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特區


&

搜尋&分類

​與她一起漫舞

撰文/陳薰芬|聖靈月刊428期-2013.05|主題/春暉寄思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女兒小時候,總是喜歡踩在我的腳上,與我一起共舞。看起來好像是她配合我的節奏,事實上是我和著她的腳步,母女倆一起漫舞。

在時間的流逝中,我從拉著女兒的小手開始,到她會用手抱著我,兩人一起來漫舞。但她漸漸長大,體重加重了,體貼的她,不再踩我的腳上漫舞;很愛她的我,雖然覺得可惜,但我知道這是成長的過程。

在女兒的心中,母親本是成長中重要的依靠,雖然不再漫舞,但,母女之間卻有良好的開始;在爾後的日子中,我帶著她長大,她幫著我成為一個母親。

母親與女兒既是同盟也是對手,不同的年紀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身為女性,她尊重我的看法,我理解她的想法,分享與溝通,是我倆之間的橋樑。

2012年是女兒的大考年,五月底時申請學校報到已就緒,即將展開她有史以來最漫長的暑假(從6月到9月中旬),高中畢業典禮尚未舉行的前一個星期,學校要求已有就讀學校的學生,休假在家。

即將六月的太陽正艷,這天我因有事要辦,暑意漸濃的天氣,我忍耐著身體的不適(我於2010年大病,詳情請閱2012年11、12月《聖靈》月刊),要出門去辦事。因為擔心我,女兒也陪著我一起出門,我們先到內湖辦事後,已是午餐時刻,我感覺精神極好並無早上的不適,便邀她說:「妹呀!我們要不要順便再到哪裡去逛逛呢?」

雖說大病已癒,但我的身體仍然虛弱,已許久未上市區逛街了。女兒見我精神好,原本的擔心也放下許多,開心起來說:「媽,我們去北車(編按:台北車站)看一看,順便去微風(編按:車站二樓的美食廣場)吃飯好嗎?」

我們在北車用完午餐後,走走看看繞了一大圈,女兒提議前往館前路,她說:「媽,從這裡走到M5出口那裡,然後過馬路就到館前路了,應該是不會累。」

經不起女兒的力邀,我點頭說:「好。」正準備離開北車時,心臟忽然一陣快跳,好似要從胸口蹦出,接著全身無力。我一陣難受,仍強忍著身體的不適,對女兒說:「妹,妳自己去,媽媽不舒服,我要先回家休息。」我的口氣不對,女兒也驚覺到不對勁。

女兒先伸手牽著我,並對我說:「媽,您先靠邊休息一下。」休息一會兒,她看我舒了一口氣,臉也不糾結、氣色已漸好轉,才鬆了一口氣。

我對她說:「我好些了,我們可以慢慢走。」

女兒靠過來,她牽著我的手是緊緊的,慢慢的走。邊說:「我們不急,我們有的是時間。」

過馬路時,她招呼著我,並要我慢走,還要我注意腳步、安全等。那份小心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份巧遇。

那天與朋友聚餐,在餐廳時,看到一對母女,緊牽著彼此的手進入餐廳,當時我只覺得有些怪異,那小女孩剪著齊肩的短髮,長得眉清目秀,身上穿著小學制服,而那媽媽臉色蠟黃、步履蹣跚,就外表看起來,很是虛弱的樣子。

進餐廳後,那做女兒的先找桌位,把媽媽安頓坐好,接著就看菜單點餐,她詢問一下侍者就決定餐點。

等餐點上桌後,她站起來先幫媽媽把肉排切成小塊,並說:「媽媽,這肉排煎得好香喔!看起來好好吃的樣子,您先吃一塊……。」

那媽媽一開始先搖手拒絕,看起來是沒有食慾;但在女兒的勸說下,也勉強吃了幾塊肉,接著又吃了一些食物。

女兒看媽媽開口吃東西,也笑咪咪地坐下來開始用餐,席間,只聽女兒開心的聲音,而媽媽只是點頭或是虛弱的一笑。

用餐結束後,女兒先拿起母親的錢包結帳,再回過身子,把母親扶起來,把錢包小心放好,母女倆緊緊地牽著手離開餐廳。

當時的我只是覺得,既然人不舒服,為什麼不在家裡休息呢?此時的我才能明白,這是作母親的不忍讓孩子失望,才勉強已生病的自己出門的心情。想到這裡,我便將這個故事以及感想,在路上與女兒一同分享。

不料女兒聽完後,卻回答我說:「媽,為什麼您要這樣想呢?為什麼您不認為這是做孩子的,喜歡跟母親分享一切。當然,母親的身體不舒服,在家休息是對的。可是,我們做孩子的心啊,雖然知道媽媽的身體有不適,但是我喜歡有媽媽相伴的感覺呀!」

「難道妳不覺得,跟這樣的媽媽出門是一種累贅嗎?」我緊接著問。

女兒停下腳步,看著我說:「不會呀!我感覺很幸福,只要慢慢走就好了。」

聽完女兒的話,我不再多說。是啊!孩子,妳說的對。做媽媽的我,總是不自覺地用自己的角度來衡量事物。我正想著,女兒見我不說話,便把她的臉龐靠過來碰碰我的臉,撒嬌地說:「媽咪喔!我愛您。」我對她一笑,點頭表示知道她的意思。

我想,應該是媽媽當久了,都忘了年輕時,也曾擁有這種極自然的體貼與愛的思維,在不知何時起,思考方式已被主觀的想法所左右,把自我的感覺放在第一位了。

回家後,我思考著今天與女兒的對話,想到她的童年,幾乎是跟著我奔波在各校園與葡萄園中心(當時我是葡萄園契長),所以女兒雖是獨生女,卻是在這樣的屬靈大家庭中成長。

這個大家庭有許多成長的故事,這些都是屬於神和大葡萄們的故事,然而在神帶領這些大孩子時,女兒也同時受到主的垂憐,從他們身上看到神的大能,也常被大哥哥、大姊姊教導、鼓勵。這樣的成長,讓她比同齡的孩子獨立些。

而在她的升學過程,我所能做的,只是陪她成長,盡自己做母親的責任;卻也在她身上,看見了主的憐憫與眷顧。

在每個不同的階段,主讓女兒學習的課程都不同,不管是比賽或是演出,甚至考試,女兒都有許多屬於自己的見證,我也因此深感主恩。

縱然如此,每當有事件發生時,我仍然先想到的是立場,而忘了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見解。女兒,謝謝妳提醒了我,讓我明白妳的感受。

經上有云:「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因此做父母的,要在教導孩子的事上,因主的緣故,把孩子守住。

正如同以前我們用身體一起漫舞一樣,只是現在的我們用不同的思維,藉著溝通、分享,這樣的方式來進行另一種的漫舞,好讓我們彼此成長。






文章標籤:  #陳薰芬  #428期  #藝文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