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王上第十九章9-14節
他在那裏進了一個洞,就住在洞中。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甚麼?」
他說:
「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祢的約,毀壞了祢的壇,用刀殺了祢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
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
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有聲音向他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甚麼?」
他說:
「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祢的約,毀壞了祢的壇,用刀殺了祢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本段經文乃是以利亞先知,遭遇挫折,心中失意,倉惶出走,最後到達何烈山時,所發生的奇妙經歷。
雖然,神的僕人一時的軟弱,逃命,求死,來到何烈山……
但神的慈愛並不忍苛責祂那受創的僕人,祂知道,如何去撫慰一顆憂傷的靈魂;因此,祂主動地、非常柔和地問:「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甚麼?」
或許,我們可以將這段經歷,看成以利亞個人信仰復興的寫照。
它,也可以成為我們每個人,信仰復興的模式吧!
你 在這裏 做甚麼
神說:「以利亞啊,你在這裏做甚麼?」
本句,有英文聖經如是翻譯:
「Why are you here Elijah?」(The New English Bible)「What are you doing here, Elijah?」(The New Berkeley Version in Mod
ern English.)
而他說:「我為神……大發熱心……。」
似乎有點兒答非所問。
其實,神是故意問他,好讓他省視自己,看清自己。
神問他,你為什麼在這裏?!就是讓他理一下頭緒,將自己的過去與現在,作個省思,為什麼,我現在會在這裏?!
同時,我現在,正在做什麼(現在進行式)?自己當下(此時,此地,此景)正在做啥?!
可是以利亞,他好像沒弄清楚,依然強調他的熱心……
住在洞中,這麼狹窄的地方,怎能看清一切?!難怪他口氣中,滿了自我!
神問的是:「你在這裏」做甚麼?!
他答得妙「大發熱心」!
嘿! 躲在洞中,大發熱心!你出來 站在山上
起初,以利亞到何烈山時,他「進」了一個洞(9節);現在神叫他「出來」;不要老是窩在洞中,在洞中甚麼都看不清,甚麼都做不了,還談甚麼熱心?!頂多是以狹隘的自我意識誇口,同時批判別人的是非罷了……
真似,霧裏看花,是花還是非花……
所以,耶和華說:「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11節)
本句,現代中文譯本譯作:「出去站在山頂上,站在我的面前。」
筆者個人很喜歡這樣的意義,「站在山頂上」,真是登泰山而藐天下!
個人以前曾與神學生訪以色列,登上西乃山巔,放眼觀望,但覺心胸開闊,氣象萬千,倍覺人何其渺小,而造物之主偉大無限……
真神要以利亞由洞中「出來」,脫離那小小的洞,去站在山頂上,以更高超的定點,更遼闊的胸襟,更寬廣的視野,去審視一切;在山頂上同時是「在神面前」(11節),我想,那該是與神同樣的立足點了,以神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以神的價值取向為自己的取向。
這豈不是事奉神的人的最高境界嗎?!
當年,亞伯拉罕豈不就是「與神同站高處」,遠眺罪惡之所多瑪城嗎?(創十八16-21);所以,他能與神同心,與神同知了!
因此,我們即使熱心如以利亞,也不能以狹窄的洞中意識,來炫耀自己的信仰,斤斤計較於自己的熱心,又鄙視於別人的不配。
那是多可憐,又膚淺的層次!
還記得耶穌講過的比喻,「法利賽人和稅吏的禱告」(路十八9-14)吧!那法利賽人醜陋的嘴臉,令人印象深刻!
站在山頂,因為地位「超絕」,所以能看得遠,看得遼闊,看清本象,自然心曠神怡,對事情也能由較冷靜與客觀的角度,來衡量。
當初,神問以利亞在這裏做甚麼;那時,以利亞的內心,想必是一片混亂;神只問了一句,他卻回答了五六句,言辭中滿了自我,卻也不忘揭人瘡疤;心中的忿恨不平,溢於言表!
