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洞裡乾坤系列之四

撰文/郭祝壽|聖靈月刊311期-2003.08|主題/簡簡單單過日子-談知足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經文:撒母耳記上第十三、十四章
前言

非利士人聚集,要與以色列人爭戰,有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就上來在伯‧亞文東邊的密抹安營。以色列百姓見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叢林、石穴、隱密處、和坑中。有些希伯來人過了約但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掃羅還是在吉甲,百姓都戰戰兢兢地跟隨他……。(十三4-7)

掃羅數點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並跟隨他們的人,都住在便雅憫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營在密抹……。非利士人的一隊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十三15-18、23)

有一日掃羅的兒子約拿單對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說:「我們不如過到那邊,到非利士人的防營那裡去。」但他沒有告訴父親。掃羅在基比亞的儘邊,坐在米磯崙的石榴樹下,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十四1、2)

約拿單要從隘口過到非利士防營那裡去。這隘口兩邊各有一個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一峰向北,與密抹相對,一峰向南,與迦巴相對。(十四4-5)

非利士人說、希伯來人從所藏的洞穴裡出來了……。

約拿單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隨他。約拿單殺倒非利士人……。(十四11-15)

在這個單元的故事中,我們強烈感受到,一股戰爭的緊張氣息;以色列人與非利士人的對峙,而且兩邊力量非常懸殊,非利士人佔盡各種優勢,壓力如排山倒海而來;以色列人逃的逃,躲的躲,最後只剩六百精兵;情況真是悽慘!

時勢,真的會塑造英雄!

真正的英雄,總會適時地脫穎而出!

在以色列人與敵人對峙,甚至被逼得一籌莫展,只得靠著天險,暫得偏安之際,就有那麼一個人,不肯蟄伏於進退不得的窘迫當中;那人就是約拿單──掃羅的兒子!

拯救的行動,於焉展開……他的出現,恰如破繭而出的蝴蝶,充滿了生命力,與絢爛……身如彩鳳雙飛翼……

教會在發展的過程,就像與魔鬼爭戰一樣,往往也會碰到阻擋,甚至進退不得的瓶頸;因此,我們由約拿單的這次行動,或多或少,可得些許的啟迪;更讓我們看出,當大多數人都甘於平庸,不想奮鬥,不想爭戰,甚至領導者也坐在樹下(撒上十四2),束手無策之時,我們該當如何,這就是本文的主題吧!

一、突破僵局

約拿單說:「我們不如過到那邊……」(1節)

當時的場面,老實說,以色列人是處於劣勢,是被壓制的。

掃羅坐在米磯崙的石榴樹下;他是在等待,還是斟酌,亦或是一籌莫展?!我們不得而知;我們祇知道,他們難越雷池一步。

這當兒,約拿單就是不甘願受限於此局面;這是一種僵局,難以突破的僵局;因為難以突破,所以大多數人在這節骨眼上,也只好逆來順受,被動地接受了。但約拿單不一樣,他有不同的心思……

「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箴二十三7

約拿單不想受限於僵局(消極地);所以他要突破瓶頸(積極地);因此他化被動成主動的態度,去展開那充滿意義的人生新頁。

唉!不凡的生命,卓越的生命,畢竟不同於一般的凡夫俗子;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積極進取,冒險犯難;雖充滿危機,卻也增加了更多的生機!

看!這就是他所期待的:

「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6節)

卓越的生命,必有卓越的眼光,而眼光始於內在的思想;卓越的思想,是不甘於平庸的,它總會想到別人不敢想也不肯想的一些事物。

所以,心裡如何思量,為人就是怎樣。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六22-23

約拿單「不想」在迦巴這邊窮耗下去,所以,他採取行動前去,他成功了。

掃羅,他「寧願」在基比亞儘邊觀望,所以,他坐在石榴樹下等待……(2節)

坐!坐!坐!

他所等到的機會,卻是約拿單幫他拚出來的!

