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家庭貴在生養敬虔的後代 ◎撰文/王雪芬 ◎期數:343期 ◎2006.04號
根據經載──(路二5-7,19,39-52),揣摩在二千多年前,遠在伯利恆的歷史場景。

一聲聲細如琴弦,無限綿長的尖叫在洞窟馬廄中響起,愈來……愈大……,讓人停下來稍歇口氣的機會都沒有。丈夫約瑟感覺好像墜下高崖,肢體肌肉僵硬得手足無措。

突然間,一陣陣咕嘟咕嘟的聲音,令人興奮不已。有一個小寶寶仰躺在母親身子下面的乾草堆裡,小臉蛋正對著馬利亞,嬰兒皺臉哭起來,她頓時哽咽淚如雨下,接著嚎啕大哭,抽噎說:「耶穌,小耶穌,我可愛的小寶貝。」

又是悲哀,又是愉悅,又是疼痛,又是放心。悲哀在這麼簡陋的馬槽,苦了孩子,愉悅的是目睹新生命的誕生,雖然經歷椎心地撕裂疼痛,但母子均安,終於放下百感雜陳的情緒,頓時身軀倦怠,沉沉睡去。

馬利亞的眼淚沾溼了黑睫毛,在她眼睛四周形成一道亮光,她用布慢慢將小娃兒包起來,緊緊地,讓他覺得彷彿仍在母親的腹中一樣被擁抱著。

舊瓶再添新酒


婚後若干年,家庭要增添新人──小孩,生命版圖將再度擴展,這時要面對的課題:生男?生女?幾個孩子恰恰好,或想做逍遙的「頂客」族?比較傷腦筋的狀況是一個喜歡孩子,一個不想要孩子,或一個喜歡男孩,一個喜歡女孩。

神創造天地,在浩瀚的大工中,每每說「看著是好的」!「好」是女+子,所以男孩、女孩一樣好,男孩、女孩都是父母的寶,是神所賜的產業。

往往,男人比女人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父親」的冠冕。因為女人懷胎十月,三百個與未曾謀面孩子的朝夕相處,使女人自然萌生做母親的心理準備。男人沒有這個機會。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做爸爸可能是在產房。剛開始時,心頭的感動並未踏實,仍然得經歷一段時間適應做個好父親的心理準備。

照主的律法,「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約瑟和馬利亞買了兩隻斑鳩當祭品,抱著嬰兒到耶路撒冷的聖殿獻祭。宏偉的圓柱長廊,令他們謙卑得不敢發出聲音,靜悄悄地行走。

有一位律法師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之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此時受聖靈的感動,對耶穌的父母論到有關孩子的宿命。約瑟和馬利亞就都稀奇。但馬利亞沒忘記,耶穌出生時眾人所言所行,她都記在心底──一切的事,反復思想。

蒙大恩的女子──耶穌肉身的母親馬利亞,看重神的話,樣樣記得,謹存在心,不斷沉思,設法理解。

思想神乃最佳抽象思考


很多基督教派,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景象繪圖或雕刻,但在真教會是沒有這種現象。因為神是靈,靈是抽象的領域,應該用一生來思索「無法具像化的神」,繼而引發對事物做論理、抽象思考的動機。

尤其對孩子來說,肉眼雖然無法看見,但對確實存在的神做多方面的思考,勢將成為極大的「知」的刺激。這一點是不容忽視的。

基甸奉神命拆毀巴力祭壇,城裡的人要治死他,基甸的父親是個出售偶像、為巴力築壇為生的人,面臨兒子生命攸關,道出了理性思考的結論:「巴力若果是神,有人拆毀它的壇,讓它為自己爭論罷。」

有一則寓言故事,說亞伯拉罕小時候將父親所做的偶像全予毀壞,並宣言:「偶像既然連話都不會說,連動也不動,走也不會走,那麼,怎麼說它是神呢?這是錯誤的。」

亞伯拉罕是人類第一位獲得有關神的抽象概念,領悟到神不是物質,而是精神,若要理解神,就必須養成抽象的思考力。

神對孩子來說,是抽象的引發,是使孩子思考力活潑的能源。

馬利亞教耶穌認識神的創造──空中的飛鳥,野地上的百合花,周遭大自然的環境生態──土壤、種子、昆蟲、動物……等,還教他禱告,背誦一篇又一篇的經文,朗讀撼動心弦的詩篇。

