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見證


&

搜尋&分類

新生命: 信主經過與入學動機

撰文/林志宏|聖靈月刊571期-2025.04|主題/絕境中的翻轉(上)

  • btnPlay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使用設定 btnPlay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十六9)。

哈利路亞,奉主耶穌聖名作見證:

小弟林志宏,屬中南區的朴子教會。滿心感謝主美善的保守及帶領,能被主驗中錄取神學院神學系第60屆的神學生。2024年是小弟信仰體驗最奇妙的一年,更是體會主耶穌基督預備為小弟量身訂做的獻身之路。感謝主,不管在職場、家庭和信仰上都有神美好的恩典伴隨、引領著我。



一、開墾心田、撒下種子

小弟出生後即受洗成為神的兒女,但小時候家境困苦、教育資源缺乏,父母被迫離鄉外出工作,辛苦養育我們這些孩子。在煩惱無法顧及我們的信仰和學業之時,感謝主美好的安排,當時駐牧民生教會的高連財傳道(高彼得長老)告知總會在埔里有設立學生中心,並有管理員協助,在生活、信仰及學業都得以兼顧,可以放心將孩子申請寄宿在埔里的學生中心。

小弟國中三年住在埔里學生中心,除了每天到學校上課之外,在學生中心有早禱會,並有詩歌、讀經分享、晚間聚會、青教組聚會。學長姐會帶領晚自習,暑假也參加山輔活動……,此種屬靈團契生活是豐富且喜樂的,讓小弟的信仰得以扎根,並埋下獻身心志的種子。猶記得當時傳道勉勵,若要為主而活,為主而死,就必須裝備自己,保守聖潔,成為神貴重的器皿,將來為主所用。「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1)。



二、事奉中不斷長進、心被恩感

高中時期來到太平教會,跟著教會年齡相仿的兄姐,一同學習參與教會各項事工,建立了做主工得喜樂的基礎。記得當時青教組的老師在崇拜課勉勵「做主工不落空」,但前題是先要保守聖潔,並要求我們要時時為自己的婚姻禱告,目標就是「主內聯婚、主前完婚」,這是一件美事,榮神益人。

1999年退伍後,來到朴子教會。藉著教會安排的事工與栽培,許多第一次的事奉都在這裡開始,如到醫院及社區詩歌佈道、分發福音傳單、翻譯、領會、擔任教員、班負責、帶領詩班、擔任教會負責人,和參加教區舉辦各項靈修會等活動,也因此心被恩感激勵,萌生出羨慕善工的心志。感謝主,我之所以能在事奉中不斷長進,是神格外的恩典,而我也特別慶幸,因為神賜給我很多做聖工的機會,更是為專職事奉、獻上活祭作準備。



三、數算主恩、福杯滿溢

感謝主,信仰的體驗常是主恩相隨,非常奇妙且溫馨。2001年8月初,在傳道及教會婚介的陪同下,來到廬山教會黃彩怡姐妹家提親。當時正逢嘉義地區受颱風影響而大淹水,我們克服重重困難,涉水而過。一到廬山,家門前恰巧有一道彩虹出現,我們把握難得的機會先拍照留念。在相親的過程中,傳道便以聖經記述「虹彩出現,神與人立約」與我們分享。這件婚事也就這樣成了。

2001年11月4日,小弟與廬山教會的黃彩怡姐妹在朴子教會主內聯婚、主前完婚。自始人生建構出特別的婚姻恩典之路。婚後與內人討論生幾個小孩,而彼此的共識是順其自然,主若願意要賞賜幾個小孩,我們都順服主旨意。

一轉眼就過了兩年半,許多親友及教會同靈,開始關心我們關於孩子的事。於是我心想,難道身體出問題了嗎?與妻子溝通,去婦產科檢查,也和醫生約好下次回診日期。到了回診那日要看報告的時候,心中總是忐忑不安,於是出發前禱告求主耶穌看顧,祈求一切平安順利。當醫生拿出檢驗報告,不發一語、面有難色,此刻內心閃過不安的想法:難道真的有問題嗎?醫生說:「請問你們是信耶穌的嗎?」我說:「是的。」無神論者的醫生,竟要我們要向耶穌禱告!妻子詢問:「是什麼問題嗎?」醫生表示,從檢查報告中發現妻子有不孕症的現象。這一切,真的是計畫趕不及變化。心想,怎麼會這樣呢?醫生見我們夫妻難過,安慰鼓勵說,雖然受孕機率已微乎其微,只要還有1%的機率,還是有希望的,以現代進步的醫學科技來看,或許還有奇蹟出現呢!

