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來鴻


&

搜尋&分類

​記協助西馬南區教會牧養訪問(下)

撰文/嚴信義|聖靈月刊371期-2008.08|主題/點燈在職場(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波德申Port Dickson(5月13日晚-18日)

側記波德申教會與橄欖園(Olive Garden)

1982年以來所成立的波德申團契,輪流於數個家庭聚會,是當年吉隆坡文良港團契的青年所推動的一項工作計畫,1997年11月23日向馬總立案為祈禱所。後在Lukut租了一間店屋的二樓為聚會點(圖25),此期間來自芙蓉、加影、八打磷、蕉賴及鵝麥的長執、弟兄姊妹時常來協助各項事工,是信徒的愛建立起波德申教會。1999年祈禱所遷至馬來西亞總會所屬橄欖園訓練中心(圖26),2004年正式成立教會,目前信徒數52名,聖職人員有劉提多執事。

小記波德申

13日晚結束在芙蓉的宗教教育親子座談會後,偕同劉提多執事並多位信徒同返波德申。30公里的路上,每每劃破天際的閃電,照亮夜空。劉執事說:「馬來西亞的閃電頻率之高,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紛紛吸引愛好攝影人士,慕名前來捕捉剎那變成永恆的畫面。」

果真,初抵的夜裡,數次在睡夢中被雷聲驚醒,轟轟作響的雷聲摻雜的閃電,為時甚久,猶如交響曲奏鳴著樂章,轟天雷聲,狂風驟雨,令人心畏,一點也不誇張。清晨醒來驚見,花園滿是落葉,地上滿是飛蟻,昨夜的盛況,可見一斑。

17-18日的「南區長執、職務人員靈修會」,來自南區各教會的同工,集結一處,充電靈修,幾近全勤的高出席率,實屬欽佩。本次靈修會主題為「忠心有見識的僕人」,南區職務會規劃的課程計有:工人的崇拜與事奉、分享(攸關:自己的生活、家庭生活、教會生活、工作經驗)、工人的精神與態度、討論:問題與解決方法(攸關:崇拜、事奉、屬靈、行為、工作關係)、工人的道德觀、教會行政(攸關:規章、信徒名單、家庭圖表、使用表、聚會記錄冊、信徒記錄冊)、工人的關係……等課程,緊湊充實(圖27)。

雖舟車勞頓,但個個精神抖擻,聚精會神裝備自己,為主所用。遠從280公里最南邊新山教會來的同工,長途跋涉,費時需四個小時的車程,精神可嘉。波德申的信徒數雖不多,但是不分老少全體動員,同心協力地準備諸多豐盛的各民族風情餐點(圖28-30),並協助各樣庶務工作,全力以赴地接待此一盛會,令人動容,願神紀念。

馬來西亞總會所屬的橄欖園訓練中心(圖31),佔地1.5畝,目前:第一期3,306平方公尺的波德申教會、廚房浴廁,已於1999年竣工。另第二期7,285平方公尺的兩層多元用途禮堂、辦公室與講堂,2000年完工。

自1999年起陸續接辦南區靈恩會、全國開拓研討會、馬總信徒代表大會、各項神學訓練及各級學生靈恩會、《聖經》營、傳教75週年特別聚會、各組講座會及青年聯誼活動、中年與已婚團契……等活動,協助馬來西亞教會聖工發展重責,任重道遠。

當宿舍不足時,教會甚至斥資在價值不斐的鄰近旅館,提供講員及同靈住宿;由此可見馬總永續經營栽培更有素質的接棒人心志。即將在2008年10月完工的橄欖園第三期工程(圖32),佔地12,640平方公尺,更將有容納200人的宿舍、講員寢室、閱讀室。

國際聯合總會(I.A.)第九屆第六次負責人會會議決定:2009年3月24日-4月2日的「聯總負責人會」、「各國代表大會」並各項聖會,將於波德申橄欖園舉開,想必盛況可期。馬來西亞總會宏大的遠光,肩負世界宣道使命,實屬可佩。「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八12
看哪!各人取一根木料……

