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赤子之心

撰文/蔡恆忠|聖靈月刊316期-2004.01|主題/生命教育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走出機場,在一片旁若無人的旅客談話聲中,看到久違的棕櫚樹,依舊矗立在洛杉磯的街道兩旁。昔日從台灣來此出差訪遊的景象,不經意的,又回到眼前。這是個叫人不得不年輕而勇敢的城市,而昔日,已是12年以前。

三天緊湊的聯總會議過去,聚餐後,美總提議去海邊走走?!──在夜已深的些許猶疑中,我與幾位聯總同工一起被載去看太平洋的夜晚。

來到SEAL BEACH(海豹灘),有人提議去踩沙灘。又一次,在夜暗和一身光鮮穿著的顧忌中,硬著頭皮,跟著同是已知天命之年的幾位同工,將皮鞋擱在路邊,脫下襪子,捲起褲管,走向寒夜中微閃銀光的浪潮……。

黑暗中,海風迎面吹來,與海洋對岸的台灣東部共同分享的太平洋波浪,一波波沖在腳上,濕了褲管,也弄醒了睡著的心。面對久違的年輕,才發現,曾幾何時,一向努力保有的赤子之心,竟已塵封在內心的角落。

我突然想到自己在神面前有多少真實?也想到被擄前,選民那失去實質,形式化的信仰。

「唉,亞利伊勒,亞利伊勒,大衛安營的城。任憑你年上加年,節期照常周流。我終必使亞利伊勒困難,他必悲傷哀號,我卻仍以他為亞利伊勒。」(賽二十九1、2

亞利伊勒(Ariel),意思是祭壇的爐灶(Altar hearth),在稱呼大衛安營的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神從各支派中挑選,讓選民獻祭崇拜的地方(申十二5-14、26-28)。每年三個節期,以色列一切男丁要到這裡來朝見神,奉獻禮物和分別為聖歸神的祭物,不可空手朝見(申十六16、17)。

當數十萬甚至數百萬的百姓擁進聖城獻祭,整個城市是沸騰的,祭壇的供台上堆擠著輪番擺上的祭牲,祭品燃燒的香味和濃煙,瀰漫在整個城市的上空,大君的京城確已成為亞利伊勒,一個熊熊烈火焚燒著的祭壇爐灶。

然而,雖然百姓來到聖城,熱鬧非凡的獻祭,向神的心卻是敷衍應酬,另有偶像,雖然來到神的殿,心卻遠離神(賽二十九13)。獻祭,只不過是應付崇拜的一種趕集,只有形式沒有實質,徒然惹神生厭(賽一11-15),所以神任憑祂的聖城繼續作為一個只能焚燒死畜的祭壇!

今天,我們在服事看人內心的神,實應找回內在那起初的赤誠。避免讓聚會崇拜成為一種例行公事,因老練得駕輕就熟,讓事奉帶著匠氣,在年上加年,節期照常周流的崇拜儀式中,忘卻了願與祭物一起燃燒的自己(羅十二1)。

信仰路上令人神往的,是大衛那種願在神面前卑微自己,在迎回約櫃的路上,一路盡心獻祭,並「極力」「踴躍」地跳舞出來的赤子之心。






文章標籤:  #蔡恆忠  #316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