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月刊]我心等候耶和華──詩篇第一三○篇 ◎撰文∕言成 ◎期數:187期 ◎1993.04號
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祢求告!(1)
主啊,求祢聽我的聲音! 願祢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2) 主──耶和華啊,祢若究察罪孽, 誰能站得住呢?(3) 但在祢有赦免之恩, 要叫人敬畏祢(4)。 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 我也仰望祂的話(5)。 我的心等候主, 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 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6)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 因祂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7)。 祂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8) 這是一首被擄歸國前的懺悔詩。選民被擄歸國的時候已迫近了,他們的心也迫切期待著返國。詩人先向神認罪禱告,求神赦免他的罪,俾使神所應許選民被擄屆滿七十年,能如願歸回錫安。詩人向神祈求的語氣與內容類似但以理的禱告。但以理說:我從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我向耶和華我的神祈禱、認罪……(但九2-4上;參考:但九4-19)。 全詩分兩個層面,就是祈求(1-,4)與等候(5-8)。每層面各分兩段。 首段(1-2),是詩人的禱告。「深處」(1)即點明選民的處境,仍在被擄之地。詩人迫切懇求主側耳聽他的禱告聲音,卻未言明祈求的原因。比較但以理的禱告,一開頭便向神認罪,坦述他們與其列祖的罪孽,而求主赦免。但本篇作者撇開正面,從側面道出,他是「從深處」求告主。既是落在深處,便是得罪神的結果。所以本段詩人採用「含蓄」的寫法,不直露選民犯罪的行為與祈求的原因,直到次段(3-4)才見端倪,乃是選民與罪有關聯。本段不寫「認罪、罪惡」等字眼,是避免與次段的「罪孽」(3上)重複。 次段(3-4),是寫詩人的禱告蒙主垂憐赦免。第三節是指神的公義,第四節寫神的慈愛。詩人先寫神公義,故意夾這段失望的信息,使人的情緒降入低潮,到第四節,「但」字,筆鋒一轉,出乎人意料之外,神有赦免之恩,使情節「逆轉」,繼處逢生,令人掀起一陣驚愕狂喜效果。 三段(5-6),是寫仰望神。前面的禱告既蒙神垂聽,則帶給選民活潑的盼望,只是返國日期尚未到臨,所以要等候神,如同字夜的等候天亮。 本段採用的手法,是建立在「我的心等候神」與「守夜等候天亮」之「類比」(analogy)上。用比喻手法讓二者合而為一。二者的時空與目的都是在黑夜中等候天亮(早晨)的來到。 末段(7-8),是詩人選民的勸勉。詩人以本身的信仰體驗和對神的認識,呼籲大家要等候神的救贖。詩人儼然扮演著守望者的角色。 本詩寓含基督的救恩,詮釋「得救」的意義。所謂「得救」就是現在得脫離罪惡,將來能進入天國之意義。正如本篇前兩段是寫「現在」蒙神赦免,得脫離罪惡,有返國的盼望;後兩段是寫等候「將來」從被擄之地歸回錫安。 一、祈求(1-2) 1.從深處求告神(1) 「深處」現代譯本譯作「絕望中」,思高譯本譯作「深淵」。這是暗指選民在被擄之地,如同被囚在深牢裏,與神隔絕。所以「深處」也代表黑暗的世界,世人如同坐在黑暗中死蔭裏的人」(路一79),一個遠離神的人,活在世上有如陷在絕望的深處,沒有指望(弗二12)。 「求告」英譯作「cried」,可知詩人禱告是何等迫切。「深處」與「求告」成為強烈對比,表示一個人陷入孤立無援的處境,自然會產生哀哭切求的情景。 2.懇切的祈求(2) 「主啊」詩人承認神是惟一的救主,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 詩人的禱告除了大聲哀哭(cry),他的禱告態度是相當誠懇,不失敬虔,如經云:「基督在肉體的時候,既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來五7)。 二、赦免(3-4) 1.神的公義(3) 「主耶和華啊」,表示我們的神是萬神之神,萬主之主,在祂所行的一切事上無不公義。詩人假設按神的公義,在法庭審判世人,則無一人能坦然地站立在神面前。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 「祢若究察罪孽」,英譯作「祢若罪在惡上作標誌(mark)」,現代譯本譯作:「如果祢記錄我們的罪過」,則人人都有罪,而罪的工價乃是死(羅六23上)。神的命令與公義如同律法,保羅說: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因為律法不是為義人設立的,乃是為不法和不服的,不虔誠和犯罪的……或是為別樣敵正道設立的(提前一8-10)。