳道者離家駐牧教會,一則因為思念,一則因為距離,易使人跳脫漩渦,用全面性看法、新的思考面對問題,對事情的解決反而有突破性的進展。

同工與服事


傳道娘在家中經常巧費心思,把鮮花插得曼妙生姿、滿室芳香。「恩賜」是神賞賜之恩典,當個人的恩賜傳承給同靈,作工的果效是「加倍」的。她認為恩賜不應隱藏,而該慷慨地付出,教會中若有興趣插花或司琴的姊妹,並不吝惜免費指導。

教會姊妹們彼此分享新的恩賜,彼此學習中互相鼓勵,就像結實的麥穗一般,得著「友誼」與「同工」。姊妹們無論在生活與信仰上給予她很大的幫助,令她很受感動。當她因事外出,孩子們總有叔叔嬸嬸、伯父伯母們照顧,同靈間建立緊密的關懷網。

孩子長大後,終於有較多的時間陪伴他。孩子年幼時,傳道娘的重心在孩子,灌輸聖經道理;中學面臨叛逆期,教育方式隨之改變;同時,勤加訓練教會同工,培養接棒人。現在兒女長大,重心轉移傳道身上,陪他散步、喝咖啡、訪問、聊天、運動,注意其健康,日後規劃投入服務性志工。傳道娘早已規劃生命藍圖,每個過程有其階段性任務,家庭關係、教會事奉都需要用心經營。

傳道娘勤儉持家,對同工、兒女、教會勇於付出,對他的鼓勵與幫助真是點滴在心頭!

天堂在我家


「神阿!我將這兩個人的名字並列代求,若出自的旨意,請給我明確的憑據。」父親殷切向神跪求。禱告後聖靈大大充滿,膝蓋離開跪墊被聖靈往上提升,接著跪墊隨著膝蓋轉動,再轉動,然後回到原點。這對夫婦,因著父親禱告的影響生發信心,父親的愛繫住了彼此。

筆者所見的傳道家庭,以「基督為我家之主」的精神,建立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父母親用禱告的手,托住子女的幸福;夫妻以「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真理的教導,化除彼此的冷戰,以真愛攜手同行;親子關係同樣以真理與愛心,引導他們到神面前──因為耶穌活在他們中間,平凡無奇的生活裏,亦可感受到天堂就在我家。

扮演母親、妻子的角色外,傳道娘是一位盡職的講台守門員,台下雖然無掌聲,卻是台上這位傳道家中最佳的合夥人!






文章標籤:  #墨笛整理  #310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