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青春的園圃(下)

撰文/郭霓|聖靈月刊339期-2005.12|主題/科學與信仰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青春歲月,正是一個尋求與成長的時期!
其路途是崎嶇的,也是充滿挑戰的。
其過程是挫折的,也是充滿契機的。
其階段是危險的,也是充滿恩典的。

單親家庭的長愷,被固執又神經質的媽媽搞得精疲力竭、痛苦不堪,好想去天堂尋找已直腸癌病逝的爸爸。

外出遲歸,媽媽會以為長愷給車撞了,再不然就一定是遇上歹徒被綁架了。老師經常被媽媽驚慌失控的電話擾得怨聲載道,派出所的員警也都認識她。

生病了,媽媽認定小病會變大病,強迫長愷一定要請假看病,西醫、中醫,還要求神問卜得仙符,畫一畫、燒一燒,看著長愷喝下,才如釋重負。

成績退步了,媽媽不看電視、不講電話、赤腳走路、門窗緊閉,杜絕一切可能會妨礙長愷讀書的禍端,務必做到滴水不露。媽媽一邊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一邊拿著分數、名校當人格的指標。

長愷的社交活動也都由媽媽一手安排,結交朋友媽媽要先篩選過濾,和同學一起打球時,場地、時間也要由她認可。朋友打電話來時,要是忘了稱呼一聲:「伯母好!」媽媽一定借題發揮,讓長愷覺得很窩囊。

負面思維的個性加上有恐慌症的媽媽,終日緊繃著神經、喋喋叨叨,親子關係惡化到谷底。那個曾經是優良教師,昔日意氣風發的女強人,如今卻成了長愷的夢魘。

長愷無助地吶喊著:「我撐不下去了!」這是一個悲慘灰澀的世界──大聲求救卻無人聽見。
家 可以是樂園也可以是地獄

家庭是一個人的避風港,但也可能是壓力的來源。

少子化後,父母會傾向過度保護小孩,不讓他們遭受挫折和人生磨練;另一方面卻又從青春期起,向他們投注龐大的成就壓力。

天下的父母都有著無私的愛,並且願意把最好的給兒女。然而,卻往往忽略了兒女真正的需求是什麼,而一廂情願地將自己認為最好的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有些缺乏自我形象的父母,希望從孩子的成就上來達成自己的理想及滿足自己的虛榮,或是要他們來彌補自己過去的失敗,因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加給難以堪任的壓力。

家庭是社會結構的最基本單位,藉著成員互相分享互守原則、幸福同享患難與共,家可以充滿愛心、安慰、饒恕,家,是成長的沃土。

然而,如果一個原本和樂健康的家庭,因某事件的打擊而瓦解;或者親情因死亡而中斷,並且讓負面的思維侵蝕,就會出現恐懼、憤怒、焦慮、迷惑、悲傷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尤其是目睹、被波及、或是親身經歷變故的孩子常常孤援無助,而且不但無法靠自己的能力掙脫枷鎖;更常常成為父母情緒的出口,而直接間接影響到想法和情緒。

有的孩子會在生活行為上表現出早熟、退縮、過度依賴、無責任感、不安、自我要求過高;成為強者、自信心低、自我放棄或父母控制的對象及工具等,這些一點一滴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是苦難的淵藪。
受苦方知生之美麗

長愷是中級班學員勝恩在學校的同學,在父親癌症期間,長愷曾經跟著勝恩到教會慕道。隨著父親離世,長愷就不再出現,並且拒絕訪談。

日前佳安老師打算再邀請長愷來教會,由勝恩口中得知長愷近況,才知事態嚴重。向勝恩要了長凱的MSN帳號,想藉由網路關心、並開導他。

「哈利路亞!長愷平安!我是教會的佳安老師,還記得我嗎?」停了大約十秒鐘。

「佳安老師妳好,教會的人也都好吧!」

「謝謝你的關心,大家都很好,也都很想念你。」

「老師找我有事嗎?我上網的時間有限制,不能待太久。」

「沒關係,你忙你的吧!老師只是想問候你一聲,886!」

「881」

此後,每晚十點佳安老師都會在線上和長愷聊上幾句,有時候也會傳一些經節給他。漸漸地,聊的時間越來越長,內容也越來越深入。有一天晚上才一上線,長愷就「密」佳安老師。

「佳安老師,我快瘋掉了!」

「怎麼回事?」

「媽媽要跟我一起去畢業旅行,全班的家長只有她一人要求要參加。老師委婉的告訴媽媽,學校規定家屬不能旅陪,可是媽媽鄭重的下通牒,不讓她去,我也別想參加。佳安老師,我的畢業旅行會被我媽給毀了,她以前不會這樣啊!」

