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信心有多長

撰文/黃嘉文|聖靈月刊331期-2005.04|主題/天使對我說明天我帶你離開世界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日前的一則新聞報導,提到一位英國物理學家,他宣稱利用統計學的原理,推算神存在的機率為67%。

神是否存在,可以用推算的?而且神存在的機率竟然只有67%?相信為數不少的基督徒,會對這樣的報導嗤之以鼻,因為聖經並沒有教人根據機率來決定信與不信。

不過我們不妨先看看他的推算過程:首先列出世界上許多現象,判斷這些現象可否作為神存在的證據,然後據以計算各種條件下神存在的機率。例如,超自然現象和祈禱後的神蹟,算是神存在的證據;天災人禍和無神論的觀點,則視為神不存在的證據。這樣的前提當然大有可議之處,卻也帶給我們一些省思:這位學者列出了他認為神存在的證據,我們認定神存在的證據又在哪裡?

曾經有前輩告訴我們,不必多問,想太多對信仰可能有害。不過生活在世遭遇的諸多事件,卻一再向我們的信仰提出挑戰。

送走了知識爆炸的二十世紀,跨入網路世代,五花八門的資訊更在此刻大鳴大放。科學對人們生活中的困境,竟只提供有限的解釋。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信仰或思想大行其道,有人試圖藉此找尋困境中的救贖。不幸者遭遇詐騙蒙受損失,使得更多人陷入莫名的恐慌,對人、對神,紛紛失了信心。

那麼,神存在的證據,在哪裡?

那位英國物理學家所提出,視為神存在的證據,包括超自然現象、祈禱後的神蹟等等,這些證據其實也是支持我們相信神的常見理由。畢竟一個人從不信到相信,總需要依賴一些特殊經驗的支持。

我們常常聽見這類見證,滿心相信著:神也會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安排些不凡的體會。確實,有時候我們真的感覺到神的帶領,心裡洋溢著感恩之忱。有時卻不免期待落空,大凡面臨重要抉擇的徬徨,小至塞車在路上時的急躁不安,我們抱怨沒有明確的方向可以依循,抱怨一路上難得順遂。當人生不如意事真有十之八九,神的恩典也就與己無干,心中認定神存在的機率,也許真的只剩67%,甚至更低。

許多人認為,人的特質中存在著先天的弱點,這些弱點讓人在面臨困境時,第一時間只想到如何推諉責任,而不求思索自身可待加強之處。

這樣的特質表現在信仰上,造成不少脆弱的信心,一如剛離開埃及的以色列人,縱使經歷過紅海的大神蹟之後不久,面對瑪拉的苦水仍然只知抱怨。《出埃及記》第15章的前半段記錄選民得勝的歡呼,後半段充斥著發自脆弱信心的怨言。同一章前後落差如此大,倒也饒富趣味。這樣的落差不是矛盾,而是跨越古今的事實,發生在太多人身上,以色列人不過是以鮮明的方式表現出來而已。

不過以色列人經歷苦水變甜的神蹟之後,並沒有從中學到面對困境的健康態度。從紅海上岸,他們一路上順著雲柱、火柱的導引,每天撿拾嗎哪令飲食不虞匱乏,然而光是為了飲水問題,他們後來不知又發了多少牢騷。

我們常常引用聖經在此處的記載,印證以色列人的信心脆弱,但是我們生存在現今的環境,信心是否比昔日的以色列人高明,倒也大有疑問。生活中遇見困境,以微妙的過程安度,有人認為可以算是神蹟,有人認為只是巧合。兩者之間的界定,往往視各人的心態而定。

然而,究竟要掌握多少的證據,才足以證明生活中的某些經歷是出於神的安排?什麼樣的證據,才足以讓我們相信神的同在?有人說,神蹟的發生可以證明神的存在。不過事實上,不信神蹟的大有人在,因為沒遇過,沒見過。其實就算經歷過神蹟,卻在多年後忘記、失落最初信心的感動,這樣的人倒也不少見。

《希伯來書》提到:「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現代中文譯本對這段話的翻譯是:「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換言之,一旦看見、證實了,那樣的信心就沒什麼特別了。就如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縱使經歷許多神蹟,可是過去的經驗,畢竟不能保證未來。然而,過去的經驗,假若讓他們增加一些對未來的信心,也許他們的曠野路,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埋怨。

因此,我們不需要等到證明神存在的機率是100%時才相信,因為那些曾經經歷的見證,曾經體會的感動,都足以讓我們銘記在心,讓我們的信心之路,走得更穩、更長久。






文章標籤:  #黃嘉文  #331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