因此,面對困境之際,我們所抱持的心態非常重要。往往,你如何想,事情就怎樣成了(當然這只是站在人的勉勵立場,暫不討論神的旨意如何)。

魔鬼往往是奪走人的心意(林後十5),或者污染人的心,敗壞人的心;甚至使基督徒從內心頹喪乏力,一蹶不振。

掃羅的個性,大概較缺乏積極進取,突破困境的心態;所以,後來的歌利亞事件臨到時,他也依然是這般態度。

參考經文:(撒母耳記上十七1-11)

非利士人招聚他們的軍旅,要來爭戰;……掃羅和以色列人也聚集,在以拉谷安營,擺列隊伍,要與非利士人打仗。非利士人站在這邊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邊山上,當中有谷。從非利士營中出來一個討戰的人,名叫歌利亞……

呼叫說:「你們出來擺列隊伍作甚麼呢……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他下到我這裡來……」

掃羅和以色列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

「人如何,力量也是如何。」(士八21)。誠然是歷久彌新的鐵則。

心裡如何思想,為人就是怎樣。

這個「思想」,或者我們用「意願、意念」來表達。

一個人的理想高,若再加上「意願」很強烈,必會帶動他追求的方向,展現旺盛的生命;也可反過來說,因著強烈的意願,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他必可排除萬難,達到他的理想。

約拿單由洞穴爬出的情景,真像「破繭而出」的蝴蝶,既要歷經生命的蛻變,還要克服形體的拘限,展現出一個得勝的生命,充滿了生命的力與美;其奮鬥掙扎的過程,固然有點淒美悲壯,結果卻是榮耀的超脫。

基督徒啊!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所以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三2-3

如果我們真有超高的意願,渴慕過屬天的生活,則此種意願將會引導我們前行;若我們真心想獲得勝利之標的,此種抱負必然會提昇我們,不甘於庸碌,而有超凡出類拔萃的生命。

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必須要先有那樣的思想與意念,它將成為達到目標的基本動力,也是不斷前行的持續力,與遇困境當中的堅韌力。

因此,我們談到約拿單突破僵局的壯舉之前,不要忽視了他內在那股旺盛的生命氣息。

唯有豐盛的生命,才有堅韌的生命力,恢宏的使命感,深邃的思考力,以及卓越的意念觀。

也唯有
想,人家不敢想,也不曾想的……
看,人家不敢看,也不曾看的……
作,人家不敢作,也不曾作的……
這種人,才有能力去突破僵局吧!
這種人,才配稱為屬靈英雄吧!

約拿單如是,大衛如是(撒上17-18章),基甸如是(士6-7章);有為者亦若是!

二、意念引導

當然約拿單他希望,能夠脫離兩邊對峙的僵局,甚至己方早日得勝,進入另一嶄新境界。

對於他內在的意念,我認為可用「信心」來解釋;因此他的念頭並非像天馬行空,不著邊際地胡思亂想,而是有根據的。

他說(6節)

「我們不如過到未受割禮人的防營那裡去,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

基本上,他意念的出發點,是為了全體以色列民,所以他才說「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這種為整體選民的榮辱所引發的念頭,想必得神悅納的。

其次,他想付出的行動,並非靠自己的血氣之勇,而是靠賴著對神的認識,以及期待著神的憐憫。

對神的認識,是指著他所言的「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誠哉斯言,美哉斯言!這是他對神的信心,也是對神的認識;神的能力,浩大無窮,瀚如天際,莫之能禦!

盼神的憐憫,是指著他說「或者耶和華為我們施展能力」;語氣中,滿了企求的盼望與期待。他雖然相信神的大能與慈愛,然而他更尊重「神的主權」所作的決定;神有祂的主權性,因此我們只能期待祂的憐憫與恩慈,而不能去命令祂、干涉祂。

記否,但以理三友的「即或不然」的信心(但三16-18)?!

因此,約拿單內心的意念,是建基於與神的關係上;他相信神的能力,期待神的憐憫,尊重神的主權……

雖然他的信心良好,勇氣十足,可是他不逞匹夫之勇;他還是膽大心細,很謹慎地;所以在行動之前,要先確認自己的行動,是否合神心意,是否得神同工?!

很難得,

英雄如他,竟在偉大的行動之前,還要證實一下,自己的行動是屬乎血氣的造次,還是合乎神旨意奮鬥?!

