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你是怎樣的父母呢? ◎撰文/北區宗教小組策劃 kaoru撰稿 ◎期數:497期 ◎2019.02號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聽話?

為什麼我的孩子這麼叛逆?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來教會?

身為父母者,每個人都想成為最好的父母,因為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

但是,通常我們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有沒有想過:在孩子的眼中,我是怎樣的父母呢?



第一種:孩子永遠是對的?

從孩子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就常從長輩們身上聽到:「嬰兒哭了,不要馬上抱,這樣他會以為只要哭,就有人抱,會養成壞習慣……。」是的,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就不斷地在探索這個世界,他們的第一樣武器,就是哭。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小孩子耍賴大哭。其實,他們哭,並不是因為不舒服,而是他們在挑戰父母的極限:我要哭到什麼程度,就可以達到目的?

能持久的人,就是贏家。

四歲的小峰,常常在教會裡生氣,只要不順他的意思,就會大叫,有時候甚至會搥打他的媽媽。但小峰的媽媽說,她曾經去參加學校的教育研習會,會中鼓勵家長要用愛的教育來教導小孩。因此她不打孩子,遇到孩子做錯了,也都是說說而已。

她說:「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會懂規矩。」

有一次,孩子覺得聚會太無聊了,希望媽媽能離開教會。媽媽說:「不可以,聚會還沒有結束。」這時孩子竟然耍賴,躺在地上不肯起來。做媽媽的花了許多精神安撫,說:「等一下帶你去吃麥當勞。」後來,孩子才不情願的起來。

聰明的孩子,常會用這種方式,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下哭鬧,十之八九的父母,會因為顏面的關係而投降。多次下來,孩子就真的以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因為每次這麼做,父母親就會聽他的。

也因為孩子可以要什麼、有什麼!長期下來,孩子自然凡事都以自己為出發點,缺乏同理心,不懂人情事故;更糟的是,因為生活無慮,往往吃不了苦,人際關係不好,日後易成啃老族。

有一位朋友,她離婚的時候,兒子才十多歲,正逢叛逆期。國中快畢業時,兒子告訴媽媽,他不要讀高中了。做媽媽的,心裡明知道這樣不好,希望兒子能繼續念高中,但是她沒有問孩子原因,因為她尊重孩子的決定,所以就簡單回了一句:「好,不想念,就不要念。」

就這樣,兒子沒有升學,去做了學徒,也交了女朋友,並且還住在一起。過了幾年,兒子的女友因為無法忍受他的脾氣而離開,他心碎了,告訴媽媽:「女朋友是他唯一的親人,他沒有親人了。」

這種話聽在媽媽的耳裡,當然非常痛心,因為她愛她的孩子,但她在孩子的心目中居然不是親人。母愛是很偉大的,她深恐孩子想不開,趕緊在第一時間帶著孩子出國散心去。

我們都知道,她很愛她的孩子,但是她的教養方式不對。

後來,她才明白,當初兒子說「不要念高中」這句話時,不過是一句賭氣的話,其實孩子的心裡,是期盼著媽媽能鼓勵他繼續升學。

原本他想感受到媽媽的關心,但他的媽媽沒有這麼做,所以孩子才認為媽媽不在乎他。

因此,要教養孩子走當行的路,實在真不簡單。要在適當的時候,適時地表現出關心,也要說合適的話,尤其是對孩子該說NO時,千萬不要說YES。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箴十三24)。



第二種:父母永遠是對的?

為了孩子好,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在孩子身上加入了太多關愛。比如說:太多的干涉。

十歲的寬寬在早上結束宗教教育課程後,媽媽就匆忙地帶走他。寬寬好失望,他好想留下來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吃飯、一起遊戲。但是媽媽下午幫他安排了英文課、鋼琴課等。學鋼琴好累,回家又要一直練習,他很不想學。

還有,上次老師選寬寬參加國語文比賽時,媽媽卻認為:寬寬應該參加才藝課相關的比賽,這讓寬寬很不開心,因此參加才藝競賽時,也只是應付了事而已,當然也就拿不到名次。

請問你是這種父母嗎?

你會影響老師的決定嗎?

你會干涉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情況嗎?

這種不愉快的學習,對孩子是否有意義呢?

