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2018沙巴山打根小區領會人員進修會──釋經學 ◎撰文/迦瑪列 ◎期數:488期 ◎2018.05號

釋經,從領會人員開始

總是覺得,文字事奉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事奉。用文字來影響生命的文字事奉者──蔡恆忠執事,這次受聯總差派前來沙巴東海岸的山打根小區為領會人員進行「釋經學」的授課。領會人員務必先準備傳講的信息,而信息的結構與傳講的動機應根源於聖經,信息必須藉著「釋經」(Hermeneutics)作根基,才不至於偏差。

感謝主!在聖靈帶領下,進修會於三月2日至4日在西埔架教會授課室掀開序幕。主講人蔡恆忠執事,趁回臺探望父親以及前往新加坡出席聯總負責人會議之便,受差派前來分享。他不辭勞苦,整天的趕飛機與轉機,抵達後又馬不停蹄地分享「釋經學的原則與概論」。雖仍受時差的困擾,卻不影響授課,令人敬佩不已。

蔡執事以深入淺出的理論剖解,穿插實際的聖經例子,又親切地與與會者雙向溝通,令全場25位與會者獲益良多,並大家心存感激,榮耀歸主名。

傳遞異象,呼籲回應神的呼召

這些課堂的主辦者和參與者,除了特定的領會人員,也有不少是在文字機構事奉的同工。話雖如此,大多數與會者都是第一次參加,讓我們看見神用大能的手聚攏所有的拼圖,一一擺在祂適當的位置,成就人所不能想像、無法預見的圖畫──領會者也能寫好文章!

於課堂上的分享中,蔡執事指出每位同工理應靠主學習探索生命、挖掘故事題材,及重新詮釋故事意義,提供文字獻身呼召不同階段的藍圖,呈現一位文字事奉者的成長和裝備所需的過程。唯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讓更多的讀者讀到一些來自聖經中生命的智慧,讓正徘徊的人洞察,頓然有著「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悟。無形中,文字在人類靈魂的荒蕪之地,留下一些美麗的軌跡,讓人流連忘返。

抓住寫作重點,以神的呼召為根本

我們所做的事工,如果沒有把來自神的異象傳遞出去,讓它發揮屬靈的影響力,是多麼可惜的事啊!不是嗎?

課堂上,透過聖經和屬靈的文章,我們可以隱約見到信仰落實在食衣住行各層面的痕跡。讀者或許不一定有興趣讀你專門為護教而寫的文章,但他們可以在閱讀你的生活故事時,被那影響你我生命的力量所感動。更何況是一篇用心準備的講章?

文字事工可以跨越地區、跨越人群,長遠深廣,影響的時間也很長,可以非常深入,廣佈到全世界。但文字工作本身不能單獨存在,務必與事工結合,才能夠發揮更相輔相成的功效,這就是領會人員務必學習「釋經學」,以求做到能救別人,又能救自己(林前九27)。

的確,文字可以恆久保存,文字的記錄永遠是形成未來文化的基礎,文字可以反覆重讀,也可以傳給不同的人閱讀,文字可突破時間之限制,記載更準確,更容易取信於人。好的屬靈文章,容易打動人心,感人肺腑,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心。更何況是屬靈有生命的文章?

文字的確有一種特殊的魔力,可以涉入我們深層的回憶和想法,提醒我們生存的複雜和神祕、醜惡和美麗。但是,人總認為,要寫好福音性質的見證文章,需要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不少人認為自己文學功力很淺,而不敢嘗試寫作,這樣,反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製造了一個無形的心理障礙。

無論生活順利與否,都值得我們回憶神的恩典,因為這些將帶給我們反思與悔改的機會,促進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若付諸文字,還可以幫助我們整理日常片段性的思維,明確自己的觀點,裝備自己。何樂而不為?