「失去摯愛的傷害是無法想像的,父親的英年早逝讓母親悲傷、憤怒、自疑、絕望、無助,還有最重要的──恐懼,恐懼自己無法再愛人了,擔心自己頓失依靠,害怕自己無法做正確的決定,害怕自己再也找不到值得繼續生存的目標。」

「可是媽媽還有我和姊姊可以依靠啊!」

「姊姊已在台北唸書,如今媽媽的生活重心全在你一人身上。她極度的沒有安全感,所以老是擔心、沒自信、患得患失,心裡雖然知道不要控制你太緊,但總是無法自拔地陷入愁雲慘霧中。」

「這種日子如地獄般永無止境,覺得我一生永遠都改善不了,活得很痛苦很孤單。」

「我們不能期望人生無災無難,因為受苦方知生之美麗,死亡方知生命之可貴。如果我們能對苦難採取容忍的態度,而不要怨憎以對,就能沖淡心中的不快樂與不公平感,對眼前的困境更能應付自如。」
再大的浪也會平

「好幾次當我被媽媽的負擔與哀傷壓得透不過氣時,很想讓意識停止受苦;可是,我又會想到要為媽媽繼續活下去。這種矛盾情緒,終會惡化到完全失控的地步。」

「長愷!你的絕望和無助我感同身受,請放寬心,今後,我會做你的精神支柱、屬靈夥伴、並且為你禱告。」

「謝謝佳安老師,妳知道嗎?從前的媽媽熱情又風趣,還是炙手可熱的王牌教師呢!」

「我相信她一定是位傑出的女性,只因遭逢喪夫之痛,才使她的性情丕變。媽媽整個心思都放在預測危險,或預防某些不好的後果上,進而形成一陣焦慮,不知不覺讓恐慌症趁隙而入。你應該帶她就醫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如果再延宕只怕問題更加嚴重。」

「我自己都痛苦不堪了,哪還顧得了那麼多呢?」

「幫助別人並不是像表面上看起來全然利人不利己,這是一體的兩面,幫助別人可以利人,也是非常利己的事,因為關愛別人所得到的回應,能夠滿足心靈,帶給我們內心極為美好的感受。更何況母親是你最親密的人,你更應該助她脫困。」

「可是,恐怕我無能為力啊!」

「其實我們比自己想像中堅強,困境正是讓我們超脫自己有限想法的機會,激發出我們更有力的覺醒,懂得關懷自己,也關懷別人。如果你能將哀傷與憤怒化為對有相同遭遇的母親的深度關懷,便能帶給自己無比的安慰。」

「佳安老師,我覺得人生像煉獄,災難永不止息。」

「人生的路像在浪裡翻騰,起起伏伏。每一次撞擊的痛楚,是為了讓我們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警惕自己、充實自己、產生大智慧,迎接下一波浪潮。知道嗎?再大的浪也會平!長愷!因遭遇不幸所受的衝擊與情緒起伏會慢慢平息,痛苦也會隨著時間逐漸消逝,如果你將無助與脆弱以及對未來的恐懼,交付給比自身還大的力量,更可以降低衝擊、縮短哀傷時間。你可以試著做做看,好嗎?」


「我可以接受,老師可以再多講一些如何療傷止痛的方法嗎?」
打一劑心理健康預防針

「好的!有幾種可以紓解情緒的良方,你不妨嘗試看看──

一、運動:看過電影《金法尤物》嗎?片中女主角認定她的當事人無罪,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剛運動完。運動時,身體會分泌腦內嗎啡,就是一種含有鎮痛『鎮定』作用的蛋白質,這是人的腦部會自然分泌的物質。所以不會犯下殺人罪;當心情鬱悶時,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讓你流汗喘氣的運動;若要遠離負面情緒,就是持之以恆的運動。