今日,多少英雄人物,在參予神國偉大事工的行列時,猶能靜思自己的意念與舉動,是否上體神旨神心?我心茫然!

約拿單說

「我們要過到那些人那裡去,使他們看見我們。他們若對我們說,你們站住,等我們到你們那裡去,我們就站住,不上他們那裡去。他們若說,你們上到我們這裡來,這話就是我們的證據,我們便上去,因為耶和華將他們交在我們手裡了。」(8-10節)

有些行動,禁不起一次閃失;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如此謹慎細察呢?!

約拿單,「敢動敢靜」,不愧人間豪傑!

他敢興起突破困境的念頭,在充滿炙熱的豪情下,卻不掩那一份靜謐思考,察驗神旨的冷靜……

是否,他這一份安靜察驗的謹慎,可作為今日教會領導階層,在提出偉大事工號召的當兒,成為我們的棒喝!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

三、實際行動

理想必須付諸行動;而且對約拿單來說,一行動就可判斷神是否也行動;如果證實了神亦贊同的立場,那就該義無反顧了。

由聖經的故事中,我們發現,許多時候,神對選民的帶領,似乎較喜歡選民先行動,然後神再跟進。

其實我們該說「不憑眼見的信心」(林後五7)。就如以色列百姓過約但河的經驗(書三8-17)一般;他們須先將腳踏入湍流的水中,那一剎那神蹟才出現;神並不希望他們像在紅海邊,等候祂以大能由海中開路的。

再舉「五王合攻基遍」的例子(書十章);當約書亞揮軍,要去救護基遍,神首先安慰約書亞,不要懼怕;就在約書亞終夜上去,猛然臨到敵人時,耶和華使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潰亂……,從天上降大冰雹……他們被冰雹打死的,比以色列人用刀殺死的還多。

所以,讓我們遇困難的時刻,皆能以信心的行動,去回應眼前的挑戰;而不是一味地瞻望,等待……

若果,那件事是美好的,行動是正確的,你將會發現,你一行動之際,神也在那當兒,發動祂的工作;就像樹梢上的腳步聲般……(撒下五22-25

因此,我們可發現一個很明顯的對比;掃羅和約拿單之差異:

掃羅:坐在樹下→等待時機→被動
約拿單:過到那邊→製造時機→主動

成功,往往是歸給製造時機的主動者。

然而,成功並不那麼容易可達到的;如果我們將成功的目標,譬喻成在上的理想,那麼想達至理想的境界,是否需要不斷的努力與攀爬?!

所謂「人往高爬,水往低流。」

往高爬,代表著人的努力向上,進取;「爬」形容此奮鬥的過程,掙扎的艱辛。

人活著,就必須不斷地向上、進取、奮鬥、掙取……

經過狹窄洞穴的考驗及淬練,才能進入寬廣的境界。

約拿單從「所藏的洞穴裡出來了」(11節),「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隨他。」(13節)。

由經文的描述,我們大概可猜測到,他們應該由地勢較「低」的地方,往「高」處爬的,由下往上而出現的。

地勢如此!

心態也要如此!

在此,我們將引申出人生寬廣的通則:「高與低」,「上與下」,「尊與卑」!

這三項其實是一樣的,我們試淺說其理。
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箴十五33
保羅也說「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腓四12

惟有先知道怎樣處卑賤,才可能處豐富的。也惟有先經歷過處卑賤的可憐,才能體會處豐富的可貴。

要想進入人生境界高峰與尊榮,惟先歷經人生的低谷與卑微,否則無法達此鵠的。

由低谷到高峰,這過程就似人生的考驗隧道,中間有許多陰霾,但你必須克服,而且穿透而出。

約拿單和以色列人,本在山峰的一邊即迦巴,非利士人在另一山峰的一邊即密抹(撒上十三16,十四4、5

兩個山峰,南北相對。

所以,約拿單若要到敵人那邊,他必要下到隘口,經過洞穴,然後出現,再爬上敵人的防營那邊。

這整個過程,就是先下到低處,然後再往上爬升……

人生的道理亦然,你若不肯先放下身段,處身卑微,何能有高升榮顯的時刻?!

