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喜信家庭 > 喜信福音>信仰入門-進入聖經的世界(下冊)
書名:進入聖經的世界(下冊)
作者:林大煜等 編者
發行:腓利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1998年9月
馬可福音

記得「基督最後的誘惑」上映時,許多基督徒紛紛抗議電影污蔑耶穌的形像。但反躬自省,銀幕所以塑造出這樣扭曲的耶穌形像,豈不是因為世人眼中的「基督徒」就是這副模樣﹖他們從耶穌門徒的身上看見耶穌。

讚美詩第一○七首「跟隨耶穌」我們朗朗上口,但更多時候我們是偏行己路,任主遭人羞辱。彼得寫信給小亞細亞五省的教會時,囑咐他們要「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二21),馬可福音把祂活畫在我們眼前,你可願緊緊跟隨﹖
■背景淺介 上一節 下一節

一. 名稱

「馬可福音」這書名是第二世紀才加上去的,它簡要的告訴我們這卷書的作者與性質。在聖經中,它與馬太、路加、約翰等福音書並列。他們寫於不同的時間、地點,針對不同的讀者,是四本獨立的著作。其排列順序,反映了成書的先後。但依近人的研究,馬太、路加均採用了馬可的資料,因此,馬可福音可能保留了福音最原始的形式,其重要地位,由此可見。

二. 作者

雖然本書沒有言明作者是誰,但距它成書不到一百年內的帕皮亞主教( Papias,A.D.80~155)卻指出:「馬可做了彼得的傳譯員後,很準確地寫下了彼得所記得有關主的言行」。其後的教父 Irenaeus ( A.D.130~202)、Clement of Alexandria (A.D.150~215)、Origen (A.D.185~254)、Jerome(A.D.347~420)等也都證實了此一看法。比較馬可福音的大綱與彼得在該撒利亞的講道(徒十34-43),兩者確有神似之處。因此本書的作者應是書名所標示的馬可。值得注意的是,馬可扮演的是一個「編撰」(redaction)的角色,因為耶穌的故事在成書之前,已有人傳講了三十多年(參:路一1-4)。所以在彼得的回憶之外,這些「傳統」(tradition)也成為他的資料。

三. 性質

從書名,引言(可一1)及全書內容都不難看出馬可福音屬於見證信息,而非歷史傳記。「福音」就是「好消息」,這本書就是告訴我們初代教會所接受的「好消息」是什麼。因此,耶穌生平的許多故事都被省略不記,所保存下來的,是與初代教會的需要密切相關。馬可福音成了當時教會的信仰手冊,為信徒提供生活上的指南。這也提醒我們在讀馬可福音時,不能只當成故事來讀,或把它看成「耶穌傳」,而該藉著事件的描述,探索當時教會的信仰處境,
思想本書對他們的意義,並進而應用到今日。這才是讀馬可福音的目的。

四. 寫作目的

前段提到,本書是為了初代教會的信仰需要寫的,這可以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得到證實。據傳統,馬可福音大約在公元65年左右成書於羅馬。此時正值暴君尼祿火燒羅馬之後,逼迫基督徒的行動方興未艾,大有山雨欲來之勢。信徒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之中。所以我們在馬可福音裏面看到,在狂風肆虐的船上,門徒有多麼害怕(四38);在往耶路撒冷路上,他們有多麼的恐慌(十32);當主被捉拿時,他們又是如何的四散逃逸(十四50)。這些都與他們每天面臨的懼怕有密切的關係。在「大災難預言」後,耶穌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也是對眾人說,要儆醒。」(十三37),更是對當時信徒的耳提面命。而當時教會與會堂間的爭辯,教會內恩典與律法的爭論,也自然的反映在耶穌的言行之中。所以,馬可福音是為了鼓舞當時風雨中的教會而寫的。

五. 特色

除了作者馬可一些獨特的寫作風格(如常用目擊者口吻、刻畫入微、善用現在式來描述耶穌行動),本書的一些特色也有助於我們了解馬可福音的信息。文中所用的拉丁化語句,採用羅馬時間,對猶太風俗的解釋,都可以作為成書地點的佐證。書中重故事整體發展,不重個別人物分析;重耶穌實際行動(如神蹟),少提耶穌教訓:常用對比、呼應的寫法,層層深入的結構;更把主題清楚的呈現出來。閱讀時如能把握這些,我們得到的將不只是耶穌言行的一些零碎印象,而能環環相扣的把整卷馬可福音連貫起來。以「耶穌咒詛無花果樹」(十一12-25)一段為例,耶穌的行動似乎很難理解。但我們若審視上、下文便可發現,馬可把「潔淨聖殿」(十一15-17)一段置於咒詛無花果樹的記載中。所以,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之枯萎,正預示了徒具虛文的聖殿制度之終結。而強調信心與禱告的一段(十一22-25)也與禱告之殿(十一15-19)相呼應。因此,我們過去或有任意支解、抽取、節錄經文的習慣(如找到某個比喻就開始大加發揮),在讀馬可福音時就必須有所調整。
■內容大要 上一節 下一節