個人認為,「想要」和「敢於」,是參與這項文字事工的先決條件。經云:「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林後八12),這是聖經的應許。

「釋經學」,初學與再學

釋經學(Hermeneutics)源自希臘文一字,該字及其相關字在新約中約出現二十次。但是,若說「釋經學」是一般的科系,那可是大錯特錯了。

你當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作無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二15)。

雖然「釋經學」是一門屬於神學的學問,卻也是一種正確解釋聖經的科學,因為它能發現文獻資料的原則,這些原則不僅把一些規則列出來,並且每條規則間都有相互的關聯。

蔡執事以《羅馬書》四章17節為開場白,請在座的長執釋義,希望引起與會者的共鳴,繼而慢慢引領大家進入「釋經學」。

據蔡執事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的「分解」,是直直地剖開,亦即沒有個人經驗或其他思想概念的摻雜。剖開,才能看見裡面詳盡的內容。這需要的是神的靈和人的相信,而不是單憑理性,抑或憑人的經驗和知識判斷聖經的內容,如「方舟」、「洪水」、「過紅海」、「約拿在大魚的肚子裡」,這一些如果從人的思維、角度來看,怎麼可能?或有人只用感情,如彼得體貼人的意思,把主耶穌拉到一旁勸說,我的主怎麼可以去受害、被殺?(太十六21-23)。解釋聖經不能只憑感性的自以為是、斷章取義,而忽略聖經整體一貫的意思。

值得一提,英文的「釋義」(Exegesis)一詞是由希臘文的音譯而來,原意是「敘述」或「解釋」。其動詞形式是 έξηγέομαι,直譯作「領出」、「讀出來」,若注意字首(ex),乃「抽出來」、「挖出來」的意思。把一段文字的意思抽出來,即含有「領出」、「表明」、「解釋」、「說明」之意。此字的加強式意為「敘述」、「告訴」或「宣稱」。

若文字事工者秉持「釋經學」分解真理的道,必定洋溢著基督信仰的生命氣息;若領會人員常上釋經等進修課程,必是日後講臺事奉的重要歷練!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生活即寫作,寫作即生活。因為,恩典不能跟生活斷裂。

回顧過去的文字同工,他們當初紙媒的筆耕,透過不斷寫作和觀察,發展扎實、嚴謹的思維與態度。因為天天寫,所以自然會想辦法在生活、時事、閱讀中找尋題材,就像是捕蝶人要捕捉稍縱即逝的蝴蝶,得學習觀察、聆聽、閱讀生活,把剎那的靈感內化成寫作的素材。

理論課上了一天,蔡執事即時要與會者從《約翰福音》二十一章,尋找各自的講章題目,繼而發布了當天的功課──從釋經角度書寫講章,並希望學員可以學以致用,使之上下文能銜接。因此,大家都不敢怠慢,認真的準備,甚至犧牲了睡眠。願主記念!

回顧《約翰福音》二十一章,反映著大部分人還是對自己人生的在乎,會想要找到「岸」的方向之前,偏偏又在黑暗中兜圈而迷失了方向,甚至忘記了主耶穌其實就在身邊。故此,文字猶如光,就在書寫信仰時,可以描寫光或光所照到的地方,賦予人一個方向。如聖經記載:「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約二一4),不正有此意?

專欄作者分享驛站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是在主內能夠享有的福氣,尤其是參與筆耕的同工。

雖說,五餅二魚的滋味可能平淡無奇,一旦交在耶穌恩手中,就可餵飽許多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好味道(約六8-13)。過後,主耶穌對門徒說:「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他們便將那五個大麥餅的零碎,就是眾人吃了剩下的,收拾起來,裝滿了十二個籃子」(約六12-13)。

人常問:「什麼才是好作品?」莫非,作品出色與否,可用神性跟人性的平衡來檢驗?若只講人性,以人為中心,就會變成人本主義;若只講神性,也帶人走向另一個極端,變成作品不食人間煙火。而好的作品需要兩者美好的融合,這是人所認為好的作品。那,如果把神的恩典以文字串起來呢?

晚上的課堂中,蔡執事應在座的與會者要求,分享他所寫過的文章。蔡執事先祭上〈里程碑〉一文,清楚描述人往往以為信仰是自己在選神:選擇拜這一位?還是那一位?為什麼不讓主耶穌也在你我生命的幾個片斷中立下里程碑,改變你我前頭的景觀?

