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境中的事奉
撰文/楊志豪|聖靈月刊571期-2025.04|主題/絕境中的翻轉(上)
圖/Dora
前言
信仰,是一生跟隨主,有始有終,對主不離不棄,像主對我們一樣。在十二使徒中,只有一位可以活到老年、安然離世,並且在肉體上從未遭受慘烈傷害而殉道。但他的一生也經歷不少起伏,有順境也有逆境,不過在絕境中總能堅持到底。這個人就是主所愛的門徒——約翰。
一、主懷裡的約翰 → 靠近主胸懷
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祂說:「主啊,是誰呢?」(
約十三23-25)。在最後的晚餐中,主耶穌的心中充滿憂愁,因為祂將要面對十字架的苦難,也將要為全人類擔罪,承受非人能承受的痛苦,為人類嘗死味,這是何等大的壓力啊!但是有誰能明白主的心呢?門徒中間,或有勾心鬥角,不斷爭論誰為大,也有門徒心中不信,不知道主必須面對十架,更有門徒(猶大)已經心存惡毒,準備出賣主了。
主耶穌也把這情況告訴所有的門徒,希望他們能夠理解,但大部分的門徒心中迷茫,並非很了解狀況,只有彼得很想知道,但又不敢問主耶穌,於是拜託「主所愛的門徒」。這個人很可能就是本福音書的作者約翰,看來他跟主耶穌有特別親近的關係,就像一個小孩子,他先是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又順勢靠著耶穌的胸膛,詢問主、關心主,想知道主的心事,想要分擔主的憂愁。
今天我們在跟從主的路上,是否都只看重表面的成果,如「我做了多少聖工?付出了什麼貢獻?聖工有何果效?我奉獻了多少?」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能常常與主親近,靠在主的慈懷中。
曾經有人問一位十分有恩賜、在推動聖工上很有果效的傳道人:「什麼是你事奉中最大的挑戰和最重要的事?」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是我與神的關係。」確實,與神的關係是一切之首要,但因為是屬靈的,不容易察覺,所以很容易被忽略。有時我們會「聖工做越多,與神越疏遠」,因為我們忽視了反省、悔改和靈修的工夫。好像猶大,他負擔很重要的財務工作,但卻做到要賣主的地步,何等可悲!
但約翰不一樣,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只是出於好奇心驅使而想得到問題的答案,他只是想親近主、了解主,分擔主的煩惱。此時的約翰,與主是很親近的,他看重的是與主的關係。在主的懷中時,彷彿全世界都靜止了,只有他和主耶穌。
「有一安息,恬靜之處,靠近耶穌慈懷;罪惡不能侵擾之處,靠近耶穌慈懷。……有一安慰溫暖之處,靠近耶穌慈懷;我們與主相會之處,靠近耶穌慈懷。……有一完全釋放之處,靠近耶穌慈懷;平安喜樂充滿之處,靠近耶穌慈懷……」(讚美詩388首)。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詩一三一2)。
你有看重與主的關係勝過一切嗎?
你有靠近主的心懷嗎?
二、十字架下的約翰 → 為主盡孝
站在耶穌十字架旁邊的,有祂母親與祂母親的姊妹,並革羅罷的妻子馬利亞,和抹大拉的馬利亞。耶穌見母親和祂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祂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她到自己家裡去了(
約十九25-27)。
主耶穌在十架上,全身有無法忍受的痛楚,連衣服也被兵丁瓜分了,赤裸裸地被掛起來,受盡凌辱、折磨。然而祂最關注的,不是自己的痛楚,而是在祂被釘死後,誰可以代替祂去照顧自己的母親馬利亞。因主耶穌知道,祂的母親現在也和祂一樣,面對巨大的傷痛和屬靈的挑戰。作為馬利亞在肉身上的長子,祂有責任必須安排最信任的門徒去照顧。但是十二門徒在哪裡呢?此時,門徒中為首的彼得,已經三次不認主了──他曾誇下海口,永不離開主。但人是軟弱的,此時他已逃避而躲到遠處,並出去為自己的軟弱痛哭了。其他的門徒,也害怕得逃跑了。那主還可託付誰呢?主掛在十架上、血正一滴一滴的流,祂往下一看,看到有母親,還有一個門徒──對,是祂所愛的那一個。
為什麼約翰沒有逃跑呢?難道他不害怕嗎?不怕被抓嗎?他肯定會擔心的!但是什麼讓這位「主所愛的門徒」願意站在十架下呢?主沒有命令他留下,也沒有強迫他,為何他不走?因為他捨不得離開主。他曾靠近主的胸懷,了解主的心意,也了解主的情緒,他不忍心離開主。他要陪著主,就算做不了什麼,改變不了什麼現況,在此絕境中,他選擇了留下。
主耶穌為你選擇了十架,為你流血。
你願意為主耶穌選擇留下嗎?
原來,在人看來的絕境,在神看來並不一樣,是可以成為恩典的。十字架,是罪犯的絕路,卻使無數相信主的逢生。在十字架下,約翰的一生徹底改變了,主的愛震撼了他的內心,他默默告訴自己要一生跟主、一生愛主。愛主,就是愛主所愛的。從此,約翰為了主耶穌盡孝道,替主做祂不能做的,照顧祂的母親。
今天的你,曾遇上絕境嗎?是否想起主的十字架?在事奉中遇到軟弱和挑戰嗎?如何緊緊跟隨主,不要離開祂?祂為你掛在十架上,你願意與祂一起同釘十架嗎?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祂是愛我,為我捨己(
加二20)。
三、在拔摩海島上的約翰 → 一生跟隨主
當主耶穌復活後,向門徒顯現,祂三次問彼得:「你愛我嗎?」並且跟彼得說:「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
約二一18-19)。這是預言彼得將來要失去自由,為主受苦。後來果真也應驗了(彼得在羅馬城為主殉道,當羅馬兵丁要釘他十字架時,他要求倒過來釘,因為他自覺不配和主耶穌一樣)。
耶穌對彼得說完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當下,彼得轉過來,看見耶穌所愛的那門徒跟著,就問耶穌:「主啊,這人將來如何?」(
約二一21),但主並沒有告訴彼得。不過約翰跟彼得一樣,也是「別人把他束上,帶到不願意去的地方」。原來,神的旨意並沒有讓約翰在年輕時就經歷如同司提反、保羅和大部分使徒的殉道之路。主耶穌使他有較長的壽命,得以見證使徒時代最初三十多年的發展。後來當基督教會在全羅馬帝國遭大逼迫之際,約翰也被捕了,被迫帶至遠離教會,遠離一切親友的陌生地方──地中海小島,名為拔摩島。
那時的約翰,已經垂垂老矣,失去了自由,孤獨的被軟禁在島上,他也許以為自己的一生即將終結,聖工也完成了(撰寫約翰福音和約翰壹、貳、參書),但在這絕境中,神的道不被阻擋,神的工沒有停止,神聖靈的感動沒有中斷,且大大的臨到約翰。
「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裡一同有分,為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的見證,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島上」(
啟一9)。原來,神要將約翰一生最重要的事奉,留在他最後的日子中完成;在約翰最孤單、無助時,將最重要的啟示──關於末後的真理,完完全全啟示給他。
最孤單的地方,就是神最同在的地方;在人生最迷茫的時候,卻有神最深入的啟示,這就是「絕境中的翻轉」、絕境中的生命事奉。
結語
在人生的低潮中,你是否堅定不移的跟隨主、事奉主?
祂在你手中,也在你的生命中;祂必使你在絕境中轉回,讓你再次看見亮光、看見絕境中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