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特寫


&

搜尋&分類

喜樂的祕訣 三不三要

撰文/謝宏駿|聖靈月刊531期-2021.12|主題/你多久沒有喜樂了?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喜樂是基督徒的生活特質。曾經有公司同事問我們教會的姐妹:「大姐,你最近為什麼每天都有微笑的臉,心情如此開朗?難道你沒有生活壓力和煩惱嗎?」我們的姐妹回答說:「因為最近我上教會,信主、受洗、得聖靈啊,所以我的心靈更新了。生活雖然還是有壓力和煩惱,但是我會禱告,祈求和交託給主,所以就可以放心、開心,喜樂就自然而然的產生。」

「大姐,真的那麼神奇嗎?那我可不可以跟你上教會?」

「當然歡迎,明天我們教會剛好有佈道會,我帶你去體驗一下喜樂的滋味。」

 基督徒的喜樂祕訣在《聖經》裡可以找到三不和三要:


 

不後悔


我們若做錯事情,自己受虧損,就會後悔、難過;若犯了罪,傷害別人,甚至無法彌補,只能一輩子活在煎熬痛苦中,一點喜樂也沒有。

因此在說話之前,要先想一想,這句話能不能造就人,能不能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弗四29);避免浮躁出口,如刀刺人(箴十二18),寧可慢慢地說(雅一19)。因為義人的心,是會思量如何回答的(箴十五28)。這樣說話就不會後悔。

基督徒是自由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林前六12)。做事之前,也要想一想,對自己和別人有沒有益處?如果自己和別人都能有益處,這是「雙贏」,也是最好的結果。如果自己獲益,別人受虧損,自己會良心不安;寧願不求自己的益處,而求別人的益處(林前十23-24)。這樣心裡會有喜樂,因為天父會記念、報答我們的虧損,有天國賞賜。這樣做事就不會後悔。

若是犯罪,違反神的誡命,引起神的憤怒和審判,被神擊打刑罰,像以色列人一樣,拜偶像、行淫亂,貪心、不義,傷害他人,所以被擄到外邦做奴隸。

罪惡帶來羞恥與後悔。《聖經》記載,以色列人悔改歸主,尋求真神,得以歸回耶路撒冷,以敬畏的心歸向真神,領受祂的恩惠(何三5)。而大衛自從被拿單先知點出作惡的事後,就向神認罪、悔改,並立志從此不做罪的奴僕,就開始有了自由與喜樂的心(詩五一7-17)。


 

不遺憾


不該做而去做,會後悔;可以做而沒有做,會遺憾。常言道,生命不要留白,光陰年華一去不復返。遺憾的心讓人無法喜樂。

其實喜樂並不是要用很多錢財與精力才能換得,它就在我們身邊,隨手可得。「你只管去歡歡喜喜吃你的飯,心中快樂喝你的酒,因為神已經悅納你的作為。你的衣服當時常潔白,你頭上也不要缺少膏油。……當同你所愛的妻快活度日,因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勞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凡你手所當做的事,要盡力去做」(傳九7-10)。

食、衣、住、行都是生活點滴,是例行公事,習慣而已。但也可以在其中品嚐快樂,只要換個心態與觀點,細心地咀嚼,慢慢地吞嚥;衣服配搭得體,不需要名牌也可以自得其樂;還有愛人陪伴與分享。這樣生活就不會遺憾。


 

不憂慮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但是憂慮又有什麼用呢?憂慮並不會使事情有所改變,「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這最小的事,你們尚且不能做,為什麼還憂慮其餘的事呢?」(路十二25-26)。憂慮只會讓自己的心不快樂。

天上的飛鳥不種、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裡,天父尚且養活牠。野地的百合花也不勞苦,也不紡線,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太六26、28-29)。

對未來的事應該有計畫,「你要在外頭預備工料,在田間辦理整齊,然後建造房屋」(箴二四27),卻不要憂慮,因為「人心憂慮,屈而不伸」(箴十二25)。

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因為祂顧念你們(彼前五7)。


 

要交託靠主


神是我們的天父,祂知道我們一切的需要,「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2-33)。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嗎?(太七9-11

我們受洗歸入主名下,得著神兒子的名分(弗一5),主耶穌要將祂的喜樂賜給我們,存在我們心裡,並叫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五11),因為我們可以奉主耶穌的名禱告祈求,得到神的垂聽與成全(約十六24)。但是神的垂聽與成全有神最好的時候與安排,不一定按照我們的時間與想法,此時神在等候最佳的時機要施恩給我們,我們要耐心等候,交託給神,必然得福(賽三十18)。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6-7)。


 

要知足感恩


保羅一再重複強調,「要靠主常常喜樂」(腓四4),他自己有喜樂的體驗與祕訣,就是「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腓四10-12)。

知足常樂:能在生活各種物質與精神所得中常常說「夠了」,就是一種滿足的喜樂。

凡事謝恩,更能常常喜樂(帖前五16、18)。順境自然會感恩,逆境也能學習感恩,就要從神的旨意與觀點來看苦難的意義與價值,在患難中信心鍛煉成精金,靈性成長,與神更有親密的團契。而且此時的缺乏可能是將來更好的收穫,所謂「禍兮福所倚」。

按照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感恩與幸福指數有密切的聯繫。可以每天記錄要感恩的三件事,發訊息給某人表達感恩的心、欣賞照片,在回憶中感恩。越多的感恩,就會有越多的喜樂。


 

要愛心行善


助人為快樂之本;我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時,我的心是快樂的。

「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六9-10)。行善不一定會得到好的回應,可能被忘記,可能被誤解有心機,可能遭遇以惡報善的壞人。無論如何,愛心總是要繼續的堅持,因為神必記念。

人若有「貧窮性格」,就不能給予,怕自己會有缺乏。有錢人可能有「貧窮性格」,吝嗇為守財奴。窮人可能有愛心,對別人的饑餓有同理心,好像自己的饑餓,別人的赤身露體,好像自己的赤身露體,反而能夠提供幫助。

主耶穌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徒二十35),而且行善不求回報。《聖經》告訴我們,擺設宴席,不要請你的朋友、弟兄、親屬和富足的鄰舍,恐怕他們也請你,你就得了報答。反倒要請那貧窮的、殘廢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的,到義人復活的時候,你要得著報答(路十四12-14)。

喜樂的心是良藥(箴十七22),生活就有甜蜜。






文章標籤:  #謝宏駿  #531期  #主題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