過後,蔡執事繼續與大家分享〈等候〉,說到人在等待的過程中,心裡總有無數的「不確定」,我們為何不能坦然面對主,思想祂在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事上有什麼教導,從而找到不只表現在人前,且內隱在主前的信心?等候,是信仰人生不可或缺的內容(詩六二1-7)。

蔡執事還是擔心大家第二天無法如期交上各自的講章,再以《約翰福音》二十一章裡面的一句「是主!」(約二一7),與大家分享他曾寫過的那篇〈是主〉。告訴我們當時他與執事娘所遇見的一件事,讓我們深深感動的是,蔡執事毫不保留的說出人性軟弱的一面,而一個願意親近主的人,生活中不尋常的遭遇,是主在向我們說話。因此,人,算什麼?

誰敢說「恩典跟生活是斷裂的」?信仰穿不透文字,究竟是「寫」不出來,還是「活」不出來?是一種寫作危機還是信仰的危機?因為透過文字可以將信仰予以傳承,但我們若不將主的恩典記錄下來留給後輩的子孫,不但造成教會文宣事工的斷層,也辜負主要我們傳揚福音的使命。值得我們深思!

文稿潤飾示範

當一棟房子蓋好了後,外牆必需粉刷、點綴,才能讓人眼睛一亮。同樣的道理,一篇結構嚴謹的文章,也要講究文字修飾的工夫,重新加工潤飾,使之更加精練,才能打動人心。

能夠親眼看蔡執事修飾文章,真是一種享受。大多數與會者都這麼表示,活了一把年紀,讀了這麼多屬靈文稿,竟然是頭一遭現場看文章修飾。同時,蔡執事也邀在座的與會者一起潤飾,場面除了溫馨,也為與會的作者增添了不少的信心。
一篇文章要潤飾好,已非易事。更令筆者驚訝的是,經過潤飾的文章,翻譯的同工一邊看中文稿,一邊卻能現場口譯成馬來文,誰敢說這不是主耶穌預備讓不同恩賜的工人在祂的國度裡一起事奉?的確,有你們真好!

與會者感言

最年長的與會者於課後發表,他雖然聽了無數的課,然而對自己的文筆仍缺乏自信,對文字事工的全景也印象模糊。無論如何,長老還是提醒、鼓勵大家:得時與不得時都寫作,這樣才能對得起愛我們的主。

他也勉勵在座的每一位,相互激發向上的動機與動力,變成目標一致、心思相同、互動融洽的學習群體,一起為文宣努力,而這也將是一場靈力、體力與心力的挑戰。

因此,我們別無他徑,身為文字工作者,更應多學習主的榜樣,工作愈忙、事奉愈多,更需要與主親近,時常安靜在主裡汲取力量,透視屬靈深層的需要。今日教會最缺乏具文字恩賜,且對生命與人文熱愛的文字工作者,盼望更多人能看到真神起初重視文字的異象,獻上自己,善用文字事奉,作福音傳揚的器皿,回應上主的呼召。

切記,文字工作再怎麼艱苦,都不是為了銷路和迎合大眾的口味而忽視小眾所需;不惜嘩眾取寵、煽情失實,而忘記了文字工作者時代的使命及社會的責任;更別為求商業利益,而摒棄了客觀、公正完整的報道,這實在令人深感惋惜與嘆息。

期待與再相會

領會人員也好,文字工人也罷,都要認真的生活,真誠待人,並為自己保留安靜思考的空間與時間。更要有系統、有計畫的進修,不斷累積寫作、採訪與編輯的資源。同時存有邊做邊學的心態,發揮已有的恩賜,改正事奉中的缺失。此外,誠實看過去,務實對現在,忠實迎向未來。

更重要的,是秉持「工人先於工作,作者重於作品,真誠勝於一切」的信念。因此,進修絕對不能少。進修不只是傳授技巧、磨練文筆,同時更注重生命氣質和生活形態的更新重塑。因此,不難發現這次專心認真的學員,必定會發出「脫胎換骨」的驚歎,從此邁入新生命、新生活、新事奉的新境界。
學習「釋經學」,我亦必在其中;若書寫文章,我必樂在其中!

推薦給朋友   發表感想   看讀者迴響   加到我的百寶箱   下載PDF檔 分享至 Facebook
返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