馬可福音十六章的篇幅,在福音書中是最短的,其中受難週的記載就占了全書五分之二,很顯然的,耶穌的受苦與受死是本書重點所在。為進一步明白馬可如何鋪陳此一主題,我們有必要對內容加以分析。

第一種分類方式是以「僕人」這突出的形像把全書分為:

﹙1﹚ 義僕的預備(一1-13)。
﹙2﹚ 義僕的工作(一14-二22)。
﹙3﹚ 義僕的被棄(二23-八38)。
﹙4﹚ 義僕的訓練(九-十)。
﹙5﹚ 義僕的受苦(十一-十五)。
﹙6﹚ 義僕的復活(十六)。

因為馬可強調耶穌就是以賽亞所預言的「義僕」(賽四十二1,四十五4,四十九5-6,五十二13,五十三11),只要循著此一脈絡查考,便不難了解馬可福音的信息。我們也可以依耶穌的腳蹤把馬可福音分成以下六段:

一. 引言(一1-13)

這一段的內容包括施洗約翰的工作(一1-8),耶穌的受洗(9-11)與受試探(一12-13)。首先我們發現馬可並沒有記載耶穌的出生與童年,因為他並不是要寫一部耶穌的傳記,而是告訴我們福音是如何開始的。因此一章一節開門見山的說:「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在此點出了馬可福音的主旨──耶穌是神的兒子,祂為我們帶來「神的國近了」的好消息。藉著祂的受苦與釘死,神國得以實現。而得著這福音好處的方法,就是藉悔改回應祂的呼召,跟隨祂的腳蹤行。以下的內容都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得到理解。

每讀完一段經文我們要問三個問題:
1. 耶穌在此做了什麼事﹖
2. 作者記載這一段的目的何在﹖
3. 它告訴我們什麼好消息﹖

以馬可福音七章1-13節為例,我們看到耶穌在此責備法利賽人與文士,並說明人的遺傳不同於神的誡命。作者寫下這段的目的乃在告訴讀者,拘守遺傳不能滿足律法的要求,不過是假冒為善。人應切實地遵守神的誡命。而它告訴我們的好消息就是──耶穌來拿去一切束縛人的遺傳。若能善用此一方法,我們就能體會馬可福音的信息實與我們息息相關。

在引言提到施洗約翰,是因為他是耶穌的先鋒。耶穌的受洗除了作榜樣──盡諸般的義之外,也表示祂對約翰所代表之精神的認同。這洗禮更有「委身」的意義(為了世人的得救,自己選擇受苦、犧牲之路)。自此,祂以「受洗」作為祂受苦與受死的記號(十38-39)。受洗時從天上來的聲音(比較登山變貌時)對耶穌有極大的意義,一方面證明了耶穌的身分,也暗示祂日後完成工作的方式(聖靈以鴿子的形狀降在耶穌身上,代表祂將要因代罪而受苦)。主受試探,除了是對前面工作的操練、預備,也顯明神的兒子勝過黑暗權勢,與以色列民在曠野因試探而悖逆對照,更襯托出耶穌的完美。

二. 加利利事工(一14-八26)

馬可福音的一項特色就是偏重耶穌的「行動」,我們看到祂片刻不停的朝著目標邁進。因此作者輕描淡寫傳道前的預備工作後,馬上進入耶穌的實際事工。傳道工作是從約翰下監開始。其實這事早已發生(六14),馬可將此事放在這裏,是再次提醒讀者那受苦的主題,以與耶穌日後的命運相對照。這一主線在後面不斷浮現(如二章20節以新郎離開暗示耶穌的死亡,三章19節也預告了猶大的賣主),影響整個馬可福音的佈局。在此,我們可以從耶穌的「門徒」、「敵人」、「神蹟」、「教訓」這四方面來觀察馬可如何架構出他的主題思想。

