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別學我

撰文/徐季伶|聖靈月刊317期-2004.02|主題/有生命力的信仰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繪本導賞:


光是提起這書名「我的妹妹是跟屁蟲」就能緊緊抓住孩子們的心弦,不管他是否有妹妹總想窺窺究竟──為什麼「他」的妹妹是跟屁蟲?

「跟屁蟲」好通俗的一個詞!卻帶著幾許放肆的情緒發洩,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痛快」,尤其是那些擁有老跟在後面嘟嘟嚷嚷小跟班的哥哥姐姐們,回頭對弟妹罵聲:「跟屁蟲!」不知有多過癮!在這種情愫激動下,這本書使小讀者的心更契合也更快樂。

那個可愛又惱人的妹妹不是學哥哥的動作就是學哥哥講話,不僅是說話的內容,連語氣、聲調、節奏也學,即使是怪聲怪調學起來更是有模有樣,哪管哥哥已經又惱又急甚至忍氣吞聲到忍無可忍,對她吼一聲……,她也要學。

圖畫線條簡明流暢,故事中的兩個主人翁不論在動作、表情上都能相互呼應,表現出十足的Copy效果,除了在圖畫上展現劇情,文字的編排類似漫畫的對話──一搭一唱,你一句、我一句,句句都是學著你,如此圖文搭配很能牽動讀書的心緒,在告訴讀者「我的妹妹是跟屁蟲」上非常具有說服力。

從蝴蝶頁開始,一隻小瓢蟲跟著大瓢蟲,不論大瓢蟲飛到哪兒總是緊緊跟著,內頁裡你是否也發現瓢蟲穿插其間呢?另外,不僅妹妹是跟屁蟲,家裡那隻兔子玩偶也是跟屁蟲呢!

繪本談心:


「跟屁蟲」,誰是跟屁蟲?姐姐說妹妹是跟屁蟲,因為她老愛學她,她講什麼話妹妹就學;有時候做什麼動作妹妹也學,就連畫圖、綁頭髮、穿衣服都要學。妹妹反駁說:才不呢!我喜歡姐姐,所以我也要這樣……。

幾年前當妹妹還在幼稚園時,姐姐的確為這檔事情心煩不已,姐姐氣得直跺腳;妹妹卻百般無辜,後來姐姐開罵、妹妹哭鬧,而我總是一個頭兩個大,處理這種事老是教人啼笑皆非,卻又不時燃起無名火,唉!這種芝麻綠豆大的雞毛蒜皮事也能爭吵!

後來她們以學人說話為茶餘飯後的遊戲,在車上無聊時也以「跟屁蟲」遊戲打發時間,製造了不少笑聲,雖然偶爾會有些爭執,但隨著年齡漸增也較為懂事,分得清遊戲的時刻別太當真,漸漸地就不那麼在意對方講什麼、學什麼,反倒更認真的設計「陷阱」讓對方不小心陷進去,然後再哈哈哈的嘲笑回去。

這本書為姐姐而買,當初的確撫平她不少氣憤之情,妹妹也讀得津津有味,她們都說這故事簡直就是她們的故事。爾今事過幾年她們長大不少,這種「無聊」遊戲卻不時令她們莞爾會心微笑呢!

親子延伸活動


活動一:請你跟我這樣做──老師說:

「老師說……」遊戲帶領人說完後比個動作,其他人跟著比。唯有聽到「老師說」三個字才能換動作,否則就被淘汰,為增加熱絡氣氛,帶領人可先發出:「請你跟我這樣做。」其他人則呼應:「我會跟你那樣做。」動作可多變化,玩起來更有趣。

活動二:找領袖

選出兩人,一個當「鬼」,一個當「領袖」。領袖做啥動作,其他人跟著做;趁著「鬼」不注意時,領袖再換動作,以此類推直到鬼找出領袖為止。

活動三:節奏遊戲

可以給孩子不同的節奏樂器如:響板、木魚或三角鐵等,若無樂器,身體各部位只要能發出聲音者都可以派上用場,不論是唇舌發聲或鼓掌、拍腿,隨著帶領人示範的節奏跟著做。剛開始不要太難,以四四拍子為例先,再,然後……,視孩子們都熟悉了,你可以增加兩小節或更複雜的變化。

活動四:我沒學你,我的創意更多

讓孩子圍坐一圈,你可以拿一枝筆告訴孩子,如果運用想像力,這枝筆的變化可多著呢!先示範著說:「這是一把梳子梳頭髮。」一邊說一邊比,接下來的人可以想像成「這是一支叉子叉肉吃」、「這是一支牙刷刷牙齒」……。另外還可以照樣造句如:「圓圓的,圓圓的是……」,除了圓以外,方的、三角的都可以加進去。或者創造一個句型「今天天氣真好,有……」、「來到會堂……」、「求聖靈好處多,可以……」。

學別人並非大壞事,主耶穌在最後的晚餐曾吩咐門徒要「照此而行」,以主耶穌柔和謙卑為榜樣;保羅說:當以主的心為心,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雖是「學」的基調,但也要選擇良善、正經的去學,若能加上創意求新、求變則更美好了!






文章標籤:  #徐季伶  #317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