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相互扶持的兩代情

撰文/黃基甸|聖靈月刊363期-2007.12|主題/聖殿與心殿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兩代之間相互扶持,很自然的在其中會有一股經驗交流的情懷,生命的感覺就這樣深深的烙印在兩造之中,這幅景象,何等的善,何等的美,真叫當代人欣羡。

神看人獨居不好,事實上,人也無法獨居;若同居中只有一代,那生活中勢必缺乏經驗的引導,此情況長久下來,便知是人生的悲劇。尤其當前為了生活的奔波,已經讓父母親飽受現實的折磨,回到家裡常是身心盡疲,這時候家庭生活的照顧要怎麼辦?

明明所有的辛苦都是為了家庭生活的需要,但現實的壓力,人只能忙、累,而不能有家的感覺,這不是很孤苦可憐嗎?如果能有兩代之間相互的扶持,就比較能因應這時代的忙亂,為自己保存生活歸宿的空間了。

曾聽一位弟兄說:「主啊!讓我在今生中,能有一日家的感覺,那怕只有一次,就夠了!」這種心聲,默默地在吶喊,也窺知人的心是多麼孤獨空虛。感謝主,神的救贖會成為力量,讓我們得到親情上的補足,所以,在兩代相互扶持中,我們是樂觀的,諸般的現實困擾,更是催促我們去體驗信仰。
情是何物

人的心因為愛才得滋潤,「情」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這是人類歷史中,一直沒有被改變的事實。在時代急遽轉型中,兩代之間很多觀念、作法不同,不知不覺一個雖沒被改變的事實,卻變得很複雜。情被物質潮流僵化,被思想潮流扭曲,而有很多轉移、取代,也因此,這正是回歸《聖經》的時候。

既是兩代之間,這相互的扶持,即是「親情」,親情帶給人間有溫暖,給人性有光明,因有親情的力量,環境再險惡,困擾再沉重,都不是問題、不是阻擋。在《聖經》中,看到快樂所營造出來的那份「情」,常是生命得豐盛的地方,也直接描繪出,在成長過程中,這份情是人格得調適、得發展的空間。

但現實中,錯綜複雜,那敢奢求,但不要忘了,神親自把聖靈的應許稱為「保惠師」,是訓慰者,是永遠住在我們心裡的,在聖靈的應許中,特別又講到一段話:「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約十四18),這是什麼意思呢?誠如以賽亞說:「你們愛慕耶路撒冷的都要與她一同歡喜快樂;……樂上加樂。使你們在她安慰的懷中吃奶得飽。你們必蒙抱在肋旁,搖弄在膝上。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賽六六10-14

在這段經文中,得聖靈的快樂:如同在安慰的懷中,吃奶得飽;如同被抱在肋旁,搖弄在膝上;而且更直接說:母親怎樣安慰兒子,我就照樣安慰你們。這幾個形容,直接說明了所得著的那種快樂,是親情的補足。

我們是神的兒女,在人生所有的困擾中,都擁有別於一般群眾的處理方法,只要我們確實順從真理,使信仰成為生活,那麼這個特別的方法,就自然成就在我們身上了。

問人間情是何物?當我們看到在信仰中的奇妙,就不需再懼怕人間的情愛已墮落,不怕自己能力夠不夠,都可以從神得到幫助,而很有意義地面對兩代之間相互扶持的那份情。
拿俄米與路得的典範

相互扶持的兩代情,可以從拿俄米和路得的典範,建立有價值的觀念。

這一對婆媳的生活,在摩押地的日子裡,掉進極度的悲苦窮乏中,什麼都沒有了,他們的丈夫也都死了,身為長輩的拿俄米,顧念年輕的媳婦,勸他們各回娘家改嫁去,此時在拿俄米心中,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極度的灰沉,充滿萬般的「不可能」,一切都成定局,沒辦法改變了。

路得卻本著生命的堅強,定意要跟隨婆婆,只有死,才能使她與婆婆分開,於是她們一起回到故鄉。回鄉後,合城的人都驚訝:妳是拿俄米嗎?看來她們一回來,馬上就要承受眾人輿論的壓力,但她們坦然面對,在這時候,路得為奉養婆婆,挺身外出、勤勞地拾取麥穗。惦念著婆婆的那份情懷,在田間表露無遺。

當麥子收割完畢,將是這對婆媳又要陷入貧困窮乏的時候,然而拿俄米毫無佔有的私心,竟在此時為路得尋找安身之處,為了使路得享福,整個事蹟前前後後,每個角落,都充滿了相互扶持的兩代情。這個典範留下了什麼要義?

1.在家庭生活規範中的互動

生活的支柱非一人所能營造,總要有兩人以上在互動中一致,兩代之間的情,也隨著這互動流露出來,一家人都以家庭為中心,知道自己的角色、身分,懂得主動搭配,這個家庭必充滿天倫之樂,何等的美。

起初神設立伊甸園來安置有靈的活人,在神的旨意中,伊甸園充滿生命(創二9-10)、品德(創二11-12)、規範(創二9、17)、工作(創二15),藉這四件事情營造出很完美的空間,使有靈的活人得安置。

其中的規範是家庭生活中一定要有的存在,包括年紀、身分不同的生活秩序、承擔責任的秩序、尊重的秩序等等;因為規範的存在,可以修正家庭發展的方向,也是一家人彼此間的拉力。兩代情的呈現,不是社交場所,不同於朋友間那種即興、感性的氣氛,兩代情的意義在於營造出「天倫之樂」,使家穩固,共同面對未來。

