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


&

搜尋&分類

北國今夜又飄雪

撰文/蔡恆忠|聖靈月刊378期-2009.03|主題/在天與在地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他必須去圓的夢,是對自己生命的有所交待,也是他人生的目的地;然而,神畢竟沒有容他進入。他來到約但河,迦南雖在眼前,卻是天涯。對凡人來說,是人生之憾。

世間有不少人藉有限的人生成就非凡的豐功偉業,成為英雄偉人,如亞歷山大、該撒或成吉思汗。後人看見的,是他們闖出來的霸業;歌頌的,是他們個人的決心和能力。

摩西是更偉大的歷史人物,與世間的偉人不同,他讓人看見的,是那位不斷與他說話的神;讓人歌頌的,是他的順服和忠心。他不是一般的英雄偉人,是偉大的「僕人」。

世間的偉人讓人懷念,可是懷念的,常是他們成功的背後,那道不盡的遺憾,和他們令人唏噓的未完篇章,如亞歷山大擊敗波斯,南征北討,建立大希臘帝國,卻英年早逝,撒手交出一個即被分裂的國權。許多偉人的生命讓人扼腕嘆息。摩西呢?

進入應許之地的意義,並不在渡過約但河,或踏足迦南;而是在取得那地。當約書亞和以色列百姓渡過約但河以後,面對的,是耶利哥城,和之後那些絕不容敗戰的無數戰役。

約書亞半生馳騁迦南,征戰奪城,到年紀老邁了,竟還有「許多」未得之地(書十三1)。神終於讓他和百姓知道,這些是已賜之地,他們可以拈鬮分地業(書十三6-7)。雖然未得,他們卻已擁有。

得地,在神的話,也在人的信。當人信的時候,他已進入且得到「應許」之地。《約翰福音》四章46節那位來到迦拿向主耶穌求救的大臣,他的兒子在迦百農病得將死;活過來,就在大臣「信」的同時。得到,在乎主的應許,和他的信。

摩西之令人懷念,在於他以崇高的職分,始終作「僕人」,誠然盡忠(來三5);也在不必踏足迦南,而得迦南。

那是一個以信心「從遠處望見」的家(來十一13)──雖然肉體沒有渡過約但河,與應許中的流奶與蜜之地失之交臂,他卻已看見那個「家」,他的生命已「歡喜承受」,沒有遺憾和唏噓,安然留步於毘斯迦山頂,享受他全心交託的主人親手埋葬。

哦,將那「面對面認識」,至死「誠然盡忠」的僕人親手埋葬,那是什麼樣的情境?有誰的生命曾經這麼豐富?

北國今夜又飄雪,街燈下閃著漫天飛舞的銀光,路似遙,家,卻在不遠處。






文章標籤:  #蔡恆忠  #378期  #靈修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