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在苦難中成長

撰文/陳祥|聖靈月刊311期-2003.08|主題/簡簡單單過日子-談知足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一、苦難時刻可見

「每次到醫院探望末期的癌症病人,心中總是顯得很無力,因為代不代禱的結果,似乎都差不多。」一位傳道人有一次在往醫院探望慕道者的途中,這樣感嘆地說。後來這位癌症末期的慕道者,雖然受洗歸主,但也迅速離世,顯然禱告不見功效。

有一次去探望一位十多年不來教會的姊妹,他早已經對信耶穌絕望,他說,「宗教與現實生活脫離太遠了,前幾年我父親得癌症臥病在床時,我照顧了他幾個月,他一直要我禱告,要有信心。我們持續禱告的結果,父親最後還是死了。宗教有甚麼用?」

舉目所見,教會裡有許許多多令人無法理解的苦難。對於這些苦難,其他的信徒在探望時就會順理成章地說:「基督徒沒有免於苦難的權利。」意思就是說,基督徒跟未信者一樣,都得經歷人生的波折與苦痛,因此受苦受難乃不可避免,也理所當然。就像聖經中說的,「人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伯五7)。話似乎沒錯。

可是,我們不是常常告訴慕道者說,信耶穌能夠讓你在世得平安,來世得永生?我們在信主前,教會的福音、信息不是一再告訴我們,信耶穌會讓你心靈得平安,身體病痛得醫治,意外得拯救,憂傷得安慰嗎?

但是信主後,我們卻發現實際的情況不盡如此,基督徒也會生病,還是會遭逢意外,至愛的親人也會突然離世,事業也會挫敗,一切的愁煩勞苦似乎沒有因為信主而停止,我們不禁這樣問自己:為甚麼我信主後,苦難還在?教會裡的弟兄姊妹,甚至傳道長執依然脫離不了人世間許許多多的病痛折磨,甚至在年紀輕輕必須離世,心中難免會浮起一絲絲猶疑,「為什麼會這樣?」「神在哪裡?」「神不是公義的神嗎?」

二、苦難中有神看顧

聖經中有一段關於挪亞方舟與洪水的災劫,聖經用了整整兩章來記錄其過程,然而,若我們細心查看,不難發現這段紀錄原有一個非常工整的結構(註一):

a.七日等候洪水降臨(七4)
b.七日等候洪水降臨(七10)
c.四十日洪水上升(七17)
d.一百五十日洪水淹浸(七24)
e.神記念挪亞(八1)
d.一百五十日洪水漸退(八3)
c.四十日洪水下降(八6)
b.七日等候洪水全退(八10)
a.七日等候洪水全退(八12)

這是一種文學的扇形書寫格式,主要是要強調最中心的一點(e點),也就是在整個患難的過程中,不管多麼痛苦,神要我們不要過於注重災情有多嚴重,而是要讓我們知道,整個苦難的發展,都離不開神的紀念!整個苦難困局的出路,乃在神的看顧!就像聖經中所述,神是我們患難中的避難所,是我們在苦難中的保障(參見耶十六19)。

三、神與我們同患難

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有個人過完了他的一生,到了神的身邊,他回首看著他一生所走過的路,發現一路上都有兩對腳印,他覺得很安慰,因為他心裡知道一路上神一直和他同在,但在有一段最崎嶇的路上,他發現竟然只有一對腳印,於是他回頭向神埋怨說:「主啊!不是應許隨時與我同在嗎?為什麼當我生命最痛苦的階段卻不與我同在,離我而去呢?」神跟他說:「孩子,我並沒有離你而去,在你最痛苦時那一對腳印是我的,因為我怕你無法承受,將你抱在懷中走過的。」

人生常有苦難,其實聖經中神很少對「為什麼有這些苦難?」提出答案,但是神是直接與受苦的人同在,與受苦的人同受苦難,神沒應許信祂的人會一帆風順,卻應許「與我們同在」,這種「同在」就是最大的安慰了。

在人生的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遭遇到患難,有時是病痛,有時是挫折,有時是憂傷,主耶穌不會告訴我們為什麼這些患難會臨到我們,但是在禱告之中,如果我們需要安慰與鼓勵,主耶穌永遠會扮演這個角色,與我們同在。

四、信仰中需要苦難的磨練

聖經明訓信徒必受試煉,信仰才更能堅固(參見:提前三10;雅一2-3,五9-11)。我們的信仰生活需要不斷的成長,成長時則需要營養的供應,讀經思想神的話語可以是一種來源,禱告往往也是不可或缺的動力,常常聚會崇拜更是不可少的。

可是除了這些以外,當基督徒在生活上也需要以遭遇難題來提升信仰的層次,因為在回應挑戰的過程中,基督徒的靈性會得到營養,進而成為成長的動力。

基督徒受苦遭患難,才會尋求神,也因為受苦對基督徒有所造就,才能夠讓基督徒因此學習神的律例(參見:詩一一九71;腓四10-14;雅五13)。

其實,苦難正是恩典的開始,在安逸的環境中,人往往會失去警醒,漸漸地在靈性上向下沉淪,苦難如同暮鼓晨鐘,可以適時敲醒我們沉睡的心靈,信徒在苦難中,才能夠真正知道平安的可貴(帖前五1-5;約十四27)。

