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同款人不同命 談壓力紓解(子女篇)

撰文/南區宗教小組策劃 王雪芬|聖靈月刊311期-2003.08|主題/簡簡單單過日子-談知足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許多孩子有被撕裂的感覺:學業壓力、感情失敗、友誼挫折、親子不睦、家庭變遷、人際衝突等,在內心深處形成狹窄的無尾巷,活得幻滅,過得麻木不仁,或隨著社會狂流奔竄,一波又一波,浮浮沉沉,於生活的夾縫中發出深沉的哀鳴。

◎一桶垃圾的澀

我在「狀元」K書中心,凝視……

裝可樂的麥當勞紙杯,裹著紅黃相間的外衣,隱隱地冒汗,凝聚一顆顆渾圓欲墜的水珠,泡軟了原是堅硬的紙纖維,益顯紙杯模樣楚楚可憐。我想減輕它的負擔,咕嚕咕嚕地狠狠喝下一大口,卻忘了溶解過的二氧化碳是嗆辣無比。

咳!咳!聲響迴盪,充斥安靜的讀書室,咽喉痛得讓眼眶泛紅……逐漸有決堤之虞,忍下微微發酵的心情;算了,沒什麼事,純粹是肉體與精神突然不契合而已。

心情好難捉摸,當父母苦口婆心要求我回房唸書,便故意拿一本小說,坐在客廳拼命地看;當關在房裏用功時,媽媽叫我吃飯,偏愛繼續一直地唸,唸到快餓死的感覺。我知道,那是一種無言的抗議。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社會評論眾說紛紜;我們像一隻隻實驗用的白老鼠,被雄心壯志的教育改革家在失敗與成功中,搖來盪去。成功了,只是證明教育改革家的理論是對的,但,如果失敗了,誰要負責?誰又負責得了一個失敗的生命?

心中翻來覆去都是這些問題:我的興趣在哪裏?我的專長是什麼?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將來,怎麼樣的一生?

或許,問題如潮水般湧來,時間如流水般逝去,這就是成長。

成長最大的壓力是別人的看法和升學制度。我無法逃避,也不想尋短,於是睡上一覺,當第二天醒來,昨天已成為歷史。也許未來不一定會更好,壓力下不敢過度奢求什麼,只希望有一點點的進步。衷心期盼有能力改革時,讓學生們可以拋開傳統的束縛,走自己的路,展開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個綽號的錯

國中時,我認識一男生,名字叫「蕭瑋」,他長得很俊秀,說話口齒也很清晰,神智百分百正常。可是同學們都叫他「瘋仔!」每天看到他,都習慣喊他「瘋仔!瘋仔!」喊到最後,把他喊衰了,害他沒考上理想的高中。

另一個是我從幼稚園、國小和國中的同班同學,高中又考上同一所學校。他讀到高一,辦了休學,到社會上打滾去了。是一個自命不凡的好朋友,因為額前有兩條特別長的頭髮,故大家都叫他「蟑螂」。

他的居住環境複雜,父母無暇管教。無巧不巧的是,他的興趣又正好是在廚房裏當個廚師──與蟑螂共舞。

根據心理學專家研究指出,每個人都喜歡自己有良好的稱呼和形象,如果被人取個不雅、難聽的綽號,心裡就很不舒服,也會對自己的「自我概念」產生傷害。

蟑螂人人厭惡,人人喊打,偏偏生命力、繁殖力超強。我高三時,他復學從高一讀起,課餘聊著他離校後彷若神話,又非常寫實的生活。我心中感觸良多,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戲碼,不同的夢,是否綽號「蟑螂」,便註定他跌宕的人生,坎坷的命運。

我天生肥胖,皮膚黝黑,腿略O型,但我濃眉大眼,五官凹凸有緻。從小大家都叫我「黑豬」,說也奇怪,我真的就像黑豬般頹廢,猛吃,吃到汗流浹背,活像被綽號詛咒似地,又肥又髒又臭。上了國中,叫我綽號的愈來愈少了,我持續抗議著,到了高中,「黑豬」綽號幾乎消聲匿跡。感謝主!我也順遂了不可能的任務──進入正期班軍校就讀。

蕭瑋名字可更正,蟑螂髮型可改變,我何其無辜,天生就是這個樣子,至今仍受不雅的綽號陰影戕害,時刻將「減肥」兩字印在腦中,掛在心中,捧在手上。我想,要不是被綽號連累,說不定我現在可能像年輕的掃羅,又健壯又俊美又高大般地鶴立雞群。

◎一股湯湯的殤

傳道的小孩,這項天職是很難承擔啊,這樣的命運不是我自己甘願選擇的。

「ㄚ!什麼,你是傳道的孩子,真是看不出來ㄟ,……」

每當聽到有人用如此驚愕不可置信的語氣質疑我的出身,我總是心底不平地嘀咕:「奇怪了,難道傳道的孩子就沒有權利自由地當我自己嗎?」

傳道爸爸就像「公家爸爸」,傳道的孩子既沒有屬於自己的爸爸,又要因有這公家爸爸而必須表現優異,與公家爸爸的聖職相稱,公平嗎?既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天生叛逆性格的我,是那種不太好還有點壞,不冷不熱、溫溫吞吞型的基督徒。不喜歡被約束歸屬團體,偏偏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內心時有矛盾和掙扎。然而,我始終沒有放棄爸爸的信仰,想必是傳道爸爸鍥而不捨地幫我禱告,灌注我信仰的生命。