馬來西亞總會橄欖園第三期工程廣告,字裡行間撼動人心:「Come!Let each one take a log...(2 Kings 6:1-2)看哪!各人取一根木料……(列王紀下六1-2)」副標「……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這是耶和華說的。」(該一8)。DM上序言:等候雖然漫長,但是神有祂的時候,在神的曙光照耀之下,政府捎來好消息(2006年10月),即批准橄欖園第三期的建築計畫工程。

馬利亞把一件美事做在主耶穌身上,乃因她的奉獻是及時的,若是等主死後她才猛然覺悟,立志獻香膏,想必像其他想膏耶穌的婦女們一樣,只能說行動太慢(路二十四1-25)。她之所以能夠把握機會,做成善工,是因她知道這種機會是千載難逢,一生只此一次,所以快速地打破香膏,澆在主身上,毫不猶豫。

此橄欖園第三期工程之建設,亦可能是我們畢生唯一可參與的機會。試問西馬教會需要多少如此規模的訓練中心?我們生命中還有另一個80年參與建殿的機會與榮幸嗎?

我們都目睹神如何帶領我們,獲得這在人看為不可能的訓練中心之允准,藉此就可以知道神如何以祂施恩的手親自幫助引領,堅固我們微弱的信心,讓我們深信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

讓我們繼續舉起雙手,為此計畫禱告。「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祢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祢堅立。」(詩九十17

讓我們完成主對我們的期待:「各人取一根木料,建造房屋居住。」、「從今日起,我必賜福與你們。」(該二19

工程細節:估計數額105萬RM,現金存額10萬RM,尚須數額95萬RM。(註:1RM約新台幣8元,1美金約3.2RM

奉獻方式:
1.奉獻至「世界傳道基金」並註明「馬來西亞橄欖園訓練中心建築款」即可。
2.匯進馬來西亞總會戶口,戶名:True Jesus Church, Center Building Fund,戶口號碼:2-14183-0001931-0,銀行:RHB Bank, KL Main2

                                                                                                                  × × × ×


雲彩的見證人

Bro.David Yeong(楊弟兄)之妻曾玉蓮姊妹見證:因芙蓉陳長老夫婦時常向她傳福音,單純的心便接受,偕同男友David Yeong一同受洗,婚後搬回楊弟兄的老家,距離芙蓉三十分車程,偶爾才到教會。

婚前信主後,曾姊妹便試著向父母傳福音,但總被推諉。後曾姊妹之母(林妹姊妹)因身體出了狀況,腳腫、臉黃。醫生說,體內應有異物,難以手術,要家人準備後事。曾媽媽說:最不放心的莫過是曾姊妹。曾姊妹說:「如果不放心我,便和我們來信耶穌;祂是大醫生。」單純的曾媽媽遂連續三天為疾病禱告。

奇妙的是,這三天每逢禱告時,便見一身穿白衣的人出現。三天後醫生再次檢查,問曾媽媽這三天是吃了什麼,肚子的東西怎麼不見了!曾媽媽說,我只是每天禱告。醫生便說,妳沒事了,可以出院了。出院不久,曾媽媽便受洗歸入真教會;在旁見證一切的曾爸爸(曾坤榮弟兄),不到一年也在真教會受洗。

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三20)。

婚後的楊弟兄並不允許孩子們參加聚會,曾姊妹常是暗地帶孩子們去教會,歷經二十年之久。1993年間楊弟兄因骨刺壓迫神經,窒礙難行,若是站立,無法超過五分鐘,維持好幾年之久,嚴重時更無法站兩分鐘。曾姊妹鼓勵他並孩子們每天一起為這事禱告。

「神啊,求祢速速到我這裡來!祢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耶和華啊,求祢不要耽延!」(詩七十5)。在這期間,曾姊妹和兒子志晟弟兄先後受聖靈。

