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基督徒應如何面對貧窮?

撰文/吳明真|聖靈月刊375期-2008.12|主題/把重擔交託給神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一.前言


根據世界銀行指出,2005年全球有14億人口每日以不到1.25美元維生,多於先前對貧窮人口的預估。根據內政部的統計顯示,2007年台灣的貧窮人口續創新高,低收入戶首度突破9萬戶,而其人數則超過22萬人,低收入戶的人數占總人口比重直逼1%。

面對社會上的窮人,政府及企業界都攜手合作,要救助貧困的人。宗教界也紛紛發起運動,例如每年台灣世界展望會舉辦「饑餓三十」活動,募款幫助全世界的窮人。到底貧窮的定義為何?為何會產生貧窮?如何幫助窮人?人們眼中的富翁,是否可能被神看為是窮人?以下擬探討此問題。



 

二.何謂貧窮?


「貧窮」的希臘文為,原意是「乞討」,指物質方面的貧乏,須依靠他人救助維生的窮人。例如耶穌稱讚一個「窮」寡婦,將一切養生的兩個小錢奉獻了(路二十一3);眷顧「貧窮」的人是有福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詩四十一1)。

但有時也將引申為「心靈方面的貧乏」。例如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老底嘉教會自認為是富足,其實是貧窮(啟三17)。這裡的「虛心」、「貧窮」的希臘文均為,意思是指「心靈方面的貧窮」。



 

三.物質貧窮發生的原因


物質貧窮發生的因素很多,可以歸因於神、自己或他人,茲略述於下。


1.因為神的咒詛

倘若百姓願意聽從神的話語,謹守遵行神所吩咐的一切命令,祂必大大的賜福,在百姓中間就沒有窮人。神必大大的賜福,使每個人都得到豐盛(申十五4),但是百姓不願意聽從神的誡命,偏離祂所吩咐他們的道,去事奉他們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結果貧窮就臨到百姓。


2.自家的因素造成

人因為懶惰,冬寒不肯耕種,到收割的時候,他必討飯而無所得,要遭受貧窮(箴二十4,十4)。有些人天生是瞎眼或瘸腿,無法出外工作,只能靠乞討為生(徒三2)。此外,父親是家庭的支柱,倘若他意外死亡或殘障,兒子又年幼,將使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


3.外在的因素造成

颱風、旱災、蝗災等天災,將破壞農作物的生產,使全家沒有糧食維生。此時,向債主借錢,高利貸將會使人陷入貧窮,因此律法規定:「我民中有貧窮人與你同住,你若借錢給他,不可如放債的向他取利。」(出二十二25)。此外,政府為了支應建設與軍事的支出,會徵收苛捐雜稅,造成百姓沉重的負擔,使家人的生活陷入貧困。



 

四.如何在物質上幫助窮人?


《聖經》一方面責備懶惰不肯工作的人(箴十九15),另一方面也呼籲我們要照顧無力工作的窮人。例如《聖經》吩咐不可以欺壓貧窮人(亞七10)、不可戲笑窮人(箴十七5)、要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賽五八7)、要幫補窮乏的弟兄(申十五7)。當我們願意聽窮人的哀求,神也願意垂聽我們的禱告(箴二十一13)。茲將《聖經》的教導略述於下。


1.《舊約聖經》的教導

神的旨意是要我們關懷窮人,因此在舊約的律法中有許多規定,使窮人能分享神的豐盛。茲略舉數項列示如下:

(1)要將田產分給窮人

每逢三年的末一年,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分給窮人,使他們能吃得飽足。這樣,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十四28-29)。在收割莊稼時,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拾取或摘採(利十九9-10)。

(2)要免除窮人的利息和負債

當我們借錢給窮人時,不可以向他收取利息(出二十二25)。每逢七年的末一年,要施行豁免。凡借給你弟兄的負債,不可以向他追討,要鬆手豁免了(申十五1-3)。

(3)要給奴婢自由

窮人常被出賣作奴婢。你弟兄中,若有人被賣給作奴婢,服事你六年,到第七年就要任他自由出去。你任他自由的時候,不可使他空手而去,要從你羊群、禾場、酒醡之中多多的給他;神怎樣賜福與你,你也要照樣給他(申十五12-14)。


2.《新約聖經》的教導

耶穌是神,祂為了拯救世人,成為肉身來到世上。祂本來是富足的,卻為我們成了貧窮(林後八9),連枕頭的地方都沒有,比狐狸、飛鳥都不如(太八20)。面對貧窮的人,祂也充滿著憐憫,祂告訴門徒說:「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可十四7)。

使徒保羅說:「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六9-10),他又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還不好,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提前五8)。

