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常聚會能保健康、延壽命?──從科學屬世角度探索宗教之聚會行為

撰文/陳祥|聖靈月刊348期-2006.09|主題/婚姻休止符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常聚會能保健康

科學界對於宗教行為的研究最遠可回溯至一百年前社會宗教心理學的探索,此類研究結果多半顯示,有宗教信仰者往往比無宗教信仰者來得快樂,生活滿意度較高,憂鬱與焦慮的程度較低,普遍較為快樂。

科學家多半從屬世的角度推估其原因,認為有宗教信仰者,通常能透過教會組織而得到較多社會支持,教會社群因而成為其主要社交網絡,宗教資源融入其生活之中,進而使有宗教信仰者在心境上有所依靠,因而較無宗教信仰者來得平靜與快樂。


在過去二十年期間,科學界對於宗教研究部分已轉型至「宗教參與」的面向,試圖探索宗教介入人類生活所衍生的結果。科學家想知道:常常參與宗教活動的信仰者,他們屬世的生活,如身體健康、壽命、心理狀態等,是否會因為信徒的「宗教參與」行為而有所改變?

這類科學研究1的主體性是想要尋找出,參與教堂聚會是否會影響到信徒的身體健康程度,並讓信徒的生命餘年有所延長(活得比較久)?此類研究意謂著下列這些假設:「常常到會堂參與聚會的人,身體會比不常聚會的人來得健康」、「常常到會堂參與聚會的人,會活得比不常聚會的人來得久。」
 
按時聚會是基督徒的本分

聚會是信徒的本分,所以不應以聚會作為屬世功利或在世福分的交換條件。神藉著《希伯來書》的作者提醒我們:「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來十25)。

主耶穌的命令既然如此,因此不管是平時或安息日聚會,身為基督徒就應根據聖經教訓彼此聚集、共同敬拜神,避免因為停止聚會而失去信心,或因不能按時聚會而與神有所疏離。也就是說,按時聚會敬拜神,是基督徒不可逃避的責任,也是信徒應盡的義務、應守的的本分,不應以聚會作為一種屬世福分與功利的交換。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雖然聖經不曾說過常聚會能使身體健康或延年益壽,不過我們若推斷,那些會遵守主耶穌教訓與規定按時聚會的信徒,多半是愛主信主的人,對神較有信心,也應該會蒙神祝福與憐憫,在世得著平安,身體得以康健,心靈得以恬靜,生命得以長壽。假使這樣的推論不至於悖離聖經教訓時,當科學家探索聚會行為與身體健康、壽命之間有所關聯時,對於虔誠的基督徒而言,也應該不會感到驚訝才對。
 
按時聚會不應視為一種「治療」

歸納過往科學研究論文中有關「宗教參與」、「健康狀態」與「死亡壽命」三者間的關連性研究,多半顯示出基督徒的宗教崇拜行為與壽命、健康間有著正向的關係(亦即聚會較多的人比聚會少的人,身體更健康,壽命更長)。

例如,學者Hummer,Rogers,Nam與Ellison在1999年發表的研究2就指出,不曾到教堂聚會的人比每週到教堂聚會至少一次的人,多冒了1.87倍的死亡風險,換算成壽命,每週到教堂聚會至少一次的人比前者多了七年的壽命。

另外,該研究也指出,不曾到教堂聚會的人相對上身體比較差,而且比有到教堂聚會的人,更容易遭遇死亡。學者Hall3 2006年4月發表在「美國家庭醫學期刊」中的論文〈宗教參與:比降血脂藥更有效益〉,在當時引發報章雜誌爭相報導,該研究的結論顯示,每週參加宗教崇拜可以多出二到三年的壽命。


在過去近20年的相關研究顯示,宗教涉入與身體健康間有很強的關聯性。不過這些研究成果僅能驗證兩者之間具有關聯性,而不應該將其詮釋為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例如,我們就不應該詮釋「到教堂聚會」是一種疾病的治療方式,也就是不應該叫病人開始多多聚會,然後就以科學研究的結果,來保證病人會因為常到教會而變得健康起來。

這些研究成果也不能被詮釋為改變聚會的頻率與次數,就可以改變健康或壽命的事實;例如,開始花兩倍的時間拼命去教會聚會,未必就能夠讓壽命加倍,或是讓身體變得兩倍健康。


過去這些科學研究,僅觀察到宗教參與跟健康、壽命間有關聯性的事實,並沒有檢驗到彼此之間有堅實的因果關係,因此不宜也不能據此來鼓勵病人,告訴他們說開始到教堂聚會後,就可以保證身體變健康。

基本上,這樣的作法除了在科學實驗上難以驗證外,也有在道德上與神學上的爭議與瑕疵。在道德上,因為我們如果這樣勉勵病人,豈不是透過利誘來迫使人到教會聚會?在神學上,人的生命掌握在神,人對神的倚靠與信仰,應是人出於對神的信心與仰望,而不應該完全出於對功利(健康與壽命)的期盼。
 
科學家詮釋研究結論的主張

到底為什甚麼常到教會聚會的人,身體會比不常到教會聚會的人來得健康些、活得更久一點?從屬靈方面的認知來看,基督徒的信仰行為涉及到對神的信心;對神有信心,則往往所求會蒙神悅納與眷顧,而那些常到教會聚會敬拜神的信徒,大多是愛人愛神、對神有信心的基督徒,如果因為他們的行為而蒙神祝福,身體得以健康,或者在生病時透過有信心的禱告,完全的倚靠神而得以痊癒,這樣的現象本來就是合乎聖經教訓。


