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從心理學談自卑

撰文/小吉|聖靈月刊325期-2004.10|主題/缺角的圓-學習擁抱生命的遺憾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作為現代人,我們無法逃出人與人之間的比較,但往往在比較之後,我們常會放大自己的短處或者積極誇張自己所長,而使得自卑的情緒高漲,心理與行為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曾經對於器官缺陷者、子女出生的排序和性別等等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自我認知做過研究,他提出了有關自卑感的看法,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卓越與自卑的心理,在此作簡短敘述,使我們能更了解自我。

追求卓越與自卑情結


阿德勒認為,人們的生活是目標導向,有種與生俱來的內在動力。他起先稱此動力為求權意志(will to power,指著勝過別人),後來,他改稱之為追求卓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阿德勒進一步指出,所謂追求卓越並不單是在社會情境中勝過別人,而是個人在生活目標之下追求完美的心態。這與現代心理學中,成就動機類似。

人類有追求卓越的本能,凡事希望完美滿意,因此在現實中難免遭遇困難。阿德勒提出另一個相對的概念,那就是自卑感(inferiority feeling)。自卑感是在面對困難情境時,由無力感與無助感交織而成的一種無法達成目標時,對自己的失望心理。形成自卑感的因素很多,例如童年經驗、身體缺陷、能力不足等,都有可能引發各人產生自卑感。

自卑感產生後會形成一種內在壓力,使得自己心理上產生失衡與不安,而其後果,會使得個體尋求平衡,以此去克服自卑感的痛苦。阿德勒稱這種現象為補償作用(compensation)。

因為身體條件有缺陷者,可以在心智活動上尋求補償;缺乏社交能力而有自卑感,可在體能活動上走出一片天。正因為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任何人都有不足之處,偶爾產生自卑感不失為正常現象,自卑感能藉著適度的補償予以克服,此有助於心理健康。但是如果補償不當,就會產生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

依照阿德勒的說法,有自卑情結者,會在行為模式上產生兩種現象,一種是掩飾自己的缺點,不敢面對現實,久之形成退縮反應(withdrawal reaction);另種乃是奮力尋求其他滿足來掩飾缺點造成的自卑感,這個現象稱為過度補償(overcompensation)。例如身材過矮者取得權位時更仗勢欺人,這就是過度補償的例子。過度補償者對自身缺點的克服過猶不及,都會影響心理健康。

自卑感的一般現象


由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說法,以及近代心理學家的看法,有幾點特徵可以描述自卑感作用下的行為:

其一為不能接納自己。這裡所謂的「自己」,一方面指著真實的自己,另一方面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常常把別人眼中的自己當成真實的自己。

如果周遭的人常說自己數學很差,當你數學考很好的時候,便覺得是僥倖,而忽略那是自己努力的結果。因此,諮商輔導的方式之一即是把兩者的差距縮小,去除一些不合理的想法,讓一個人更真實了解自己。

其二是過分要求完美。許多減肥或美容的廣告所訴求的都是一種完美的標準,使某些對於容貌、身材不滿足者產生自卑感而想要擺脫窘境,最後造成金錢和健康的損失。

其三為過分貶低自己,總覺得自己很沒用。當然過分抬舉自己,卻沒有能力那是自大。

其四為處處感到愧疚。做錯事情會感到愧疚、難過,但卻不應該讓愧疚一直困擾著自己,既需要面對現實,更需要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最後一種自卑的狀態,乃是過分的在意別人的評價。只在意別人的看法,卻沒有自己的看法,如此只能活在別人的眼光和陰影中。

如何過優質生活


心理學家曾經做了一個實驗,將狗放在籠子裡並通電。第一次實驗,狗被電擊時會不停的跳,一次又一次,無法逃出去,最後牠不跳了,因為牠知道無法逃出去。面對問題無法克服就會放棄努力,從而「習得」無力感。結果150隻狗中有100隻產生無力感,50隻奮力想逃出去。

第二次實驗時,籠子有機關,只要狗跑踩到機關,門就會打開。把50隻不斷努力想逃出去的狗放進去,結果為50隻都逃出去了;而其他100隻狗「習得」無助、放棄希望的狗則完全不逃跑。

第三次實驗時,將門打開後通電,那一百隻狗還是不逃跑,拉牠們還會遭受抗拒,拉了數十次才出去。拉出來後,牠們感受到沒被電的舒服,再放回籠子裡並通電,結果牠們又開始逃跑。

從這一個實驗說明經由學習而得的無力感與無助感,可以藉「再學習」而使之趨於積極。而人們面對自卑所造成的無力感與無助感,亦是如此。

因此,創造出一個好的思想與行為循環,建立自尊與不卑不亢的與他人相處,可以使得生活更優質。

以下提供幾個小方法:

1.放棄否定自我的想法

我們可以問:有沒有扭曲自己?掩飾自己的能力與優缺點而不敢讓人知道?除了自己,沒人能清楚的面對、了解自我。

2.掌握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

幸福人生是每個人所希望的,通往幸福人生的鑰匙就在每個人的手上,不必假求他人,也不需放棄。

3.生活要有方向,回顧過去更應當向前看

4.避免過度自我譴責

犯錯需要檢討與改正,而不是停留在過去發生事情的現場,並且過度自我譴責。自我譴責只讓愧疚感增加,但無濟於事。

5.踏出心理的煎熬

許多有著顏面或肢體傷殘缺憾的人,能夠開朗站在陽光下;卻有人「心理傷殘」,自尊低落。

結語

生命的不完美並不可恥,也不需要感到過度自卑。不管是身體上或者是能力等等,經由比較而使人自卑的因素,我們需要的不是去否定或者超越而形成另一種心理壓力,我們需要的是與之共處,而且踏出認識自己與行動的第一步,創造出自己生活優質的循環。而身為一個「正常人」,需要付出的是鼓勵與接納;同理他人,想想換成是我,我的感受如何?讓身旁的人感受到被尊重與重視,讓自己在教會中的好行為,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綻放芬芳。






文章標籤:  #小吉  #325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