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洞裏乾坤之3--封住瑪基大洞

撰文/郭祝壽|聖靈月刊310期-2003.07|主題/枝椏上的希望──談疏離感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經文:

那五王逃跑,藏在瑪基大洞裡。有人告訴約書亞說:「那五王已經找到了,都藏在瑪基大洞裡。」約書亞說:「你們把幾塊大石頭輥到洞口,派人看守。你們卻不可耽延,要追趕你們的仇敵,擊殺他們儘後邊的人,不容他們進自己的城邑。因為耶和華──你們的神已經把他們交在你們手裡。」(書十16-19

整個《約書亞記》第十章介紹以色列人,因著與基遍人立和約,而和五王發生戰爭的過程。

此五王是(3節):
耶路撒冷王:亞多尼洗德
希伯崙王:何咸
耶末王:毘蘭
拉吉王:雅非亞
伊磯倫王:底璧

由於神得勝的應許(8節),加上以色列人的奮鬥(9節);終得神蹟式的勝利(10節)。

觀此戰役,以色列人根本是為耶和華而戰;因當初是指著耶和華神起誓,而和基遍人立約的。如今,表面上是救助基遍人,實質上更是要維護神名之榮耀;因此,既是維護神之尊榮、信實而出兵,必得神大大的幫助。

所以,耶和華從天上降大冰雹在他們(敵人)身上,直降到亞西加,打死他們;被冰雹打死的,比以色列人用刀殺死的還多。(11節)
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

當選民為神而戰,神將敵人交付他們手中的時候,引發了一場曠古未有的禱告,那就是約書亞祈求日月停止的禱告,神也成全了。

「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是因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14節)

因為神為選民爭戰,所以,之前降大冰雹打死敵人;之後,又聽約書亞禱告,而使日月停止……(12-14節)

在這勝利在望的當兒,五王逃跑……

然後,有人來報告「已經找到了,都藏在瑪基大洞裡。」(16-17節)

然而,約書亞卻說:

「你們把幾塊大石頭輥到洞口,派人看守。」(18節)

通常,我們不是說「擒賊先擒王」嗎?!那為什麼這時候,約書亞不先抓住這五王呢?!

其實,稍為想一下,也不難瞭解;五王現在藏身於瑪基大洞,約書亞叫人用大石頭將洞口封住,豈不正是來個「甕中捉鱉」嗎?!他們根本逃不掉的;何況外面又派人看守呢!
你們卻不可耽延

約書亞不急著處理五王的事情(反正他們逃不掉的);目前當務之急,乃是不要讓仇敵逃掉。

因為「神已經」將敵人交在他們手中(19節)。

想想看,
神已經動工,為以色列民爭戰,賜下恩典,神蹟、勝利;以色列民還可以耽延嗎?!還可慢吞吞地行動嗎?!那是絕對不可的!

機會稍縱即逝!

何況是神所賜的機會!得勝的機會!

若是不能把握住神所賜的機會,那算是辜負神恩,太對不起神了。
桑樹梢上的腳步聲(撒下五22-25

記得這嚴肅又夾雜著神秘色彩的故事嗎?!神提示大衛,只要聽見樹梢上的腳步聲,就要「急速前去」,因為「那時耶和華已經在你前頭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隊。」

神已經在你的前頭……

你還不急速前去嗎?!

戰爭,是個嚴肅的課題,它影響著國家的興衰;人生也像是無數戰爭的累積,它關鍵到我們一生的成敗得失,所以,也是嚴肅的課題。

嚴肅的課題,我們必須用積極進取的態度去面對,而不能以耽延散漫之情去敷衍;否則將一事無成!

《箴言》二十四章30-34節言:
「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無知人的葡萄園,荊棘長滿了地皮,刺草遮蓋了田面,石牆也坍塌了。我看見就留心思想;我看著就領了訓誨。再睡片時,打盹片時,抱著手躺臥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你的缺乏彷彿拿兵器的人來到。」

以色列人在約書亞領導之下,擊敗了迦南人,爾後分配產業給各支派;按「約書亞記第十八章」看來,當時還有七個支派猶未得地業。

約書亞對他們說:
「耶和華你們列祖的神,所賜給你們的地,你們耽延不去得,要到幾時呢?!」
可見,人多少有點惰性;偏向安逸,不喜奮鬥!

然而,作為神兒女的我們,人生道路既願讓神引導,神也算實地賜下恩典,在我們的道路上滿了脂油,我們更該努力奮勇前行。

把握住神所賜的每個機會!

歷史上,

每逢神為選民動工,若百姓能順勢配合,則未有不成功者!

如尼希米時代之重建聖城的史實!

又若所羅巴伯時之重建聖殿亦然!

中間曾經受挫,以致停工約15年,即違背此一原則!

