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文「箴言」之取名乃意譯自英文「格言」之意,但在希伯來原文裏,含有「管理」的意思。它和創世記第一章16、18節中,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有同樣的含意。神啟示人的箴言,正是用來管理人的生活,使之達到真、善、美的境界。
中文的「箴」字,乃規也,勸也,戒也。它與針和鍼字相通,也含有管的意思。所以箴言這名稱,有人生的規則,生活和諧的軌道,修身進德的戒言,高尚品格的勸導等等之謂。
本書第一章第一節記著:「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可見,本書內容大部分係所羅門所作。不過,綜覽全書得知,作者不只所羅門一人,還有其他智慧人。謹列舉如下:
一. 所羅門(箴一1,二十五1):
所羅門在位四十年,其登基伊始,上基遍獻祭,並向耶和華真神求智慧,這事蒙神喜悅,允於所求,賜給他聰明智慧,甚至以前沒有,以後也沒有像他的。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如同海沙不可測量。他作箴言三千句,他講論草木和飛禽走獸、昆蟲水族,及人生大道理……。天下列王聽見所羅門的智慧,都差人來聽他的智慧話(王上三、四章)。
二. 智慧人(箴二十二17,二十四23):
古代東方的國家都有「智慧人」,像埃及(創四十一8),像以東(俄8),這些智慧人向國王題建言、獻國策,是國家興衰不可或缺的人物。在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中,有三種人深受大眾所尊重,他們是:祭司、先知,和智慧人(耶十八18)。以色列人認為「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因此「智慧人」的職任更形重要,也更益受尊崇。本書至少有兩處是智慧人的言語所集成,即二十二章17節至二十四章22節及二十四章23節至34節。
三. 希西家的人(箴二十五1):
希西家登基,立志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乃命利未人潔淨聖殿,恢復大衛所吩咐關於聖殿事奉的制度,大衛的樂器,以及大衛和亞薩的詩詞。就這樣所羅門這位智慧人的箴言,乃被希西家的人所謄錄,並被編刊而留於後世,即本書二十五至二十九章。
四. 雅基的兒子亞古珥(箴三十1):
亞古珥是誰﹖眾說紛紜,無從考究。有人說他是阿拉伯人,也有說他是東方的智慧人之一,也有人說他就是所羅門的別名。
五. 利慕伊勒王(箴三十一1):
這人究竟是誰﹖不得而知,只知他的真言乃出自母親的教導,是才德的女人之佳訓。
一般學者均認為,第一章至二十二章大約著於主前950年左右,第二十五章至二十九章著於猶大王希西家在位,約主前730年左右。其餘之箴言,著作日期不詳。
一. 有良好的教訓
1. 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四23)。
2. 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十19)。
3. 與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虧損(十三20)。
4. 你所作的,要交託耶和華,你所謀的,就必成立(十六3)。
5. 鼎為煉銀,爐為煉金,人的稱讚也試煉人(二十七21)。
二. 有優美的對比
1. 智慧之子,使父親歡樂;愚昧之子,叫母親擔憂(十1)。
2. 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十12)
3. 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十四1)。
4. 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十四29)。
5.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十七22)。
三. 簡潔而又概括
1. 智慧為首,所以要得智慧(四7)。
2.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九10)。
3. 驕傲來,羞恥也來(十一2)。
4. 生死在舌頭的權下(十八21)。
5. 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二十七5)。
四. 趣味又富刺激
1. 這等人若不行惡,不得睡覺;使人跌倒,睡臥不安(四16)。
2. 懶惰人哪,你去察看螞蟻的動作就可得智慧(六6)。
3. 婦女美貌而無見識,如同金環戴在豬鼻上(十一22)。
4. 吃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吃肥牛彼此相恨(十五17)。
5. 一句責備話,深入聰明人的心,強如責打愚昧人一百下(十七10)。
五. 使人向善又向神
1.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三5)。
2. 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三27)。
3. 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四18)。
4.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十22)。
5. 惡人獻祭,為耶和華所憎惡;正直人祈禱,為祂所喜悅(十五8)。
箴言書頭六節,猶如全書之索引,它將全書之精髓描述出來,使後世的人明白箴言的妙用。
一. 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
「智慧」即有敏銳犀利的眼光和深思熟慮的心,並能洞察、透視未來。「訓誨」即訓練人走正直的路,說合宜的話,並接受神的教誨。
二. 分辨通達的言語:
即有鑑別是非、好歹的能力(來五14),不致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弗四14)。
三. 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