「耶和華豈有難成的事嗎?」(創十八14)。與醫生進一步討論後續療程後,離開婦產科,妻子很難過地跟我說對不起,我恐怕無法受孕生小孩了;我安慰她說:「沒關係!醫生不是說,只要還有1%的機率,還是有希望。」況且,連醫生都說了:「你們要向耶穌禱告。」是的,主已經藉著醫生提醒,我們還有主耶穌可以依靠,調整一下心情,接著就放心配合療程。「多禱告、不灰心,將一切交託給主耶穌,相信主耶穌會藉由醫生的專業醫學知識,賞賜孩子成為我們得應許的產業。」

經過第一階段三個月的治療,一日,妻子身體背後出現皮膚搔癢的症狀。回診時,醫生突然雙手握拳、振臂歡呼地大叫“YES”,隨即告訴我們,妻子懷孕了。又說,這是他從業以來,針對此症狀患者,經過最短療程就成功受孕的案例。當下我們夫妻熱淚盈眶……。周圍許多護理師以及前來看診的人,紛紛前來向我們道賀。妻子的生理期本來就非常不準,所以我們無法判斷是否已經懷孕,但醫生說:「這真的是奇蹟,相信你們夫妻倆一定很認真向你們的耶穌禱告,接下來的孕期,絕對要注意安全。」

感謝主施恩保守與眷顧引領,2005年3月7日,妻子平安順利產下了我們的第一個女兒。我們夫妻為女兒取名時,想到這是時時刻刻專心禱告祈求,信心交託,主耶穌才賞賜給我們的孩子,因此決定起名叫林綺(從主耶穌祈求得到的大恩典)。



四、加倍賜福、又得產業

「從祂豐滿的恩典裡,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約一16)。我們渴慕再有一個孩子的念頭,已經沒有之前那麼迫切,因為實在不忍心見到妻子要再次面對治療的辛苦過程。但孩子也漸漸長大了,每當看見女兒,就想起主恩浩大之榮美,心中足矣!誰能想到,不惑之年,神再次賞賜孩子成為我們得應許的產業。2019年6月28日早上起床後,內人突然跟我說,她的背後很癢,請我看一下。我一看,怎麼跟以前懷孕的症狀很類似?隨口問太太是不是懷孕了,她說不可能啊!

太太去婦產科檢查後,我詢問結果,她竟然說:「你又當爸爸了喔!」我高興地說「真的嗎?」於是馬上通知父母、岳父母、弟弟、侄子們這個大好消息。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感謝主,這是神蹟。」只有女兒淡定的回應「喔!」因為她正在睡覺。

主恩浩大,原本妻子的身體狀況很難受孕,但主願意再次賞賜孩子,著實讓自己、家人、親友和教會的同靈一同歡喜。接下來的孕期,戰戰兢競,畢竟妻子已屆高齡,未來許多不確定因素是我們無法能掌握的,唯有禱告加上充足堅定的信心,凡事交託,深信主耶穌基督必定施恩帶領、保守眷顧。

感謝主,經過十個月孕期,2020年2月10日,妻子平安順利產下了小女兒。想到這都是主的愛與豐盛恩典,讓我們享有福氣、平安和喜樂。經與內人討論,決定給小女兒起名叫林玥(從神而來的喜悅)。兩個主所應許的寶貝女兒,雖然相距十五年出生,但從孕期、生產、成長過程皆平安順利,母女身體健康。



五、選擇上好福分——專職事奉、獻上活祭

在職場上,小弟蒙神賜福及保守帶領,得以在台塑企業服務,不但工作穩定,服務期間也平安順利,且能陪伴家人、親近神、親近教會,和參與教會和教區所安排的各項事工。感謝主,小弟利用工作之餘進修取得法律碩士學位,但隨著工作職務調整,業務更加繁重,時間、精力似乎著重在工作上,教會安排的事工有時因無法參與而備感煎熬。工作上雖有時遇到困境,但藉著常常禱告,加上教會同靈愛心的代禱,仍能因主的憐恤及眷顧,關關難過關關過,主恩實在夠我用!