舐文字•甜如蜜


猶太人學校開學時有「學習甜如蜜」的儀式。老師在小一新生面前,用手指沾蜂蜜,書寫希伯來文的22個字母,也有在甜餅上,用糖寫希伯來文的字母,指導學生用手指觸摸,然後才舐吮沾糖的手,以表用這22個字母做為出發點,變化的意境像蜜一般甘甜味美。

如果父母誤解了「義務」教育的內涵,而使得孩子討厭讀書,或對讀書一事甚感痛苦,那麼大人可能需要與孩子一起舔舐蜂蜜與糖的字母,重新再學習一次哩!

耶穌十二歲那年春天,父母決定帶他上耶路撒冷遵守逾越節。
拿撒勒有許多家庭結伴同行。因為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之間的山陵,有許多陡斜的峽谷,且一路上有盜匪潛伏的洞穴。
木匠約瑟雖然生活窮苦,但仍然按著規矩上耶路撒冷守節。

教導兒女奉獻


金錢本是讓人利用,但人卻往往成了金錢的奴隸,弄得生活烏煙瘴氣。

父母對金錢的思想和習慣──是守財奴、揮霍無度、是自私貪財或樂意幫助窮苦的人?在在都影響著兒女對金錢所存的態度。因此,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善用機會,教兒女儲蓄零用錢,捐獻幫助別人。只是千萬不可勉強,可先讓他們看見別人的痛苦和了解別人的需要,自然受感動,誠心地捐出他們的錢來。

尤其是奉獻給神的,更要出於甘心樂意,引導兒女體驗神的允諾──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甚至無處可容。

那天晚上,約瑟、馬利亞和耶穌依照儀式,小心翼翼地吃逾越節的羊羔,一家人一起唱聖歌,回憶往事,並重複敘述著古老的故事──真神種種奇妙的作為。

狼吞虎嚥•尊嚴掃地


人若只顧吃,做人的價值盡失。

基督徒在餐桌前,都要向神表示感謝之忱。教孩子感恩每日得有三餐可享,完全是神賞賜的。享受吃用,身體得以健康,也等於是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樣。

猶太人的家庭,當平安地過完了一天,喜悅之情就在當天晚餐中享受,以此做為感謝神的基礎,祈禱家族緊密結合,在輕鬆且從容的時刻下愉快進行。孩子們也從這種用餐的氣氛中,自然而然養成感謝主的精神。

守完逾越節,約瑟家跟拿撒勒村人集合歸鄉。
走了一天的路程,馬利亞和約瑟才在親戚和熟識的人中尋找耶穌。找不著,就回耶路撒冷去。
過了三天,就遇見耶穌在殿裡。
耶穌!是兒子耶穌的聲音。在殿裡,耶穌坐在中間,「一面聽,一面問」,四周圍著猶太教師,都希奇他的聰明和應對。

學習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


孩子長大了,總要置身人海的波濤中,挫折困難勢所難免,父母以身作則,無論遇到大小事情,都向天父祈禱。孩子從小習以為常,長大之後,自然地尋求那永久堅固的倚靠。

默默地聽,只能培養許多鸚鵡


「你家的孩子很溫順,是很乖的孩子」這句讚詞對猶太人的父母來說,必定會為此非常擔憂,因為「溫順」一辭,幾乎與「不會思考」同義。

猶太人認為羞怯的孩子,無法學到真正的學問。只對老師所教的單方面的收聽,不會產生任何疑問,結果必養成毫無獨創性的人物。教孩子知識,不如教導「如何獲得」知識來得有意義;給他一條魚,不如教他如何抓魚。父母的任務,非要教孩子學問,而是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感慨我們的父母送孩子上學,常囑咐要乖乖聽老師的話。希望老師將某些知識裝入學生的腦袋,只期望兒女能夠順利通過升學考試。猶太人父母都告訴孩子說:「在教室,要盡量發問。」

教師致力教導學生如何取得知識的體系,讓孩子消化為真正屬於自己的內涵,且舉一反三應用於其他方面。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爭論愈活潑,教育效果愈高。對於沉默的學習態度,則被認定為是缺乏知識的渴望,是在拒絕學習思考。

