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


&

搜尋&分類

我的孩子有心事

撰文/北區宗教小組策劃幸運草撰稿|聖靈月刊409期-2011.10|主題/永誌不忘的恩典:立石的寶貴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前言


霸凌事件頻傳,引起各界的關注與重視。而歸究其年代,我想這種「欺負人」的歷史應該是「流傳」了好幾年!只是以前的孩子也許是頑皮、搗蛋、愛捉弄人,並不是真的想去傷害無辜;然而近年來,手法愈發兇殘,兒童會模仿影片、媒體傳遞的暴力情節,導致攻擊字眼及行為增加。

仔細分析,發現很多衝突是可以化解的,卻因為孩子的情緒失控、過度自我中心,想要怎樣就可以任意而為的心態,讓類似的事件層出不窮。大家都在憂心,都在問:「我們的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萬一我的小孩被欺負,怎麼辦?」

這些相關的報導、後續的處置,政府和教育團體都在陸續關心與宣導,我們也要多花時間了解自己的孩子、為他們代禱,讓他們可以做個討神喜愛的基督徒、不去冒犯他人,也不要遇到兇惡,教導他們向神尋求智慧,可以更輕鬆的面對校園裡的人際關係。





他們的故事


少年班的教員吳老師利用最近很夯也很嚴肅的議題,在共習課的時候使用投影片和小朋友一起探討幾個實例……。





恐龍來了


教室裡一群孩子正準備上課,趁老師還沒來,大家把讀小六的小威反鎖在外面,不讓他進來上課;小威被捉弄後便怒性大發,一面怒吼、一面用腳踹門。而裡面的孩子卻傳來嘻鬧聲,還不時的說:「噴火龍來了、噴火龍來了。」

小朋友看到這樣的描述,有的竊竊私語的說:「啊,我們班也有一個人會這樣耶,好恐怖!」有的則哈哈大笑的說,用恐龍來描述還真的好像喔!

吳老師要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威該怎麼辦?

「我會叫他們開門,如果不開門我就在外面等,不然就去告訴老師!」芷菱笑笑的說。

「沒關係,反正老師來了,他們就會開門。等我進去以後,把門鎖起來的那個人就完蛋了,下次,換我修理他!」身材壯碩的佳樺語帶氣憤的說。

「哈哈,一直敲、一直撞啊,看誰撐得比較久。」頑皮的崇豪不甘示弱的回答。

「還有嗎?大家想想看!」吳老師繼續說,鎖門的人當然不對,不可以惡作劇,有時候小玩笑會鬧出人命來,真的得不償失。另外,我們想一想,是不是小威平常就容易生氣,因為一點小事就情緒失控,而有些頑皮的小朋友就是要看他發飆的樣子,小威的怒吼反而中了詭計,所以,我們可以學習控制自己的言行,除了生氣之外,還有別的方法;若減少了這樣的情形,不但被捉弄的機會少,也比較有同學願意和他做朋友喔!





打不還手,是心胸寬大,還是太懦弱?


個性溫和的小豪在教室裡看書,有三個小朋友從旁走過,並且故意的撞他一下。小豪被撞後,只是輕輕的說:「幹嘛?不要打我。」然後就繼續看著自己的書。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為了讓小朋友身歷其境,老師請自願的小傑就位。當第一位小朋友撞他時,小傑馬上放下書本,語氣堅定的告訴對方:「你撞到我了。」「對不起啦,不是故意的。」撞人的小朋友回答著。接著,又來一個撞他的,小傑雖然告訴對方,但這回,反而被嗆:「怎樣?不行喔!」

老師卡一聲,畫面停格。問問小朋友該麼處理?

大家又開始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好兇喔!那種惡霸最好不要理他,免得等一下吃拳頭。」

「明明是他不對啊,小傑又沒有擋到他的路,所以不要怕。如果他大聲,我會比他更大聲。」

「這種不乖的小孩,會受到報應,希望主耶穌來處罰他。」

「來學學主耶穌和司提反,心裡默禱說:主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什麼。」

說完,全班哄堂大笑。因為只有「聖人」會這樣啦!