感謝主的恩典,楊弟兄住進醫院,手術十分順利。楊弟兄心生懷疑,認為是醫生的醫術高明;此刻院方正把原先要送到隔壁的X光片子,錯送到楊弟兄這邊來(同位醫生操刀的同症患者),一看片子,方知對方因手術失敗,已經癱瘓了。神的時刻保守,更讓楊弟兄一家深感主恩無疆。

「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7)。楊弟兄僅住院數天,便出院回到工作崗位。通常動過此手術的患者,需要數個月的時間靜養,但楊弟兄卻是三個星期就可以跑步。因著主的大愛,楊家大小更加體驗神的同在,榮耀歸給天上真神(圖33)。


                                                                                                                × × × ×


波德申是馬國並南亞的度假勝地,沿馬六甲海峽的沙灘白浪、椰林搖曳,海天一色,美不勝收,到處洋溢悠閒的南國風情(圖34-35)。數十家觀光飯店,雄偉壯麗,比鄰而立,卻各有千秋;吸引各地遊客慕名前來。教會緊鄰的觀光飯店Glory Beach Resort(圖36),本會楊弟兄並其家族持有一定的股份,包含橄欖園用地,是楊弟兄僅用市價的一半售給教會,求神記念。
新山(5月19-25日)

側記新山教會

1960-1970年間,真耶穌教會有兩家信徒定居新山,此處無教會,故每月第一週前往一水之隔的新加坡守安息日並參加聖餐禮。1978年起已故何玉玲傳道牧養此區,人數漸增,會所無法容納,信徒認為若是神的旨意,他們樂意成立祈禱所,1982年一信徒奉獻其住所為祈禱所,新加坡教會協助事工並牧養此區。

感謝神的恩典,教會信徒增加,尋找新會所是需要的,遂於1984年買下現址(圖37),1985年6月20日獻堂。1986年期間,聚會出席率下降,教會便開始禁食禱告聚會,感謝神奇妙的恩典,聚會人數再次提升,慕道人數也加增。目前信徒數219人,現有譚司提反執事、蕭約拿執事和鄭以賽亞執事。

新山教會是南區人數最多的教會,各項事工亦是南區指標,陸續分設巴株巴轄祈禱所、士古來崇拜中心、柔佛再也崇拜中心,猶如多結果子的葡萄樹。

小記新山

首次醫院佈道

2007年11月25日,20餘位同靈至Sultanah Aminah醫院(新山的中央醫院),舉辦了第一次的醫院佈道。青年於該活動旨於讓青年踏出在公共場合傳福音的第一步,並親身體驗、更了解在醫院的病患及他們家人所受的苦。譚執事讚揚青年們的壯膽,並勉勵毀滅耶利哥城,需要繞城七次;現在青年們可說是繞城第一次了,跟進的工作需要更大的智慧及剛強。七次繞城方能把城摧毀,所以願神帶領青年們的腳步,繼續把福音傳給萬民。

雲彩的見證人:楊聖望弟兄(現居梳邦教會)

楊允忠弟兄的次子聖望(1992年8月生),因為早產(比預產早三個月),出生時僅重2磅。一星期後他全身轉為藍色,得知是聖望有一條血管在出生時沒有封起來,而使原本應循環全身的血液,倒流回心臟。他的妻姨(太太的妹妹)不斷為這孩子禁食禱告,弟兄姊妹也為這事迫切禱告。

感謝主,神的靈與大家同在,他的太太看見在她面前有兩隻拇指,將一條黑線按住。他的妻姨看見保溫箱發著很亮的光,一隻白得發亮的手,伸出來撫摸裡頭的嬰孩。禱告後,大家聽到後都十分安慰。翌日院方表示,孩子的病情好轉,身體也不再是藍色了,再翌日專科醫生還強調聖望是完全並奇妙地被醫好了;感謝主「因為,在祢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祢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三十六9)(圖38-39)。