﹙1﹚ 門徒

耶穌與門徒的關係,是在祂的十字架使命這條主線外另一條重要線索。這種獨特的關係使得整個傳道工作的記載從選召門徒開始(一14-20)。祂的呼召包括兩個要求(捨下,跟隨耶穌)和一個應許(得人如得魚)。當他們回應這一呼召,並奉差遣出去時,就得著耶穌的權柄與能力(三15,六12、13)。耶穌有時會帶他們離開群眾,到偏僻安靜之處做特別教導(六30-32)。而且愈到後期,祂就花愈多的時間在教導和預備門徒上。所以馬可福音一再強調耶穌的身分和使命,乃是要讓門徒也有承擔這使命的心。

﹙2﹚ 敵人

在凸顯「受苦」這主題上,敵人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馬可福音中我們看到身分、動機不同的各種敵人。撒都該人是怕耶穌促成民族運動,破壞他們現有的權勢而反對,文士、法利賽人則是嫉妒耶穌的權柄,恨惡耶穌對他們遺傳的冒犯。整個與敵人的衝突是由小而大,反對的人群也不斷擴大,最後連耶穌的親屬也成了敵人(三31-35,六4,十29-30)。耶穌原先多在加利利各會堂傳道(一21、39,三1),後來卻常在海邊、曠野教導人(三7,四1,六34),這也反映出耶穌不為會堂所容。而耶穌就在逐漸昇高的衝突中走向十字架的道路。

﹙3﹚ 神蹟

耶穌所傳神國的福音重點在「神的掌權」,耶穌宣告人與神之間嶄新的關係,要求人悔改接受,讓神在他的生命中掌權。對於神蹟,必須從這個角度去思想。因此,神蹟不僅為耶穌是神差來的彌賽亞這特殊身分提供了證據,更是神國來臨、神得勝日子開始的記號。祂不但以言語宣揚,也以此作為(神蹟)證實神國的來臨。因為神的國和撒但的國是對立的,前者是恩典作王,後者是罪在人心作王。神國既是神的掌權,必然帶著能力、權柄、威榮,叫鬼被趕出,病得醫治,廢掉冤仇,脫離轄制。所以,耶穌把趕鬼的事件解釋為撒但政權崩潰的開始(三23-27)。在神蹟中我們同時看到耶穌「僕人」的角色,祂來為要服事人。面對人的無能與苦楚,祂不分時地,不分對象的施予援助。祂用手拉、用手摸(一31、41),這些細微的動作中,也充滿安慰、拯救、慈愛的意味。諷刺的是,法利賽人雖然明明看見耶穌行了許多神蹟,仍存著不信的惡心來求耶穌行神蹟(八11)。耶穌自然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4﹚ 教訓

我們不難看出,耶穌的教訓大多與律法的討論及應用有關。這是當時拉比最常辯論的題目(如何守安息日、什麼是最大的誡命、離婚的問題……等)。文士雖然恪守傳統,卻是藉此敷衍神真正的要求。耶穌沒有廢去律法,而是指出文士在解釋律法時沒有顧到更一般性的原則(七6-13)。他誠實解經,引人明白神的旨意,同時體恤人的需要(三4)。這些爭論自然影射初代教會與會堂領袖間數不盡的辯論,而馬可提出耶穌的權威,有力的回覆了這些挑戰。在馬可福音裏也插入了耶穌講的幾個比喻。這是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經驗來表達不易明白的屬靈真理。在解釋時,必須從上下文找出針對的問題。例如婚筵的比喻是針對禁食的問題(二18-20)。耶穌技巧的指出當時的人禁食並不是因為時機上的需要,而是死守外在規條。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孤立的看待耶穌的教訓,而必須將它關聯於耶穌的整個工作,以宏觀的角度來理解它。例如「芥菜種的比喻」意指神掌權的擴大(四30-32),「燈台的比喻」強調人對神國的回應(四21-25),「撒種的比喻」更提醒人不可輕忽所聽到的信息(四3-9)。這一切都指向耶穌工作的中心信息。

三. 上耶路撒冷之路(八27-十52)

耶穌是從該撒利亞腓立比(八27)走上十字架的道路。這是一個有很深宗教意義的地方(曾是殺利亞巴力崇拜的中心,也是希臘神的出生地,猶太人則相信這裏是約但河的發源地),耶穌選擇這裏向門徒提出挑戰──「人說我是誰﹖」在門徒認出祂的身分後,祂開始教訓門徒祂受難的事。不同於前面幾章對神權柄、能力的強調,第八章起整個教訓轉了方向──耶穌要求門徒捨己、背十字架,要謙卑像小孩,並要服事別人(可八34-38,九35-37,十13-16、42-45)。這是為使門徒明白,祂來是要受苦,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而門徒也必須經歷同樣的事。變貌(九1-8)則是復活的預示(二者有平行之處),耶穌變貌時的榮光,即祂復活後所發出的榮光。