「主耶穌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祂升為至高……。」(腓二6-11

唉!一般人難就難在「俯就卑微」這功課;要放下身段,對多數人而言,真是不容易的啊!

約拿單貴為王子,卻不惜暗中行動,即使身陷險地,也在所不惜!

有些人,只羨慕別人高處的成就,卻不去思想別人達到那榮顯之過程,是如何艱辛。萬丈高樓平地起,若不是有底層低下的堅固根基,哪來高處的輝煌?!

因此,下到低處也意味著基礎的工作,卑微的地方,不要忽略;惟有先歷練這些過程,爾後才能掌握方向,拿捏到影響整體發展的關鍵處。

以利亞先知,若不經歷基立溪和撒勒法寡婦家的信仰深谷的操練,就沒有迦密山上靈程高處的榮耀彰顯。

若沒有羅騰樹下的求死哀號,哪來的蘊釀往後以色列國更多的屬靈新生力量?!栽培更多的先知門徒,開創神國的新境界?!

教會的掌舵者,若不能走過深谷高山,何來拿捏得準微妙的屬靈關鍵處?!難怪有些人是閉門造車,不務實際;他們只曉得動動嘴皮,根本不爬山涉水,哪裡曉得民間疾苦?!

真盼教會的領導者,能移樽就教,把自己下降到教會情況的最低處,去面對它,檢視它;您就會知道真正該走的方向。期盼神給教會的領導者,屬靈的智慧,寬廣的心胸,以及落實的態度。

企盼!企盼!

四、同心搭配

「拿兵器的對他說、隨你的心意行罷,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隨你,與你同心。」(撒上十四7

約拿單這次的行動,是邀幫他拿兵器的少年人(6節)同行的;結果他們真的是二人同心同行。

為是次的行動,點綴了更美的內涵!

少年人,該被視為約拿單的助手,也是僕人。他的表現可圈可點;尊重主人的決定(隨你的心意行),以主人馬首是瞻(我必跟隨你),與主人同心同行。

歷來,同心同行的故事,總是美得令人難以忘懷!

如:父子同行(創二十二章)
師生同行(王下二章)
婆媳同行(路一章)
主僕同行(撒上十四章)

我們在此談的是約拿單和他的助手,雖然他們只有兩個人,但可貴處在於他們能同心,結伴而行。(摩三3

保羅曾勸腓立比教會的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裡同心(腓四2)。

所以,信徒間能以同心,必傳為美談,也定為神所悅納。

教會許多事工,皆賴信徒熱心參予;但我們須知道,恩賜原有分別,因此我們要學習與別人配搭,過整體教會的事奉生活。(林前十五24

人少,若能同心,神亦必幫助,產生大功效!請看,神的應許──

「你們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仇敵必倒在你們刀下。」(利二十六8

人多,若不能同心,則無濟於事。

在撒上十三章的戰役中,掃羅本有特別挑選的三千精兵,奈何一開戰前,即作鳥獸散,逃的逃,躲的躲,降的降(十三6、7,十四21、22),簡直潰不成軍,最後祇剩六百人,對一軍隊而言,真是素質差到極點,又不同心,這哪能作戰?!

因此,約拿單掌握正確的理念,勝敗的關鍵,不在人多人少,而是神是否同在、賜福、爭戰。

有此認知「耶和華使人得勝」,這是對神的認知與信心,是信仰的素質。

能夠與人搭配,跟隨或同心,這是靈修的素質,品格的素質。

所以他們雖只有兩個人,但他們對神性情的掌握及對人忠貞的信賴,這種完美的宗教情操的素質呈現,使他們歡然暢飲神同在的安穩,與勝利的喜樂。

人假使不多,宗教的素質,又不夠美好,那前途堪憂。

主耶穌在傳福音或訓練門徒之際,祂對於「質與量」的問題,雖似乎沒作一正面討論,但注意觀察之後,我們發現耶穌很在乎「質」的問題。

而我們今日不少人,卻只在乎「量」的表象。教會想在邪惡的黑暗世代,打贏屬靈的美仗,則內在的同心之凝聚,不可不重視;信仰靈修的素質,不能不提昇。

祈主,讓我們真正成為基督精兵,跟隨我主帥!

