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來稿


&

搜尋&分類

​牧者的眼淚

撰文/羽亮|聖靈月刊321期-2004.06|主題/做瑪門的主人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參與「服事」是恩典,更是特別的揀選,「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兩人同工已經難能可貴了,肩負著承先啟後的重大責任,前輩、學長、師長們留下了美好的腳蹤,在教會奠下了基石。不論在何處要發光,真為主僕不懼遠去他鄉異國,受差即行、順服到底、致死忠心,不敢言如此似「英雄」,卻也看出「氣魄」;已經獻在祭壇上的祭物,豈可再收回。

朱長老喪禮,公子代表遺族致詞,如是說道,感動、佩服,應該要學習,也認真地轉述內子與孩子們,吾輩亦當前仆後繼。

是所屬教會的牧者(傳道),似友更是師,是同工,更是傳承,泡茶中談經驗、聊趣事、思故人、懷老友,時而歡笑、時而振奮,論及誰家有人……安息了,老淚縱橫,心有不捨。


一是憐惜:

忠心的好工人,用心的數算歲月,希望退而不休、多擔任聖工、多成為好幫手,神的旨意終究難測,早一步回天家休息,心好不捨,若是……?還是……?嘆息一聲!


二是疼惜:

壯志未酬總有遺憾,世事難料,非人可以掌控,「死」是爭戰,無人可免,真基督徒絕不畏死,反而凱歌高唱。回天家,雖不茫,要前進,被主迎;但終究兒未娶媳、女未過門、老伴成鰥寡,誰能沒憾事?


三是惋惜:

經驗豐富,生命閱歷多;時間自由,揮灑空間多;既無上下班累贅,更無旁鶩消退;凡事可盡力,不必考慮與保留,怎奈肉體難敵病毒侵,撒手人寰空餘恨,人還有什麼可以計較,還要爭什麼?青山若不再,綠林只是模糊和等待。


四是珍惜:

「活」著就有機會,「死人無今日,活人無明日」。

雖不知明日將遇何事,但知主牽我手,倘若淚水有這麼多的反應,悲憤更有力量,是轉化,更是激化,如保羅說:「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二十24)豈可避諱不談。晝夜不住地流淚、勸戒……把信徒交託給神。

一趟香江,幾許惆悵,睡前十點半的禱告,是牧人心語,更是甜蜜的約會,當你求,必定為我;當我求,必定有你,大家保重,為家人、為教會、為主耶穌!






文章標籤:  #羽亮  #321期  #自由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