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1.資訊時代的危機、契機與轉機

撰文/楊謙柔|聖靈月刊368期-2008.05|主題/教會與資訊時代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前言

西元1440年古騰堡所發明的活版印刷技術讓資訊流通得以超越過去「口語傳播」與「手寫文化」的限制,改變了當時人類的資訊傳播模式而使資訊可以散佈更廣,例如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書籍──《聖經》,即是一例。素有第三波革命之稱的資訊時代,無遠弗屆的電信網路不但使數位化資訊的流通更為快速便利,同時也日漸改變每個人工作、學習、消費、娛樂的場所與方式,並且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模式及價值觀,人們所處的時空環境逐漸產生了新的局面。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資訊時代下的數位化生活,對於基督徒的信仰與教會的發展,就像是一把兩刃的利劍。值此數位洪流的資訊時代,本文觀察資訊革命對我們的影響,探討基督信仰與教會發展的危機、契機與轉機,思考如何善用此e世代的生活工具,而非受到其影響陷入惡者的網羅,善用神所賜的智慧,謹慎行事保守在主路上,不作愚昧、糊塗的人(弗五15-17)。
網路融入生活

網際網路的普及是資訊時代的一大特色,隨著上網人口的增加,網路已融入到人們生活和工作之中,彈指之間就可解決許多生活需要,諸如:購物、新聞、旅遊、工作、休閒娛樂、投資理財、通訊、諮詢、進修、保險……等。然而,網路雖帶來許多生活便利,卻也產生許多社會亂象。

隨著科技發展、新興媒體崛起,藉由網路平台,人人都可建置自己的發聲頻道,例如:透過Blog、YouTube……等平台搞「KUSO」,或在網路上找到志同道合的族群。藉由E-mail,人人都可以一對多的方式將最新的資訊快速傳遞給通訊錄上的朋友;人們往往在自己的電子信箱中看到自己隨意轉寄出去的信件,繞了一大圈又被轉寄回來。
迷網與迷惘

隨著個人行動通訊媒體的普及,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便捷,筆墨書寫信件魚雁往返日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電子郵件、MSN、簡訊及手機通訊。隨著通訊協定的進步,除了語音的聯繫外,亦能將影像傳遞至對方,亦可藉由行動通訊媒體遨遊於網際網路。人與人直接面對面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離群索居而自閉的人屢見不鮮,更有甚者,逐漸喪失現實世界中的口語溝通能力,只能活在充滿各式符號代言的虛擬世界中。

在網路的世界中,人們可以暫時拋開現實生活中的種種不快,以新的身分重新開始,對網路的依賴感非常深,從網路上得到的滿足感與日俱增,不能上網就焦慮,甚至影響到平常作息和人際關係。研究顯示,自尊心較低、缺乏自信心,無法妥善處理自己的人際關者,網路沉迷的傾向越高。

網路沉迷成癮症包括上網聊天、遊戲等一切以網路作為工具的「沉迷行為」。成癮的後果,往往使得人們「鍵」談不健談,人際關係嚴重受到影響。在日本有越來越多成年男子沉迷網路世界中,甚至到足不出戶的地步,被冠以「御宅族」;同時,「宅男」現象在台灣也有延燒趨勢。沉浸於網路獲得短暫的快樂,對於現實生活卻無力處理,最後越加退縮回虛擬世界中,形成惡性循環。然而,《聖經》上告訴我們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諸事都要有節制,要得不能壞的冠冕(弗五16;林前九25)。
淹沒於資訊洪流中

資訊網路時代下的豐富資料令人目不暇給,許多人下載收集許多數位檔案,備份光碟堆積如山,深怕少了些什麼資訊,卻往往無暇細讀。其實,我們不需要把所有的東西都下載至電腦中,或燒錄備分,網路是一個資訊流通平台,並不會消失,縱使現在有很多東西,但是日後還會遇到更多更好的內容。所以,我們不用浪費在資料收集上,當我們需要的時候,再去搜尋、下載、擷取就好。未來的智慧能力評比不在於你的腦袋中裝了多少知識,而是在於你對於人事物的看法,是否有自己的主張?