為甚麼我們必須在遭遇苦難時,才會尋求神呢?為甚麼唯有在遭遇苦難後,我們才能夠真正提升信心,真正認識神呢?因為信心唯有在試煉的苦難中才能得到成長茁壯的機會,也唯有苦難才能夠激發人禱告的意願,苦難愈深,禱告愈迫切。

因為一個人在苦難中,當他發現全世界只有神可以投靠,除此之外別無拯救時,他必須非常迫切的禱告求告神。在禱告的過程中,信心也會一點一滴地增加,直到信心達到神所期待的程度,此時神的旨意滿足了,試煉已經成功,苦難就可離去。

約伯是一個苦難中成長的典範。他在遭逢苦難後說,我從前風聞有,如今親眼見。他對神的認識向上提升到最高的境界,這就是苦難的果效。

五、如何面對苦難

人生苦難無法避免。主耶穌在被釘十字架前夕告訴他的門徒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我們若仔細分析這句話,可以發現主耶穌這句話至少有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義是說,我們在世上是有苦難的,我們不能期待過沒有苦難的日子,你想完全沒有苦難,是不可能的。

第二層意義是說,我們在苦難中,只要與主耶穌同在,請他住在我裡面,就能有平安,化險為夷,面對苦難,因為主耶穌與我們同在,我們大可以放心。

第三層意義是說,主耶穌已經勝過了世界,我們依靠祂的力量能戰勝苦難。因此對苦難,應該不怨天尤人,不灰心絕望,堅決忍耐信靠主到底。

對基督徒來說,苦難對我們是一種挑戰,不是說我們要對發生苦難的原因提出答案,而是我們要對苦難有正確的反應,在苦難中,我們不能喪失永生的指望,保羅告訴我們說:「所以我們不要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參見林後四16-18

聖經和許多基督徒的經驗告訴我們,個人的苦難和試煉能磨煉信心,叫屬靈生命得到增長,讓我們更加親近神,學習更多真理。(參見彼前一5-7;雅一2-4

六、在苦難中成長

簡言之,在我們未遭苦難、未受磨練的時候,因為身體沒有苦痛,我們就應該在這個階段培育我們的信心,做各樣的準備。每一次看見他人蒙受苦難,我們就應該把握機會,讓自己在屬靈的信仰上更為堅強,抱持一種戒慎恐懼的心情,唯恐有一天神將苦難施加在我們或我們的親友身上時,我們會難以承受,進而像約伯的妻子一樣,憤而離棄了神。

有一天苦難真的臨到我們時,因為先前的體驗與準備,得以讓自己具備充足的抵禦力,可以讓自己在苦難中不至於放棄神,也不至於離棄神,而更能夠在信仰的歷程中堅持到最後一刻。信心,不應該在苦難中才慌慌張張地想要建立,而是應該在平時就需努力經營與準備。

如果我們因為先前的準備而能夠在苦難中求告神,那麼苦難不過是神藉以增進我們靈性成長的一個機會,如果我們能夠在各式各樣的苦難與折磨中成長,藉苦難磨練而讓我們的信仰更為堅強,這豈不成全了神的美意,而讓我們在屬靈上更上層樓嗎?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今天若神將苦難降臨到你或你的親人身上,你是否準備好了?就像有人說的,我們不求過一個更舒適的生活,只期望我們能承受得起更大的苦難,我不求苦難,但求遇到苦難時能承擔得起。

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一位信主非常虔誠的基督徒,在一次水災中向神求告,當水淹進屋子時,他就爬到屋外的樹上躲避,當水愈淹愈高的時候,旁邊有一艘小船划過來,要來救他,這位基督徒拒絕了,他說,我一生榮神益人,我的神一定會救我脫離苦難。

後來水淹到了他的喉嚨,一架直昇機來到他的上方,要來救他,也被他拒絕了,他說,我的神一定會來救我。後來水淹過了他的頭,他就死了。來到了天堂,當這位基督徒見到主耶穌時,他就質問主耶穌說,我一生愛祢勝過世上的一切,為什麼還讓我淹死呢?主耶穌說,我不是派了一艘小船與一架直昇機去救你嗎?

這個小故事有兩個寓意,第一個是,主耶穌會在患難中與我們同在,會陪伴我們度過,不會給予超過我們可以承受的苦難;第二個寓意是說,我們要隨時查驗神的旨意,神要藉苦難磨練我們的信心,要我們不只是風聞,而要能親眼看見神,如果在苦難中不能查驗神的旨意,苦難豈不是白白承受了嗎?


參考資料:
註一:周力榮,《講道筆記:浩劫後的天虹──基督徒的苦難再思》。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ot/genesis_c06_v1a.html






文章標籤:  #陳祥  #311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