吳老師接著說,遇到這種同學,還是要懂得保護自己。尤其第一時間還是要勇於表達你自己的感受,告訴他,這樣做你會不舒服。一般而言,有的會適可而止;千萬不要默不作聲,讓人以為你好欺負,不然遇到一些頑皮的小孩,真的會三不五時就來找你麻煩,反而無法有效的解決問題。如果真的遇到嗆你的人,而四周圍並沒有其他同學時,可以暫時不跟他爭論,避免讓自己陷入更危險的狀態。事後找機會跟老師報告,尋求協助。

在旁的黃老師也語重心長的說,現在的人常常幸災樂禍,缺少同理心。我們看新聞報導時,會看到一群人圍觀霸凌,甚至嘻嘻哈哈的,導致打人的更囂張,而被霸凌者哀嚎的聲音,實在令人心疼!聖經告訴我們要愛人如己,主耶穌也講了一個「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路十25-37),就是要我們有憐憫人的心腸。也許當場我們個人的力量並不能阻止悲劇發生,但至少我們可以向師長反應,而且不要在一旁看熱鬧。





愛哭鬼 喝涼水


教室裡,小朋友爭相舉手回答問題,結果小文答錯了,黯然坐下的同時,眼眶也紅了。不小心被同學發現,還大聲宣揚說:「喔!愛哭鬼,這樣也在哭。」這時候的小文,滿臉羞愧又委屈,頓時眼淚像水龍頭一樣,一時關不起來……。

看完這個例子,又引起大家的共鳴……

「啊!我們班上也有這種愛哭鬼!」

「超愛哭的,又沒怎樣。」

「不知道答案就不要舉手,自己以為很厲害喔!」

「答錯又不會怎樣,笑一笑就好。」

老師察覺到有些小朋友並沒有參與討論,有的還面帶羞澀,或是心有戚戚焉的樣子。吳老師心裡想,也許這些小孩也和他小時候一樣經歷這種委屈的痛楚吧!於是很有勇氣的開口說:「小朋友,聽這裡喔!其實老師以前也被人罵過愛哭鬼耶!」話一說完,現場又是一陣嘲笑聲,不過很快地,被老師正經八百的臉色給鎮住了。

老師繼續說:「神創造每個人的特質都不同,有的高大、有的瘦弱;有的堅強、有的愛哭;有的大方、有的害羞……。而且每個人都有很多不同面向,愛哭的人通常感情比較豐富,心地柔軟;就像比較有主見ˋ有領導恩賜的人有時候也會讓人覺得霸道。所以我們要多用點心想想神奇妙的創造,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一樣的眼睛、沒有一樣的思想,就算雙胞胎看起來很像,但個性絕對是不同的。」

老師也跟那些愛哭的小朋友說,忍耐也是一種學習喔!自己可以慢慢練習,遇到問題如果只是哭,並不能解決事情,可以試著跟自己對話:「要勇敢,我長大了,用講的,不要用哭的。」多幾次的練習,加上年紀漸長,身心夠成熟了,這種愛哭的情況自然會減少。其實適當的用哭來表達情緒也是件好事,如果一個人不哭,是不是讓人覺得冷血、沒有感情呢!不過如果不想讓周遭的人覺得不舒服,甚至厭煩,自己要多多留意改善喔!

小朋友們個個聽得入神,不管是愛哭的,或是罵人愛哭的,對彼此都有更寬容的心。





無端遇惡霸 無事惹塵埃?!


下課鐘一打,讀國中的小聖把書本擺放在桌面上。突然,班上一名惡霸把他的書用力一揮;這舉動嚇到了瘦弱的小聖,但當他默默的把書撿起來後,隨即又被打落在地上。第二次彎腰去撿的時候,他想起媽媽的話,於是心中默禱,擺好書本後笑笑的對同學說:「不錯嘛,這樣還滿好玩的。」這時,那個欺負人的同學沒想到小聖有這樣的反應,也酷酷的說:「這才上道。」之後,小聖再沒有被欺負,也和他成為好朋友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是某個教會的初級班學生的親身經歷喔!你們看完覺得怎樣?」說完,老師率先請恩佑說說看。

「國中會這麼恐怖喔!有點害怕。」恩佑說。

晴晴:「禱告真好用。」

「好驚險,要是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阿寶語帶恐懼的說著。

其實,大部分的同學都是很守規矩的,你們不用害怕。只是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團體裡,在學校,或是爸爸媽媽上班的地方,都會有幾個比較「特殊」的人。比如:愛欺負人的、愛現的,而大人的世界就更複雜了。

這裡有講到一個重點,就是禱告。我們想一想,如果突然遇到這種事,一定很多人都嚇傻了。敢跟他回應的,也許最後會起爭執,而保持沉默把書撿起來的人,可能日後還會被捉弄。這時候真的要心中默禱,求神賜智慧幫助我們來面對這樣的處境。我們離開家裡、離開父母的時間很長,父母雖然關心我們,並不能常常跟在身邊。這時候,只有天上的神可以成為我們的倚靠,祂會時時看顧我們,當然最重要的是,平常要養成禱告的好習慣,不要遇到事情才想到要向神求救,這樣把神當作「急難救助包」,是很不對的。

× × × ×

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了。準備要結束這堂課之前,老師告訴小朋友:「下次如果有機會,我們也可以請大家用寫的方式,把自己在學校、教會,或在家裡遇到困擾的事,或是『心事』提出來一起討論,也許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樣的解決方法,幫助我們更快樂的過日子。」