然而科學家在找出宗教參與、身體健康與死亡間的關聯後,卻僅會從屬世的認知角度來加以解釋研究結果。科學家不認為常聚會的信徒之所以身體健康、壽命長是因為蒙神祝福的結果,他們相信一定有一些客觀的理由得以解釋,例如從社經地位、社群資源、人格特質或遺傳基因等面向。以下論述是作者歸納這些過往研究中學者所列舉出的科學、客觀理由,並加以整理而成:
 
社經地位

科學家從過去的研究證實,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往往有著較長的壽命、較低的整體死亡率,而教育程度較高的人,也比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會去參加教會聚會(至少在美國社會是如此);因此科學家認為,到教會聚會並不會讓身體健康或壽命增加,而是因為教育程度高低,在背後影響著教會內成員整體的平均壽命,如圖一所示,也就是到教會聚會的人多半是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所以整體平均起來,壽命較長、身體較為健康。


圖一:教育程度高低影響教會成員之平均壽命

平均壽命較長->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常去聚會->教會內(教會內因教育程度高者較多,因此整體壽命較長)

平均壽命較短->教育程度較低的人->不常去聚會->教會外(教會外因教育程度低者較多,因此整體壽命較長)
 
教會規範

科學家也使用「中間因素」來解釋宗教參與與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科學家認為,宗教社群本來是由一群能夠提供社會資源、行為規範的人群網絡所組成,因此宗教社群基於共同信仰,得以透過對於信徒的規範而讓教會成員,在身心健康上少冒風險,進而使其較教會社群以外的成員,來得健康與長壽。

例如,常常參加教會聚會或參與宗教崇拜的人,可能因為宗教團體嚴格禁止那些會傷害健康的行為,使得信徒們較少抽煙、較少酗酒,甚至禁止暴飲暴食,而使他們的體重不會過重。也就因為教會具備這些減少暴露風險的行為規範,使得信徒們比較不會因為抽煙、酗酒而罹患肺癌、呼吸道疾病與心血管疾病,間接使信徒有好的健康,較低的死亡率。
 
社會網絡

科學家認為,宗教參與與死亡間的相關性,也可能得利於參與宗教社群所衍生的社交連結與較高的安全感。

例如,常常參加宗教崇拜的人,比起不常參加的人,他們多半具備較多的朋友網絡、較常參與社會互動與教會活動,且因為教會群體重視教規,因此他們的婚姻狀態較為穩定,也因為教規鼓勵彼此聯繫、彼此代禱與信徒情誼,因此他們的身心較為正常。

再加上教會成員彼此扶助,也常使信徒增加社會連結,進而使信徒增加安全感,尤其是在焦慮、危難或需要安慰時,教會系統可以提供完善的支持資源,例如食物、衣物、諮詢或財務上的支援,而這些支持資源,對於健康與死亡都有很重要的正面影響。反過來說,一個人若缺乏社會支持網絡與支持系統,往往會有較高的意外風險,包含自殺、受傷或罹患疾病的風險。
 
身心狀態

科學家認為常常聚會者的身心狀態,也會影響其健康與壽命狀態。例如,常常聚會的人比較不會遇到非生病的焦慮因素,如家庭問題、婚姻問題、法律控訴、職場問題,因此潛在上對於健康有益;此外,即使遭遇困境,涉入到宗教社群中可以得到心理的酬賞,降低焦慮,減少生病與悲傷對於身心的負面影響。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能夠常去教會的人,本來身體功能就比那些不能常去聚會的人來得健全,因此如果發現常去教會的人來得健康,很可能本來就因為健康才能夠去教會所致。
 
結論:不可停止聚會

教會是信徒屬靈的家,信徒彼此聚集在教會裡共同敬拜神,彼此相交,不僅可以使我們屬靈的生命得以長進,也可以透過在屬靈的家中聚集,得以彼此關懷,因此我們應該遵守聖經教訓,不可停止聚會。


科學家針對聚會行為所研究出來的結果,其實應該可以更激勵原本就不曾停止聚會的基督徒。基督徒遵守聖經教訓,到基督的身體、屬靈的家中,與主內親愛的兄弟姊妹們聚集,原本就不是為著追求所謂的身體健康或是較長的壽命。但當遵守主耶穌教訓的同時,卻也能因著我們的信而額外蒙神祝福,我們應該更加感謝。


然而在我們感謝的同時,對於當代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也應該以謹慎的態度面對之。科學家對於聚會參與的研究,僅是一種相關性的探索,神奧妙的作為,與神與每一個個體之間複雜的對待態度,都不是幾次科學研究就可以加以詮釋、推斷或演繹而得出。

因此即使有一天我們發現,許多常到教會聚會的兄姊,身體並沒有變得更好,或是沒有活得更久,我們也不應該認為科學研究的結論是錯的,或是神沒有依照科學研究的結果加以「執行」。我們應該記住,神是超越科學研究的,神的作為不會受限於科學研究的結論,而我們之所以到教會聚會,完全是居於對神的信心與仰望,而不是為了功利的交換或屬世的福分。


註:
1.可參考論文:Varon S.R.& Riley, A.W.Psychiatric Services的〈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nal Church attendance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social functioning〉.Vol 50, No.6 (June,1999),pp.799-805.
2.該論文之相關資料如下:Robert A.Hummer; Richard G.Rogers; Charles B.Nam; Christopher G.Ellison.〈Religious Involvement and U.S. Adult Mortality.Demography〉,Vol 36, No.2.(May, 1999),pp.273-285.
3.該論文之相關資料如下:Hall, D. E.〈Religious Attendance: More Cost-Effective Than Lipitor?〉《Journal of American Board of Family Med.》,No.19.(April, 2006),pp.103-9.






文章標籤:  #陳祥  #348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