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失落的──剩那一張嘴

撰文/明|聖靈月刊408期-2011.09|主題/說出內心話(下)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有個廣告是這樣的,丈夫開著新車因為沒油而停在路邊,他以為車子壞了,手上拿著一疊現金向路人抱怨說:「我又不是沒錢」,好像抱怨車子不好。當老婆的騎著機車提著油桶來給車子加油,生氣地說了一句:「人不要過了40歲,只剩那一張嘴。」是的,有人開車會忘了加油,倘若開車前不檢查水箱、雨刷、剎車油、胎壓而上路,不常固障也很難。

大部分的人對於不熟悉的事情會有排斥的心態,加上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的也不少。同樣地,對於聖工,很多人會找很多理由說:「沒有做過、可能做不好、能力不足、沒有人配合……等」。乍聽之下,理由雖未必充足,但也不能否認,其實不是沒有能力(像上述提到的錢),而是不會運用自己由神領受的恩賜與從小學習的能力(買汽油),好讓聖工能順利推動(讓車子動起來)。

從來沒有一個人天生就知書達理、會煮飯菜、能領會、能司琴,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學習才有所成。若非真的有困難無法服事,或能力不足,尚可求主加添幫助(雅一5;林後十二9),做久了自然就可以「出師」。仔細想想,其實大都在於沒有願做的心罷了(林後八11-12)。

對於願意作聖工的人,有時反而會聽到一些批評的聲音。也許有人認為自己的學識和能力比別人好,應該照他的想法去做,就像年輕時的摩西想用人的方法來達到他拯救以色列人的目的(出二11-15)。有時自己不願動一根手指頭,不幫忙就算了,還很喜歡扯別人的後腿。若是真的因能力不足,也當虛心接受指教,尋求同靈的幫助,並求神賞賜能力做好聖工(賽四十28-29)。

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偶而抱怨一下也是常有的事情,但一而再的抱怨,就不能得神和人的喜悅。天下沒有永久的祕密,也沒有不透風的牆,你會埋怨、數落別人,難免不會傳到對方的耳中,難道他不會因生氣而詛咒你嗎?況且,這樣的行為是與聖徒的品行不相稱的(雅三9-10)。

追求享受乃是人之常情,但有些人只想動一張嘴(聊天或吃喝)。朋友、同靈相聚,天南地北的聊,大家也許相談甚歡,但也有可能是閒言閒語,不能造就人。尤其在教會裡,有的人甚至可以把支離片段的事情,以自己的想像去拼湊出他們認為合理的故事情節,若是屬實也就算了,但是也有可能與事實南轅北轍,難免造成誤解,讓當事人心灰意冷,因而不願來聚會的例子也曾發生過。因此,我們不得不謹慎我們的言語,節制我們的舌頭。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當同靈軟弱犯錯,因不良習慣或其他原因而陷入貧窮或有困難時,很多人會敬而遠之。不關心、不勸勉他們回頭就算了(帖前五14;徒二十35),不幫補或介紹工作也算了,有時反而會聽到數落、批評的聲音(太七1-5),至於是否幫忙代禱就不得知了。當然不可否認其中有些人是累犯、屢勸不聽的,或把信靠神像拜偶像一樣。我們在憐憫、勸勉的同時,也當謹慎(猶23),就好像貧窮沒飯吃,就可以偷竊了嗎?當然不能(箴六30-31),你能憐憫他的遭遇而幫助他,但不能認同他偷竊的行為。

有些廣告、新聞、小說內容常會誇大其詞,只為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而且常常是真假參半、似是而非,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相信,看久了、聽久了也或多或少受到影響。長期沉浸在如此的環境中,對事情明辨也隨之遲純,一味的迷信某人(明星偶像崇拜的心態)、某事,造成了人與人之間彼此的對立,尤其選舉時最為明顯,也吵的最兇,因自以為是的理念不同而殺死人。

因此當常常靈修,才有足夠屬靈的智慧來分辨行事。在不良的社會風氣下,人心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單純、互信,彼此之間爾虞我詐的事也常常發生,欺瞞、詐欺、虛偽的事天天上演。聖經提到,麥田裡難免會有些稗子,在教會中偶而也聽過有極少數信徒本身心術不正,在利益薰心的驅使下行為敗壞,還理直氣壯的自覺妥當,實在有失信徒的品德!

我們本為受造之物,歡喜讚美歌頌神,這原是本分也是美好的。但若只喜歡歌頌神,卻不喜歡聚會、查考聖經、禱告、行道……,就好像頭重腳輕、四肢發育不健全的人,對靈命又有什麼益處?不健全的靈修生活,後來可能只剩那一張嘴,就如喜歡唱詩的感覺和氣氛,但徒有歌唱的技巧和功力,卻無法感動人的內心!

有些人什麼都好,就是嘴巴不好。也許有不好的口頭禪,有心直口快的毛病,常常得罪人而不自知。有人長舌、話太多,常常未經查證,又愛傳舌,有時還會「加料」,這就要不得了。有人喜歡開玩笑,小則怡情養性,過頭就不好了,淫詞、妄語那就更不能說出口(弗五4)。

通常小孩在哭時,大人為了怕太吵,有時就會說:「再哭,壞人就會把你抓去;你若不要哭,乖乖的,就買糖給你吃。」(有時未必兌現)。善意的欺騙原意是好的,可是方法是錯的,它在本質上仍然還是謊言,惡意的欺騙就更要不得(創二十七章),不只會造成小孩子的價值觀偏差,也會養成他們騙人的習慣,更非神所喜悅。

有些人喜歡碎碎念,東嫌西嫌地總不覺得累,有時生氣常說錯話,不但影響孩子也影響自己而不自知。曾經有對夫妻吵架,妻子生氣的說:「我真是瞎了狗眼,才會嫁給你」,丈夫回答說:「我就是那隻狗,妳又能怎麼樣?!」

電視劇為了增加收視率,往往會在角色中增加勾心鬥角的一幕,極盡挑撥之能事,觀眾反而都喜歡看,其實這也是反映人內心不良的本性。然而,在潛移默化下對我們的心性或多或少造成了影響,以前的人如此,現在的人也如此,誰也不敢保證,哪一天我們是否會不自覺地「照本宣科」的表現出來。我們知道好習慣難培養,可是壞習慣一學就會,因此不得不謹慎自己的言行及所處的環境。

中國人常說謙虛是一種美德,可是日常常看到的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當然好譏誚的(猶18)、謗讟、不解怨、好說讒言(提後三-6)……等。我們帶著肉體,並非完全,在言語上難免有過失,所以當求主幫助,多多靈修、時時攻克己身(林前九27)、謹言慎行(詩三十九1)。






文章標籤:  #明  #408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