拿俄米在摩押地的日子覺悟了要回猶大地(重新與神建立關係),是徹底接受自己的失敗,不連累年輕的媳婦,請她們回故鄉,但路得從一而終,至死跟隨,這是倫理的精神,也是規範中的力量,這裡面產生的情,在兩者之間,自然有一種生命的激勵,很深層的內涵。

2.角色不同,表達方式不同

兩代情的表達,在於生活現實的承擔,不是扮家家酒般兒戲。兩個人的年紀和經歷各方面都不同,面對一件問題自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好像老師和學生,同樣為了功課的進步,兩個人所採取的行動也是不同的。一個要認真仔細、耐心、愛心地教;一個要認真、謙卑、安靜、專心地學。也就是說,兩代情在兩者之間,會不知不覺構成經驗的傳承,年輕一代也將在長輩的感召力下,隨著長輩的經驗,使自己的才華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路得記》中看到拿俄米主導了家庭的「去路」,路得挑起了生活的責任,而且拿俄米的經驗、見識,引導著路得外出撿麥穗的工作,提升了撿麥穗的價值。她們共同完成了一件事,但表達方式各不相同。

3.建立實務空間

愛情不能當麵包吃,《雅歌》中那對彼此羡慕、熱戀的情人,也是:早晨就起來工作,在看到葡萄、石榴發芽開花放蕊後(工作的成長),才在那兒把愛情給你(歌七10-13)。起初神設立的伊甸園,也是以生命、品德、規範、工作四項建立了實務的空間,才安置了有靈的活人。

在路得身上就是撿麥穗,在這實務的空間中,路得沒有自我的主見,她要出去懂得請示婆婆的意見,得到婆婆的同意後才去,撿完麥穗回到家裡,把田間工作一切的情形向婆婆報告,使實務空間的經歷成為家庭生活的分享,因為有這個動作,長輩的認知、見識,才能融入路得的工作,使路得知波阿斯是誰,使路得藉著使女認識波阿斯,使撿麥穗這卑微的動作,成為無限的價值。

原來相互扶持的兩代情,具有這麼重要的意義,故我們當懂得務實,建立一個可以實際去經歷的空間。

實務空間是融合經驗、知識、提升自己智慧的場合,也會幫助自己,在感覺的成長上比較穩固,這樣的素養,一定會使兩代情更有意義。

4.態度

行動中的內涵──態度的問題,在人際關係中,有很敏銳的影響,「無心」的動作,勢必使人敬而遠之,啼笑皆非,是很礙手礙腳的;良好的態度,強化了人的用心,是人與人之間的黏著劑,使彼此的「情」更鞏固。

在《路得記》第一-四章裡,從拿俄米、路得的行動中可以看到:態度成熟,情緒才會穩定;態度的表達,是在舉手投足之間,並不是存在刻意安排的場合中。

5.和神的關係,提升了兩代情的價值

為什麼要回猶大地?因為聽見神眷顧百姓,要回來與神重新建立關係。在我們的文化裡,用「天倫之樂」這種無比的情懷,來表達家庭快樂的美,既是天倫,就與神有關係啊!

為什麼路得要至死跟隨?如此就似乎永遠生活在破碎悲慘的家庭了,在路得的回答中有幾句話這麼說:「妳的國就是我的國,妳的神就是我的神。」在在表示出深盼能再與神建立關係,重拾信仰。這也是關乎「靈命」的問題,如果在情裡頭,在愛當中,沒有靈性的恩典,這種情愛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嗎?

情是什麼?自我麻醉品乎?是轉移不痛快的代替物嗎?若如此,便成了罪中之樂,人的劣根性將從中油然而生。情是引導我們得到生命的感覺,進而發展生命的力量,所以務必要和神建立關係,因主耶穌說:「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六63)。生命是神的賞賜,是人和神之間的關係。

看來拿俄米和路得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定睛在自己的責任上,現在該做什麼!不敢期待做了以後,有什麼結果;如同尼尼微人的悔改(拿三6-9)。但因為倫理的精神堅實,願意歸回,和神重新建立關係後,領受了這個意外的平安,套一句俗話:這對婆媳的兩代情感動了天,藉著情的價值被提升,她們走過很多不可能(得一11-13),重新懷生命(得四16),並從她們的後裔生出基督(得四18-22),也再次看到倫理精神在兩代情中的奧妙。
無親情的時代

這是一個「負面的學習」,沒有人願意這樣,但為什麼「無親情的時代」好像不可抗拒似的,越來越沉重地擺在人身上!

或許是由於:

1.兩代生活步調失去協調,頻生誤會,沒有耐性互相體諒。

2.倫理道德的流失,人性漸鬆散,我們坐著任憑潮流侵襲。

3.大環境的趨勢,讓人靜不下來,很多心中的需要,根本沒有時間慢慢去思考有否其他的方式或物質來取代,趕快推出去就好了,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4.或是情已變質,人心累了、懶了,沒有什麼好期待,反正社會就是這樣了。

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我們也看到不少善心人士、有志人士,不斷地呼籲、推動「有情的世界」,但無親情、不解怨的現象卻與日俱增?這是因為全世界真的臥在惡者手下了,魔鬼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氣忿忿地來到這世上,用著各種的迷惑,蒙蔽人心,致使人間無親情。故我們在信仰上真該有些警覺,把握機會歸回,如拿俄米和路得。
結語

一片落葉,隨河水漂流,任憑波浪打擊,致使人間無親情,就是這樣了嗎?

絕不!

不要忘了神親自把聖靈的應許稱為「保惠師」,看到拿俄米與路得之間的情,我們真的可以藉著信仰得幫助,走過很多不可能。求主帶領。






文章標籤:  #黃基甸  #363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