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圈隨行網 喜信福音團契 喜信醫宣網 生命體驗營 Android APP IOS APP 喜信 FB TJC 喜信網路家庭 首頁 會員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福音 網路雜誌 網路廣播 網路電視 福音傳真 遠距教學 日光美樂地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喜信家庭-關於我們 喜信家庭-大小報 喜信家庭-教會與團契 喜信家庭-喜信成員 喜信家庭-文藝特區 喜信家庭-會員服務 喜信家庭-聯絡我們 討論園地-代禱園地 討論園地-聖經學堂 討論園地-心靈綠洲 討論園地-慕道友茶坊 討論園地-詩歌花園
喜信家庭 > 喜信福音>信仰入門-進入聖經的世界(上冊)
書名:進入聖經的世界(上冊)
作者:林大煜等 編者
發行:腓利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初版日期:1998年9月
那鴻書
■作者 上一節 下一節

經文中指出作者是伊勒歌斯人那鴻。「那鴻」在希伯來文中是「安慰」之意。當時猶大深受亞述迫害,也許那鴻先知的名字和他帶給猶大安慰的信息有關聯。而那鴻的時期據推測大概在約西亞王當政時代,但也有人因為文中不提王名而推論是在昏君瑪拿西時代。若以在約西亞時期而言,同時期的先知還有耶利米。從那鴻書可約略窺出作者的性格:他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心中充滿了公義的怒氣,又是位熱切的愛國者。

對於伊勒歌斯的地點有四種推測,近代學者大多認為位於猶大南部。
■時代背景 上一節 下一節

聖經中再沒有他處提到那鴻及伊勒歌斯。此書既是預言尼尼微覆亡的信息,所以必在此事件之前發表;第三章提到埃及京城挪亞們(底比斯)的淪陷,因此成書時間應在二事件之間,約為主前633至612年。尼尼微城建於主前二千年,主前十二世紀成為亞述首都,城牆周圍長有八哩,佔地289平方哩,是亞述建築、藝術、文化的奇蹟。城內有很多神廟及宮城,華麗雄偉。在那鴻之前一百年,約拿往該城傳講神言時,城內「不能辨左右手」(一般認為是指小孩子)的人口已有十二萬人,可以想像先知描述尼尼微的繁榮富饒「如同聚水的池子」(二8)。那鴻時代的尼尼微,財富、聲望及權力皆如日中天(三16、17),亞述勢力西至地
中海,南至巴勒斯坦及埃及,撒瑪利亞在主前722年被攻陷,以色列終於亡國。後來,那鴻卻預言尼尼微將覆亡。果然二十年後,尼尼微的末日便臨到。瑪代、巴比倫及西古提人的聯軍圍攻尼尼微兩年尚無法攻下時,底格里斯河突然氾濫,沖毀了城牆,聯軍順利攻入,燒殺掠奪,尼尼微果真被埋葬(一14),從歷史上消失;有二千多年之久連遣址都不可考。

尼尼微在最鼎盛的時期被滅亡,頗令人唏噓。
■書中信息 上一節 下一節

一. 宣告尼尼微的審判(一1-15)

﹙一﹚ 神的怒氣與憐憫(1-慂)

1. 神對惡人的怒氣(一2、3-6)
2. 神對義人的憐憫(一3上、7)

﹙二﹚ 預言尼尼微的傾覆(一8-15)

1. 亞述將亡(一8-12)
2. 猶大得救(一13)
3. 亞述被滅(一14)
4. 對猶大的信息:耶路撒冷要歡欣(一15)

本段一開始就點出了神的性格:公義和憐憫,這也是那鴻書的主題。神是忌邪的神,這是顯明祂公莪、聖潔的性格;神不輕易發怒,這是祂的寬容,是慈愛、憐憫。兩者的調和存在於一個原則:對於信靠神的人,神不輕易發怒(一3),患難的日子祂做人的保障(一7);而另一方面祂也是施報的(一2),大有忿怒(一2),不姑息罪惡(一3)。以自然現象描寫神的威嚴及忿怒,可見先知對於耶和華慈愛與公義的無限敬畏。

下半段交替論及「審判」及「拯救」兩主題,也就是猶大和亞述的命運。那鴻先知預言尼尼微的陷落,一章八節覆亡的方法也在歷史上應驗。神若查究人的罪孽,誰還站得住腳呢﹖(詩一三○3),想對抗神是多麼愚蠢好笑的一件事﹖耶和華是具有絕對權柄的審判者,尼尼微的勢力再強大、人數再繁多,城牆再堅固高大,與神為敵,終將灰飛煙滅。神亦向猶大發言;猶大人一直自以為是神的選民,卻不接受神的管教,神在這裏安慰猶大,尼尼微的毀滅對猶大是一盼望的信息,因此猶大可以守節慶祝、感謝及還願。慈愛的神常親自出手管教猶大,然而目的都是要他回轉歸向神,不要再飄盪(該二17)。