順便再談一下「神所賜的機會」。

我想用掃羅的一段事蹟作例,然後與約書亞作比較。

參考經文:撒母耳記上十四23、24-34
「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喫甚麼的,必受咒詛,因此這日百姓沒有喫甚麼,就極其困憊……」

首先,在經文中我們發現,神使他們得勝;而且,掃羅也希望乘勝追擊,所以他才下了那道命令。

問題是那命令的「準確性」如何?!

百姓服從的結果是疲乏、困憊。

勝利的結果,打了很大的折扣!

其次,我們比較約書亞的領導,和他所下的命令;明顯地有很大的差異!

同樣的優勢,蒙神帶領作前導,勝利在即,以色列人在追擊敵人;一場是凱旋光榮收場,另一場卻是贏得疲憊,而且又犯錯得罪神……

孫子兵法裡,對將領的要求是「智、信、仁、勇、嚴」。

兩軍交戰,若條件相當,則最關鍵性的,莫過於將領資質的好壞了;而好將領的最高要項即是「智慧」了。

好的領導者,他必有智慧的風範,他能審時度勢,斟酌各種情況,而作出最關鍵性的決定。
大格局的考量

審時度勢,就是大格局的考量。

以當前的「時機」「情勢」,及其他的條件,考慮出最重要的工作。

凡事皆有大小、輕重、緩急之分。

當下該如何?!短視者只看眼前;但智慧者會以大格局的整體觀來看眼前;我想這就是智愚的差別了。

所以當約書亞聽說五王躲在洞裡時,他並沒有花很多時間去處理,他只下個簡單的命令,花一點點力氣,叫人將洞口封起來;這般就夠了。

換句話說,他沒讓五王的事,使他「分心」了。在這神賜勝利的大前題機會下,他必要鍥而不捨,專心致志;不能為了眼前的小利,而坐失大好機會。他不能因眼前的事,而讓他分心……
派人看守

我們並非認為「眼前的事」不重要;如果沒有當下。那來的以後呢?!

不少人主張「行大事者不拘小節」,也因著如此觀念,引導他們做事的原則,大方向考慮,至於小細節嘛,無所謂!

個人以為,以做事的角度言,大方向的考量重要,但小細節的地方,也不要忽略;小細節如何處理,固然無可厚非(方法並無絕對的),只是不要忽略了細微的實際部分。

所以,約書亞雖不想花很多時間,去處理五王;但他並非毫不在乎,相反地,他叫人用石頭輥到洞口,不讓他們逃跑;而且還派人看守。

派人看守哩!很實際,也很徹底!

尼希米在重修聖城時,很多小細節的地方,都想得很徹底,很深遠,難怪那麼偉大的工程,雖遭遇許多的困難,還能於短時間,復興起來!

諸如,他求王賜給詔書,又給木料等非常實際的考量(尼二7-8);以及後來的工作分配,甚至極其細微的部分,他都沒有忽略(尼三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這永遠是不欺的處世箴言。

再舉兩個有關「大格局」的正反例。
△士師基甸(士七24-八3

他曾號召以法蓮同胞,協助攻擊敵人米甸,而且得到局部勝利,殺了米甸人的兩個首領。

事後以法蓮支派的人,大概也為了邀功起見,來與基甸爭吵。

基甸為了整體的和諧,也為了得到更大的勝利(那才是真正的目標);就以婉言謙卑的言語和態度,去化消以法蓮人的怒氣。

如果基甸不以民族共同抵禦外侮為前題,他大可與以法蓮人起爭論的;然而他就是不被這種芝麻蒜皮的小事,惹得他分心,而忘了大局!

假使,要論「英雄」,則基甸這般忍耐藏羞,置個人榮辱於不顧,只為維繫整體的勝利與榮耀於前瞻的精神,實可當之無愧!
△士師耶弗他(士十二章)

台灣諺語「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意思是指本性難移。

當士師耶弗他打敗亞捫人時,以法蓮人又來邀功,甚至用言語恐嚇。

耶弗他忍不下這口怨氣,乃招兵與他們爭戰起來,而且得勝,將他們殺死四萬二千人。

您看,不論哪邊得勝,對以色列民族整體來說,都是損傷;內戰,只會耗損民族整體的力量。何來勝利的成果可言呢?!

因此,偉大的領導者,必定會有寬廣的胸襟,以大無畏的包容心志,去考慮整體大格局的決策。

如果教會領導階層都有如是胸襟、智慧與素養,則教會不難於暗夜的罪惡世代中,透散出生命之光!
戰略理念──教會發展當有的省思

事情既有輕重緩急,所以就有工作分配的需要;有整體感的考量,容易看出那一部分的工作,較重要,那一部分次之。

但在執行或分配時,則需要有執行的智慧了。

看約書亞在處理這件事時,其實他把眼前的局勢,切割成兩部分;一部分針對五王,既將他們封在洞裡,他們逃不掉,則「派人看守」,等到勝利後再進一步處理。

另一部分,該是大部分的兵丁去追趕逃脫的敵人。

您看,在短短時間內,運籌帷幄,兵分兩路,完成任務。

這就是智慧,領導的智慧!