雅各長老也說:「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所以當我們財力豐富時,應當向眾人行善,幫助社會上的窮人;當我們財力有限時,至少要照顧周遭窮困的鄰舍,尤其是主內的同靈。



 

五.心靈的貧乏問題


物質的富足常會產生假象,蒙蔽人的眼睛,使人誤以為心靈是富足的。事實上,兩者之間並無關連。老底嘉位於土耳其的南部,在羅馬帝國的時代,是繁華富裕的城市。

當地教會的信徒在物質上是富足,但心靈上卻是貧窮。心靈貧乏產生的原因為何?基督徒應如何面對心靈的貧乏?茲以《啟示錄》第三章為例,略述於下。


1.心靈貧乏的原因

耶穌責備老底嘉教會,不是他們不認真作聖工,而是他們的心靈呈現不冷不熱的狀態。這是起因於物質上的富足,而產生的自義。他們自認為:「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啟三15、17),物質上的豐富,常使我們心高氣傲,自以為靈命豐盛,樣樣都不缺。因此不但不知感恩圖報,反而自滿自足,追逐物質的享樂,結果使聖靈擔憂。

耶穌責備他們行為是不冷也不熱,包括對神與對人的態度。「不冷不熱」就是不在乎、不關心。現今的教會是否也是一樣,對於道理的追求、福音的傳揚、禱告的靈修,既不重視也不關心,認為自己的表現已經十分圓滿了。

事實上,物質的富裕,並不等於靈性的富足;屬世的成功,也不等於有永生的保障。老底嘉教會自以為完美無缺時,耶穌卻指出他們是「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三17)。

「困苦、可憐、貧窮」是指靈性上的窮乏;「瞎眼」是指無法看到自己的缺失;「赤身」是指沒有好行為。可見神的眼光與人的眼光有天壤之別。


2.如何面對心靈的貧乏?

耶穌勸勉老底嘉教會說:「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叫你富足,又買白衣穿上,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見。」(啟三18)。面對心靈的貧乏,耶穌教導我們要重視三件事:第一.要買火煉的金子。「買」是表示要付出代價,因耶穌用重價來買我們(林前六20)。

「火煉的金子」表示要除去雜質,達到完美的境地。所以信徒要經歷百般的試煉,使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一6-7)。

「富足」是指靈性上的富足。真正屬靈的富足,不在於人擁有多少物質的錢財,而在於他能否在順境中不被迷惑,在逆境中不被擊敗的生命。

第二.要買白衣穿上。「白衣」是指信徒受洗後應有的義行,能活出與基督徒身分相稱的生活。倘若信徒沒有義行,就好像赤身一樣,給人看見會露出羞恥來。將來耶穌再臨時,我們要參加羔羊的婚筵,也要穿上潔白的細麻衣(啟十九8)。

第三.要買眼藥擦眼睛。「眼藥」指聖靈,能夠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使我們能明白神的一切真理(弗一17-18;約十六13)。當我們在聖靈的光照之下,能夠明白神的話語,所行的能合乎神的旨意,我們就能夠走在光明的道路上,不至於跌倒。



 

六.結語


面對生活周遭的窮人,社會各界都紛紛捐款救助。基督教是一個愛的宗教,耶穌吩咐我們要愛人如己。因此各教會都有定期救助教會中貧困的孤兒寡婦,也不定期援助發生天災的社會大眾,幫助他們度過艱苦的歲月。

同時,本會設立「利河伯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埔里、大林安老院,從事老人的安養與養護。本會對於原住民的照顧也是不餘遺力,除設有博愛托兒所外,還設立六處學生中心,並提供獎助學金,幫助他們能積極向學。

此外,本會同靈設立多加愛心團,對國內外偏遠地區的弱勢族群,給予關懷和照顧。本會結合所有信徒的資源來幫助窮人,讓基督的愛能散播出去,使更多的人能獲得關懷。

耶穌降生到世上,他除了關懷窮人肉體上的需求外,也關懷人們靈魂的得救問題。

他來到會堂,向百姓宣告說:「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路四16-19),我們應效法耶穌,要廣傳福音,使心靈饑餓的人能得到飽足。

同時也應注意自己的屬靈狀態,要攻克己身,叫身服我,避免我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7)。


參考書目:
1.高爾文(William L. Coleman)著,樂恩年譯,《聖地.com》,香港:大使命基督徒團契,2001。
2.黃以利沙,《啟示錄的研究》,台中: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2006。
3.包爾(Walter Bauer)著,戴德理譯,《新約希臘文中文辭典》,斗六:浸宣出版社,1986。






文章標籤:  #吳明真  #375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