可見其心中的混亂!如此焉能看清自己的現況?!又何能去引導那群因無知而陷溺於偶像崇拜的同胞呢?!烈風 地震 火───耶和華卻不在其中
「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11-12節)
當神叫以利亞站到山上後(其實以利亞並沒照吩咐的上山),神就顯出這自然界奇妙的景觀,但這情境是要教導以利亞,有關聖工及真神的性情的重要概念。
試比較文理聖經對此段的翻譯,余覺得,它更貼切,更傳神:
「斯時耶和華過焉。在其前有風勢大而猛,裂山破石。耶和華不御風而至。風後地震,地震之際,耶和華亦不降臨。厥後有火,耶和華亦不與火偕來。火後有聲,細而不揚。」
記不記得昔年以色列百姓,出埃及後來到西乃山的情境;那時真神就是在那莊嚴的場面,頒佈祂的誡命。
參考經文:
「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摩西率領百姓出營迎接神,都站在山下。西乃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的震動。角聲漸漸地高而又高,摩西就說話,神有聲音答應他。耶和華降臨在西乃山頂上,耶和華召摩西上山頂,摩西就上去。」(出十九16-20)
整個場面充滿莊嚴,令人敬畏的氣氛,而真神就是在雷轟、閃電、密雲、地震,煙氣與火中降臨於山上的。
神把西乃山界定為聖山(23節),也要他們成聖,故頒佈誡命給他們遵守。
所以,西乃山的這兩次景觀的紀錄,讓我們體會到,真神工作模式的多變性,祂並不永遠以單一的、呆板的方式,來表態;相反地,祂可隨著不同的需要,而有祂對事情表態的變化性。
因而,
雷轟、閃電、密雲、地震、煙火這些自然界可畏的景觀出現時,真神可以在其中降臨;也可以不在其中。
對於摩西時代的以色列人,因他們當時是處於出埃及不久,神要塑造這批百姓,成為與世人有別的獨特民族,要他們能以敬畏上主之心,來建立信仰,遵行誡命,不可放肆,故以非常嚴肅可畏的方式來顯現……。
然而,對以利亞先知而言,或許神要給他另一番的教導,故以相反的意義來表達!
以利亞的個性,應是較激烈型的,所以他被形容為「烈火的先知」,真是名如其人。他嫉惡如仇,不肯妥協,宣示警告,行著審判的神蹟;處處彰顯神同在的大權柄;他的神蹟,牽動著自然界,隨時就可令人感受到,神翩然而至的大能……
就他的工作使命,乃要挽回日漸墮落的信仰趨勢,復興以色列百姓的信仰。或許他的個性與認知,及能力來說,他認為非此雷厲風行,摧枯拉朽般的刑罰與破壞,實不足以振衰起敝……
但是神藉自然界可畏的景象,讓他知道,未必是如此!
我們很多人都經歷過自然界的許多威力,如颱風、地震(台灣的921)皆是山河變色,道路柔腸寸斷……。
神在何烈山(西乃山),教導以利亞的,竟是在如斯可怕的天崩地裂中,神不在其中。不論是狂風、崩山、地震或火,耶和華都不在其中。
在此,我想是一種觀念的表達吧!因為神乃是自然界的主宰。
神應該是針對以利亞的問題,給予教導的。不論自然現象給他所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是如何地壯麗或轟轟烈烈,神不一定是在其中的。
以工作角度言,今日我們在教會,總以為事工做得愈多,計畫不斷更新,教會各種工作經營得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明證,其實是未必的。
真神同工,可以產生許多奇妙恩典與事工;然而,事工多不一定就是神同在的證明;有不少工作,外表是轟轟烈烈、有聲有色的,卻是人意的活動;它欠缺了屬靈生命的果效!