每一個人在神前站立不住,因為有犯罪記錄,都是違背神的律法或自己良心的律法(羅二14-15),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羅三19)。 2.神的慈愛(4) a.神有赦免之恩:經云:「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看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神的義,因為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罪。」(羅三25),「神的義」是指祂的救恩、赦罪的道(徒十三38),保羅說: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羅一17)。一個悔改歸正的人,他的罪得以「塗抹」(徒三19)。 b.要叫人敬畏神(4下):思高譯本譯作「令人對祢起敬愛」。神有赦免之恩是「因」,叫人敬畏神是「果」。如主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十二32)。 詩篇第八十六篇五-十三節,就是將本節經文加以發揮,闡述神的慈愛,祂樂意饒恕人,因此萬民與選民都要來敬拜,榮耀神的名。本節僅以簡短的兩行經文,就涵蓋第八十六篇共有九節冗長的經文,可見上行之詩的用詞遣字精簡濃縮一斑。 三、仰望神的應許(5-6) 前兩段,詩人在苦境中禱告,蒙神垂憐赦免,如今則可以歡喜地等候神。如經云:「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祂,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的盼望神的榮耀(羅五1-2)。 1.等候主人(5上) 第五節首行是「倒裝」句。此句的意思是「我的心等候耶和華」。詩人把句之順序顛倒,使平板的言辭,增強語勢,引人注意。 詩人等候神,就是盼望神帶領他們歸回錫安,如同我們站在神的恩典中,盼望將來靈魂得救,保羅說:「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羅八24-25)。等候神也含有禱告的意思(徒一4、14),又如經云:「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前四7)。 2.仰望祂的話(5下) 第一至二節詩人求神聽他的聲音,而現在當聽神的聲音,要明白神的旨意,常讀聖經仰望祂的話,好像但以理查考留意耶利米書的預言。經云:「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裏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彼後一19)。「晨星」指基督(啟二28),我們要等候神的人,就是在黑暗中等候天亮,即等候基督再臨,所以要留意明白真理,真理如燈照亮黑暗世界。 3.如同守夜的人(6) 「守夜的人」是指打更的人。如經上記著:半夜有人喊著說:「新郎來了,你們出來迎接他」(太二十五6),那半夜裏向人喊話者就是守夜人。 本節原文無三個「等候」字眼,本節意思是:我的心對於主,勝於守夜的對於天亮,守夜的對於天亮,本節把「守夜的」與「我的心」(魂)用暗喻的手法連接在一起,暗示我的心等候主,比守夜的心更迫切。而本節又與第五節相互形成「類比」,因此第六節,譯者所增添的「等候」,不僅是等候而已,乃應包含第五節的「等候」與「仰望祂的話」。所以第六節的大意應當是:我的心等候主、仰望祂的話,勝於守夜的等候、仰望天亮。 四、勸勉(7-8) 1.當仰望神(7上) 詩篇作者常以自己在信仰上操練所得的屬靈體驗和寶貴的信心去勉勵別人。本篇末段詩人用勉勵的話作為結語。「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是呼應第五節,此處的仰望是包含「等候主和仰望祂的話」。 2.因祂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7下) 這是呼應第四節,指神的救恩要赦免人的罪。如經云:「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祂豐富的恩典。」(弗一7)。 3.因祂必救贖我們脫離一切的罪孽(8) 第七節是消極性的赦免之恩,本節是積極性的拯救我們「脫離」罪孽,也是呼應第一節,神要救我們脫離「深處」,如彼得說:「你們當救自己脫離這彎曲的世代」(徒二40)。第八節的「救贖」是合有現在與未來,正如保羅所云:主必救我脫離諸般的兇惡,也必救我進祂的國。 本篇詩人肩負守望者的職責,不但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喚起大眾儆醒等候主。如今,黑夜已深,白晝將近,所以要約束你們的心,謹慎自守,專心盼望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帶來給你們的恩(彼前一13),更要成為時代的守望者,熱心為主作見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