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神學院努力的方向

撰文/羅真聲|聖靈月刊342期-2006.03|主題/真耶穌教會台灣傳教八十週年特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真耶穌教會神學院與一般基督教神學院不同,本會的神學院是神的學院,是以神為中心的學院,所以真正的院長是神,在神學院事奉的傳道是僕人。就如以色列百姓要進攻迦南地時,表面上是約書亞帶領,但是當他看到神顯現,要做耶和華軍隊的元帥時,約書亞就俯伏在地下拜,說:「我主有什麼話吩咐僕人」(書五13-14)。

有此認識之後,從神學院推動的工作,追求的目標,將來的遠景,看我們努力的方向。

一、神學院推動的工作

神學院的工作主要可分為神學系、研究所、志工班和短期神學訓練班。

1.神學系

神學系訓練的神學生就是將來能成為傳道人,駐牧地方教會。訓練的時間共四年,在神學院內三年,在外地實習一年。在神學院三年,除了與《聖經》有關的神學課程靜態學習之外,也利用寒暑假及平時的星期例假日到各地教會動態實習。

2.研究所

研究所訓練的神學生主要是深入的神學研究。在此再分成二個管道,公費生:就是本會主動訓練有意願又有恩賜深入研究神學的傳道人。自費生:就是本會有恩賜,願深入研究神學的愛主熱心信徒,提供學習環境。

學習時間為二年,因主要是以神學研究為主,所以就沒有實習的課程。

3.志工訓練班

既是志工,就是在經濟生活上沒有匱乏,願在有生之年,繼續服事主,給主使用。

本班可分為二個管道,一般同靈:須自費,訓練的主要目的是充實自己,在所屬教會為主使用。長老、執事:欲參加代理駐牧實習者,可公費,訓練的主要目的就是到各地教會代理駐牧,以補傳道之不足。

修業年限為二年,每年分上、下學期,每學期各上課三個月,共四個學期,而長執欲代理駐牧者,須於學期之間安排實習,合計學習一年。

4.神學訓練班

本班是短期的,分為二組:

大專組:大學畢業或肄業的青年,每期三星期,共三期,都是在每年暑假舉開。主要是訓練大專青年能勝過罪惡世界,進一步關心教會。

社會組:採學分制,沒有學歷限制,每年舉辦二梯次,每梯次一星期。主要目的是開放神學院的環境,使所有的信徒得到靈修、學習《聖經》,獲取上頭的力量,回各地事奉神。

二、神學院追求的目標

由神學院所推動的工作,可知各年齡、階層有不同的訓練模式,以備各人在不同的崗位上,有不同的事奉性質,但我們卻有共同的目標,就如開頭所言,神學院是神的學院,在以神為中心的基礎上,發展出我們的共同目標。

1.學習敬畏神

進神學院的人都是對神有基本認知,才會進來;否則,神學院單調的生活,只有禱告、讀經、查經、團契的生活,沒有娛樂,一般人視為畏途。

雖然相信神的存在,知道耶穌是真神,並不表示對神就有深入的認識。所以,藉神學院使我們能竭力追求認識神,而能如保羅,以認識主耶穌基督為至寶。因對神的認識而產生敬畏之心,再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使我們的事奉蒙神悅納;也因對神的敬畏,而更認識神。因敬畏神是智慧的開端,在認識與敬畏之間,產生良性互動循環,建立了與主密相契的靈性生活。

今日,鼓勵情慾放縱的世代,我們更須以敬畏神來勝過罪惡的世界,尤其是神的工人。所以,神學院操練的第一目標,就是學習敬畏神。

2.彰顯神的愛

神學院既是神的學院,神就是愛,所以,神學院要成為愛的學院,效法基督的愛,彰顯神的愛。尤其,在末日的世代,因不法的事增多,人的愛心漸漸冷淡,甚至有人提議要把愛找回來,相信在神學院可以找到真愛。

因命令的總歸就是愛,藉神學院的課程,讓我們明白神的救恩,知道基督的愛。而神學院除了教室的固定課程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平時生活。在神學院的傳道、辦事員及義工,都本著基督僕人的精神,要服事神學生,也希望神學生能本著基督服事的精神,彼此服事,在生活中體會基督的愛,進一步彰顯基督的愛,回家能服事家人,將來離開神學院,能服事眾教會、眾弟兄姊妹。