最後,在大家同心禱告中結束了這堂寓教於樂的共習課。





誰容易成為箭靶


就上述的例子,我們很清楚看到被欺負、排擠,甚至被霸凌的孩子,大都有些「特質」,其實這些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但看在那些愛欺負人的眼中,卻成為一個可以「下手」的對象。這些施暴者和被欺負的孩子一樣都有了心裡的「痛」,也許是這個隱形的痛,讓他必須藉著傷害他人的方法得到某方面的滿足,而受害者我們也要教導他如何保護自己,避免雙方在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

也有些功課不好、身障,外表較不得人緣的孩子會被排擠。這些被排擠的學生一定感到莫名奇妙,心裡無奈的想:「難道我天生就該如此?」他們被迫提早去面對社會的現實面,有時候,我們也真的很難向他們解釋得清楚,但我們可以給予他們一個樂觀正向的人生態度和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所做過的統計,在孩子的世界裡,煩惱的事是「被同儕排擠」。這是因為找不到歸屬或信任的團體而感到困擾,而這項「心裡的痛楚」曾經蟬聯了六年的冠軍。我們也常常發現學齡前的孩子,已經喜歡擁有自己的小團體,雖然這些只是反映「物以類聚」、「志趣相投」的一個正常現象,但難免有人被排除在外了。當然越小的孩子,可能剛剛跟你不好,但一下子就又玩在一起,但是隨著年紀增長,那種排除異己的心態可能愈來愈明顯。





施暴者的心態和心理


有些孩子欺負人會這樣告訴你:「好玩。」但他卻沒考慮到對方的心裡感受,或是他喜歡看人出糗、喜歡看別人反應很激烈的樣子。這些輕微的頑皮動作,也許可以藉著「你也被欺負」的遊戲讓他同理別人的心,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令人不舒服的。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教員可以利用繪本、說故事的方法,讓全體小朋友懂得互相尊重,能夠同情較弱勢的孩子。我們知道與其和孩子說大道理,不如讓他親自感受,或是藉助書本讓他明白和同儕相處上要更有體諒的心。

除了好玩,我想霸凌人的,其內心的「結」,是更需要去一層一層的抽絲剝繭來了解其內心世界。有的可能是,曾經被暴力相向,心生不滿,有種報復的心態;有的是受到環境、不良的影片或書籍的影響;有的則是認為,霸凌人是一種很「老大」的行為,喜歡大家看到他都有退避三舍或唯命是從的虛榮感。





宗教教育的守門員


在教會裡,或許霸凌的事不太會發生。但教員可以利用共習課,花點時間來設計課程,或藉由和孩子聊聊學校生活中可以得知一二,若有跡可循,也可以從旁輔導,予以關心。至於教會中對於個性較內向,或是容易落單的小朋友,除了教員本身主動親近外,也可以藉由團體活動,製造該小朋友與同伴接觸的機會,或商請幾個比較懂事的孩子多多和他聊天,相信日積月累之下,孩子會漸漸打開心房。





關心 從父母做起


孩子放學回到家,我們常常會急著問他:「考試考得怎樣?」「你們班考九十的有幾個?」還是請他聊聊班上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一般而言,孩子都學會報喜不報憂,他可以很高興的說:「喔!好酷喔,我們這一隊打籃球贏了好幾分。」

或是說:「耶!我今天的英文考了全班最高分!」如果父母平常可以和孩子建立良好互動,不以分數來評斷孩子的各項努力,慢慢的,孩子就願意打開心房,天南地北的和我們聊一聊;傷心難過的事、心裡的話,或是被處罰、被欺負也會和我們分享。

因為在他知道講出來後,父母不會責備、數落他,而受傷的心靈就可以找到一處避風港。雖然我們認為青少年「很難懂」,也很難有愉快的對話,但只要父母用心,其實和孩子都可以有溫馨的畫面,當然這一定是從學齡前、小學時期就開始建立的親子關係,到了青少年才發現關係不好,是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性去溝通、調整的。

如此,就算孩子沒有主動打開話匣子,在他有異樣的時候,我們也許可以察覺到一些不太尋常的舉動。孩子的責任是讀書、分攤家務,看似單純的環境,也是有他們自己的課業或人際關係的壓力。不管成人或小孩都需要紓壓的,當情緒有個出口,對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是一個正面良好的反應。

因此,要傾聽孩子的聲音、了解孩子的需求,成為孩子的支持力量,這些都是家長平常就要下的工夫。但願我們隨時用禱告串起孩子一個平安、快樂的環境,用心建立一個「以馬內利」的家。



註:參考「兒福聯盟基金會」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php






文章標籤:  #北區宗教小組策劃幸運草撰稿  #409期  #宗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