五、拋磚引玉

「約拿單和拿兵器的人,起頭所殺的,約有20人,都在一畝地的半犁溝之內。於是在營中、在田野、在眾民內,都有戰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戰兢,地也震動,戰兢之勢甚大……。」(14、15節)

即使是靠神,加上個人的勇氣,及兩個人的同行;但個人力量仍有限得很,他們起頭所殺的,約有20人。

其實殺死20個人的成果,就兩個人的力量,已經很不簡單了。

爭戰的範圍,在一畝地的半犁溝內(14節),根據聖經啟導本的註釋,是一對牛在一個普通工作天能犁出的土地,為古代量度土地的一種方法。(啟導本:P456)

雖然他們兩人,表現得很不錯;但若想起當初敵人的兵力:車三萬輛,馬兵六千,步兵像海邊的沙那樣多。

那他們所做的,實在就像在巨人腳上,拔下一根汗毛,無法撼動其全身的。

可是因著他們的行動,神也與他們同工,同步行動了。

「地也震動」,是神親自干預,協助他們的行動;而後,造成了非利士人極大的恐慌與潰亂。

往往,我們太理智(也太過自謙吧),自認為我個人的力量有限得很,能夠為主做的,實在是少之又少,對聖工甚至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因著這種心態,常常讓我對聖工的參予,踟躕不前,而放棄許多事奉主的好機會。

其實,我們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將自己看得合乎中道(羅十二3),憑著神所賜給你的信心,盡你那一份心力去服事主;儘管我們能做的是有限得很,但其他部分,讓神來替我們擔當吧!

我們若真的那麼謙卑的話,我們當知道,沒有一個個人能維繫天下安危的,也沒有一個人能獨力支撐教會事工,復興教會的;那是在於神的。

我們只應盡我個人那分的力量。

如果五餅二魚的事蹟中,那獻出食物的孩童,也像安得烈那麼世故的話────「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約六9

他必定不敢獻的……
然而,他就是那麼「純真」……
於是驚天動地的大神蹟,就此展開!
無私、無我、單純、愛主……夠了!

約拿單的舉止,很優雅地顯露了以上高尚的情操!
回響(16-23節)

掃羅的守望兵,看見非利士的眾軍潰散,四圍亂竄。掃羅就對跟隨他的民說,你們查點查點,看從我們這裡出去的是誰?(16節)

掃羅和跟隨他的人都聚集,來到戰場……從前由四方來跟隨非利士軍的希伯來人,現在也轉過來,幫助掃羅和約拿單的以色列人了。(20節)

那藏在以法蓮山地的以色列人,聽說非利士人逃跑,就出來緊緊地追殺他們。(22節)

那日耶和華使以色列人得勝,一直戰到伯亞文。(23節)

掃羅和他的軍團,過去雖表現得不大理想,但在約拿單造成的騷亂後,他們總算還差強人意,有點回應。也更因著他們熱烈的回應,神纔使以色列人得勝。

我們好似看到在滾雪球一般,從起初的小小體積,慢慢變大,終至勢不可擋。

教會的事工,不也常如此嗎?!神往往感動少許人,展開某些事工;問題是其他人是否回應,加入他們?!當知雪球是愈滾愈大的,它必須有回應,才能造成「勢」;才能產生某種力量,持續地運作,終至力量銳不可當!

尼希米重建聖城,豈不也因個人感到使命感的催促,而呼召一群人跟隨,最後變成群體同心參予?!

今日,我們對於教會的諸般行動,是否以熱烈態度回應呢?!還是不聞不問?!您的回應或許就成為神助我們得勝的因素哩!

P.S.感謝主及弟兄姊妹的憐憫,筆者自從寫「洞裡乾坤」專欄系列文章,雖個人所做的有限,就如同往洞穴丟了顆石頭般,至少還有聽到一聲回聲,我好感謝……






文章標籤:  #郭祝壽  #311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