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列國之首的輓歌(上)(摩六1-7)

撰文/溪番鴨|聖靈月刊335期-2005.08|主題/父言父顏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先知將矛頭轉向了!從眾人聚集的宗教中心伯特利、吉甲、別是巴,轉到北朝以色列國的中心—─首都撒瑪利亞,與南朝猶大國的中心─—耶路撒冷,看看選民中的菁英是如何地生活,便能反映出「國之將亡,必出有因」。

平安的假象與後遺症(1-7)

1.「列國之首」的迷思(1)

之前我們介紹過阿摩司書的歷史背景,曾經提到在耶羅波安二世的時代,以色列國歷經一段數十年的太平盛世,在那一段時期,以色列成為東地中海沿岸的霸主,這也難怪他們有本錢自信滿滿,把自己列在「列國之首」。國家強盛,自然成為國際注目的焦點,人很容易沉醉在這種飄飄然的情境中,盡情享受平安所帶來的特權。

神賜人平安中,不一定都是祝福,有時也隱伏審判的證據。以色列人獲得這些殊榮之後,他們卻以縱情享受、奢華糜爛的生活態度來面對神給予他們的恩典,並且以為這是用盛大、動人的宗教儀式與慷慨奉獻祭物的結果。

他們過著「安逸無慮」的日子,似乎在交託的事上做得滿好的,但先知戳破這個假象,嚴嚴地指責他們正消耗平安的恩典,而隨後的災禍即將到來。

在這次的警告中也包含了南邊的猶大國,猶大的耶路撒冷與北邊以色列首府的撒瑪利亞,兩城彼此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擁有天然的屏障,前者有錫安山,後者有撒瑪利亞山。

以軍事的眼光來看是安全的,以致於他們誤以為這也是平安的保障。這是人的通病,人往往太相信肉眼所看到的外在的表象,卻忽略了更深一層的實質意義,真正屬靈的人不會只有向保護他的山舉目,他會更深入看到他的幫助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詩一二一1-2)。

2.看別人,想自己(2)

先知要沾沾自喜的選民冷靜下來,「到甲尼察看」、「往大城哈馬去」、「下到非利士人的迦特」(2),這可不是要他們環遊世界或是「敘利亞、非利士幾日遊」,而是藉由別人的遭遇,思想自己又是如何?

「甲尼」與「哈馬」是敘利亞北方的城市,迦特是非利士人在地中海沿海東南部的一座城,先知提醒他們這些昔日強盛的亞蘭與非利士,如今的光景卻是如此淒涼,「看那些國比你們的國還強麼?境界比你們的境界還寬麼?」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這些昔日眾人以為堅固的城市都已經被毀滅,撒瑪利亞與耶路撒冷難道能永遠安全嗎?

城市往往象徵著人類的強盛和成就,也是古代人自認為強有力的堡壘。然而這些安全不過是太平時期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神的毀滅到來時,即使像推羅這座海上明珠(結二十八2),只要毀滅一到,仍然付之一炬(結二十八18-19)。其實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常存的城(來十三14),根本不可能在任何城市中找到最後的安全,除非將來那不震動的國來臨(來十二27-28)。

3.先知譴責領導階層過奢華糜爛的生活(3-6)

人若是對平安過度的把握,生命自然會不自覺地沉睡,什麼叫做「憂患意識」早就拋諸腦後,正如先知所說「你們以為降禍的日子還遠」(3),所以此時,人的罪性少了抑制的機制,很容易率性而為。問題是,假若連領導階層,也就是那些被稱作「為以色列家所歸向」(1)的帶領者也是如此,這個神所揀選的群體還有什麼希望呢?

結果這些撒瑪利亞的尊貴人,並沒有盡到神賦予他們尊貴身分的責任,反倒在許多事上惹神忿怒:

(1)任意假公濟私、濫用職權:

先知指責他們「坐在位上盡行強暴」,坐在位上不是只有社會地位而已,更是神賦予他們的社會責任。結果他們在這個權利上行不公正的事,此節小字譯成「行強暴使審判臨近」,任意行惡反倒催促神的審判。

(2)生活糜爛

先知點出他們在平日的住、食、育樂上,是何等地奢侈鋪張,縱情享受。先知描繪撒瑪利亞的領導人是這樣地生活:

他們睡的床是象牙鑲嵌的床舖、舒舒服服地依靠在富貴的下榻,整天慵懶地、悠閒地過著舒服的日子;他們吃的牛羊都是特選的牛小排、羊小排,又有「彈琴鼓瑟唱消閑的歌曲」助興,這可不像今天CD唱盤就解決了,而是這些富戶專門雇請一群樂團,隨時供他們育樂休閒之用。甚至他們像大衛時代的詩班,製造好聽的樂器,譜寫好聽的樂曲,只是頌讚的對象不再是耶和華,而是自己。

他們更「以大碗喝酒」,這大碗是指裝水用的,他們沒有把酒倒在杯裡或其他飲酒的器皿裡,而是直接用大碗來喝,就像我們今天有人直接用瓶子來飲酒一樣,可見酗酒的情形是多麼嚴重。他們不甘於只用橄欖油防曬,更用以香料調和的「上等油」保護皮膚,十足的奢侈、享樂。

(3)對國家漠不關心

其實有錢人比其他人享受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神不能原諒的是,這些撒瑪利亞有錢有勢的人,只顧享盡各樣福氣,卻絲毫不關心「約瑟的苦難」,一點也不在乎他們的國家未來的前途如何。

這些富貴人原本是國家的柱石,主導整個國家,但是對自己所負的責任卻一無所知,絲毫不留心神交託他們尊貴的目的為何,其價值觀就是專顧自己又自以為了不起,人民的福祉與神的地位從未放在眼裡。

4.結論(7)

先知很不客氣地轉述神的預言:「所以這些人必在被擄的人中首先被擄」,「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這是很合理的原則。但這些尊貴人達不到神的要求,他們也成為首先被擄、受苦的開路先鋒。「荒宴之樂」原意是喊叫,也就是在宴樂狂歡的呼喊聲,那種悠閒、慵懶、率性……的好日子都將成為過去式。

犯罪之後必伴隨著審判,想想這些過慣好日子的人,當他們開始被擄的旅程時,過去的幻夢都將粉碎,被擄時也要被剝奪那些他們以為有價值的東西。只有那些敬畏神持守信仰的人,才能夠以勇敢和堅定的態度面對未來的艱難。






文章標籤:  #溪番鴨  #335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