孩子學會某項的才藝,是他想學的?還是你要他學的?

因為學習的結果,不僅反映在學校的比賽上,往往也會反映在事奉的態度上。

若是服事的態度與在學校比賽的態度一樣,只是應付了事,那麼這樣的事奉,就沒有價值了。

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升上好的學校,會安排孩子去補習。然而補習班的精華時段,就是在周休二日這二天。

做父母的有沒有想過?當安息日與補習相衝突的時候,在孩子的心裡,會是什麼結果呢?

倘若父母覺得補習比安息日重要,那麼他的孩子也會以為補習比安息日重要。

換句話說,就是世界比教會重要。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教會不是一定要去的,甚至會漸漸地不喜歡來教會。這一點,做父母的不可不慎思。

還有一種父母,當父母的動機又不一樣了,這種父母凡事以自己為第一優先。比如說:因為想當父母,所以生小孩。但是孩子出生後,又不願意為孩子把屎把尿,有的甚至不願幫孩子洗澡,就只是要當現成的父母而已。

當然,他們也很愛孩子,會帶孩子出去玩,吃好吃的東西,但是碰到事情時,就會把孩子丟在一旁不管了。因此孩子覺得很沒有安全感,眼底總是閃爍著憂鬱。每每聽到這樣的故事時,心裡都很難過,天底下一種米養百樣人,真的是什麼樣的事都有。

孩子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我們要管教他、也要愛他,讓孩子的身、心、靈都能一同成長,因為將來我們都要向神交帳,所以教養的事,實在不可輕忽。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



第三種: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

你希望將來被子女視為LKK,思想落伍、老是跟不上時代的父母嗎?

有一種學習是很愉快的,那就是與孩子一起學習。

孩子不會的,你會,你教他;

等他長大了,你不會的,他也會教你。

隨著科技的進步,電腦、手機功能也越來越多,有時自己研究不出來,我會請孩子教我。有時候,孩子也會主動告訴我,現在年輕人流行些什麼?還有一些年輕人的新名詞;他說:「這樣,您才不會跟不上時代。」

其實,在信仰上,父母也可以與孩子一起成長,有時候,還真的很有所獲。

平時,可與孩子一同讀經、禱告。在孩子上完宗教教育回到家後,可以問問孩子,今天學到了什麼?若孩子有疑問,就可以一起找答案。

孩子對神的認識,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培養出來的。

再來,就是要孩子在生活中,能夠體會神的同在。

記得兒子讀國一的時候,學校舉辦了朗讀比賽,各班都要派一位代表參加。兒子因為國小有比賽的經驗,因此老師指派他代表班級去比賽。

現在問題來了,兒子的導師不是教國文的,因此她要兒子自己去找國文老師指導。兒子第一次去辦公室找國文老師時,老師說他很忙,叫他下午再去。後來兒子就等下課再去找老師,老師仍舊說他很忙,沒有空指導他。

連續碰了幾次釘子,兒子回家告訴我。我問清了原委,得知國文老師自己也有帶一班同年級的學生,於是猜想:或許這位老師有私心。

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孩子想到了國小的講義,於是就找出來複習。比賽前一晚,我幫他在家裡練習,雖然我不是很懂,卻也聽得出聲音該抑揚頓挫之處,提供了一些意見,希望能幫得上忙。我告訴他:「我們沒人可以靠,所以要靠耶穌。」

在上臺前,他自己跟神禱告說:「因為我沒老師指導,所以請求主耶穌給我第三名就好了。」果然,神垂聽了他的禱告,如他所願得到了第三名。

神垂聽了他的禱告,證明祂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

這次的經驗,也讓他在生活中體驗到神。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二二6)。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常有很多神的恩典,只是我們忽略了,認為是理所當然,我想:要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神,是很重要的一項功課。

為人父母者,若凡事以自己的想法為主,或者是過度以孩子的想法為主,都是很不好的。因為孩子是神所託付給我們的產業,我們應該好好耕耘才對,不是放任、也不是束縛,父母與孩子之間,就好像風箏與線一樣,不但要緊緊相依,對孩子也要適時地收放,這樣風箏才能夠飛得高、飛得遠。

誰敬畏耶和華,耶和華必指示他當選擇的道路(詩二五12)。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