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社會


&

搜尋&分類

​人躺下不再起來了嗎?--醫院佈道實錄

撰文/薑桂|聖靈月刊350期-2006.11|主題/前言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仲秋的台北天空,藍藍的天色,白白的雲,陽光明媚照耀在街樹上,閃出油質的深綠光芒;街上上班族行色匆促,車輛急馳而過。感謝主,薑桂有幸徐步慢行欣賞著台北城市之美。

清晨走出教會大門,沿著杭州南路轉入徐州路,直行通到中山南路,行到景福門,從凱達格蘭大道望望總統府的紅色莊嚴古建築,再轉入信義路,從中正紀念堂的邊側長廊繞了一圈回到教會,大約要一個半鐘頭,這是旅居台北的散步行程與活動範圍。


歲月歷史的痕跡刻劃在散步中目視的場域,耳中細聽燕聲呢喃,白頭翁掠叫,道盡六朝興廢事。

行走間,我很喜歡到那濃濃樹蔭下去欣賞那斑剝的樹皮老根,有古人論畫說:「密葉偶間枯槎,頓添生致,扭幹或生剝蝕,愈見蒼顏。」古書畫鑑敘述畫樹之美,盡在那剝蝕枯槎之間,美感生氣那歲月劃出的滄桑中浮現,這是「置之死地而方生」的美感與體悟。


樹有百歲千歲之齡,老幹亦發新枝,人卻沒有如樹之年數而徒有所嘆。幾天來隨著福音小組訪問人員在台大醫院、榮總探望病人、慕道友、信徒,有年紀輕輕者即罹患絕症,有數歲小兒心臟開刀者,有壯年方有所為,卻已回天乏術者,人在患難病痛中無奈,若是笑中亦帶著苦味,生命的脆弱與短暫,只要走進掛有醫院的門內即可感受得到。


鑽進彷如迷宮中的地道走廊,目視所及皆是為了生命掙扎的病患,「人為婦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難;出來如花,又被割下,飛去如影,不能存留。」(伯十四1-2),在這裡,生命在時間的滴答聲中與死亡拉扯著……。

患難的約伯在思索生命倏忽消亡的現象中不禁嘆息道:「樹若被砍下,還可以指望發芽,嫩枝生長不息,其根雖然衰老在地裡,幹也死在土中,及至得了水氣,還要發芽,又長枝條,像新栽的樹一樣。但人死亡而消滅;他氣絕,竟在何處呢?海中的水絕盡,江河消散乾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來,等到天沒有了,仍不得復醒,也不得從睡中喚醒。」(伯十四7-12


醫院是人生的終點,亦是人生的開始,呱呱墜地在於斯所,婦產科是醫院中可能最帶有喜氣的地方吧!事實上,清晨散步繞行走過附近的城市街區(block),就好似看到人一生的縮影。有代表成就榮譽的極致與頂點顛峰的行政官署;有虛空幻影供人憑弔的古蹟堂樓、城池紀念館;有青年學子艷羨的最高學府,其內學術成就的理想,都在詩風書牆的古老學舍內進行著。

有些街道上躺著整排的鐵拒馬網刺,似乎人生中許多不可抗拒的衝突競爭也在周遭進行著。這是生老病死,學習工作、榮譽、利益、衝突、成就、競爭、權力凝結而成的場域。這也是歷史腳步封臘成印步過的地方,每一晨間的步伐總將我的思緒帶向某年某月某日的事件。

在台北,你很少會仰望天空,並非天上的雲彩不夠漂亮,而是周遭有太多讓你聯想、憑弔的剝蝕蒼顏,存在滄海桑田的記憶深處裡,這些記憶或許只存在腦海中比例小小的一部分皺紋裡,卻是濃縮快50年的結晶,這是世事如影兒如夢的結晶體,述說著……「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一代過去,一代又來……,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一2、4、8、9


