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記


&

搜尋&分類

​旅程

撰文/淑華|聖靈月刊362期-2007.11|主題/珍惜神的創造--談環境與心靈保護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小姐,請問秀明路該在捷運的哪站下車?」好熟悉的問句,本該出自我的口,沒想到是來自陌生的路人,地點恰巧與我會議同地,讓我這外來客也能給當地人一點指引。

這些年,走在不同城巿的街頭,由陌生的惶惑,邊走邊問的窘境,到捷運、公車的自在來去;練就的膽量,是工作中額外獲得的生活技能。膽小又路痴的的自己,突然升格成為領路人,回首神恩,真是奇妙又甘甜。

憶起,二十多年前,首次離開家鄉,第一次搭上火車,數著一站又一站,深怕被帶到未知的世界。如今,在工作崗位上,藉著文字的交通,看見許多人,也這麼或遠或近的被神帶到各地、各國;或許出發時,有人像我一樣,兩手空空,如今有兒有女;也或許,有人哪兒也去不了,在家鄉守著土地,守著親人,眷顧著來來去去的遊子。

《聖經》上說:祂從一本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6);人到中年,愈深信所言。

人生中微妙的抉擇,彷彿是看不見的細線,就這麼彎彎曲曲的牽引著我們。雖然,這線有的長,有的短;有時帶我們經歷死蔭,有時遇喜悅滿心。但,總是那麼自在,知道線的彼端,有慈愛的主永遠與我們同在!

旅途走差了路,可以回頭,甚至不斷重來,總有一天練就「在地人」的篤定;然而,人生的路,無法回頭,只能一次次的靠神給的話語修正,在守道與行道中,慢慢體會神的心懷意念,行神所喜悅的,最後,在重要的時刻可以安然見主。

少年時,懵懵懂懂,立志讀經聚會,學著長輩口中的「為主熱心」,多年後,發現熱切的心,也是主所賜。青年時,立志為主奉獻所學,多年以後,發現是主給機會讓我「學」。中年時,有被淹落在世俗潮流的同伴,也有已走到生命的盡頭摯友,意氣風發者有之,掙扎喘息的有之。老年呢?有幸活到那時,除了感恩,也看盡世事,該像大海能納百川吧。

旅途中,可能在一念之間,因朋友的一句話、一根煙、一杯酒,就迷失了路徑;也或許,在一念之間,決定嫁娶未信,走入充滿習俗、禁忌的家庭,在懊悔與奮發中拉踞,在民情與神言中匍匐前進。又或許,落在學識的大海裡,泅泳不息,不覺間,人生的夜幕已低垂。

有人,無法忍受生活中有一點點空檔,總是著急的想填滿。有人,滿足於遊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也有人,窮究一切,要明白世理。人生,就像萬花筒,千變萬化,不同的組合就有不同的風景。

活著,總有功課。這功課,究竟要我們學成何事?

無知的我,有限的你,還有在路上的眾人,禱告吧!鑑察人心的主必將祂的道教訓我們;因為訓誨必出於錫安;神的言語必出於耶路撒冷(賽二3)。

在人生的旅程中,無論窮通順逆,別怕,相信「道」就深藏在這裡!






文章標籤:  #淑華  #362期  #編輯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