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我必不動搖

撰文/張廷成|聖靈月刊312期-2003.09|主題/平靜安穩--走向內心平和之路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從古到今,信仰生活是世界上絕大多數民族不可缺少的生活內涵之一,尤其在忙碌與價值觀更顯混淆的世代裡,人們更能體會保持身心靈均衡發展的重要性。問題在於我們從小所接受的各種教育,常常偏重在知識的、心理的、語文的、經濟的等等與身心有關的資訊層面;至於有關「靈」方面的教導,就相對顯得薄弱許多。

然而,心靈教育顯露在現今社會有愈被重視的趨勢,這可從有愈來愈多的企業甚至以此為營業項目可以窺見,他們希望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與活動,來激發出人們對屬靈層面的漠視與渴望,從而改善自己對生命價值與生活取向的認知,甚至學會如何面對人生所無可避免的生老病死與挫折等遭遇。

聖經裡所提到家喻戶曉有關大衛的故事,由於他從出身寒微,歷經艱難到入主宮廷為一國之尊,期間所經歷的爭戰勝敗,與君臣父子等經煉,讓他對敬拜神,對屬靈信仰所帶給他的人生消長、信仰起伏與靈命動盪等,透過他所撰寫的詩歌,有最淋漓盡致的訴說。

大衛曾作詩說:「惟獨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很動搖。」(詩 六十二2),在這個短短的聖經節裡,他居然一連用三個名詞作為真神對他屬靈信仰的可靠性描述,分別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和「我的高臺」。

照理說,既然大衛對耶和華真神有如此深刻的體會,他的信仰也應該相對的有堅固不移的層次才對﹔可是,誰想到,在這三個名詞之後,緊接的,他卻說「我必不很動搖」,居然用不會很動搖來闡述對神的信仰狀況,英文聖經甚至用不會大大地動搖(I shall not be greatly moved.)來譯述。

可見屬靈上的認知與生活的實踐,往往會有某種程度上的落差或介隙,這樣的落差與介隙每每需要透過更多的屬靈功課與操練,才得以消除補實,然後才能像大衛在同一《詩篇》的後段裡,刻骨銘心的修正他的感受:「惟獨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動搖(I shall not be moved.)。」(詩六十二6)。

這是信仰的最高峰,這也是講求用心靈與誠實敬拜神所追求的最佳境界。大衛是怎麼辦到的呢?經由他的這首《詩篇》,筆者願意歸納提出三個重點心得以為分享。

一、了解自身軟弱

大衛說:「你們大家攻擊一人,把祂毀壞,如同毀壞歪斜的牆、將倒的壁,要到幾時呢。」(詩六十二3),相對於大衛對神用「磐石」、「拯救」和「高臺」的形容用語,他用「歪斜的牆」與「將倒的壁」來描述自己,顯示出的是了解與承認自己是何等軟弱與不堪一擊,何況還要面對一群人的攻擊與毀壞意圖。

有時候對自己這樣的認知,不啻被視為十足的喪失自信,然而在拜神信仰的屬靈生活裡,這卻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認識。有人說「人的盡頭,神的起頭」,正就是在說明,我們若不心存謙卑來到主的面前,而始終認定「人定勝天」的話,那麼自己所要承擔的,往往是「匹夫之勇」所重複演出的辛苦劇場。

有個私立女中的教會學校,在每屆的入學考試試題裡,總會出現這樣的一個題目,「你曾說謊嗎?內容為何?」乍看之下,這似乎是個送分的題目,然而,細細思量,要內心承認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甚至把它說出來或寫出來,這絕對需要不少的勇氣,把願意承認自己的缺失,當成學習的重要的課題,其實這是非常根本又重要的教育理念。

不管是自身或是國家處境,大衛委實有太多的不足,例如年紀太輕、輩分太低、軍事訓練不足、國力因長年鏖戰耗損殆盡等等,所以「歪斜的牆」與「將倒的壁」,無論用來描述自己或國家處境,都是非常恰當的。相反的,有時對一個身經百戰,或是社會歷練已多的人來說,事實往往不是自身已經沒有軟弱或缺失,欠缺的只是願不願去自省、去了解和去承認罷了。

聖經上一些所謂「大人物」,往往也會流露與我們一樣的性情,像是摩西面對悖逆選民時,再三發作的壞脾氣;以利亞面對當權者生命威脅時選擇逃避,使徒彼得性急動刀與三次不認主的軟弱等等;在在告訴我們身為塵土所造的人,總有其程度不等的軟弱,必得找出這些軟弱,才不至給魔鬼留下趁隙而入的破口。這大概就是為什麼保羅願意表明自己也有軟弱,甚至說「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林後十二5

二、沉著面對攻擊

論到敵人,大衛說:「他們彼此商議、專要從他的尊位上把他推下。」(詩六十二4)。一語道出敵人諸般行徑的最終目的。為使大衛無法順遂被神膏立為王的旨意,敵人極盡所能的以謊言詛咒等攻擊方式,多方面對大衛進行攻擊,包括欲使其對自己甚或對真神喪失信心,使其自忖如「歪斜的牆」與「將倒的壁」(六十二3)﹔或欲使其喪失國王威信與尊嚴,「專要從他的尊位上把他推下」(4)﹔甚至仗勢欺人,靠搶奪圖謀其財富(10下)等等,針對一國之尊所需要者,漸次予以掠奪。

