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十個七次
撰文/周惠嘉|聖靈月刊367期-2008.04|主題/寬恕(下)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微妙,好的時候幾乎形影不離,衝突時則反目成仇;兄弟之間有時也是這樣。《箴言》說:朋友乃時常親愛,弟兄為患難而生(
箴十七17),然而弟兄若結怨,要勸他們和好,則比攻取堅固城還要艱難(
箴十八19)。同樣,當有人得罪我們的時候,按主的教訓要用愛彼此赦免,但我們常因覺得「這是不可原諒的,我吞不下這口氣」,而進入心靈的戰場。要饒恕對方的過程,具有高度的挑戰性和困難度,自身的心靈也倍受煎熬和痛苦,生活中更是不快樂,誠如主所說: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是軟弱(
太二六41)。
故基督徒當學習實踐愛與饒恕的道理,讓我們有和諧美好的人際關係、快樂的生活和神的饒恕。
一.饒恕的真理
主耶穌說:「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路十七3-4)
當彼得問主說: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到七次可以嗎?主回答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
太十八21-22)。當然,主耶穌的意思是毫無條件、完全的饒恕。
愛是基督徒的本質和特性,沒有愛就喪失其意義和價值;好像鹹味是鹽的本質,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
太五13)。
主耶穌教導愛的道理,祂說: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這樣行嗎?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
太五44-48)。既然仇敵都要以善待之,何況得罪我們的弟兄或親人,豈不更當以寬恕待之!
保羅談到愛的真諦: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人的惡;凡事包容……(
林前十三4-7)。
二.蒙福之道
彼得說:「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憐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不要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為你們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
彼前三8-9)
我們蒙召,乃是藉著祂的憐恤和豐盛的慈愛,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如此才能在所行的恩道上蒙福。
1.禱告無阻礙
禱告是蒙恩的途徑,人的過犯卻往往成為禱告的阻礙,我們的禱告要上達於天,必先除去其中的阻礙(
參:賽一10-15,五八2-9)。
主教導人禱告,求天父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
路十一4),又說:「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
可十一25)、「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太五23-24)
2.過犯蒙饒恕
約翰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
約壹一8)。的確,我們沒有一個是完全人,仍要主不斷饒恕、赦免我們一切的罪和隱而未現的過失(
詩十九12-14)。
所以,「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
路六37-38)
3.承受福氣
大衛遭難時,示每咒罵他,亞比篩為大衛感到不平,說:這死狗豈可咒罵我主我王呢?容我過去割下他的頭來。大衛卻說:由他咒罵吧,因為這是神吩咐他的,或者耶和華見我遭難,為我今日被這人咒罵,就施恩於我(
撒下十六5-12)。事實證明,大衛的忍耐與寬容,蒙神恩佑,終歸耶路撒冷,回復王位。
三.饒恕的榜樣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
來十二1)。
《聖經》中的佳範,略舉一二為學習的榜樣:
1.約瑟善待諸兄
十七歲時的約瑟奉父命探望諸兄是否平安,哥哥們卻因嫉恨把他賣了;在異邦流浪受苦十三年後,神安排機會讓法老高升他為宰相。適時大地飢荒,哥哥們到埃及糴糧時相認,約瑟接全家到埃及奉養。及至父親離世,諸兄內心不安,唯恐約瑟報復,約瑟卻安慰他們:這是出於神的安排,為保全家人的生命。並告訴兄長們,不必害怕,他會養活他們和他們的婦女、孩子。這是以善報惡的高尚情操。
2.大衛恩待掃羅
掃羅王曾面對非利士討戰的勇士歌利亞一籌莫展,大衛的適時出現,為他除去心頭大患,本應善待大衛,高舉報賞。豈料因婦女無心之言,「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嫉恨難消,怒視大衛,非置之死地方休!但世事難料,神兩度將掃羅交在大衛手中,臣僕一再提醒他,只要把掃羅一刺,王位即可到手。但大衛不從,說:「這是神的受膏者」,不肯伸手害他,就是掃羅陣亡,仍為他作哀歌,又恩待掃羅的後裔(
撒下一17-27,九1-13)。難怪連掃羅也折服說:你比我公義,因為你以善待我,我卻以惡待你,你必作大事,也必得勝。你必作王,以色列的國,必堅立在你的手裡(
撒上二四16-20,二六25)。
3.司提反的代禱
五旬節聖靈降臨,教會成立,門徒一天增加三千人,為工作需要增選七位工人,司提反乃其中之一,聖靈充滿,大有能力,以智慧和聖靈說話,眾人敵擋不住,於是猶太公會收買假見證,將他控罪,並用石頭打死,臨死前他卻為眾人禱告:主啊!不要將這罪歸與他們。與主在十架上為釘祂的人代禱一般,這是何等偉大的愛。
四.饒恕的動力
1.深知神的旨意
約瑟能善待諸兄,不思報復,因他知道,人的意思是要害他,但是神卻藉此成就祂的美意──使約瑟得以在外邦得升高,並保全一家人的生命。神的意念真是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超過人的道路(
賽五五5-9)。
大衛逃難時,面對示每的羞辱咒罵,而能以寬容的態度坦然面對,因他明白此事出於神,在神的考驗下患難中能忍耐,為要施恩與他(
撒下十六11-12),因此萬事互相效力,為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羅八28)。
2.充滿神的愛
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約壹三19),因著主那豐盛而測不透的大愛,在心中激勵我們,我們心裡的愛才能有根有基,凡事寬容忍耐,有憐恤的心,以恩慈相待。我們所欠千萬兩的罪債,主以捨命代為還清,弟兄所欠十兩豈不當一筆勾銷嗎?
因此當在父面前屈膝,求祂按著祂豐盛的榮耀,藉著祂的靈,讓我們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讓這份愛不斷在我們心中,常常激勵我們。
3.聖靈的幫助
我們藉著祂得以活在主恩中,歡喜盼望神的榮耀,就是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的心裡(
羅五1-5)。
我們軟弱時有聖靈幫助,讓我們在軟弱中從新得力,變為剛強,誠如保羅所說,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我凡事都能作(
羅八26;腓十四13)。
主耶穌面對十架苦杯,在客西馬尼園懇切禱告,甘心順服,天父派天使加添力量,終能完成贖罪工夫。
很多青年在「學生靈恩會」、「青年神訓班」禁食禱告,為著克制情慾、遠離罪惡,蒙主賞賜能力,生命得更新,因主藉公義的靈與焚燒的靈,潔淨我們的心靈。
「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箴十九11)。願主幫助讓我們在禱告中相互扶持,做到饒恕七十個七次(
參:西三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