拜託大家不要對傳道的孩子要求超水準的演出。多些寬容,多些代禱,期盼改變的契機多多降臨。

◎ 一片迷惘的網

我叫天使,家卻不住在天堂。

從小就不得媽媽寵愛,母親生我養生卻宛如仇讎,偏偏爸爸個性沉默畏縮;媽媽是家中的強勢者,操縱著家人的命運,生於這樣的家庭,註定被悲傷擄獲。我告訴自己,我定要成家,成立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

我掙扎,捱到青少年時期,終於逃離這個齷齪的家庭,直到遇上一個女孩,又遇上一個女孩,再遇上好幾個女孩,建立了一個不一樣的家。我們了解彼此,擁有彼此,這就是我童年憧憬追求的幸福。卻要面對社會價值觀殘酷的審判──同性不倫之戀。

我的一生像一場很失敗的戰役。

不甘不戰而敗,想找個理由搪塞,但永遠也填塞不滿如黑洞般的心,悲哀不斷在心底分解、溶化、吸收,直到僅存一縷叫「認命」的游絲。

我不是逆女,只是遭遇無可轉逆的命運,我努力過,卻找不到出口。我戀家,絕對戀家,因為太愛家,家的傷害更讓我心碎。

悲劇是會遺傳的。所以;我選擇自滅,放棄無謂的掙扎。-考自「逆女」情節

◎ 一份狹隘的愛

不甘你只是一場驟雨,即使我的心底溢滿傷悲。你是我憂傷的理由,心上的缺口,有可能成為港口嗎?

幾乎看不到我們的將來,我不想愛了,不想愛你了!我決定多去認識別人,多交朋友,這樣就不會把生活重心全放在你身上,你也不會再嫌我煩了……,然後,我就很窩囊地哭了。

終於,再見到你。

「嗨!……最近好嗎?」面對你,我無法生氣,一種了然於心的感覺漸漸浮現。

「讓我自由吧!我答應她要和妳分手。」你淡淡說著,深深靜默。
看你這樣我會掉眼淚,看我這樣你不心疼嗎?

「我也不想妳哭啊!」你真的很殘酷,那麼溫柔的話也可以把我割得遍體鱗傷。

「我祝福你,我們以後……」
「我們以後不要再見面了。」

這樣也好,……但是心真的愈來愈痛,我怨不了誰。
和你相遇,為你歡笑,為你哭泣……你還會記得我嗎?
我會永遠想念你,──只是你來不及欣賞我的美麗。

◎ 一直藏匿的嘗膩

沒有朋友很孤單,有朋友卻很心煩。面對她濃烈的友情,我只有閃躲。

她無微不至地耳提面命及關懷,長久下來慢慢成了束縛我的繩索,令我好想逃離。

她和我是不同類型的人,我們的想法迥異,處事觀念大不相同。我習慣孤獨,低潮時,只要給我一、兩句安慰話,然後讓我安靜地釐清思緒;而她習慣叼絮,時時緊迫盯人,重複著囑咐和叮嚀,對於她的關懷,我感到好疲憊。

想告訴她,說聲謝謝與抱歉。我無福消受太多的溫情,我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

朋友,就讓我的心孤獨一下吧!
交託是最重要的事

這個世界充斥了惡性競爭與灰色的價值標準。當我們生命的木舟從神的真理規範中鬆脫,便開始隨波漂流,直到船覆舟沈。而初嘗人生百味、倍感茫然的青少年,則首當其衝,先蒙其害。

所以,孩子們如何奠定安身立命的根基?父母如何薪傳孩子永續的產業?引導孩子通往永恆生命的道路,將一切超乎自己所能應付的難題帶到神前,交託給神,是最重要的事。
苦難是人生的本相

「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伯五7)。在沒有饑荒,沒有戰爭的日子裏,我們仍然痛苦著。

摩西也形容人生為「勞苦愁煩,轉眼成空」(詩九十10)。「勞苦」是肉體的,「愁煩」卻是精神上的,這就是人生的寫照。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惟耶和華熬煉人心。」(箴十七3)。神可以創造一個全無痛苦的世界,但我們若一開始便生活在這樣的世界,那麼,勇氣、悲憫、堅忍等人類美德又如何培養呢?

