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啜飲歲月的滋味

撰文/子矜|聖靈月刊342期-2006.03|主題/真耶穌教會台灣傳教八十週年特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雖然,這是一個沒有偉人的時代,但在我的心底還是希望有一個榜樣在心裡。

匯,那天我們在執事寬敞的餐廳坐著,我們來自兩個教會,都是受邀的客人,客人實在多,卻也給了我們聊天的自在,因為我們只要享受「賓至如歸」的滿足就夠了,忙碌與招呼,就交給主人處理。

我們認識得早,在心思單純的國中階段,在質樸無華的六○年代,那時我才只是個慕道者,可是在學靈會與來自高雄的你編在同一組,生長在不同縣市的我們,一如這二十多年來,你我總在夠遠的距離各自經營自己的家,若不是幾年前生命教育的課程需要,呼喚著一個在山之巔、一個在海之邊的你我,我們恐怕還是會見不著面。

但是見面,能像那天聊這麼多心底話的,我們還是等了二十多年!還是那麼熟悉的心思!談到這些年的教會生活時,對信仰的看法與期待,還是那麼充滿知心的會意。

我們的生活一直單純,除了家庭、公司外,教會一直佔據我們生命很重要的地位,這些年,許多我們熟悉也景仰的長者回到天家,我們也被急促的時間往前推,一下子,我們都來到需要略盡棉薄之力的中年,我們既惶恐又責無旁貸,對於過往所認識靈性美好神的工人的身影,我們總是再三欣賞與探索他們美好工程的基礎,心情是如此嚮往!

等到我們也就了定位,才發現伸展抱負的時候,免不了要遇到有些掣肘的拉扯,那可能來自瀰漫在耳邊的虛言妄語,我們想要誠懇的對話,竟是如此困難!負了責任,彷彿也帶來了一些「權力」與「名望」,這是讓我們最感害怕的副作用,原來只想當個謙卑的僕人,也要如此儆醒!

這一條天國路,我們多麼需要前行的榜樣,得以瞻望與學習啊!這路程,如果能聽見怎樣的作工果效,總是振奮著我們,原來我們的堅持不是曲高和寡的心志,而是在神面前的基本功夫。

原來即使我們身處哈腰奉承虛浮名利的社會迷霧中,還是可以見著輕省地背著神十架的智慧身影,他們將那許多件驕傲的外衣遠遠拋棄──那是讓十架沉重的擔子。

原來揭開每日序幕的功課,不是想起要有多少計畫,而是在讀經與禱告間,求神讓我們成為祂好用的工人。

這是多麼令人貪戀的滋味──彷彿神也在我們中間,看我們彼此說話造就、彼此渴慕神同工的經驗,尤其是知道在年幼的傳道人中,有新綠的種子,有紮實的生活態度,有牧者的風範,我們好像望見了教會他日興旺的微小薪火,期待而喜悅!

匯,那天,神實在是與我們同在,因為我們在交談中重拾了起初誠實無偽的信心,我們也一同歡喜見到我們心中的榜樣,我們前行,將不致心緒雜亂,我們知道正如神對以利亞說的:「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這些堅定的執著,不喧嘩卻鏗鏘有力地在我心中迴響,不招搖卻刻在我的心版上,我要常常思量這些見證,讓我也能快步追上他們!






文章標籤:  #子矜  #342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