正當思索人生的價值及如何回報主的愛時,主就開啟全身事奉的恩典大門。真的很奇妙,在2023年6月8日,小弟的 LINE 收到一位傳道人告知,總會神學院有第二次招考,勉勵小弟要把握機會。我的內心也就此萌生轉換人生跑道的心志。

與此同時,公司的主管及同事也告知會有升遷的機會(因為經過兩次職務調整,竟然還有升遷的機會,這是特例),薪水及福利亦會隨之提高許多,機會難得啊!如果現在不接受升遷,薪資會有相當的損失,若是選擇離職,也就等同放棄百萬年薪。況且小弟的工作年資已有二十三年八個月,再撐一年四個月,就可以申請退休。

這是神給我的功課,是要選擇上好福分,專職事奉獻身當作活祭,還是繼續選擇世上的成就?感謝主,聖靈的感動、主恩的激勵,使我深信這是神給我最後一次的機會報考神學院。當然,這個非常重要的決定,仍需和妻子溝通,結果,她毫不考慮就欣然支持我趕快去報考神學院。

同時,朴子教會全體同靈聽到小弟要報考神學院,均表示肯定與支持。有了家人及教會的同心禱告,讓小弟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準備考試。感謝主施恩眷顧,有幸能被主驗中錄取進入神學院就讀,小弟立志要作忠心有見識,又有良善的傳道人,以回報主的大愛及主的恩典。



六、自我期許,成為蒙神悅納的工人
祈願透過在神學院三年的學習,藉著各樣多元的情境教學和實習,還有師長、同工先進的教導,來充實靈修、裝備自己。期許自己專心學習,多禱告、多讀經、多聽道、多查經、多閱讀神學書籍;強化靈修生活,讓自己的靈力、靈德、靈智增長;保養顧惜身體,以便為主耶穌基督打那美好的屬靈爭戰及宣揚福音;時時刻刻儆醒勉勵自己,要有剛強、仁愛、謹守、順服、聖潔、溫柔、信實、節制的心;也要有受苦的心志,更要堅守得救正道及持守本會基本信仰「共信之道」(多一4)。

在學習期間,藉著傳道同工的指導、經驗的傳承與分享,期盼將來為神國大業齊心努力,引領許多未信者同得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3)。雖可預見之後的操練和挑戰將會大幅增加,但自己必定勇敢面對,將其內化成做主工的養分。
懇求主施恩帶領,能在未來傳道的服事上,依靠聖靈盡力而為、勇於負責、通達時務、明白真理、愛惜羊群、關懷同靈,努力成為主所肯定的傳道人。願一切頌讚、權柄、榮耀都歸與天上的真神,阿們!


 
註:
臺灣總會與郭腓利門基金會有鑒於此,為要培養、造就原住民信徒的子女並照顧信仰,特成立學生中心管理委員會。創設學生中心,收容下山就讀之學生,雇管理員及炊事員代替家長照管他們的子女,讓家長安心工作,以便減輕負擔,給予學生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有專任管理員輔導生活,使他們的信仰不致流失。自1972-1985年,委員會先以租屋方式在東勢、南庄、埔里、大溪、臺東成立學生中心,租金全由委員會補助,得原住民教會、家長喜愛,成果不錯。委員會便作中遠程計畫,擬定各學生中心興建方案,總會每年編列預算予各學生中心,同時也發起各受惠教會認捐興建中心房舍基金。感謝主的帶領感動極力配合,就在1984年至1990年間,陸續興建完成東勢、臺東、埔里、大溪等四所學生中心大樓房舍,設備齊全,有屬學生中心自己的美好環境。收容的學生從國小到高中(職)都有,生活家庭化,按照宗教教育學制分班授課。每日早晨有靈修禱告會,晚上課業輔導及聚會。自1985年開始,曾採用《真道提要問答》為信仰基本教材,並訓練事工人才:舉凡領詩、司琴、翻譯、母語訓練、宗教教育見習教員、安排假日返鄉協助宗教教育助領工作,每年推派學生參加總會舉辦之教員講習會,經實習合格後擔任學生中心兒教組教員。(節錄自林正雄,《聖靈》月刊269期,2000.02號)。






文章標籤:  #林志宏  #571期  #恩典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