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是西番雅先知本人,他名字的希伯來文意思是「耶和華所隱藏的」,這可能暗示著他是生在瑪拿西朝代,在這位惡王的暴政危險中,神保護了敬畏祂的人。他是猶大王約西亞在位的時候作先知服事神的,是被擄前最後的一位先知,他工作期間約於紀元前 640-610年間,地點是猶大國。他也是希西家王的第四代孫(一1),出身皇族之家,有王族的血統。從書中所記的,可知他對朝廷中的人與事,及當時國家的政治、宗教情況非常清楚。所以他預言的主要內容是猶大人因拜偶像而惹「耶和華的忿怒」,必受神的刑罰。不過以色列的復興是神的旨意,因此,神雖然發怒施行懲罰,但仍以「默然的愛」愛祂的百姓。天父真神這種溫柔而不妥協的愛,也正是我們今日信徒應當追求明白的。
西番雅先知介紹自己是「希西家的元孫……」(一1),在約西亞王的時候,因耶和華的話臨到他而開始出來作工服事神。他的先祖希西家是位虔誠而賢明的君王,凡事遵照神的意思行,正確地領導百姓,所以聖經給他的評價非常的高:「希西家倚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後的猶大列王中沒有一個及他的,因為他專靠耶和華,總不離開,謹守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誡命,耶和華與他同在,他無論往何處去,盡都亨通……。」(王下十八5-8)。因他帶領百姓遵行神的道,所以神以祂的大能保護了猶大和耶路撒冷,免受亞述王西拿基立的侵犯(王下十九32-37)。
可惜在希西家王去世之後,他的兒子瑪拿西接續他的王位,卻反其道而行。先是為巴力築壇、拜偶像,又使兒子經火,觀兆、用法術、立交鬼、行巫術……無惡不做,惹動神的怒氣(王下二十一2-6)。百姓在瑪拿西的誤導下走迷了路,致使災禍逐漸迫近;耶和華真神說,祂怎樣審判以色列和撒瑪利亞,也照樣要懲罰猶大和耶路撒冷:「我必降禍與耶路撒冷和猶大,叫一切聽見的人,無不耳鳴,我必用量撒瑪利亞的準繩,和亞哈家的線鉈,拉在耶路撒冷上。」(王下二十一12-13)。百姓既然背棄神的教訓,故意惹神的忿怒,這樣災禍刑罰的臨到是必然的。但出人意料地,在瑪拿西死後,年少的約西亞繼續王位,他立意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於是著手修理聖殿、勤奮地研讀律法書,令百姓要盡心盡性地順從耶和華,遵守祂的誡命(王下二十三3)。年輕的國王約西亞,面對腐敗的政治、墮落的宗教,他決心變法革新,他要復興百姓的信仰。先知可能是促進約西亞年間復興的有力支持者,但可惜當時猶大人迷信偶像,宗教領袖、政治人物生活糜爛,積存的惡習難以剷除,對約西亞王的改革陽奉陰違,他們只是表面敷衍,暗地裏仍然犯罪,所以宗教改革不能深入,復興無法徹底,西番雅先知是在這種情況下出來作工、說預言。
一. 神必刑罰作惡者(第一章)
西番雅書的主題是「耶和華的忿怒」,祂發怒的原因是猶大人崇拜偶像,這是神最憎恨的一件惡事。當神發怒的時候本書稱為「耶和華的日子」,耶和華的日子是審判的日子,對祂的選民是嚴重的管教,所以先知的信息是論到神的審判與懲罰,即神的烈怒要降在作惡得罪祂的人身上,也要降在犯罪的列邦各國之上。耶和華的日子可指過去,也可指現在或未來,神的審判在歷史中為要彰顯祂公義的作為。
﹙一﹚ 要伸手攻擊那些拜偶像的猶大人(4)
當時他們拜巴力(男神)、亞斯他錄(女神)、天上萬象(亞述人的神)、瑪勒堪(亞捫人的神),基瑪琳是這些偶像的祭司。偶像常使選民陷於罪中,是神所憎惡的,當遠離(約壹五21)、拆毀(七5),免惹神忿怒。
﹙二﹚ 要刑罰那些轉去不跟從神的人(6)
神以慈悲憐憫為懷,常差先知呼喚祂的百姓回頭歸向真神(耶二13-19)。只是以色列人常硬著心,往後退不跟從神,惹祂的怒氣(賽一2-4),所以必要受罰。
﹙三﹚ 要刑罰首領和王子(8上)
首領和王子是百姓的頭,負有領導的責任,應以身作則,使百姓歸向真神,但他們反而貪圖享樂,生活在腐敗之中(番三1-5)。百姓無知犯罪,領導者應站在破口防堵,否則難免遭神的懲罰(結二十二27-31)。