沒有危機就沒有轉機,當你經歷愈多,成長愈大。生活裏愈多酸甜苦辣的起起伏伏,生命才會變得更加深刻。

主耶穌不也道成肉身在各種逆境、患難中親自做了良好的示範──擁抱苦難、品嚐苦難,並藉著進入苦難去克服苦難。

十字架本是苦難與恥辱的記號,藉著耶穌的犧牲,卻轉化成愛心與榮耀的標誌,仰望十字架,體悟上主與我們一同受苦的悲憫深情,我們的心靈便重獲自由。

「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13
同款人不同款命

苦難是人生中最難接受的事物,亦帶給信仰最大的挑戰。有人說,世界上有三種人。

第一類是未痛而苦,未殘而廢的:

觀念上認為既信了主,愛主、事奉主,主應該保護我們,免去一切的苦難。有些弟兄或姊妹熱心聖工,但遭遇愛情破滅、生意失敗或身體病痛,他們的家人既抱怨又責怪,想說:神如果愛我們,不應該讓我們受苦,這種心態直接影響了我們對苦難的看法和面對苦難的態度,讓我們成為未痛便苦,未殘而廢。

第二類是一痛就苦,稍殘即廢的:

一條蟲在繭內拼命掙扎,要破繭而出,但不知為什麼,牠好像給卡住了,無論怎樣拚搏鑽營,仍被困繭內。牠正想放棄之際,忽聞空中有聲音對牠說話。
「小蟲兒!」原來是隻彩蝶!「很辛苦ㄛ!」
「累死了ㄟ!」既要說話,小蟲就停下來,「我想放棄ㄟ」
「千萬不可以ㄚ,你可知道蔚藍的天空,有多寬闊美麗ㄋㄟ?」
「我在樹上也頂不錯ㄚ,在繭內又溫暖又安全,我不要飛翔了ㄟ。」小蟲兒為自己找藉口。
「再說,在天空飛有什麼好ㄟ?不疲倦嗎?不怕摔死嗎?」
「蝴蝶命定不住在繭內的,而是要在花叢中飛翔ㄚ!你不作最後掙扎,不能破繭而出,終生困在繭內,馬上就會死去ㄋㄟ。」

第三類是痛而不苦,殘而不廢的:

保羅、西拉為福音的緣故,受到逼迫,甚至被捕下監,但是他們在獄中仍然禱告,唱詩讚美神(徒十六25)。他們的作為及使命感,讓獄卒、囚犯都深受感動,並且帶領禁卒一家信主(徒十六34)。

保羅的一生,在信主之後更成了為主受苦的聖徒典範。

不信的人有苦難,信的人亦會有苦難;不是命運有所分別,乃是信仰的生命有所不同,所以苦難臨到時,信與不信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

信仰不是給我們逃避苦難的途徑,乃是給我們承載苦難的力量,信心愈強,承載力就愈大。
 
真正止渴的活水

人是所有生物中最貪心的。

不管多凶殘的動物,吃飽了就會滿足。唯獨人,有形的要霸,無形的也要霸,想霸的愈多,壓力也愈大,如同喝海水一樣,喝得愈多便愈覺得口渴。人的飢渴,怎樣才能止住?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4

唯獨主耶穌賞賜的心靈活水,才能滿足飢渴的心靈,而後不忮不求,無慾則剛,壓力自然消失無形。
留名經史的少年

年少的約瑟離鄉背井,吃苦如吃補,他盡忠職守,不敢做惡得罪神,神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創三十九2)。

少年摩西生於危厄的年代,以養子的身分,學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談話行事都有才能。

少年撒母耳,敬神愛人,神與他同在,使他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撒上三19

少年大衛勇為幹練(撒上十七36),做事精明(撒上十八14),為神大發義怒(撒上十七26),神與他同在。

少年所羅門求賜智慧,判斷民訟、辨別是非。蒙神悅納,加賜富足、尊榮,使他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沒有一個能比(王上三9、15)。

少年但以理淪為俘虜,立志不玷污自己(但一8)蒙神保守,智慧聰明比通國術士聰明十倍(但一20)。

少年的約瑟、摩西、撒母耳、大衛、所羅門、但以理留名經史的共通點──敬畏神,神與他們同在。
珍惜維護神的殿

壓力這無形的力量會影響有形的身體。長期處在壓力中會造成身心重創,如何使負向的壓力轉為正向的成長是現代人必須學習的功課。坊間因應壓力(參考書註後)建設性的方法如下:
A.充足良好的睡眠品質。
B.規律有恆的運動習慣。
C.均衡的飲食與營養。
D.規劃合理的預期目標。
E.活在當下,培養幽默感。
F.靜坐冥想,深度放鬆。
G.建立支持系統的資源。

經上說:「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還有什麼比因果律更為公平。愛你的身體,給它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戕害它,它極脆弱,小心地維護它吧!

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箴二十29),但所羅門歌頌青春後,感慨地說:「……,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傳十一9

無論如何,真正的認知仍然是「發之於內,形之於外」的虔誠敬拜。

「操練身體,益處還少,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前四8
參考書目
1.李靜瑤譯(1999),60秒壓力管理,台北,智庫文化。
2.陸天羽譯(1998),如何克服壓力紓解焦慮,台北,國家文化出版。
3.林麗雪譯(1985),再見壓力!台北,大光文字團契出版社。
4.魏筱珍譯(1991),十分鐘壓力減輕法,台北,大光書房。
5.張靜晴譯(2000),與壓力共舞,台北,新視野出版社。






文章標籤:  #南區宗教小組策劃 王雪芬  #311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