虛空是在虛榮昌盛的面具裡隱藏著,它絕不露臉,不過一旦出現必定帶走那沉醉其中之人,絕不寬赦,誠如巴斯卡在其沉思錄中所言:「虛榮──塵世的虛榮是如此明顯,可是很少人知道它,將尋求偉大視為愚蠢的事,卻引起世人的訝異,這真是怪事一件。追逐──名譽吸引人如此強烈,使得我們熱衷於追逐一切與它相關的事物,甚至死亡。」1


話雖如此,一旦死亡臨身,無人可以漠視它而仍想望那世界的欲求,在人如潮湧的醫院大廳,走道裡,找尋醫生的目的,亦無非對抗死亡,好生惡死人之常情,然而好惡主觀之想法,卻無法令人不面對它。

是的,「無人有權掌管生命,將生命留住;也無人有權力掌管死期;這場爭戰無人能免。」(傳八8)、「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

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遠不再有分了。」(傳九3-6


醫生對抗死亡,他們總是出現在生命面臨死亡之際,在腦海的印象中,這二者是等同的,哲人費爾巴哈戲稱道:「死是一切罪惡與錯誤,一切情慾和貪慾,一切需要和抗爭,一切苦難和悲痛的否定、終端。

因此,古人便把死稱為醫生。」2「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生命的終點,即將與日光之下告別之刻,死亡似乎扮演著「人們妄想」的心靈醫生,催促那一絲絲的悔意與轉念,釋放與解脫……。不過,大部分的人,此時也不期盼醫生了,他們期盼的是救恩、信仰……。


穿過一道走廊,在室外等著,帶領的姊妹低聲說,等護士處理醫療過程後,再進去。她說:「這位是工程師,正當有為,長官器重,許多公司等待挖角,但一發現腦長腫瘤,就醫及今,已呈彌留狀態,意識不太清楚,但家屬願意談道,接受福音。」

看她細心的記錄著資料,溫柔慈祥的關懷問候,靈巧地介入談話,我心感動著。介紹問候後,筆者把握機會將主耶穌的救恩重點說明,講解中見其認真期盼的眼神,知他願意接受,即建議禱告倚靠主,患者願意禱告,口頌「哈利路亞,讚美主耶穌」,主憐憫,有聖靈感動,道別之時,他手緊緊握著,精神、眼神皆有力量,眾人皆感詫異。


有一女病患腸癌開刀,是其他教會信徒,熟練聖經,前未曾聞本會福音。傳道上次來過,按手禱告中,已得聖靈,道理上尚無所悉。

一到病房,真是「患難見真情」,患者幾個姊妹都在場,寒暄中方知是某弟兄之同事,倍覺親切溫馨,筆者把握機會,因知他們均為基督徒,遂大膽講論得救要道,從水、靈二洗到安息日……等,約有半個多鐘頭,感謝神的帶領,聖靈的感動,「現在正是悅納日子,是拯救的時候……。」


「有一從六樓墜下沒死的先生,我們去看他一下。」許姊妹低聲說著,我們上了電梯,轉入了一間病房,慕道友右腳裝著固定骨架的鐵支柱,套在整雙腿上,他的神色不錯,居然可以上前與我們握手。

看到我們他很高興,靦腆中欲言又止。他靜靜地聽筆者談道,時而點頭,眾人勉勵他出院後要繼續到教會查考道理,他爽快的答應了,因他兩天後即可出院。禱告中,聖靈降下,感謝主,主同工,雲柱火柱帶領我們。


走出台大醫院,秋風蕭瑟,夜幕低垂,我們踏著急速的步伐往回走,「今天的聖工好順利哦,該找到的人都在,主聖手引領我們。」帶領的姊妹如是說。喜樂充滿著每個參與的弟兄姊妹。回程上,許姊妹說著幾年來投入醫院傳道工作,無怨無悔,抓住機會,總要盡力而為。

