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水、汗水、淚水
撰文/小光|聖靈月刊430期-2013.07|主題/聖工與恩賜(下)
我們很羨慕即將退休的傳道人這樣見證:我還能夠「站」,就應該「天天站著事奉神」(
來十11);尤其長時間「佔」講台,「就當恐懼戰兢、做成你們得救的工夫……,成就祂的美意」(
腓二12-13);一旦退休下來,體力漸無,就改換多做「坐」的事奉,藉由「筆桿」,傳佈福音;有一天,就是坐不穩了,還可以「躺」著「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提前二1)。
我們所以喜歡繼續觀賞一場球賽的下半場,乃是因為上半場打得精采;我們仍會懷著「飢渴」的心,等待享受一場盛宴,乃是當第一道菜端出來時,就吸引住了我們;一個成功的工人,在受天父尊重之前,必也已歷經許多跟從、服事主的肯定(
約十二26)。
另有一個工人這樣見證:我尚未達退休的年齡,但最近幾年來常「佔」講台;站立台上的「口水」愈多,聖經內「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
太十二36)……「我們各人必要將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說明」(
羅十四12)的「警」句就愈在心裡盤旋不去。沒有付出「勞力」入葡萄園,卻只會說「父啊!我去」的小兒子,豈是遵行父命?(
太二十一28-32);這樣能進入神的國嗎?連有心想經營「羊圈」的「汗水」都缺乏,就更遑論有犧牲(血水)為主的事奉了。
我主受洗之後,出來工作;先開口宣傳神的福音,同時開始選召、訓練工人;三年多勞苦的工作,「沒有枕頭的地方」(
路九58);最後步上流「血水」的十架(
約十九34)。
保羅蒙召之後,先往亞拉伯去「靈修」(
加一15-17),才被差遣外出傳道(
徒十三1-3);他見證「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凡事……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
徒二十34-35);直到「澆奠」(血水)的時刻(
提後四6)。
言由心出,工人應先把「果效」(
箴四23)調正,則必存「憐憫」心腸,得以開口教訓許多「真理」(
可六34);並且進一步作「群羊的榜樣」(
彼前五3),走在前頭,指引「道路」;至終才能成為好牧人,為羊捨命,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
約十10-11)。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