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習以為常也有疏離

撰文/KI&主榮|聖靈月刊310期-2003.07|主題/枝椏上的希望──談疏離感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疏離,社會學中的「異化」


我們對疏離感的一般看法,意思是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遠了,比較沒有人情味的感覺。

若以社會學的角度來看,alienation這個字翻譯為「異化」或者「疏遠」。

以馬克思觀點來看:「對自然的控制增加會伴隨著異化,也就是人類生活受到人類的發明所控制的狀態。」

以「抗生素」為例,抗生素幫助人類免疫力對於細菌的消滅,細菌被消滅,也使人類復原的速度增加。但是,抗生素的長期使用,人們被這些介入方法所支配,例如:

對人體而言,是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受牽制,防疫能力降低;

對細菌而言,具抗藥性的細菌存活下來;

人的觀念也受到影響。過去有一段時間「健康」被定義為「沒有生病」、「有病才去看醫生」。此外,認為治病若沒有打針吃藥,病就沒辦法好,且對無藥可醫的疾病(例如SARS)感到恐慌。

再舉「手機」為例:

因著手機的便利,人和人的直接接觸變少,雖然看似沒有距離,人們之間卻離得愈來愈遠;

因著手機的便利,人們的動態更容易被掌握,約定的事情可以隨時更動,且約定的時間更加精確,結果人被時間的壓迫又更甚;

人們出門必帶手機,不然會造成自己、甚至是他人的諸多困擾。例如:人際間的信任感降低(父母與小孩、夫妻之間,可以隨時查勤);與人相約於戶外,時間、地點都用手機聯絡,如果手機出了問題,就沒辦法聯絡上了。

回到馬克思所談的「異化」,主要是在工作場所:「由於機械化、專門化和科層組織,讓人們對生產有新的控制能力。因為這些技術減少體力,增加工作速率。但是,人們被這些技術所控制,員工失去自我導向。由於這些技術分工,大部分的員工是可以被取代的,就像機械零件可以更換。」

生產線的作業員就個明顯的例子。早期的管理學者泰勒所提出的「專業分工」概念,也是針對這種模式發展出來的。即使提高層次來看,總經理、經理、課長……也都各自有其分工。

再者,員工的異化分為四種層次:

1.生產過程:例如,員工生產是為了遠景中的市場,根本不是為了自己或是已知的消費者。

2.產品:例如,員工就像生產線的一部分,沒有人可以宣稱某個產品是自己生產的。

3.家庭與同事的社群:例如,家庭配合公司而遷移到某地;員工之間必須競爭。

4.自我:例如,個人的才華和技能被犧牲,員工為了公司的利潤必須配合分工,只做某部分工作。

擁有家庭,讓人的角色扮演更完全


職場男女在人生的角色扮演上好像缺少了什麼,尤以男性更甚,大部分的男性都以工作為主要生活重心,而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被分化過的:

經理人,終其一生從事研擬各種計畫;

文字編輯,一輩子在紙上增刪修改;

教授,鑽研著被分化過的學科,像社會學;

更多的人是為了金錢而工作。若真的有人的興趣是算帳、炒股票、改考卷、開會,那就是被異化得更徹底的了。

在這些種種的工作中,人只扮演了個人角色的某一部分。因此大多數男性、女性因為工作而犧牲家庭,若,疏離了家庭,在個人角色的扮演上顯得較不完全;反之,擁有家庭,讓人的角色扮演更加完全。

熟悉的陌生人


若著眼在生活當中,在教會偶爾聽到長輩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很沒禮貌,看到長輩都不會打招呼,而且還是大學生,真不知道學校怎麼教的……」。

此外,前陣子SARS疫情嚴重,校園內要求進出宿舍的人要量體溫,符合正常體溫標準者在手臂上蓋章。

「開始執行政策初期,同學間變得冷漠,且互相猜疑,常在執行工作時遭受同學的白眼。」一位在北部大學宿舍擔任執行幹部的的羅弟兄這樣說。

他感到很委屈,職責所在也不得不如此。在這段期間裡,他發現甚至是同一個寢室的室友也不例外,彷彿身旁的每個人都可能是SARS患者,只要有人一咳嗽,周圍的人馬上睜大眼睛盯著看。羅弟兄認為:「這樣下去怎麼得了?」

你我都曾經歷過的疏離感


一個人不常回家就會和家庭有疏離感;遊子對異鄉有疏離感;親兄弟各自組成家庭後產生疏離感。

一個人和朋友不常在一起,就會和他們有疏離感;大學同學畢業後產生疏離感。

一個原住民不常上山就會和該族群有疏離感;一個原住民教會和該部落有疏離感。

一個人不常上會堂就會和教會有疏離感。

習以為常中,也疏離了


人們工作是為了生活,但卻為了工作而疏離了自己原來的生活方式。

人們使用金錢來衡量物品的價值,金錢卻讓人們為了它拚命。

人們因為求知而設立學校,但學歷卻成為衡量人能力的指標。

人們為了共同生活的利益組成國家,但國家卻凌駕個人的利益。

電話方便人們溝通,人與人的見面往來卻減少了。

沒有火柴、打火機,有多少人會生火?人與環境是否也疏離了?

冷媒提供「冷」,卻讓全球更熱了。

結語


不管是「異化」,或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疏離」一詞,對我們而言,卻還不及日常生活周遭出現的大小瑣事更加貼近你我;只是,我們常常不以為意罷了。對於現象的解讀,目的是讓人正視這些問題。

回到信仰的議題上,有人認為主內同靈與未信的朋友之所以不同,因為在靈裡可以互相代禱,遇到問題,即使對方說聲:「我幫你禱告」,也讓人感到極大的安慰。但也有人認為有時候我們濫用「幫忙代禱」這句話,聖經裡也責備那些只會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的人,不是嗎?我們無從得知,聚會結束前多少人真的為了那些被唱名代禱的代求,但是卻很有可能……,像聖經上所說的,忽略了同靈之間舉手可做的善行。

事情看似「理所當然」,背後必然有其意義。馬丁路德因為看清了當時教會信仰與神疏遠,才有改革的行動。同樣地,我們能夠自我察覺到信仰的本質改變,知道我們的信仰已經與神疏遠,再重新回到自己本身的信仰,才會有實踐信仰的動力。






文章標籤:  #KI&主榮  #310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