即使人作事謹慎、穩重,能敬畏神(智慧);有憐憫之心和端正之行為(仁義);大公無私,規規矩矩(公平);不偏不倚,不歪不邪(正直)。
四. 使愚人靈明:
使平日粗心大意、魯莽笨拙的人,因神的教導而靈巧聰明,因智者之箴言,更加精細小心。
五. 使少年人有智識和謀略:
年輕人經驗少,作事不可靠,所謂的「嘴上無毛,作事不牢」。但箴言使少年人增加閱歷和經驗,使年輕人更成熟更可靠,甚至比師傅更通達……比年老的更明白(詩一一九99- 100)。
六. 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
主耶穌十二歲時,曾在殿裏,一面聽,一面問;因此,智慧和身量就一齊增長了(路二46、暅)。箴言不但能使愚人靈明,更能使智慧人增長見識和學問。
七. 使聰明人得著智謀:
聰明人也有智窮的時候,但箴言使聰明人如獲得一個舵手,使人生有方向,行事有良策。
八. 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了解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
箴言本身能使智慧人的箴言或格言,使人知道比喻裏面的教訓,瞭解智慧人所說的話和價值,以及智慧人所暗示的話和所設的謎語,因而大受教益。
箴言的風格獨特,很難按內容加以分段,因為每一句每一段都可以完整獨立,彼此之間沒有關連,因此,我們只能根據作者的不同,略作分段如下:
一. 序言(一1-7)
二. 所羅門的箴言──第一集(一8-九18)。
三. 所羅門的箴言──第二集(十1-二十二16)。
四. 智慧人的箴言──(二十二17-二十四34)。
五. 所羅門的箴言──第三集(希西家的人所謄錄)(二十五1-二十九27)。
六. 亞古珥的真言(三十1-33)。
七. 利慕伊勒王的真言(三十一1-31)。
一. 論敬畏神
1. 敬畏神的意義
敬畏神是:尊崇神、敬拜神、事奉神、順服神、信靠神。
2. 敬畏神的表現
△恨惡邪惡(八13)。
△遠離惡事(三7,十六6、17)。
△不交惡友(二十四20、21)。
△心存謙卑(二十二4,十五33)。
3. 敬畏神的益處
△大有倚靠(十四26)
△日子加多(十27)
△恆久知足(十九23)
△脫離網羅(十四27)
△必有善報(二十三17、18)
△富有尊榮(二十二4)
△敬畏神,是知識的開端(一7)
二. 論真智慧
1. 智慧之可貴
△智慧為榮(三35)
△智慧為首(四7)
△無可比擬(八11)
△智慧護人(四6)
△智慧得人(十一30)
2. 智慧的表現
△不輕易發怒(十四29)
△能忍辱藏羞(十二16)
△能止息眾怒(二十九8)
△是大有能力(二十四5)
△必遠離惡事(十四16)
△肯聽人勸教(十二15,十三10)
△謹慎言語(十19,十一12)
3. 智慧的來源
△敬畏真神(一7,九10)
△謙卑受教(九9)
△與智者行(十三20)
△領受責備(十五5,十九20,十五31、32)
△尋求搜求(二1-5)
三. 論交友
1. 不可結交的
△好酒貪食者(二十三20、21)
△反覆無常者(二十四21、22)
△好氣暴怒者(二十二24、25)
△多言傳舌者(二十19)
△奸惡強暴者(二十四1、2)
△愚昧人(十三20)
△妓女(二十九3)
2. 交惡友必受虧損
△必受虧損(十三20)
△必致貧窮(二十三21,二十九3)
△近墨則黑(二十二25)
△羞辱其父(二十八7)
△洩漏密事(二十19)
△必致死亡(七24-27)
3. 當結交的
△智慧之友(十三20,二十九3)
△規勸之友(二十七17、5、6、9)
△患難之友(二十七10)
△清心之友(二十二11)
△至好朋友(十八24)
4. 交友的態度(方法)
△不可濫交(十八24)
△勿以財交(十九4、6、7)
△勿挑撥離間(十七9,十六28)
△勿為友作保(六1-3,十七18,二十七13)
△勿隨從引誘(一10)
△當相愛互助(十七17,二十七6)
△當清心相待(二十二11)
四. 論錢財
1. 錢財的正用
△用以養生(三十8、9)
△用以助人(三27、28,十九17,十一24-26)
△用以榮神(三9、10)
2. 錢財非最貴重之物
△不如智慧(八11、19,三13-15)
△不如美名(二十二1上)
△不如恩寵(二十二1下)
△不如才女(三十一10、11)
△不如敬神(十五16)
△不如愛情(十五17)
3. 錢財不可靠
△如鳥飛去(二十三4、5,二十七24)
△容易消耗(十三11)
△不能救人(十一4)
△恃財必敗(十一28,十八11)
4. 錢財的危險
△生命的危險(十三8)
△道德的危險(十六8)
△信仰的危險(三十7-9)
5. 不義之財
△如浮雲般(二十一6)
△毫無益處(十2)
△為人積財(二十八8,十三22)
△必致貧窮(二十八20、22)
6. 真實的錢財
△施捨的錢財(十九17)
△義人的錢財(十三22)
△恆久的錢財(八18)
△真神的賜福(十22)
7. 不可貪財
△貪財自害己命(一19)
△貪財擾害己家(十五27)
△貪財挑起爭端(二十八25)
△不貪,則年長日久(二十八16)
△當樂天知命(二十五16,三十8、9,十五16)
五. 論管教孩童(十三23,十九18,二十二6,二十九15、17)。
1. 為何要管教?
△能增長智慧(二十九15)
△得安慰喜樂(二十九17)
△能趕除愚蒙(二十二15)
△能除淨罪惡(二十30)
△免於受羞辱(二十九15)
△不致於死亡(二十三13、14)
2. 當如何管教?
△趁有指望(十九18)
△教他正道(二十二6)
△鞭傷杖打(二十30,二十二15,二十三13、14)
△隨時管教(十三24)
△管教──愛他,不管教──恨他(十三24)
箴言佳訓極多,不勝枚舉,諸如:孝順父母、謹慎言語、謙卑和驕傲、殷勤和懶惰、慈愛和誠實、愛和恨、義人和惡人、富足人和貧窮人、賙濟貧窮、喝酒之害……等。願吾同靈常讀箴言,必獲益良多。
一. 箴言共三十一章,每天讀一章,剛好每月讀完一遍。
二. 家庭查經最好的課本,每週一至二章,每年查二遍。
三. 有人說,詩篇教人禱告,箴言教導做人,每一讀詩篇五篇,箴言一章,每月正好兩卷各讀一遍,如此既懂得禱告,又學會做人。
箴言是一卷百讀不厭的好書,是基督徒靈修生活不可須臾缺乏的。天天讀它,為人更真,處事更善,生活更美。主耶穌說:「你們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常讀箴言真的會使壞人變好人,使好人變完人,完人即神人──像神的人,也就是得救的人(弗四21-24;西三10)。(陳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