這使大衛在其所著的諸多《詩篇》中,數十次提及被「攻擊」的驚慌、無助與信心考驗(詩五十六1、2);所幸的是,當大衛在面對這些敵人的攻擊伎倆時,總能夠藉著彈琴、唱詩或禱告一一勝過,沉著面對攻擊,正是大衛得以成功的最佳表現。

其實打從大衛打敗歌利亞的故事開始,以源自於靠神所產生冷靜的智慧與信心,已經帶給大衛畢生面對困境最大的務實經驗,他堅信無論面對敵人任何方式的攻擊,總有真神在身後為他撐腰。這樣的信心力量大於任何刀槍型式,也大於任何軍事佈局,更非一般言語恫嚇所能比擬,這樣的屬靈見證,這樣的信仰力量,為我們留下最美的勉勵事蹟。

有句話說:「靜海造就不出好水手」,乃在勉勵我們,困頓的人生際遇,或許常叫我們痛苦不堪,但這樣的磨鍊環境,往往正就是讓我們成為人生好水手的必經訓練過程。

主耶穌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十六33)。回顧《創世記》裡約瑟被出賣、引誘、陷害、遺忘,甚或面對七年飢荒的種種人生考驗與命運攻擊,他都能一一沉著面對,始終不怨天尤人,典型在夙昔,對我們實在有美好的見證。

三、回歸平靜安穩

為何大衛最終能確認地說:「惟獨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臺。」然後再堅定地說:「我必不動搖」(詩六十二6)。原來,他已經學會,學會了解自身的種種軟弱之後,接著委委道出如何沉著面對人生的種種困厄攻擊的秘訣,「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祂而來。」(詩六十二5)。

這樣的體驗用《以賽亞書》裡所提到的一段話更顯精煉意涵:「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三十15)。上述的話語,語氣鏗鏘的強調,我們想要從動盪不安、近乎危險的心情或環境中,得到救贖與力量的最佳捷徑,有下列四個要素:

1.歸回(Returning/Repentance)

有因為悔改或醒悟而回到原點的意思,保羅說:「我們若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就在基督裡有分了。」(來三14),主耶穌也曾經講過一個「浪子回頭」故事,裡頭有兩句話,很符合這個信息,「他醒悟過來,就說:『我父親有多少的雇工,口糧有餘,我倒在這裡餓死嗎?我要起來,到我父親那裡去,向他說:父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路十五17-18

2.安息(Rest)

無論人生境遇順遂與否,都需要有身心安頓休息的時候,耶和華真神創造天地萬物之後,特別設下安息聖日這個特別的時間。其實對神來說,祂是無須休息的,可見這樣的日子乃是為祂所創造的人類而設立,既然人類被賦予有「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等重大任務,塵土所造的身軀,以及常顯軟弱的心靈,怎可沒有安頓休息的時刻呢?

3.平靜(Quietness)

這是在身心安頓之後的極至表現,平靜不意味消極迴避,也不表示委曲求全,而是讓神的聲音代替自己的吶喊,讓神的旨意代替自己的強求。約瑟對此有許多叫人刮目相看的展現,例如:當被賣到埃及地後,他以盡心服事主人代替怨懟;被主母陷害下到監裡,他還是沉靜無語,成為司獄官們的好幫手;為同下監牢的酒政解夢,酒政出獄復職後卻遺忘約瑟的申冤託付,約瑟仍舊靜默。

當其父親雅各去世後,兄長們擔心約瑟記恨報復,約瑟卻對他們說:「不要害怕,我豈能代替神呢?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五十19-20)。約瑟用自己一生對平靜刻骨銘心的體認,也用最平靜的話語帶給其兄弟們最大的安慰,我們豈能代替神呢,許多時候,我們真的需要隱藏自己,讓神勝出。

4.安穩(Confidence/trust)

這樣的翻譯有時覺得太過直接,安穩是來自於因「歸回」、「安息」與「平靜」之後,所重拾對神的「信心」,因為對神有信心,所以才會有安穩的結果。就像大衛迎戰歌利亞,因為他對神有信心,徹底明白使人得勝的乃是神,不是身量與刀槍,才能用最安穩的心情,僅用一顆石頭以機弦甩出,就克敵制勝;也像彼得因為信賴主耶穌而能走海面,又因為目光轉移到風浪而下沉,這些都讓我們深刻體認到,唯有持續不斷地對神保有完全的信心,方能獲得安穩和平的最佳信仰狀態。

結論

當主耶穌要開始傳福音之前,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40晝夜、後來就餓了。在這種集身心靈最為脆弱的時點,魔鬼居然還挑釁耶穌,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可以自殿頂跳下,可以俯伏跪拜魔鬼以得萬國榮華(參:太四1-11)。面對這些試探,主耶穌靠著聖靈的幫助一一辨明而且勝過,為我們留下必不動搖的最佳典範。

除了主耶穌,許多與我們有一樣性情的古聖徒也曾留下許多美好見證。例如造方舟的挪亞,他可以不動搖地完全順服神的吩咐,建立方舟﹔約瑟可以不動搖,始終安靜又認真地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試煉;約伯可以不動搖,面對來自惡者的極端考驗,還能堅定說出「難道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麼?」這些事蹟如同雲彩般時刻圍繞我們,堅定地呼應大衛的詩歌,「惟獨祂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祂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動搖。」(詩六十二6






文章標籤:  #張廷成  #312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