我們談到「戰略」,簡而言之,就是要知道那裡是重點,以及如何去完成目標的計畫或方案。

想想,假設約書亞身處今日二十一世紀我們的立場時,你認為他會怎樣去完成世界傳道的任務?!

又假設,他跟你一樣,是教會負責人的身分,面對一間冷冷清清的教會,你認為他將會如何來復興教會?!

這就是我所談戰略的意義;你必須知道重點在那裡。我恐怕我們今日的一些活動,都沒掌握到重點,所以,工作做了,卻於整個教會的拓展,毫無助力。

或許,我們也不能太苛求,因為自古以來,良將難求嘛!能夠胸有雄甲百萬,談笑風生間,使敵灰飛煙滅者,畢竟沒有幾個。
輥到洞口→打開洞口

這是個過程;但我想表達的是透過這個過程,我們可發現到約書亞的工作,是非常落實的。

將石頭輥到洞口,是將洞口封住,使五王逃脫不得,動彈不得;也即是限制或壓制了他們的能力。

打開洞口(22節),將五王帶出來,然後處死(26節);這是打擊敵人的力量,治死敵人的力量。

單單這兩個工作,對整個的助益,就很具體的;壓制敵人,打擊敵人,治死敵人!

我們是否可嘗試作一回想;今日我們在教會所計劃所發展的事工,是不是都對屬靈的敵人(魔鬼),有壓制、打擊的功效呢?!

因為主耶穌向保羅所揭示的傳福音的意義,是將人「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徒二十六18)。既然如此,教會的每項事工,基本上都跟撒但權勢的消長,有直接關係。

如果,我們今日為教會的興旺,投入許多心血與財力,但在在都感受不到工作的果效;那可能是撒但太強了(難怪連耶穌的門徒都趕不走牠──可九28、29),若真是如此,我們該認真禁食禱告了。

另一種可能是,我們的工作,並未落實在影響局面的關鍵點上;換句話說,我們可能太理想化(理論化),但卻與實際情況脫節了。

因此,我們看約書亞一生,從作摩西的助手,一直到接續摩西,成為新一代的領導者;他是一直在最前線參與神的工作,也可說他是有「實戰」的經驗作基礎,然後才可能坐陣指揮大軍的。

所以,他了解民間疾苦,也了解敵人的詭詐,更了解,在神國領域工作,應該如何地禱告,才可能使神榮彰顯。

不可諱言的(請恕我直言),我們今天教會的諸多缺失,有不少就是這種現象,與實際脫節;運籌惟幄的領導者,本都具大智慧的,但社會在變,潮流在變,教會也在變;如何在變化快速的時代潮流中,穩住我們的立場,如何凝聚弟兄姊妹同舟共濟的愛心……,皆是不容忽視的細節。

中國歷史上,三國時代,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當為領導人的鑑戒!只因死讀兵書,太過理想化,與實際脫節,又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引致街亭之失,更影響全面戰局失利……

呵!歷史的悲歌!

我們真該多讀史書,讓這些血淚斑斑的典故,來啟迪我們的愚懵……

看看主耶穌對福音發展所提示的方向:
「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
五王的結局

以色列人凱旋歸回瑪基大,約書亞交待將五王帶出洞來,然後殺死他們。

這種舉動也提醒我們,雖勝利了,但勿留任何餘地。

「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四27)。

別忘記,亞干就是在攻克耶利哥之後,拿了不該拿的東西,而失敗的。(書七21

以個人靈修角度而言,五王就似乎我們內在的邪情私慾,或七情六慾般,到處亂竄,興風作浪,我們若想追求完全成聖,就必須打這場屬靈的美仗,靠聖靈幫助,將五王壓制,將牠治死,不留任何餘地。

經言勉勵我們:(弗四20-24
「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約書亞他們雖勝利了,但沒有被勝利沖昏了頭;反而緊接著把五王處置了。

而且,利用當時的機會,再次地鼓勵同胞:
「你們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應當剛強壯膽,因為耶和華必這樣待你們所要攻打的一切仇敵。」(25節)
結語

「在這日以前,這日以後,耶和華聽人的禱告,沒有像這日的。」(14節)

神是信實的、大能的、永不改變的;約書亞時代的神,既可令日月停止,為何後來的世代,不再有類似的神蹟出現?!是否不再有這般禱告的人出現?!

渴慕神的榮耀、恩典、神蹟……

這種渴慕,獲得神的憐愛──耶和華為以色列爭戰。

神已動工,你呢?投入了嗎?(7節)抑或,還在耽延?!盼每個個人奮勇追趕。

教會的領導者,祈求神賜諸位有屬天大智慧,有大格局的理念來面對紛亂的局勢,具慧眼一眼就看穿問題關鍵所在,知所輕重,知所取捨,善用教會每一分力量,讓我們能夠透視教會中,那無形架構裡,最具戰略性質的層面吧!

別以為抓到五王就高興了!

還早呢!






文章標籤:  #郭祝壽  #310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