二、避免獨處和上網:許多人心情不好時會說『讓我一個人靜一靜、想一想』,由一些人的經驗中指出,一個人根本想不出辦法來,只會讓自己陷入更混亂的情緒中;別以為上網和匿名的人談心情況會好轉,文字造成的虛擬空間反而會讓你更困惑混亂。如果沒辦法運動,可以靠著看書或看電影轉移注意力。

三、找人聊天:心理醫師在治療病人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病人『說出來』。說話看似簡單,卻是想法經過大腦再轉為語言的精密行為,能夠說出來,代表對整件事有了初步整理,正所謂『一吐為快』。

四、分析現況:拿出紙筆,把覺得很糟的事情寫下來,再想事態如果更加惡化,你會有怎樣的下場。先想到更糟的一面,就會覺得現況其實沒那麼壞,此時就能更冷靜的思考現況的因應之道,可以有效排解鬱悶情緒。

五、靜思:靜靜地坐著,閉上眼睛,深呼吸,周圍的環境要非常祥和。在靜思的時候,放慢思想的速度、釋放壓力和煩惱、甩掉纏累人的包袱、在愛中呼吸,並讓腦部休息。

靜思這項你可以加上默禱,祈求創造宇宙萬物的力量──能讓你懂得欣賞生命給我們的幸福泉源,而不要固著於生命的欠缺;能使你將注意力放在如何記念去世的人之上,讓痛苦漸漸消褪,從不幸中再度站起來;能使你避免憂鬱症的侵擾,並且能無懼的和那不定時升起的頹喪情緒奮戰;能幫媽媽掃除陰霾、自在過活,重拾自信和健康。」
交託

「佳安老師,如果易地而處,妳也有和我一樣的遭遇,妳仍會這麼樂觀、知命嗎?」

「長愷!我知道永遠失去父親讓你很憤怒,你生氣為什麼不能享有別人都有的父子關係,在你生命中佔重要地位的人為什麼缺席;我想,失怙之慟讓你覺得整個世界都對不起你,因此你覺得自己孤苦伶仃,生命毫無方向感與可棲之處。

我也曾經歷喪失親人的創痛,所以我對你說過,我感同身受。很慶幸的是,我所持守的這份信仰帶領我走出憤世嫉俗與絕望之境。禱告,幫助我減輕無力感及孤立感;交託主,讓我獲得內心平靜與繼續努力的力量。」

「所以,信耶穌就可以變成無敵超人了?」

「很好,你還會跟我開玩笑。從小,宗教就教育我要珍惜所擁有,不要執著於我們失去的東西,讓生命中充滿更多值得感激的事物。雖然我們因創傷而產生的痛苦,需要一段長時間才得以減輕,而且可能永遠無法完全抹滅。

然而,我們卻可以憑藉著信靠主的力量,讓我們能夠從新角度看事情,明白哀傷只是介於遭受失落打擊與將此失落經驗融入生活中的過度期,重新找出自己新定位後,生活運作不僅能回復正常,甚至比以前更有效率。」

「所以,當厄運來臨,你們可以坦然面對?」

「是的,當厄運來臨,我們有繼續好好活下去的勇氣。因為,不論環境多麼險惡,神會引導、安慰、扶持、和保護。有一首素有『詩篇中的珍珠』之稱的詩篇,它是所有親嘗過神恩滋味的人之心聲──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祂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祢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敵人面前,祢為我擺設筵席;祢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長愷!讀此詩篇後,希望你也能得到生命的力量,奔走人生艱苦道路。」

「很羨慕你們可以擁有生命中的幸福之源,謝謝佳安老師!我獲益匪淺。」

佳安深知要幫助長愷放棄哀愁重拾晨曦,唯有他能秉持「信者恆真」的原則,充滿信心,將自己託付給比自身還要強大的智能,臣服於建立宇宙、創造人類生命的無上力量,並且讓這股力量發揮神奇功效。

祈求主賜銳利之眼,使他能洞察問題所在;賜智慧之心,使他明白:那加給我們力量的是復活基督,祂是我們的依靠。有了祂,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滿足,有了祂,此生應盡的責任和應做的事都可以完成。終有一天,長愷必能確信,主基督是生活力量的源頭。

如此,就能效法保羅,「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1-13






文章標籤:  #郭霓  #339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