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來鴻


&

搜尋&分類

​樂當無民小卒

撰文/Phiona Liu|聖靈月刊313期-2003.10|主題/合主心意的牧人--談教牧領導智慧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過了,我通過了!」拿到成續單後,我興奮地打電話給關心我的親朋好友,告知通過考試的好消息。學生時代,我最怕體育課的長跑測驗,往往剛開始還很輕鬆自在,但跑過半圈之後就略覺體力不繼;最後的一百公尺,則上氣不接下氣,不知何時才能結束這般折磨?

這一年多來在溫哥華社區學院進修英文課,就像跑長跑一樣,尤其最後一期(相當於本地十二年級的程度),讀得我灰頭土臉,甚至有痛心疾首之感。感謝主,在許多人的鼓勵及代禱之下,我終於完成了學業,取得高中英文學歷的證書。正因為跑得氣喘如牛,已至無以復加之境,一旦跑完全程就有一種解脫的快感。

加拿大是一個英語為主的國家(註),移民前雖然自知英語的能力不足,但心想自己還有點「底子」,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到了國外再借助環境來加強語言應該沒問題。沒想到一到溫哥華,光接個電話就讓自己手足無措,許多生活英文都是教科書沒有教過的,原來所謂的底子竟脆弱地不堪一擊。

最讓自己無法接受的是,許多人指出我的英語發音有待改進。過去台灣的英文教育只注重文法,不看重口語的訓練,老師用中文來解釋英文,甚至老師都無法說出一口標準的英語,而學生錯誤的發音未被糾正,積重難返,所以講出一口洋涇梆英語,來到了國外才證實教育失敗了。

語言的隔閡讓新移民有如魚離開了水的窘態,我的鄰居形容他們剛來時,到白人的超市購物感到很不自在,連去麥當勞點餐都畏畏縮縮,雖然我沒有這方面的心理障礙,但生活上始終依戀中文:喜歡看中文電台、讀中文報;對於英語節目興趣缺缺,讀英文書報要查生字很麻煩,儘量避免和不會講中文的人交談。總之,英文讓我覺得很挫敗,心想不知何時英文才能像中文般,讓自己覺得輕鬆自在、毫無負擔?!

溫哥華社區學院是當地公認最適合新移民學英文的學校,在這兒可以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爭相征服英文。我也不例外,大清早就去排隊登記上課,好不容易才登記上課程。然而畢竟年輕不再,舌頭無法靈活轉換不同的語音,生字老是記不住,看到隨父母移民不久的小朋友很快地就將英文朗朗上口,羨慕極了!

回想起小時候聽不懂大人的談話,也看不懂報紙;現在來到異國,真如時光倒流,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太十八3-4)。來到溫哥華後,發覺自己變得謙遜起來了,因為連話都說不好,還有什麼值得趾高氣揚的呢?

事實上,溫哥華本來就是個臥虎藏龍之地,港台許多有名氣的明星在此地置產或移居,聽太多「有來歷」人物的故事,令人有來自各地的富豪、仕紳均齊聚溫哥華的錯覺,那麼自己的有口難言、有志難伸之苦,就算不得什麼了。在我的朋友中,雖然少有豪富之徒,但亦不乏過去在職場叱吒風雲的專業人士。

然而來到了異地,或者高成低就,或者從此隱姓埋名,頓時從雲端上掉了下來,其落寞之情不難想見。原因之一是許多新移民的語言能力不佳,無法打進主流的工作市場。其次,也因在母國的資歷背景不被加拿大政府所承認,使這些人很難返回原來的專業領域。譬如醫生只好降格以求當護士;領著博士頭銜者當助理;原是銀行襄理,現在當收銀員;昔日開飛機的,現在改開計程車等。

移民生活的艱辛不僅在於適應新環境,更大的衝擊是在面對困難時其間內心的迂迴曲折,有不為外人道之苦。然而,我倒覺得藉著外在環境的改變,可以放大自己的優缺點,實是一個磨練心志、改變自我的良機。從前可能自以為是、自我膨脹,來到外面的世界之後,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從前可能以為沒有什麼事情可以打倒自己,現在才發覺自己竟是脆弱地不堪一擊。環境的轉變對於信仰也是一大考驗,從前可能只停留在習慣性的聚會生活,卻自認為好信徒,殊不知自己的信仰像未紮根的稻草,不禁強風吹襲,遇上小小的挫折便心生埋怨,了無依靠神的信心。此外,在異鄉少了家人的關心、見不到熟悉的弟兄姊妹,去不去教會全在乎自己的抉擇,更可從而檢視自己和神的關係。

經上記著:「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十二3)。試想如果摩西未卸下埃及王子尊貴的身分、逃亡米甸、在曠野過著牧羊人的生活,恐怕很難成為一個柔和謙懷的人。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走了四十年的曠野路才到流奶與蜜的迦南地,而這四十年歲月正可為他們漸漸除掉過去寄居埃及所積留的惡習。

移民如同走曠野路,雖然路程艱困難行,卻有助於自我反省、自我提昇,而來自於主的磨鍊與帶領或可窺測,「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賽三十20-21)。假如生活總是一成不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可能不易洞悉自己的軟弱或缺點。

初到溫哥華,面對陌生的環境、語言的障礙,使我瞬間變得很無能,幸好身邊總有許多天使般的好朋友或教會同靈不吝惜伸出援手,感動之餘,他們的愛心也令我相形見慚。進者,相對於從前,有穩定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忙碌卻自信滿滿的生活,而今則一事無成、挫折連連,今非昔比、天壤之別。但靜思之後,更是滿心感恩,因為這都是學習愛心與謙卑最好的一課。

一次,新學期的開始,老師要大家自我介紹,包括來自哪個國家、過去及現在的工作。聽見同學都提及在某處上班時,有點心慌,便說「我過去在律師事務所上班,而現在嘛,你們可以說我是一名家庭主婦,雖然我沒有小孩。」結果惹來哄堂大笑,因為我想「家庭主婦」這個頭銜比較名正言順吧?!其實,管它什麼頭銜,以前總覺得應該成為"somebody"(重要人物),而現在我倒樂得當一個"nobody"(無名小卒)呢!

註:實際上英語和法語皆為加拿大的官方語言,唯除了魁北克省使用法語外,其他省分仍以英語為主。






文章標籤:  #Phiona Liu  #313期  #海外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