猶太人之所以能有許多發明與發現,經常保持著「知」的先驅,其秘密就是在於自五千年以前,就一直接受這種教育方法,不斷地向教師挑戰,不停地向教師發問,慢慢地創造自己獨特的知的體系,以致能發展偉大的貢獻。

「耶穌!」馬利亞尋獲至寶似地叫著。談話聲霎時中止。
馬利亞跑向耶穌,嘶聲說:「你為什麼這麼做呢?你爹和我在城裡城外找了好幾天。耶穌!我們都擔心死了!」
男孩說:「媽媽!你們為什麼找我呢?難道妳不知道我該在我父的家麼?」

興趣•能力如影隨形


猶太人的父母,不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待,或抱著過度的幻想,認為那是對孩子越權的行為;反而都在為自己的孩子找尋與別的孩子不同之處,為發展其優點而煞費苦心,深怕隨波逐流,孩子的才能被埋沒,永遠沒有開花的機會。

我們的生活文化,父母往往給兒女安排了要去學習的才藝活動。夫妻又因不同的生長環境,且經驗累積各自建立對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父母的觀念已定型為人格的一部分,即使藉著溝通協調,充其量也只是稍作調整而已,但只要夫妻感情穩固,縱然教育方式不同,除了加強協調之外,應該力求「躲」過錯誤文化的影響,改變對孩子的教育心態,以更開明的方式引導他們挖掘興趣,因為興趣是與生俱來的,是孩子生命中最大的一種力量。

故盡量尊重孩子的意志,幫助孩子找出興趣所在,興趣和能力經常是如影隨形,孩子會產生追究自己良好能力的傾向,邁向自己能力的極限,努力栽培自己,為主所用。

馬利亞不懂他說什麼,只是把聖靈懷孕的人子所說的話存在心裡。

以對、錯為責備的基準


教養孩子是父母的責任。責備孩子的時候,不要藉口說:「神要生氣了。」只當單純釐清對錯、善惡,若扯上其他任何事物便複雜化了。

善與惡,對與錯,正如錢幣的正反面一樣,經常相伴。凡對一切事情,我們都要設法判斷它到底是屬於那一面,再把它傳授給孩子,在孩子的內心建立正確的價值標準。

懂得反省的父母所站的土地,比偉人所站的土地更尊貴。

耶穌順從地跟隨父母回家,安慰親心。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

計畫全面性的宗教教育


世界上有兩個民族的家庭教育是著名的,就是猶太人和中國人。不同的是猶太人注重兒女的宗教教育,中國人著重普通教育。

做父母的,總是費盡心思為兒女的教育問題──選學校、補習班、學才藝,一心都以兒女學業成功,在社會有財富地位為目標。等到得著這一切之後,父母才發覺這些只能滿足人的眼目,不能滿足人的心,頓悟為兒女的計畫只是片面性。

有一位聰明的母親,跪在嬰孩的搖籃旁禱告神說:「神呀!地位、名譽、財富都不是我所求的,我願意他一生過敬畏神的生活,我願意他的生命價值永存。」這位母親知道生命中最寶貴的是什麼,也願意孩子得著這個寶貝。

「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賽五四13)。為了這個,做父母的就不能不計畫兒女的宗教教育。

兒女開始懂事的時候,就向他介紹神的愛,又進一步介紹神的救恩,使他在家中就受到宗教教育的啟蒙,學習敬畏神,養成基督徒的品德和習慣。稍長到教會受有系統的宗教教育,就是將全本聖經,按著學生程度教導,使他們在神的話語上有穩固的根基,應付生活上的種種爭戰。

書中自有黃金屋


此外,一個人閱讀的技巧,多半是孩提時代自然的方法和習慣得來,所以父母要特別用心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因為在現今的社會,閱讀是最重要的一種技術,不僅功課優越,在工作、個人休閒都有所助益。

閱讀如同一把具有活力的鑰匙,可以為你打開眼界未知之門。閱讀能使人分享各階層的生活體驗,發掘各式各樣的趣味和情感,使個人得到深深的滿足。

我信故我思


基督徒的父母們,神已經將兒女的生命託付你,你今天在他們身上所施的教育,不但影響他們一生,並且左右了他們靈魂的去向。

讓我們仿效猶太人的父母,不但著重兒女的普通教育,更注重他們的宗教教育。一同共勉。

人生對賢人來說是圓夢,愚者是遊戲,富者是喜劇,窮人是悲劇。──猶太格言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