雲彩的見證人:莫金貴、陳雅丁夫婦

莫金貴弟兄於新加坡負責打樁工程時,大腿受傷,在開車時,連離合器都踩不下去;嚴重時,痛起來甚至想要跳樓。吃了許久的止痛消炎藥,仍然無法得醫,感謝神,賞賜他極大的信心,遂將一切藥物丟棄,決定不吃藥,只靠耶穌,並要全家人為此事迫切禱告。

2003年5月17日,莫金貴弟兄在清洗魚鱗時,不慎把魚血噴在其妻陳雅丁姊妹身上,隨後在沖涼時驚覺胸部硬塊,經檢查方知罹患惡性腫瘤。一週後,進行手術,夫妻決定只靠神和吃藥來對抗,而不接受化療。感謝主,至今已逾五年,仍然平安。


                                                                                                                × × × ×


新山教會不遠處柔佛海峽與新加坡遙遙相望(近處不超過1000公尺)(圖40),雙邊往來頻繁,當地執事說約有15%左右的新山人在新加坡上班,信徒亦有多人在彼岸工作,早晚通勤往返,通關僅需在護照上蓋章即可。距離雖近,但聯絡彼此的卻僅有兩座橋樑,上下班時間交通擁擠至極,通關速度又慢,通常單趟至少得1.5小時,頗為費時。

新山也是柔佛州的首府,乃西馬南部的門戶;一水之隔,是星國人民假期喜愛旅遊的勝地。柔州海岸線綿長,迪沙魯海灘是弄潮的好地方,亦有諸多風景宜人的離島。市區皇家阿布芭卡博物館(圖41-42)、碼花手工藝中心、皇陵……等地,都是觀光的好去處。
巴株巴轄祈禱所Batu Pahat Prayer House(5月26日)

側記巴株巴轄

1976年因著鄭永裕弟兄全家遷居巴株巴轄,1989年詹弟兄全家從沙巴遷回巴株巴轄,開始了家庭聚會;新山與新加坡教會的同靈(註:新山至巴株巴轄約130公里),陸續前來到協助聖工。1997年開始租店屋成為第一個聚會場所,因環境不甚理想,1999年改租另一店屋聚會;2005年購買現在的會堂(圖43),並於2006年1月1日獻堂。現有信徒數21人。

小記巴株巴轄

巴株巴轄鄰近Aw Pottery歐氏陶瓷器中心(圖44),諸多手工藝品,舉凡花器、餐具、手提袋、吊飾……不勝枚舉;物美價廉,是一大特色,哪怕週間造訪,人潮依舊川流不息,好不熱鬧。
西馬總會、中區各教會(5月27-30日)

結束南區的牧養訪問行程,離境前三天,馬總特安排筆者前往總會(圖45-46)並參訪:蕉賴、鵝麥、加影、先鋒鎮(印度同靈的Kajang Utama教會)、巴生等中區教會(圖47-圖52);另王彼得弟兄夫婦特載小弟前往梳邦教會(圖53)。感謝主,有馬總財政組鄭安得烈長老和總務組黃以撒執事,在百忙中特撥空載送筆者前往中區各教會學習宣牧事工,並參訪鄰近名勝。

雲彩的見證人:鄭安得烈長老

筆者特把握和鄭安得烈長老共乘途中,訪談長老所領受的主恩主愛:1979年因嚴重胃潰瘍,加上數次的誤診,險些喪命;在病痛中,岳母(本會信徒)一再勉勵他,信耶穌有平安!同年五月受洗。鄭長老的母親原患有三十年的風濕病,後在本會受洗後神的大愛醫治她數十年的舊疾。

鄭長老的父親,在旁見證這一切,遂於84歲時歸主;88歲時因無法排尿,鄭長老幫助父親按手禱告,竟然在禱告中用福建話出聲向他說:「你的病好了!」感謝主,禱告前臉色慘白,禱告後,卻氣色紅潤,他父親說:「今天耶穌來過,我覺得自己像新人一般。」便順利排尿了,直到91歲離世,均未曾復發。