二. 述說尼尼微的滅亡

﹙一﹚ 尼尼微被圍攻(二1-10)

1. 準備攻擊(二1-2)
2. 神的子民復興(二2)
3. 敵軍兇猛(三3-5)
4. 尼尼微失守(二6-9)

﹙二﹚ 尼尼微受蹂躪(二11-13)

1. 尼尼微要滅亡(二11-12)
2. 尼尼微要傾覆(二13)

這是一幅令人心悸的戰爭畫面。尼尼微的敵軍,軍備威武精良,士兵精神抖擻,勇氣十足(三3-5),而尼尼微城中卻一片混亂,居民奔逃,戰車飛馳,王宮被闖入,宮女王后見辱(「王后」也可能指女神,當一城被攻取時,神祇、神廟必不存一柱,算是一種侮辱),閃爍的寶物散置一地,征服者恣意的搶奪。殘暴無道的亞述過去如一洞獅子(其王宮曾有飼獅以娛樂的習慣),殘酷、虐待俘虜,而今落得人民生命不得保全,財富更如糞土。昔日將領的意氣風發,今卻驚嚇得連走上城牆都跌跌撞撞。最後滿城瘡痍,煙氣飛騰,荒涼空虛……連旁觀者都不免為之歎息。這都是因為「耶和華與之為敵」的緣故。

三. 尼尼微滅亡的原因(三1-19)

﹙一﹚ 神對尼尼微的控訴(三1-4)

1. 尼尼微謊詐、強暴、搶奪(三1)
2. 尼尼微的殘酷征伐(三2-3)
3. 拜偶像行巫術(三4)

﹙二﹚ 尼尼微的滅亡

1. 尼尼微蒙羞(三3-6)
2. 無人為她哀哭(三7)
3. 下場必如挪亞們(三8-11)
4. 尼尼微徒然防衛(三12-17)
5. 尼尼微傾覆的悲哀:凡所聽見的無不鼓掌歡欣(三18-19)

第三章點出了亞述遭此噩運的原因:亞述殘忍野蠻,以屠殺流血為樂,狡詐多計,甚至以耶和華最恨惡的邪術誘惑列國犯罪、拜偶像。神責備尼尼微,告訴她將如底比斯一樣,受到無比的恥辱,列邦都見她的醜陋敗亡,她將被遺忘,無人感到惋惜。底比斯曾是埃及最大的城,有堅固的防守及海水為壕溝,也被亞述攻破、毀滅。尼尼微的士兵雖多如蝗蟲,卻軟弱如婦女;防守再嚴密,亦如將落的果子,輕輕一碰就掉了……貴冑帝王都遭殺戮,人民散居山間。更悲哀的是亞述罪惡罄竹難書,各國皆驚怕,見此結局不但無人同情,反而一同鼓掌叫好﹗口吻辛辣諷刺,讀來亦有大快人心的感受:毫無憐憫的欺壓者必滅亡,流人血的城必被遺忘,虐食的猛獅必遭殺戮,公義必然勝過邪惡。
■結語 上一節 下一節

本書雖論外邦,其實和猶大息息相關,不是只有間接以論外邦覆亡給猶大安慰,而是文中重覆的主題:公義與慈愛,審判與憐憫,顯明了耶和華的智慧與偉大。就人而言,人的慈愛若缺乏原則是會變質,成為姑息。神的愛卻是真理的愛──所以神會發怒。有人認為同樣論尼尼微命運的約拿書充滿慈愛,那鴻書卻充滿審判,然而再細讀兩書,我們會發現「慈愛的神有公義,公義的神有慈愛。」神公義的原則並沒有改變,祂之所以「與人為敵」,其實是與罪惡與暴虐邪惡為敵。而悔改卻是人惟一得赦免的途徑,因為神向人所懷的意念是賜福的意念,是賜平安的。良善的神已存留一次尼尼微,而她卻重蹈舊途,甚至變本加厲,所以神不再對她施慈愛。這是我們承受神救恩的基督徒該好好思想的。那鴻因為得到神的啟示,知道表面強盛的尼尼微因不止息的罪惡而正步上敗亡的末日,所以歎息說:「禍哉,尼尼微﹗」(洪慈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