﹙四﹚ 要刑罰一切穿外邦衣服的人(8下)
衣服代表一個人的身分與行為,選民當顧及身分之尊貴,分別為聖,男女穿著應當有別(申二十二5)。外邦人的惡俗、行為不可學,免惹神怒(利十八3-5),反而基督徒的衣服當有香氣,才合乎聖徒體統,得主喜悅(歌四11)。
﹙五﹚ 要懲罰一切跳過門檻的人(9上)
跳過門檻是一種迷信的行為、是拜偶像的動作(撒上五5),神的百姓不可學外邦的異端。基督徒當逃避拜偶像的事(林前十14)。
﹙六﹚ 要懲罰強暴與詭詐的人(9下)
人因不敬畏神,敢任意妄為、作惡多端,積蓄神的忿怒,但至終必遭刑罰(創六5、12-13)。以強暴和詭詐待人乃為耶和華所憎惡(箴十一1、6),這種惡劣之手段只有自招刑罰。
﹙七﹚ 要懲罰那些如酒在渣滓上澄清的(12)
如酒在渣滓上澄清另譯「倒在酒糟中」,即貪吃醉酒、只顧肉體享受的懶惰人(耶四十八10-12)。酒使人糊塗、放蕩,甚至犯罪,不可不慎(羅十四20-21、弗五15-18)。
﹙八﹚ 要刑罰凡得罪神的人(17)
人若心中沒有神的道,行走如瞎眼的,行事為人常會得罪神,如以利兩劣子(撒上二25)。我們當敬畏神、聽從祂的命令,作個順命的兒女(彼前一14),因神是輕慢不得的(加六7)。
二. 神所隱藏的人(第二章)
西番雅先知信息,一面警告神要懲罰作惡的人,但他也提示一個重要的安全原則,就是在耶和華降災的日子,祂要保護餘民,那時凡尋求耶和華的謙卑人,當災難遍及全地時,是可以蒙神保守的(二3、7)。
﹙一﹚ 蒙神隱藏的人有福了
藏身可分為兩種,一是神把我們隱藏起來,一是自己去找藏身之處。隱藏的目的是為安全,沒有價值的東西我們不會把它藏起來,因此蒙神隱藏的人必是神所愛、看為寶貴的人(詩十六3)。至於那些為惡多端、得罪神的人,當祂發怒的日子是無法逃避的,不但金銀不能救他們(一18),就是他自己去藏身在山洞、岩石穴、太空中,亦無法躲避神的刑罰(摩二4、九2)。但「餘民」就是在大災難中剩下的人,他們是神所隱藏的,這些謙卑尋求耶和華的人,在大災難臨到時,得以安然度過,並且他們還要承受產業,得享平安快樂(三14-20)。這些餘民不但自己蒙福,更成為神的喜樂與安慰,蒙神隱藏的人真是有福(詩二十七5)。
﹙二﹚ 當學隱藏之道
有時候神要人為祂作工,但有時則令人隱藏休息,這段安靜等候的時間應該是得力前的準備(賽四十31;哀三25-26)。摩西在曠野、以利亞在基立溪旁……神要我們隱藏片時或更長的時間,為叫我們接受操練或更深入的靈交,藉以更認識神並重新得力(詩四十六10)。隱藏有時是被安置在幽暗無光的被攻擊、遭誤會、受逼迫之中,有時則處在卑微不得志、孤寂、失望的窘境裡。甚至陷於政治黑暗、宗教腐敗、魔鬼試探、疾病軟弱的無奈下,神既將我們隱藏在這種種不如意的逆境中,必有祂美好的旨意,為叫我們從中學習隱藏之道,並能榮神益人。
三. 神默然愛你(第三章)
西番雅先知出身王族,他對耶路撒冷那些領袖們(包括政治、宗教領袖)生活腐敗的情形非常清楚,在約西亞王提倡宗教復興的聲浪中,他們敷衍塞責,雖然耶和華每天早晨感動這些領袖們,但他們仍然敗壞自己(三5、7),因此神不能不審判他們。至於那些外邦人所以受刑罰,是因他們欺壓神的選民,在神認為「摸猶大的﹗就是摸神眼中的瞳人。」(亞二8)。雖然本書充滿了神的忿怒,但先知的信息並不使猶大人失望,因為神的恩典將要普照萬民,以色列的復興是神的期望。神雖然發怒施行懲罰,但祂仍是「默然愛你」,神慈愛的果實像是包在祂公義的外殼之中,誠如父母管教兒女一般(來十二6-13)。
西番雅是一位清楚認識神,深深瞭解神默然之愛的先知,他能體會神的慈愛,明白神的公義,像一個長大成熟的孩子,深知父母心(何六1-3)。神對待祂的選民,有時是無微不至的看顧、保護;有時則磨鍊、管教。雖然時有不明白祂旨意的,但祂仍是默然愛你(申三十二9-11;伯五17-22)。選民是神的產業,他們必要歸回並得復興,因為神的愛是永不改變的,祂的旨意永遠是美好的。祂默然愛你──在愛中更新你,這就是西番雅先知傳達的信息。(羅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