聖經的史詩中,最常被謳歌的事件,當推大衛迎約櫃進大衛城了。這事件不惟大衛雀躍,舉凡愛神之人,想必同樣興奮。
若以迎接約櫃進大衛城之事而言,不論以動機、場面、參予的工作人員或利用到的樂器來說,皆是首屈一指的;以熱鬧場面,更是浩大無比。想想看,最基本的人數就有三萬之多;然而最遺憾的是,這麼壯觀的場面和充滿意義的行動,卻是滿了人意的活動,以至功敗垂成;纔有後來第二次搬運的行動了。(撒下六章)
可見,熱鬧浩大的事奉場面,不一定都是合神旨意的事奉;我輩信徒豈可不慎哉!不要被世上的「造勢潮流」污染我們純淨的心靈,而將屬世的價值觀,架構於屬靈的思想體系中!情境與意境
印度詩哲泰戈爾,曾吟詠:
「神的大權力是寓於和風中,
並不在暴風雨裏。
我的主啊,我的願望多麼愚蠢,
使他們的噪音掩蓋了祢的歌聲。
我要靜靜的諦聽 祢的聖音
神的大能
在柔和的微風中
不在狂風暴雨中……」<漂鳥集>
怎麼樣,是不是很美?!
與以利亞在山上的遭遇,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以利亞經歷到的,即使如自然界驚心動魄的震撼,「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反而當一切回歸靜止時,他聽到「微小的聲音」。
這聲音吸引著他,感動著他,使他由洞中出來。君當記得,之前,神曾要他由洞中出來,上到山頂;可是他沒有反應,他仍蜷曲洞中;如今,聽到微聲,卻足以趨使他懷敬畏之情,用外衣蒙上臉,出來站在洞口……
您說,這微聲所產生的力量大不大?!
似乎,有點諷刺,狂風崩山碎石地震焰火,沒將他由洞裏逼出來,反是微聲讓他出來!北風與太陽
《伊索寓言》中,有一則「北風與太陽」的故事:
「北風和太陽爭辯誰最有力量,它們決定看誰能先剝下一位路人的衣服,誰便是
勝利者。
北風先試它的威力,它盡力地吹,但是風力愈強大,那路人把外衣裹得愈緊;北風看沒有得勝的希望,便叫太陽出來,想看它的本領。太陽立刻發出它所有的熱力來。
旅行的人受了它暖和的光線,便將衣服一件件脫下,到了最後,熱得脫光衣服,在路旁的一條河裏沐浴。」
故事雖家喻戶曉,卻充滿人生智慧的哲理。它教導我們,溫和漸進的方式,往往較暴烈逼迫的方式有效。
強逼的手段,通常會引起對方的抗拒,收到反效果;但溫和的手段,卻讓對方不再抗拒,甚至接受了你,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所以,待人處事,還是像太陽溫煦般比較好。
以利亞就是在聽到微聲後,才出到洞口,再與神進一步的交通。
可惜,那時候,他的心情,仍像波濤洶湧,起伏不定,不得安靜;因而,他對於神的答話,依然是「一片渾沌」(看不清)!
可見,讓我們的心,靜謐下來,是何等地重要。
《詩篇》四十六篇10節言
「你們要休息(安靜),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
偏偏,我們的心不容易安靜;而且很容易因一點外在的環境變化(起了暴風),而馬上內心起很大的波浪,甚至膽怯驚叫起來……(可四35-41)
或許,我們該加強「心如止水」的涵養工夫吧!聖靈的微聲
以利亞在何烈山的復興,肇始於安靜中得聽微聲,神的言語再次進入其心靈。故在領受神言之前,必要以絕對安靜之狀態,始能聆享神甜蜜言語之滋潤;今日,真神對我們講話,常是無聲之聲。那可能是透過聖經的道理,來向我們宣示;也可能是藉著聖靈的感動,在啟迪我們的內心;所以,保羅說「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帖前五19)。
「微小的聲音」可以譯作「溫柔安靜的聲音」,表達了神的溫柔。
另外也有譯作「溫和安靜的小音」;不論如何去詮釋它,總脫離不了溫柔與安靜。
想要聽到安靜中,極小的聲音,您的內心若不極其靜謐,焉能聽得到呢?!又怎能感受得到呢?!難怪,許多人會銷滅聖靈的感動;他們心裏充斥著混亂,不安、愁煩、焦躁,根本沒有「靈裏的安息」,哪來的平安與寧靜?
