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談迷惑中的自是自義

撰文/薑桂|聖靈月刊332期-2005.05|主題/馨花朵朵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丹麥哲學家齊克果(kierkegaard)曾問了一個令人省思的問題,他說:「我們要把『思想家的體系』和『他的實際存在』兩者之間的關係,比喻成什麼呢?」在他的寓言集中,他以華廈旁的狗屋做比喻來剖明這層關係,其文曰:

一位思想家建立了一間廣大的建築,建立一種體系,而這種體系包含整個存在,以及世界史……等等。

如果我們仔細地考慮他們的個人生活,我們會很驚奇地發現一個可怕而荒謬的事實。那就是,他自己個人並不生活在這間圓頂的高大華廈中;而是生活在它旁邊的一間穀倉或一間狗屋,充其量是生活在門房的小屋中。

如果有人只說出一句話,冒昧地叫他去注意這個事實,那麼他會很生氣。他並不害怕處在一種錯覺之中──只要他能夠……,藉著這種錯覺去完成他的思想體系。1

這個寓言中,指陳了一個事實,人們往往耽溺在自己所堅持的錯覺中,無論這個錯覺是他自己的理想、欲求、心理狀態、工作、夢藝、財富、恐懼、驕傲或愛情;而同時在另一方面,人們卻忽視了自己的存在現狀,無視自身的價值能力,把錯覺極大化,而將存在的生命本質與事實極小化。

如果有誠實善良的人,提醒他去注意事實與錯覺之間的差異,他卻會生氣轉而指控眾人所見為非,自己所見為是。甚而可以為自己所見的錯覺而放棄自己的存在的事實狀態或置之不理。基本上,這就是陷入迷惑的原型徵候。

這種原型潛伏在我們心中的某個部分,或由於外在的誘惑,它就伺機而動,引誘我們脫離神為我們每個人安排的秩序軌道,轉而趨向墮落與盲動。因此主提醒我們向天父祈求,幫助我們免去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以免入了迷惑。

當主耶穌來到耶路撒冷,吃了逾越節的筵席,設立了聖餐,準備好要走上神為祂安排的道路,到各各他被釘十架,為要完成人類的救恩,獻上身體流出寶血,開出一條救恩的泉源。

「主耶穌來到客西馬尼園時,祂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的兒子耶穌在救恩的完成與肉身生命的捨棄之間,仍然需要求神幫助他免得入了迷惑,只照自己的意思行,祂既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嗎?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二十六39-41

基本上,迷惑可說是思想上的錯覺,意志上的無能,錯誤方向的堅持,如同彼得先前對主所說:「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雖然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今夜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彼得說,我就是和你同死,也不能不認祢,眾門徒都是這樣說(太二十六33-35)。

人們往往對自己意志的堅定性高估了,對自己的想法與做法確信無誤,在抉擇的方向上自認已了然於胸,似乎羅盤在握,永不出錯。好像主耶穌的眾門徒和彼得回答主的問題一樣:絕不離開主」,「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好肯定的語詞,卻是入了迷惑之時的反應。

主耶穌比我們自己更明白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狀況,因此預先告知門徒說:「主要擊打牧人,羊群就分散了。」也告訴彼得:「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事實的發展就如主所說的每一句話一直進行著。對於一個陷入迷惑中的人,最殘酷的現象是,他永不認為自己有trouble,反倒認為他人的忠告是多餘的。

如同華廈旁狗屋的主人,絕不承認自己所居的是小屋,而是華廈。彼得和眾門徒不認為他們會離開主或不承認主耶穌;他們的勇氣甚至可以誓言來保證,這種迷惑中的自義,可真是有趣的弔詭哦!

先知以利亞因為懼怕王后耶洗別的追殺,遠遁至何烈山的山洞中藏著,神問他說:「你在做什麼?」他竟答以:「我在為耶和華真神大發熱心」;另有逼迫基督徒的掃羅豈不為了猶太教的教規大發熱心,四出搜捕基督徒下到監裡,直到主以大光照他,他才知主、識主、澈悟歸主……,此等迷惑中的自義,尋來可真是不勝枚舉!

二十一世紀資訊時代的來到,網路資訊、傳播媒體的大量複製,使現代基督徒所面對的迷惑挑戰更為艱鉅。

政治人物炮製了虛假的媒體印象,股票市場發佈的誇大預測市場資訊,廣告商品塑造出商品帶來希望光明的心理暗示……,這些比真實更真實的媒體報導,使現代人處於無法分辨真假虛實的超級迷惑旋風,人人自義,個個有理,你若介入其中,可能只有短暫的勝利滋味,一個星期的有理,浪費了錢的懊惱……,什麼是什麼都還弄不懂時,一切已成空。

不多時偶像已成狗熊,股票成壁紙,無用的商品堆了滿屋,人還可能對你在迷惑中的自義,嗤之以鼻呢!傷心總在惑醒時,療傷止痛後,面對的還是報章媒體電視中,那些比真實還真實的一切……。

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早就看透物質文明的虛幻惑人之害,他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物質文明的聲光十色,令人眼花撩亂,人們在追求,色、音、味、獵、財貨……等的過程及終了,都是亂人本性,迷惑人性本質的,其為害甚烈,然而一切追求這些目標的人,都執迷不悟,尚且自認比別人聰明尊貴,誠如詩篇所描述的:「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他們心裡思想:他們的家室必永存,住宅必留到萬代;他們以自己的名稱自己的地。……

他們行的道本為自己的愚昧;但他們以後的人還佩服他們的話語。」(詩四九6、11、13)身外之物的迷惑往往遮蔽了人的靈性本我,然而陷身其中之人卻不自覺,仍然以他們的成就榮華為傲,他們心裡思想他們的財物、住宅、名聲可以永存在萬代。

這種想法和住在華廈旁邊小屋的思想家是一致的,在迷惑中的錯覺使他們自以為是。詩篇的作者卻一語道破了假相,真相是什麼?「人居尊貴中,還不知醒悟,就如死亡的畜類一樣。」(詩四九12)不知醒悟乃惑中之惑,雖尊貴如人,恰似死亡的畜類。這等強烈的反喻,真可直刺人心,發人深省啊!

迷惑人是撒旦的本質,人類肉體心靈的軟弱常遭那迷惑普天下的撒但所欺凌,陷於迷惑恐懼中。

人性中的悲劇因素是什麼?乃因人性本質的軟弱,愛默生曾對人們陷於恐懼迷惑中的心理描述得很傳神,他說:「如果有一個壞機會來臨,我們就把我們的力量加在它身上,我們教它狡猾,教它滋長,讓它踐踏著我們前進!」2

在人生旅途中,陷阱、試探,迷惑人的事情太多了,求主讓我們能不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至少在有人提醒你一下下時,反思一下自己是否陷在迷惑中的自是狀態?

最重要的是不可忘記主的教訓:「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求主保守!阿們!

註:
1.kierkegaard原著,陳倉多譯,《齊克果寓言》,新雨出版社,1998年9月,頁35。
2.張愛玲全集(6)張愛玲譯,《愛默生選集》,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5月,頁141。






文章標籤:  #薑桂  #332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