鄭安得烈長老於1997年罹患淋巴癌,歷經六個階段的化療,感謝主的同在與安慰。長老說:「信仰的力量,支撐著我和家人。」在一次特別代禱的協助按手中,聖靈的能力與安慰彰顯在他身上,奇妙地是,從此他不再被陰影纏繞,神的力量及時化解,使他可以處之泰然。

鄭長老見證著,那半年的療程,讓他體會:患難是美好的(腓四14),使他更加認識救主基督(賽五十三4-5)、用神的安慰去安慰別人、對罪的敏感度特別強(彼前四1)、所作所為都會想到得神喜悅(彼前四2、5、17-18)、使信心成為精金(彼前一6-7)、使家人的親情更鞏固、能享受同靈的愛與關懷、對世界的追求淡化,領悟神國子民的成熟人生觀與價值觀(西三1-4)。(圖54)

神啊,祢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祢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祢使人坐車軋我們的頭;我們經過水火,祢卻使我們到豐富之地(詩篇六十六10-12)。
獻上感恩

「獻上感恩的心,歸給至聖全能主,因主耶穌基督,已成為救主。如今軟弱者已成剛強,貧窮者已成富足,都因救主已成就大事。」〈獻上感恩〉

是的,一路走來,滿是神的恩典。因著協助事工,得到滿滿造就的,反倒是筆者本身。

感謝主!因著筆者駐牧的台中教會職務會並中區大專聯契同工,總在網路上即時告知信徒最新動態,讓筆者也能在第一時間掌握並參與關懷。亦感謝台中教會長執負責人、弟兄姊妹的包容體諒並全力支持,更用代禱成為小弟此行的最佳後盾。

感謝主!因著全家人的鼓勵並祝福,筆者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勇往前行。內人說道:「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太六26),讓筆者更聽主差遣。

舍弟的來信:「哈利路亞,傳道大哥平安:相信行程十分緊湊吧;好好照顧自己,才能造就別人。我們持續為您代禱!」弟妹的手機簡訊:「大哥在國外工作一個月,祝您及大嫂、以正、以行平安。」感謝主,家人一路同心同行,誠如筆者進神學院之際,開學典禮上長老所言:「一人服事,全家服事」。

感謝主!出門忘了準備的電腦提袋之肩背帶,以致Check in時的諸多不便,在兩地免稅店尋覓未遂;但在王執事接機的第一時間所贈送的「馬來西亞傳教80周年紀念提袋」(2007年),得以彌補,深感主是慈愛施憐憫的神,也是體貼人心的神。彼得弟兄說:「亞伯拉罕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就是耶和華必預備的意思),直到今日人還說:『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創二十二14

感謝主!因著馬來西亞總會並所到之處的傳道、長執、弟兄姊妹的關愛,無微地照顧,或飲食、或起居、或進出,或座談、或講習會課程、或靈恩佈道會的各樣事工,均做了最妥善的安排,筆者念茲在茲深受的禮遇。感謝所有在筆者的電器配備、電話通訊、網際網路上給予最大支援的諸多長執、同靈,讓筆者得以無礙地與外界聯繫。

主裡一家的情懷,點滴在心,願神記念你們的善行。也要感謝此行所有協助或接受過筆者訪談的長執同靈,願神記念。「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一4-6


                                                                                                                 × × × ×
 
祈語

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祢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祢堅立(詩九十17)。

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路十七10

參考書目

1.《嚴信義傳道牧養訪問南區手冊》,真耶穌教會馬來西亞總會牧養組出版,2008。
2.《點點情‧浩浩恩》,Trickles of Love Abundance of Grace,真耶穌教會西馬與新加坡傳教七十周年記念刊,真耶穌教會馬新總會出版,1997。
3.《馬新真耶穌教會蒙恩見證集》──馬新傳教七十周年紀念,馬新總會報務組出版,1997。
4.《真耶穌教會西馬來西亞傳教七十五周年紀念刊》,真耶穌教會馬來西亞總會出版,2002。
5.《真耶穌教會芙蓉教會獻堂特刊》,真耶穌教會芙蓉教會出版,2002。






文章標籤:  #嚴信義  #371期  #海外來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