因為,藉由網路的便利,資訊是唾手可得的,但是思考能力卻會因為資訊取得與複製的容易性而降低。經云:「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所以我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路十二15)。除此之外,許許多多的大眾傳媒資訊,諸如電視節目、DVD、手機、網路、廣播、報刊等媒體,24小時不間斷地向人輪番轟炸,光怪陸離的資訊往往污染了人心,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

如何有智慧地面對紛至沓來的眾多資訊,靠著神國的道理能辨明時候和定理,慎選對己有益資訊,成為當下基督徒的一大考驗(來四12;傳八5)。
教會發展的契機與轉機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與進步,數位資訊內容越來越多、流通更為快捷,藉由網際網路的聯繫,世界上任何地方所發生的事情,彈指間即可傳遍全球。如此看來,資訊時代的福音工作應會有突破性的發展,好像天使飛在空中,將永遠的福音要傳給地上各國、各族、各方、各民(啟十四6)。

由資訊網路讓福音傳遍天下,神國道理傳到地極,發響聲震遍天下,發電光閃到地極(伯三七3)。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福音並沒有因此更加深入人心,未信者舉目皆是!

雖然資訊革命如同古騰堡革命一樣,改變了資訊傳播模式,使資訊可以散佈更廣,然而撒但卻控制了大部分的傳媒並大肆傳播令人墮落的文化,到處充滿著邪情私慾、不堪入目的內容,蒙蔽了人們的良善,也使得基督徒的信仰世俗化,影響了正常信仰生活和事奉。

資訊時代下的數位化生活,對於基督徒的信仰與教會的發展,就像是一把兩刃的利劍,我們必須善加利用,役物而不役於物,期能有所造就得到益處。筆者才疏學淺,提出下列數點資訊時代的生活對策,期能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共鳴,對教會牧者有所建言:

1.善用資訊科技讓福音更加廣傳

我們必須掌握資訊時代大量複製、快速傳遞的特色,藉由暢通的網際網路平台,將全備的道理與福音傳遍全地,為神作見證,把祂的選民,從四方都招聚了來(可十三27)。

2.善用資訊科技讓信徒與教會達到更緊密的連結

牧者必須正視羊群在資訊時代下的生活中,時常使用的通訊工具,藉由這些通訊平台建立更好的聯繫,例如E-mail、MSN與簡訊……等。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運用資料庫管理的功能建構「信徒觀護系統」,詳細知道羊群的景況,留心料理牛群(箴二七23)。

3.善用資訊科技讓信徒靈糧充足飽滿

資訊時代下的日常生活中,充滿著形形色色的資訊,撒但控制的傳播媒體四處蒙蔽人心,我們不能被動的接收或視若無睹,反而應更加積極的將靈糧數位化且大量提供,讓信徒得以汲取靈糧而充足飽滿。信徒也可在咀嚼吸收後,加上隻字片語的感動,將這些數位化的靈糧轉寄給親朋好友,與人分享平安的喜信。

4.善用資訊科技讓聚會內容充實

平日聚會善加利用豐富的數位媒體資訊作為讀經、研經的輔助;目前已有教會開始藉由多媒體簡報,結合各種屬靈的影音產品,善用資訊科技讓聚會內容充實。領會者除了發給會眾講義外,更可將講章、經句,大字投影於螢幕上,方便會眾閱讀;或將相關《聖經》史地資料、圖片投影出來,讓會眾更加明瞭。詩頌帶領者亦可活用教會出版影音產品,製作多媒體簡報檔,帶領大家齊聲頌讚神。
結語

資訊時代下的教會,必須善加利用靈活多元的e化工具,並在傳道、牧養、聚會等活動中創新應用。在這密雲黑暗的末世,尋找四散的羊群建立連結,從各處救回他們。技術的開發並不困難,事奉觀念的突破與創新才是關鍵。然而,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無論哪一件,總不受它的轄制,總要造就人才是(林前六12,十23)。






文章標籤:  #楊謙柔  #368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