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恩賜是什麼?

撰文/黃逸杉|聖靈月刊429期-2013.06|主題/聖工與恩賜(上)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恩賜是基督徒熟悉的名詞,但印象不見得完整,一般提到恩賜多半聯想到做聖工。事實上,恩賜的意思很廣,除了專指造就教會的聖工恩賜以外,恩賜還有指救贖的恩典、神賜聖靈給信徒,甚至泛指一般恩典的意義。




廣義的恩賜


新約和合本聖經中,「恩賜」出現在《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以弗所書》、《提摩太前、後書》、《希伯來書》、《雅各書》、《彼得前書》共有34處。其中4節,原文沒有恩賜一詞,但在中文譯本中順著語氣加上(聖經公會版的和合本會加上虛線)。觀察出處可以知道,超過八成是保羅所說。

保羅在《羅馬書》談到救恩:「只是過犯不如恩賜,若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死了,何況神的恩典,與那因耶穌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賞賜,豈不更加倍地臨到眾人嗎?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賜,原來審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賜乃是由許多過犯而稱義。」(羅五15-16)、「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六23)、「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羅十一29)。這些地方的恩賜,可以看出是專指救贖、赦罪、稱義相關的意義。

恩賜也可以指聖靈的澆灌,例如聖靈派彼得去外邦人哥尼流家佈道,他講道的時候聖靈降在聽眾身上,「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徒十45);後來,彼得對那些質疑他向外邦傳福音的人,答辯道:「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神呢?」(徒十一17)。這些例子中的恩賜,都指著聖靈。

至於耶穌,在《約翰福音》有兩處:「神的恩賜」(約四10)、「我父的恩賜」(約六65),意思比較接近一般性的恩典。此外,祂講過意義類似恩賜的比喻(太二十五;路十九),但沒有提到恩賜一詞。




保羅談做聖工的恩賜


保羅除了以恩賜來說明救恩以外,在《羅馬書》、《哥林多前書》、《以弗所書》等書信,都提到了有造就教會功能的恩賜,也就是普遍印象中,跟做聖工有關的恩賜。以下先列出經文:

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按我們所得的恩賜,各有不同。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十二6-8

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恩賜原有分別,聖靈卻是一位。職事也有分別,主卻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別,神卻是一位,在眾人裡面運行一切的事。聖靈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又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信心,還有一人蒙這位聖靈賜他醫病的恩賜,又叫一人能行異能,又叫一人能作先知,又叫一人能辨別諸靈,又叫一人能說方言,又叫一人能翻方言。這一切都是這位聖靈所運行、隨己意分給各人的。」(林前十二4-11);後面又補充道:「你們要追求愛,也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其中更要羨慕的,是作先知講道。……你們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屬靈(的恩賜),就當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林前十四1-19

在《以弗所書》寫道:「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所以經上說:祂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7-16

從以上幾段經文,我們可以對恩賜得到幾項認識:1.聖靈(神)只有一位,恩賜卻有分別,是聖靈(神)隨己意分賜給眾信徒的;2.聖靈將恩賜分給眾人,目的是成全聖徒、造就教會、建立基督的身體;3.每個人得到的恩賜不盡相同,各人當在自己所得的恩賜上專心;4.恩賜可以祈求,並要求多得造就教會的恩賜。以下詳細說明。

神是一位,聖靈就是神的靈,自然也只有一。但恩賜是賜給眾信徒的,就在每個人身上顯出不同的功能、能力,並使人按著能力擔當工作與職分。從《羅馬書》上可以讀到恩賜有傳福音、講道理、說預言、說方言、翻方言、宗教教育、勸慰勉勵、施捨幫助、行政管理、關懷憐憫等做聖工的能力;從《以弗所書》則可以讀到聖靈賜給人們:使徒、先知、傳道、牧師、教師等職分。但不論從聖工的角度或職分的角度,意義都是一樣的,因為恩賜分給眾人,是為了要造就教會。當然,在不同地區、時代、情境下,恩賜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現在教會很少有翻方言的恩賜,卻有講道翻譯;現在沒有先知,但有執事、長老、負責人職分等等。這些改變,多半也是因應教會當前的需要,未來如果有需要,自然也會有不同的恩賜。

《哥林多前書》說恩賜顯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處,最終是要造就教會;《以弗所書》說聖靈賜下這些恩賜是為了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這概念,跟保羅對教會的觀念,有很大的關係。在保羅的教會論中,教會是由信徒組成的,所以每個人從聖靈領受不同的恩賜,做不一樣的事情,就好像一個身體有許多不同的器官、組織,各自發揮自己的功能,好讓全身機能正常的運作。

因此,保羅特別強調每個人要在自己所得的恩賜上專心。因為恩賜是由聖靈安排,依照信徒群體的需要,給這人某種能力、給那人某項專長、又給另一人某個職分。按照聖靈的安排,每個人發揮自己領受的恩賜分工合作。這並不是說每個人只能做一種聖工。在不同的時候,聖靈給同一個人的恩賜可能不一樣,端看當時教會、信徒群體的需要。但是保羅認為,「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表示在做符合恩賜上的事情時,應該要專注。舉個簡單的例子,若某弟兄善於教導兒童,可以去做宗教教育教員,但如果他同時又對詩頌、文宣、帶領團契活動有興趣,都想投入,結果可能這些都做不好,教會還失去一位優秀的教員。

此外,保羅還認為,雖然恩賜是聖靈主動分賜給眾人的,但是在造就教會為目的的前提下,信徒應當追求能造就教會的恩賜。這個觀念對於現在信徒尤其重要。當時保羅認為「說預言」比「說方言」更能造就教會(林前十四),而今日的教會生活中,對信徒講道、訪問、舉辦屬靈或團契活動,或許又比說預言還要更有造就。可以造就教會、信徒的事情,例子是舉不完的,重要的是能對眾人有益,就值得向神求的。這也是為什麼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談到恩賜,十三章談愛,十四章又回來談恩賜,因為以恩賜造就眾人,正是愛的實踐。




彼得也談恩賜


說到造就教會的恩賜,並不是保羅一家之言。事實上,彼得也有談過類似的概念。曾有一位行邪術的西門,看見彼得替人按手,就有聖靈賜下,也想要擁有那種神奇的能力,於是拿錢給彼得。彼得回答他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徒八9-24),恩賜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存在,金錢或任何世上的東西也換不來。

彼得的書信上也寫道:「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若有講道的,要按著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著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彼前四10-11),可見跟保羅的概念是完全一樣的。




結論


神藉著聖靈分賜給眾人恩賜能力,目的是為了造就教會。信徒應當在自己所得的恩賜上專心,並追求造就群體的恩賜,建立基督的肢體。結果就會像保羅說的:(每位信徒得以)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5-16)。






文章標籤:  #黃逸杉  #429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