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來稿


&

搜尋&分類

傳道書中談「敬畏神」

撰文/小光|聖靈月刊511期-2020.04|主題/信心的表現

  • 字型小
  • 字型中
  • 字型大

《傳道書》一般認為是大衛的兒子(傳一1)所羅門王所寫的智慧書,以一個向神求智慧而得神賞賜智慧的「智慧王」(王上三4-15),竟然在書中有諸多對人生感到無奈、不解的事;他的論述,給人的感覺是:「人生虛空」。

雖是如此,在整卷書內,仍然提到世人必須與神有所「接軌」;從日光之下的虛空,去思考那「日光之上」的盼望。

我們由書內五處提到「敬畏神」的相關經文,查考如何把我們從日光之下的消極人生,提升到有「神光」同在的積極人生,使虛空的人生因與神相交而「喜樂充足」(約壹一1-4)。


 
一.明白真實的事(認識真神)

經文:傳三11-15,五1-7

雖然人生有許多「困惑」,但是保羅說:「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19-20)。

他對哥林多教會也說:「我指著信實的神說,……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在他只有一是;……都是實在(阿們)的,……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裡作憑據」(林後一18-22)。

雖然《傳道書》第一、二章,不斷地在敘述虛空,但是接著在第三章提到生命的永遠性;作者「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14節),不管過去、現今、將來,公理仍在,真實不變。換句話說,人不是「一死百了」,而是要對神所給予我們的生命負責,因為神已將人所做的每件事「存檔登錄」了(參:啟二十11-12)。

所以「你到神的殿要謹慎腳步,……在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你只要敬畏神」(傳五1-7)。

因為「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神),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就是在祂兒子耶穌基督裡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約壹五20)。


 
二.擁有智慧的心(信靠主基督)

經文:「惟獨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你要察看神的作為,……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不要行義過分,……不要行惡過分,……因為敬畏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傳七11-18)。

除了能夠明白而認識神的真實之外,還要追求有「上頭」的智慧(雅三15);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九10),因敬畏神的人,心中必有神的話語,「這聖經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穌,有得救的智慧」(提後三15)。

「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神又使祂成為我們的智慧……」(林前一24、30);「屬靈的人能看透(察驗)萬事,……但我們是有基督的心(思)了」(林前二15-16)。


 
三.得到永遠的福(追求天國永生)

經文:傳八10-13,十二13-14

全書卷內,「日光之下」出現29次,「虛空」37次,但是「智慧」有53次;就是要我們由虛空到真實,由日光之下到「神之光中」,也就能享受天上永遠的福樂。

有神智慧的人,必明白神的事情,因為「神藉著聖靈向我們顯明了,……神深奧的事也參透了」(林前二10),必「能辨明時候和定理……。敬畏神的,就是在祂面前敬畏的人,終久必得福樂;惡人卻不得福樂,……因他不敬畏神」(傳八5、11-13)。

保羅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沒有永生福樂),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林前十五17-19)。

為此,《傳道書》在結尾時,提醒世人「樂所當樂」,「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傳十一9);又要聽「智慧人的言語……,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傳十二11)。「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十二13-14)。

牧者耶穌說:「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祂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祂行審判的權柄。……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約五26-29)。


 
結語

這位智慧的傳道人,不諱言人生的虛空、消沉,但是,他更要我們去認識神的真實;他也曾對世間的事理,感到困惑、不解,但是他要我們去追求神的智慧;當我們把生命的層次提升越親近神時,便能「參透」神深奧的事情(林前二10),明白生命的意義及未來的走向。

讓我們從「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箴三7)開始努力,恆心經營信仰工程。






文章標籤:  #小光  #511期  #自由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