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民數記讀後

撰文/羅聖音|聖靈月刊351期-2006.12|主題/天國與地獄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的第二年,耶和華曉諭摩西:計算以色列全會眾所有的男丁。摩西、亞倫以及每個支派中的族長,便遵照神的吩咐,按著家室、宗族、人名的數目,數點二十歲以上能出去打仗的男丁。《民數記》是這樣開始的。

我想,如果今天神也要來數點祂的百姓,先不論年齡和性別,單以「能出去打仗」這個條件作判斷,那麼自己離被算進去的標準還有多遠的距離?關於神所賜的全副軍裝:腰帶、護心鏡、救恩頭盔、盾牌、福音鞋、聖靈劍……,具備齊全了?穿戴妥當了?

當實際走出去之後,會發現自以為臻於完美的裝備,只是經過自我理想化之後的假象,於是,短缺和零散使自己不再昂然無懼。出征的勇氣來自事前扎實的準備,而出征本身能讓自己發現還有什麼破口需要填補。

神期待的勇士,是能夠倚賴著祂的大能大力,獨當一面的剛強者。

第七章12-78節,記錄各支派的首領為行奉獻之禮所獻上的供物。讀過之後覺得,其實每個支派獻的都一樣:盛滿調油細麵作素祭的銀盤、銀碗,盛滿了香的金盂,作燔祭的公牛犢、公綿羊、一歲公羊羔,作贖罪祭的公山羊,作平安祭的兩隻公牛、五隻公綿羊、五隻公山羊、五隻一歲公羊羔。既然全部一模一樣,何必如此分別詳加陳述?

神看重每個人的每一份,縱使以人的觀點而言,這些供物並無差別,只是一再地重覆,然而在祂的眼中沒有「同上」,只有「唯一」。又,從另一個角度思考,是否所獻相同便能同得悅納?是否只要依隨別人的方式行禮敬拜便足夠了?

神所在意的是每一位奉獻者,那無法由祭物形式表相所顯露的心靈和誠實。

幾次,百姓聚集攻擊摩西、亞倫,神的榮光便忽然顯現(十四10,十六19、42,二十6)。

在教會事工的參與上,該祈求的是神的親自同工,讓神的無限補足人的有限;該追求的是蒙神的喜悅,而非迎合大眾的口味;該探求的是神的旨意如何,以及怎樣與祂的心契合。至於人的能力無法充分講清楚說明白的部分,留待神作最後的解釋。

神會用最直接的方法支持祂的工人。

三十三章2-49節,摩西遵著神的吩咐,記載他們從埃及到摩押所行的路程。雖然這一段讀起來狀似流水帳的記錄,充斥著一個個不熟悉、確切地理位置已不可考的地名,不過串起這一個又一個地名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安營」與「起行」,而每一個地點的安營和起行背後,存在著每一回雲柱、火柱帶領的恩典痕跡。

從每一個地點,回憶這一路出埃及行曠野的過程,有神的憤怒、有神的懲罰,也有祂的悲憫及祂的寬容。這段出現的地名,不全是在之前的經文中讀過的那些曾發生大事或神蹟的地方,但是摩西仍然忠實地將它們一一呈現,因為他們踩踏的每一步,沒有哪一處是理所當然而可以漫不經心地遺忘的。

而神的手,帶領我們走過的路徑亦然。






文章標籤:  #羅聖音  #351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