有時候,我們用「雨露」來形容聖靈。
杜甫亦曾有詩句《春夜喜雨》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好個「潤物細無聲」;其實神的話語和聖靈的滋潤,真的像和風細雨般,輕拂大
地,養育人心。
卻又是那麼「輕」,「柔」,「靜」。
不知不覺………
所以《詩篇》十九篇1-3節,如此吟頌「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
因此,要聽神的無聲之聲,是必要用心靈去感受,用生命去諦聽的。「惟耶和華在祂的聖殿中,全地的人,都當在祂面前肅敬靜默。」(哈二20)
個人突發聯想:(諸君參考之)
真神昭示以利亞到山頂上,然後「在他面前」有烈風等現象出現,那該是透過這些景象來教育他;我嘗試由三個對比來顯明它的主旨:
動與靜:動態與靜態
強與弱:「烈」風與「微」聲
大與小:烈風「大」作與微「小」聲音
前面自然界的諸般現象,都顯示著它的動態(感)、強勢,轟烈的大作為,以震撼人心,讓人肅然起敬;然而這種模式的表達,卻更趨向世俗的價值指標。
反之,「微小的聲音」,它所呈現的,偏向於靜態,柔弱,卑微;這是現代人所唾棄的,卻是更臻於主耶穌的生命型態。所以,它能表現了莫大的能力。
主耶穌是柔和,謙卑……(太十一29)
主耶穌如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無聲……不開口……(賽五十三7)
卻是十架救恩完成的關鍵,天父真神「愛」的徹底顯明。
看哪!這就是安靜的力量,柔和的力量,愛的力量。感想
因此,事工上轟轟烈烈的大作為,固然可喜;然而細微又煥發生命氣息的隱密操練,更是可貴!
以利亞要學習明白的一個觀念;改革或復興不必一定是轟轟烈烈的,有時候,反而是在安靜中進行,潛多默化成就的。
經過何烈山這種教導,相信以利亞後來終於明白其中的奧妙;所以,他的心也靜止下來;能夠遵循神旨,好好訓練新一批的工作人員,及他的接棒者以利沙。下山以後,他就漸漸淡化自己身影,可是他卻是轉移工場,暗中培育一股屬神的新生力量。
所以,若以工作影響的久遠性和價值性來看,他栽培以利沙的事工,當更甚於迦密山上那偉大的一刻了。
以利沙也補滿了以利亞的不足之處;他是個愛的先知,平易近人,到處施行復活、生命和愛的神蹟;工作時間,延伸了半個世紀;使人間飽享神恩神愛的滋潤………後記
以利亞在何烈山的信仰復興,大概可歸納幾個重點;首先是遠離塵世,上到山頂,以一顆脫俗專精的心,與主交通,神也讓他知曉,惟有平息內心之混亂,才可能聽聞那微小的聲音。
蓋「大音希聲」也(老子四十一章)!
總之,以利亞在那兒,聽到神的言語,再加上微小聲音;此事給我們今日處末世的信徒,何等大的激勵。真教會所特別強調的聖靈和真理,豈不是常在我們的周遭嗎?!聖靈除了是我們進天國的憑據外,也賜我們各種屬靈的力量;更常以「微小的聲音」般,在感動、引導著我們;因此我們該更多的禱告,更恆常地被聖靈充滿,如此我們才能持有高度的屬靈敏感度。
也更該多讀經,聚會,享受神的言語,如此,也可慢慢地以神的道,開廣我們的身心,就不容易自我封閉,而陷入洞中意識的信仰態度了!
聖靈與真理,就像是真信徒的兩翼,它能使我們乘駕地的高處(賽五十八14),助我們飛越一切的阻礙……
請問,
您有垂天之翼嗎?!
可以,怒而飛(振奮高飛)扶搖而上九萬里嗎?!……(莊子,逍遙遊)
【以利亞作結】
編按:以利亞系列全部刊載完畢,誠摯感謝這一年多來讀者們的支持;您的支持,是作者寫下去的動力。新的單元,心的風貌,文字之約未竟,「洞裏乾坤」期待您再續前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