3.活出基督的生命

主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更豐盛。」(約十10

充滿鬱悶的世代,藉吃喝玩樂要填滿內心的空乏,卻是藉酒澆愁愁更愁。在神學院,因是神的學院,有耶穌的生命,從清早六點半的讀經禱告揭開序幕,一直到晚上十一、二點。

整天的生活不外乎禱告、讀經、唱詩、上課、團契,還有一星期二節的體育課,以及偶而的電視新聞,沒有娛樂可言。在一般人看真是枯躁無聊,但是我們生活在其中,卻滿滿體會以神為樂,紮實的生命。

十二使徒在五旬節得聖靈之後,向眾人證道所引用大衛的話,在神學院可以體會:「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祂在我右邊,叫我不至於搖動。所以,我心裡歡喜,我的靈快樂;並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徒二25-26),不只是神學系未來要當傳道的神學生有這種體會,參加短期神學訓練班的學員也都有這種體會。

三、神學院將來的願景

從神學院推動的工作與追求的目標,我們可以知道神學院是大家的,與各地教會息息相關,也因此看到神學院將來的遠景。

1.吸引有志全職事奉的青年,勇敢踏進神學院的訓練

表面上枯躁無聊的學習,卻是經歷了外面社會職場得不到的經驗與智慧。我們可以經歷神、認識神、敬畏神,又可以品嚐神的愛,活出基督豐盛的生命,有滿足的喜樂與平安,這是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換取的。所以,在神學院我們可以跳脫金錢,超越金錢,物質生活條件我們可以降到最低;一碗陽春麵,就可以給我們很大的飽足。

2.願意將晚年獻給主的退休長執信徒,神學院成為樂意事奉管道

今日,有許多人在職場上奮鬥了幾十年,歷經了人間事,生活無後顧之憂,身體還健康,也體會了神在職場上的憐憫眷顧。從職場上退下來,願意將餘生獻給主,神學院志工訓練班就是最好的訓練管道。

看到遠從國外回來受訓的長執同靈,為了自己、為了教會那種學習事奉的精神,真是令人感佩。

有很多人退休之後,不知往那裡跑,所以,也參與了許多社會機構的志工服務。今日,能在神的國裡事奉,豈不是更美的服事,有今生與來世的應許。

3.神學院畢業結業的傳道長執,駐牧教會時,能帶給眾信徒喜樂平安

駐牧教會有二項重要工作,就是牧養與宣道,也就是對內牧養信徒,對外向同胞傳福音。其共同目標就是讓所有的人,因耶穌的救恩得到喜樂平安,而喜樂平安是現代人最缺欠的。

神學院追求的目標,既是彰顯神的愛,活出基督的生命,在神學院的訓練學習,若可達此目標,將來出去駐牧,就可將此生命帶出,而使教會眾信徒,甚至是慕道同胞,都有喜樂平安,吸引萬人樂意歸主名下。

4.各地愛主的弟兄姊妹,神學院能成為吸引他們每年靈修、進修的環境

每年二期,每期一星期的社會組神學訓練班,讓各地很多愛主的弟兄姊妹有靈修、進修的機會。在繁忙的工作中,能撥出一星期,的確不簡單,所以,既來之則安之。來神學院不是為了《聖經》的考驗,因為能來,在神的眼中應已及格,最重要的是珍惜這裡的環境,心無旁鶩,清心地學習敬畏神。

經過了一星期,能如上山禱告靈修;回到了工作職場,能如下山爭戰,在各個工作崗位上,為主發光。又如上山取木料,回到各地教會,能如下山建聖殿,使各地教會因神學的短期進修而得到造就。

5.每年三星期的大專組神學訓練班,能吸引大專青年踴躍參加

大專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每年能利用三星期,好好建立與神、與人的關係(這是大專神訓班的訓練主軸)。站在人生職場的起跑點上,藉神訓班,使大專青年能看清未來人生的方向,是全職事奉或在各地帶動事奉,不管怎樣,都是給主使用。敬神愛人,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深盼透過大專神訓班能擦亮大專青年的眼睛。






文章標籤:  #羅真聲  #342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