四. 耶路撒冷事工(十一-十三)

耶穌是從東邊,經過耶利哥走向耶路撒冷城。祂進城的方式表明了祂的彌賽亞身分(亞九9)。而祂潔淨聖殿一事(十一15-17),更有濃厚的彌賽亞意味。約翰記載這事發生在耶穌傳道工作的早期(約二13-17),馬可則強調,祂就在聖殿祭司的權柄之上,履行了彌賽亞潔淨聖殿敬拜的任務。這一事件也加深了反對者的敵意,於是衝突全面引爆。敵人用一連串的難題來試探耶穌,但都被祂智慧的化解,也為初代教會信徒的立場,做了最佳的說明(他們並無政治野心)。十三章素有「小啟示錄」之稱,除了預示將來的衝突,更是鼓勵門徒不論發生何事都要堅守所信。因為事先得到警告,他們的信心就得以加強。

五. 耶穌的釘死(十四-十五)

從十四章1-2節開始,展開了耶穌被釘十架這段驚天動地的故事。自此,每一段都指向十字架的高潮。最後晚餐對十字架的意義有清楚的闡明。耶穌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的。」(十四24)。「約」是雙方均參與的一件事。在西乃之約,祂使祂的子民得自由,將祂的名字,祂的同在,祂的祝福賜給他們,相對的,以色列民要遵守祂的誡命。現在,藉著耶穌的血所立的新約則宣告神人關係的新開始,耶穌所傳的好消息藉著祂的自我犧牲得到實現。所以,只有在瞭解耶穌死的意義時,才能明白祂工作的意義。這新約自然也要求門徒的回應,他們的主是在羅馬政權下受害的,初代教會為基督的緣故受苦,也不過是跟隨主的腳蹤行而已。因此,祂論到要背起十字架的話,就成了門徒的力量。

六. 耶穌的復活(十六)

在權威的古抄本中並沒有十六章9-20節的記載,可能是因為逼迫的突然臨到而使馬可未能完成;也可能是馬可確曾寫了一個尾語,但因它在書卷的最外層而磨損失落。耶穌的復活與本書的序言相互呼應。一章一節「神子」的身分在復活時得到終極的證明(羅一4),耶穌十字架的工作藉著復活得以成全(林前十五17),神的國更是自此開始實現(九1)。新時代終於開始。
■現代意義 上一節 下一節

一開始我們就強調,馬可不是從時間順序,而是按主題來排列事件,所以讀馬可福音不是知道一個歷史偉人的一些故事,然後繼續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福音乃是把耶穌放在我們面前,向我們提出挑戰。祂要來改變我們的生命,沒有人能對祂無動於衷。

祂所受的洗,也是我們要受的(十39)。祂昔日選召門徒,今日仍在呼召。門徒為了跟隨祂,捨下了魚網、稅關的職位、父親和雇工人;我們是不是也肯捨下謀生工具、人人稍羨的職位、親情與地位﹖法利賽人的行徑令我們不齒,但我們是不是也以外表在論斷、稱讚別人﹖是不是也因自己做的一些聖工而沾沾自喜﹖我們是遵守一些人為的規條,或是真正的想討神喜悅﹖我們為耶穌所行的神蹟而驚嘆,但我們是不是也看到了人們的需要,倚靠神的力量,向他們伸出愛心的手﹖我們心中豈不是也充滿「自以為義」、「自私自利」、「愛慕虛榮」的污鬼﹖豈不需要耶穌行個神蹟使之全然改變﹖我們是如新布補在舊衣上(二21)的披上一件虔誠的外衣,或是拋棄老我,讓祂的生命完全佔有我﹖在領聖餐時,我們是否真從罪中,從撒但中,從死亡中得到釋放﹖我們為耶穌的無辜被釘忿忿不平,卻不知我們或多或少插手在釘死耶穌的事件中,嫉妒、貪心、妄用權力、自我中心……,我們誰能保證自己不會像他們一樣無情、虛偽、冷漠。原來馬可寫下猶大、祭司長、文士、彼拉多不只為譴責他們,更因為我們身上多少有他們的影子。

我們把福音變成了「廉價恩典」,也因此失掉了福音的力量,繼續行在老路上。馬可福音告訴我們,這恩典是重價買來的,我們若要得著它,就當捨己,背起十字架來跟從耶穌。因為祂給我們做了榜樣,叫我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劉明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