但人總是有軟弱時候,她見證說,有一次很灰心氣餒,給人傳單反遭遇不禮貌的回應,因此在禱告中向主耶穌請假,但奇妙的是聖靈卻引導她,不住地唱著283首詩的副歌:「謹遵主命,工作努力,為主收割趁時機,伸出鐮刀收回莊稼,納入天倉主歡喜。」當她唱著靈歌幾次後,向主說,好吧!謹遵主命,繼續做吧!奇妙地,禱告就停止了。

她說,今天回想,萬物都有定時。「是的!」我說,耐心等候神的,必因祂的救恩歡喜快樂(賽二十五9)。回到會堂已五點半了,陳弟兄已準備豐盛的晚餐等著呢?


在都市沒人會想到去看夜空的星星、銀河,有光害的城市夜空是看不到什麼的。薑桂想起了,懷念著在蘭嶼漁人教會前的海灘邊,與簡傳道於靈恩會後一起泡那清涼沁心的太平洋中的海水,欣賞浩瀚星空銀河的奇妙感受。

當時耳邊波濤洶湧澎湃,來回作響,右邊明月懸掛成鉤,左邊雷雲成團,閃電掠過海角天際,一道茫茫的銀河懸在眼前,綴滿著似鑽戒熠熠發光的星辰,清晰可見,連天光雲影的絲絲亮光也歷歷分明,清澈照人,深邃無底地用銀帶圍住夜色,蒼茫的大海、島嶼、大地高山……,動人驚嘆的三合一夜景,令我很難忘懷。再者,與好同工,好友談心,享受著工作後的鬆馳時刻,真是享受。


想到那次的靈恩會,很奇妙,本來以為沒人報名受洗,一位多年慕道友,聽道已久,又受聖靈,卻拒不受洗,傳道鼓勵勸勉,毫無反應。沒想到靈恩會安息日聚會後,受聖靈感動催逼,禱告中淚流不停,就報名受洗。幾天的聚會中,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她心中,使她下定決心接受洗禮,成為神的兒女。

是的,漫天罪過不義,錯誤的堅持,在聖靈的光照下,必然能悔過,亦能轉其腳步的。主差保惠師來,如經上所言:「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十六8


台北教會安息日的聚會沒有看到那位答應要來的慕道朋友,心中有著負擔而代禱著。星期天下午的福音茶會看到他來了,真是喜出望外。他認真默然,聚精會神,中場茶點,負責人勉其下決心信主。筆者詢其家人是否贊同,回說,沒問題。

他向筆者說了一句話「非常對不起家人,欠他們太多了。」筆者勉其「只要跟從主,往者已矣,好好改正自己,來日以行動證明,報答親恩即可!」末次禱告後,他居然站起來,向眾人見證,以前他生命中的困境,在壞習慣,惡靈的干擾下,生不如死之生活,如今皆得釋放,感謝主。願主繼續引導帶領。


你要認識神,就得平安;福氣也必臨到你。你當領受祂口中的教訓,將祂的言語存在心裡。你若歸向全能者,從你帳棚中遠除不義,就必得建立(伯二十二21-23)。


約伯在患難絕望試煉中,體會到神的慈愛與公義,那永遠的救恩,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所賜給人的永遠活潑的盼望。他知道,人躺下是會再起來的,像樹木一樣會再度發芽生長,進入那與神同在的永存中,他說:「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面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我自己要見祂,親眼要看祂,並不像外人。」(伯十九25-27)。

天地的主,永活的真神,祂應許的話絕不改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人雖然躺下去,是會再度站立起來的,願主施恩帶領醫院佈道聖工的持續推動,並祝福所有參與其中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阿們。福音小組的帶領姊妹說:「今日非常順利,好似主耶穌親自帶領我們。」



注釋:

1.《思考的蘆葦》,巴斯卡著,孔金信校正,時報出版公司,民72年8月,178頁。

2.《死亡哲學》,段?智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8月,371頁。






文章標籤:  #薑桂  #350期  #信仰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