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靈修,我們該如何讀聖經?
使徒時代有個人叫「迦瑪列」,是有名望的教法師,保羅少年時曾就學他的門下,他在公會曾說了一篇話,充分表現他的智慧、勇敢、頭腦冷靜、客觀態度,和敬畏神的心,是值得我們效法的。......
(joy 摘要)
一、迦瑪列的勸戒
使徒時代有一個人叫迦瑪列,是有名望的教法師,保羅少年時曾就學他的門下(使徒行傳二十二章3節)。當使徒們在耶路撒冷傳道的時候,遭到猶太公會一般祭司長與法利賽人的忌恨和反對,下手拿住使徒,想要殺他們(使徒行傳五章33-41節)。此時迦瑪列在公會站起來,勸戒他們衆人要小心怎樣辦理,他所說的一篇話,充分表現他的智慧、勇敢、頭腦冷靜、客觀態度,和敬畏神的心,是值得我們效法的。雖然今日已沒有使徒時代的環境,但聖經的教訓是活的,我們都可以拿來作為借鑑和取法,因為寫在經上,正是勸戒我們這末世的人。迦瑪列的榜樣如下:
1.仗義執言
這表現他的勇敢,當衆人滿心惱怒忌恨使徒,陰謀要殺使徒,他認為使徒們並沒有該殺之罪,乃是宣傳耶穌的新道理,這道理與法利賽人的信仰有些不同,他認為不能因信仰上之不同,便把他們置於死地。此時,他勇敢的站起來勸阻了公會的人之惡謀,於是化大事為無事。所以我們若認為是真理所在,公義所在,就要勇敢地出來為真理公義而說話,提醒勸戒大衆。
2.無忌恨心
迦瑪列雖然是法利賽人,但他對使徒沒有忌恨心,這是很重要的修養。大祭司和其他有地位有權力的法利賽人,對使徒滿心忌恨,其實使徒們對他們毫無私嫌,不過是為了傳講耶穌的道理,因信仰不同引起忌恨,這完全是不合理的。一個信神的人,若有忌恨心,勢必大大的破壞了自己的德性,腐蝕了自己的靈魂。忌恨就是火,既能燒死人,也能自焚。凡是基督徒切不可把這火存於心中(路加福音九章53、54節),免得焚人自焚。迦瑪列無忌恨心,寬宏待人,又能化除別人的忌恨,這是值得效法的。
3.小心處事
他說:「論到這些人,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辦理。」這就是勸告他們,雖然有權力行事,但不可任意而行,要小心辦理,免得感情用事,敗事害人。所以基督徒的行事,不可憑感情衝動,或聽憑那淺薄不正確的論斷,貿然而行,這是很危險的。因為神將權柄賜給我們,乃是要造就人,不是用以敗壞人,凡是教會中有職權的人,對此務要小心。
4.冷靜觀察
迦瑪列說:「任憑他們吧,他們所謀的,所行的,若是出於人,必要敗壞。」這是對事對人,必須經過一番冷靜的觀察,不要太快斷定是非,下結論。主耶穌說要看果子,才知樹之好壞。若果子還沒有看見,就把樹砍倒了,這未免太糊塗了。如果那被砍倒的樹,是一棵能結好果子的樹,是一棵神所栽種的樹,這只有使神受損失。所以我們要小心,砍倒一棵樹容易,栽種一棵好果樹是不容易的。
二、如何讀聖經?
1.天天讀(使徒行傳十七章11節) 聖經與我們的生活行事為人,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就該天天接觸聖經,每天都要抽出時間,把它讀多少。因為聖經是我們的靈糧,每天都要從其中取得屬靈的營養,如同肉身需要天天喫飯一樣。
2.多默想(詩篇一百十九篇15、99節) 讀經也要用思想,對於每一字句,需要細心注意,切不可如「走馬看花」地溜過去,也不可「囫圇吞棗」地不加咀嚼。需要全神貫注,用心來讀。主耶穌叫我們對聖經的意思,要去「揣摩」(馬太福音九章13節),能默想揣摩,才能明白其中的精意。
3.要禱告(詩篇一百十九篇169節) 讀經要配合禱告,求主賜給悟性,開啓心竅,能領會經上的奧秘。在讀經前,先作一番禱告,一則使內心清靜,一則求聖靈引導啓示。讀過之後,還要再禱告一下,求主保守所明白領會的真理,不容魔鬼奪去。許多人讀了經就忘掉,有什麼益處呢?
4.常聽問(路加福音二章46節;使徒行傳八章31節) 不一定每次讀經都能完全明白,或只能一知半解,那就需要常向別人請教了,這就需要謙卑虛心。主耶穌在少年時,對聖經也是一面聽,一面問。亞波羅聽道於百基拉、亞居拉(使徒行傳十八章24-26節),這是好榜樣。
5.勿強解(彼得後書三章16節) 聖經有許多奧秘的真理,有預言預表,有靈意,有精意。因為主的道是活潑的,如兩刃的劍,故必須按正意分解(提摩太後書二章15節),不可憑私意解釋,若好奇穿鑿,曲解強解,那是很危險的。若有不明白的,不必強求深解。
6.要參證(使徒行傳十八章28節;路加福音二十四章27節) 單讀一處經文,有時還不夠明白,還要再參考其他章節。神的話「是命上加命,令上加令,……,這裡一點,那裡一點。」 (以賽亞書二十八章13節)。神的話無一缺少,無一沒有伴偶的(以賽亞書三十四章16節)。所以要多找其他章節來參證,這樣才能明白有系統而又全備的真理。切不可斷章取義,或故意抹煞自己不歡迎的章節,須知神的話是不能偏廢的。
(摘自郭子嚴撰《郭子嚴長老專輯》:聖靈報第一二五期,1983年9月,真耶穌教會台灣總會發行)
靈修小譚