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一場令人感動的喪禮

撰文/曉芬|聖靈月刊367期-2008.04|主題/寬恕(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消息

深夜傳來悅耳動聽的〈古老的大鐘〉音樂曲子,輕輕喚起一絲絲在心底溫暖的漣漪,而這漣漪又串成一波波在遙遠的時間與空間之中連成同靈默契的聯繫……跳動的音符傳遞一封捎來的消息:「秀珍走了!昨天凌晨……感謝主!沒有牽掛地去見主……」不捨、難過的情緒交織成無邊無際的網,層層地把悲傷包住……。
回想

在一起同工的日子裡,印象中她是個話不多的人,也許是之間年齡上有些許差距,所以深談的機會較少,但是彼此為主做聖工的心、對主耶穌的愛,在互道哈利路亞中,緊緊地將我們牽絆著,而主耶穌的誡命「彼此相愛」,更凝聚成力量(約十五12),因我們同屬一個身體……。

長髮披肩清秀的外表,有一雙溫柔的眼睛,嘴角邊總是掛著淺淺的微笑,在詩班練詩合唱時,那獨特輕柔的嗓音,流瀉出原住民渾然天成的優美歌喉,不婚則是對主全然的奉獻。

芳齡四十五,家鄉在台東,也許是因工作關係,兄弟姊妹都在北部發展,但全家人並不因忙於工作而忘卻信仰的堅定、做聖工的堅持……進而選擇在二重教會落地生根,貢獻恩賜(林前十四12)。
交託

得知自己罹患惡性腫瘤(癌症)第三期末,她並沒有因此埋怨神,反而加緊把握時間,在化療期間,忍著身體的病痛,倚靠聖靈的大能,參與林口長庚醫院佈道及卓蘭、南澳醫宣等事工,完全將自己交託給神;而教會的弟兄姊妹更憑著愛心互相代禱,因為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每當安息日下午聚會完畢,總會看見他們全家人還繼續留在會堂迫切地禱告,望著他們禱告的背影,並不因這件事的發生,而信仰動搖;信心根基的建立在此刻散發出基督的香氣,堅固著他們的信仰(西二6-7)。
告別

2006年12月10日上午10點,我參加了一場令人感動的喪禮。當天一樓接待室旁布滿了素雅的香水百合花藍,花藍卡片上有著三重小區各教會的慰問之詞,接待人員招呼著往來的同靈,遞來一張張靈胞喪禮儀節表。我手持著儀節表扶梯而上至五樓會堂,耳邊聆聽詩歌的吟詠,準備開始這場喪禮。

長老帶領我們揭開這場喪禮的序幕。大家一起唱詩、禱告,傳道奉讀《聖經》、證道,雖然同靈間不捨的情誼和遺族們流露出的哀傷,在會堂漫延開來,但彼此在靈裡相契、相知、相惜的感覺真好。接下來介紹故人略歷的幻燈片,開始播放她與家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以及記錄她在化療期間參與醫宣事工的畫面,最令我動容的是她的神情、她的信心與勇氣。

訪談中的片段對話如下:「會不會覺得累?」她巧然一笑地說:「雖然時間很長,從早忙到晚,然後又要開會,可是可以利用剩下的時間盡自己的力量幫助人,很開心很充實。」「假髮可以拿下來嗎?」「可以啊!因為做化療的關係,所以頭髮會掉光。」說完即把假髮取下。此時此刻有些人臉上默然地流出心疼的眼淚,每一滴都是愛。

「最後有什麼想說的話嗎?」「嗯……希望主耶穌不要讓我那麼痛,走的時候還可以美美的;把生命和家人交在神手中。」我定睛看著她說話的神情,每一段的訪談裡,總是面露微笑且帶著平靜的喜樂,娓娓道出內心最真實的話,這是神賜給她的信心。

訪談的最後一段畫面是醫宣同工們在得知她的病情時,都給予愛的擁抱,看到最後她留給我們的身影,定格在她的微笑之中,霎時,我的情緒瓦解,眼淚如斷線珍珠般灑落衣襟。從訪談開始到結束,她沒有掉過一滴眼淚,這是神給她的勇氣。
結語

死亡並不是信仰的終結,而是給予活著的人有著永生的盼望,主所應許我們的就是永生(約壹二25)。在一年半前,我在二重教會的五樓會堂,同樣也參加了一場喪禮,短短一年半的日子裡,兩位姊妹先後蒙主召回,讓自身愈發思考生命活著的意義,是在於過著有盼望的人生(要多做聖工)、盼望得平安(要扎深信仰的根基)、盼望應許(要得永生)、盼望將來復活升天(要進天國)。

《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6-18節記載:「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勉。」

我參加了一場令人感動的喪禮,學習到她的順服,見識到她的勇氣,以及神所澆灌予她的信心,我能相信她已活出生命真正的意義,為生命劃下美好的休止符。






文章標籤:  #曉芬  #367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